打开APP

一笠

笠翁对韵

301112
笠翁对韵

162.2万
笠翁对韵

303051
笠翁对韵

幼儿启蒙文学作品书籍

2152
笠翁对韵

《笠翁对韵》是从前人们学习写作近体诗、词,用来熟悉对仗、用韵、组织词语的启蒙读物。作者李渔,号笠翁,因此叫《笠翁对韵》。全书分为卷一和卷二。按韵分编,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的虚实应对。从单字对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

1054473
笠翁对韵

诵经典篇章,品国学之美,听诗文雅韵, 感先人美德。继文章精华,壮学子志气,修少年德行,杨中华文明。

302934
笠翁对韵

《笠翁对韵》是训练儿童作诗对句,掌握声韵格律的读物。它从单字对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声韵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此外,他包括了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内容的虚实应对,还融入了大量的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及一些俗语,让...

10322
笠翁对韵

3030.7万
笠翁对韵

这里是对对子的天地,还会有小故事呢!专辑简介《笠翁对韵》是从前人们学习写作近体诗、词,用来熟悉对仗、用韵、组织词语的启蒙读物。作者李渔,号笠翁,因此叫《笠翁对韵》。全书分为卷一和卷二。按韵分编,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的虚实应对。从单字对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声韵协调,琅琅上口,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从单字到多字的层层属对。较之其他全用三言、四言句式更见韵味。作者简介李渔( 1611 ~ 1680 ),原名仙侣,字谪凡,号天徒。中年改名李渔,字笠鸿,号笠翁。明末清初著名戏曲家。浙江兰溪人。李渔出生时,由于其祖辈在如皋创业已久,此时 “ 家素饶,其园亭罗绮甲邑内 ” ,故他一出生就享受了富足生活。其后由于在科举中失利,《闲情偶寄》一书就是在这一段内完成并付梓的。 1672 、1673 年,随着乔、王二姬的先后离世,支撑李渔富足生活的家庭戏班也土崩瓦解了,李渔的生活从此转入了捉襟见肘的困顿之中,经常靠举贷度日, 1680 年,古稀之年的李渔于贫病交加中离奇去世。

231029
笠翁对韵

古时候的儿童课本,有深度!

301375
笠翁对韵

《笠翁对韵》是从前人们学习写作近体诗、词,用来熟悉对仗、用韵、组织词语的启蒙读物。作者李渔,号笠翁,因此叫《笠翁对韵》。全书分为上下卷。按韵分编,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的虚实应对。从单字对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

302162
笠翁对韵

由李渔仿照《声律启蒙》写成,因此叫《笠翁对韵》。全书分为上下卷。按韵分编,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的虚实应对。从单字对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声韵协调,琅琅上口,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从单字...

21552
笠翁对韵

中华经典启蒙 诵读本 一则能使孩子获得音韵 词汇 修辞的训练 二则能让孩子领受历史 文化 典故的熏陶,可谓一举两得

14433
笠翁对韵

《笠翁对韵》,是明末清初著名戏曲家李渔的作品,从前人们学习写作近体诗、词,用来熟悉对仗、用韵、组织词语的启蒙读物。

995370
笠翁对韵

《笠翁对韵》是清代李渔所著的启蒙读物,以对仗工整、韵律和谐为特点,涵盖天文、地理、历史等多方面知识,旨在帮助儿童学习诗词和对联。

483117
笠翁对韵

301201
戴笠大传

中国近代史上最神秘的人物之一。蒋介石说:若雨农不死,不至失大陆!罗斯福说:他是中国的希姆莱。

7811.3万
笠翁对韵

老师说我调值低,想着用《笠翁对韵》练调值会不会有用呢?那就试试吧,每天一篇,顺便练字啦! 《笠翁对韵》是古时为了训练儿童学习写作诗、词、对联而用来熟悉对仗、用韵、组织词语的工具书,后来被视为经典的国学启蒙读物,全文分为上下两卷,按韵编写,...

903767
笠翁对韵

《笠翁对韵》是从前人们学习写作近体诗、词,用来熟悉对仗、用韵、组织词语的入门读物。全书分为上、下卷,按韵分编,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的虚实应对。本书从单字对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十一字对,声韵协调,朗朗上口,较之其他全用三言、四言句式的书籍更见韵味。从古至今,《声律启蒙》和《笠翁对韵》都是训练儿童作诗对句、掌握声韵格律的最佳启蒙读物。蒙童熟读之后,即能领会平仄对仗,学做对联和诗词,达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的理想效果。

3022.3万
笠翁对韵

笠翁对韵尤老师诵读版,多听听,多读读,炼字炼句,积累典故,简直好用极了!在大语文的时代,都必须懂的!

303.5万
笠翁对韵

948.1万
笠翁对韵

    《笠翁对韵》是学习汉语对偶技巧和音韵格律的优秀作品,其内容极为丰富,涉及天文地理、神话典故、时令文史、人伦世俗、宫室珍宝、山河景物、鸟兽花木等。其精美语句多源于古代的诗词文赋,有的引用原话,有的化用句意,都蕴含着某种事物或某个典故...

2422.4万
笠翁对韵

304824
笠翁对韵

281.4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