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散木贾

贾平凹散文精选

独行是一场心灵的隐居,希望我的声音能陪伴每个孤独的行路人。

23222.9万
贾平凹散文精选

贾平凹的散文内容宽泛,社会人生的独特体察、个人内心的情绪变化、偶然感悟的哲理等等皆可入文。他常用轻淡的笔墨,再现现实生活中人们习以为常的又经常忽视的景象,但却能引人入胜。贾平凹的大部分散文都闪烁着哲理的火花。这种哲理多出自作家生活的体验...

513024
贾平凹散文自选集

贾平凹著

414621
商洛人贾平凹散文集

商洛人的方言艺术

331336
木心散文集

3033.2万
天草丨贾平凹散文精选

三毛在信中给了贾平凹超乎寻常的评价,把他看作是曹雪芹、张爱玲之后她最喜爱的作家,且表示读贾比读前两者更加“对位”。她说“我没有走眼”,“今年开笔的第一封信写给您,我心极喜爱的大师,恭恭敬敬的。”

203.2万
怎样临帖 邓散木

为众多书法爱好者提供专业养料。

1821.5万
水木年华|诗歌散文

人生之路必定不平坦,遇到风雨的时候,不妨坦然点、洒脱点、自信点,一蓑烟雨任平生;风雨之后,蓦然回首也能也无风雨也无晴。

1368819
山有木兮木有枝:蓝虹散文集|经典好文

【内容简介】《山有木兮木有枝》是人民大学蓝虹教授的散文集。蓝虹教授是从大山里走出的畲族绿色金融专家,求学之路从大山到北京,从美国的哥伦比亚大学到纽约大学,并先后在联合国环境署和世界银行总部华盛顿工作,在世界各国,特别是非洲等贫困地区,努...

1061.7万
山有木兮木有枝:蓝虹散文集|经典好文

【内容简介】《山有木兮木有枝》是人民大学蓝虹教授的散文集。蓝虹教授是从大山里走出的畲族绿色金融专家,求学之路从大山到北京,从美国的哥伦比亚大学到纽约大学,并先后在联合国环境署和世界银行总部华盛顿工作,在世界各国,特别是非洲等贫困地区,努力用绿色金融理论、技术和手段推动生态环境保护。这本散文集,就是她走遍千山万水的工作和生活中的感悟。描述她在走过世界各国千山万水时发生的各种有趣的故事,不仅有自然生态和美食,有亲情、爱情和友情,也有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作者简介】蓝虹  中国人民大学畲族女教授

1065361
山有木兮木有枝:蓝虹散文集|经典好文

【内容简介】《山有木兮木有枝》是人民大学蓝虹教授的散文集。蓝虹教授是从大山里走出的畲族绿色金融专家,求学之路从大山到北京,从美国的哥伦比亚大学到纽约大学,并先后在联合国环境署和世界银行总部华盛顿工作,在世界各国,特别是非洲等贫困地区,努力用绿色金融理论、技术和手段推动生态环境保护。这本散文集,就是她走遍千山万水的工作和生活中的感悟。描述她在走过世界各国千山万水时发生的各种有趣的故事,不仅有自然生态和美食,有亲情、爱情和友情,也有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作者简介】蓝虹  中国人民大学畲族女教授

1145213
木心散文小说合集6册

从“文学鲁滨逊”到“作家里的作家”——从80年代“文学鲁滨逊”亮相,被视为华语文坛“不明飞行物”,到今人称为“作家里的作家”,木心是华语文学中不可绕过的一位“大家”一早在90年代,木心就收到过来自当时仍是编辑的骆以军的出书邀稿信;2000年,散...

2184
配音木成老师散文语录

没啥想介绍的丶都是网友们的优秀文笔 木成老师配音,还是为了大家专门收集了一下 大家喜欢收听就行≈

582142
贾生

《贾生》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一首借古讽今的咏史诗。 《贾生》意在借贾谊的遭遇,抒写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其着眼点不在个人的穷通得失,而在于指出封建统治者不能真正重视人才,使其在政治上发挥作用。诗中选取汉文帝宣室召见贾谊,夜半倾谈的情节,写文帝不能识贤、任贤;“不问苍生问鬼神”则揭露了晚唐皇帝服药求仙,荒于政事,不顾民生的昏庸特性。此诗寓慨于讽,深刻而具有力度,在对贾谊怀才不遇的同情中,寄寓作者自己在政治上备受排挤、壮志难酬的感伤。 作品原文 《贾生》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 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 不问苍生问鬼神。 注释译文 贾生:即贾谊,西汉初期著名政论家,主张加强中央集权,抗击匈奴侵扰,曾任大中大夫,后出为长沙王太傅。 宣室:汉末央宫前殿的正室。 访:征询。 逐臣:放逐之臣,指贾谊。贾谊被贬长沙后,过了几年汉文帝又把他召回长安,在宣室里接见了他。 才调:才气。 更无伦:更无人能比得上。伦:比。 可怜:可惜。 虚:空自、徒然。 前席:即古人席地而坐,汉文帝听贾谊的谈论听得出神,在坐席上向前移动,靠近对方。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载:汉文帝接见贾谊时刚举过祭祀,因而向贾谊询问鬼神之事,贾谊详细地谈了自己的看法,两人一直谈到深夜。因为谈得投机,汉文帝不自觉地在坐席上把双膝移动靠近贾谊。接见结束后,文帝说:“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 苍生:老百姓。这两句说,汉文帝空自半夜前向贾谊征询意见,但不问治理国家大事而询问鬼神之道。 译文 汉文帝求贤,宣示召见被贬臣子。贾谊才能,确实高明无人能及。只是空谈半夜,令人扼腕叹息。文帝尽问鬼神之事,只字不提国事民生。 创作背景 关于此诗的写作年代,有两种说法。其一为冯浩在《玉溪生诗集笺注》中所言,“此盖至昭州修祀事,故以借慨”,意谓此诗为李商隐在大中二年(848年)正月受桂州刺史郑亚之命,赴昭州任郡守时所作。因李商隐时为一郡之长,故须主奉祭祀大事,于是借题发挥,创作了本诗。另一说为杨柳提出,认为此诗当于大中二年三、四月间李商隐离开桂林北上后滞留荆巴时期所作。(见《李商隐评传》) 这首诗的作者李商隐生活在唐王朝日趋衰败的晚唐时期,他对皇帝昏庸、宦官当权与藩镇跋扈深为不满。而且李商隐被卷入了牛李党争,屡受排挤,怀才不遇。于是他借吊贾谊来抒发自己的感慨,通过讽刺汉文帝虽能求贤却又不知贤的行为,反映了晚唐的社会现实——即晚唐帝王也像文帝一般,表似开明,实则昏聩无能。

41.9万
贾平凹散文|文学经典|大师作品

在喧嚣的世界中,寻一方宁静的文学天地。本专辑为您带来贾平凹的经典散文集,他以细腻的笔触、深邃的思考,描绘出一幅幅生动的生活画卷。从乡村的宁静到城市的喧嚣,从人性的复杂到生命的感悟,贾平凹用文字引领我们踏上一场心灵之旅。在这里,您将领略到...

1072.9万
公众号《散木之椿》夏玮的文章

好朋友夏炜(散木之椿)的文章

111272
诸神充满 | 贾平凹精选散文集

本节目精选了贾平凹的散文作品68篇。贾平凹眼中的天地万物是美的,烟火人间是暖的,平凡的生活中蕴藏着生命的热情。不要漫不经心地生活,只有在全神贯注中才可能与神相会;诗不在远方,就在你此刻的身边和脚下。

1003.6万
汪曾祺散文集《人间草木》

《人间草木》不仅仅是一部散文集,它更是一部生命的百科全书,蕴含着作者对自然、人生、社会、文化的深刻洞察和思考。每一次阅读,都能让人心灵得到一次洗礼,思想得到一次升华。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让我们跟随汪曾祺的脚步,走进《人间草木》,寻找那份...

472644
水木读《诗人阿紫诗歌散文》

275769
汪曾祺《人间草木》散文集

汪曾祺散文继承了恩师沈从文的故事趣味,汪曾祺喜欢书写边缘土地的故事,这个地方往往是城市人已不熟悉的遥远乡村。而乡村里的人,他们的处世观念与道德气息,也和市场化浪潮中的都市截然不同,那些古老的村社图景如同招魂一般,勾引起读者对淳朴生活的怀...

783044
贾诩

        贾诩(147年~223年8月11日),字文和,外号“毒士”。汉末三国时期军事战略家,曹魏开国功臣。        贾诩少时默默无闻,初举孝廉,官任郎官。贾诩采取自保策略,闭门自守。魏文帝曹丕即皇帝位,贾诩被拜为太尉。黄初四年(223年),贾...

306239
贾岛

贾岛(779年—843年),字阆(làng)仙,一作浪仙,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今河北涿州)人。自号“碣石山人”[1]。唐代诗人,人称“诗奴”。早年出家为僧,法号无本。[2]据说在洛阳的时候因当时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贾岛作诗发牢骚,被韩愈发现才华,并...

1483.4万
贾汪真旺

2020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关键一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从当代中国的伟大创造中发现创作的主题、捕捉创新的灵感,深刻反映我们这个时代的历史巨变,描绘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图谱,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南京出版传媒集团(南京出版社)特别推出长篇报告文学《贾汪真旺》,于2020年1月出版发行。该书由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

22955
贾平凹

14714.3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