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多芬

贝多芬传记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年12月16日-1827年3月26日享年57岁),德国著名的音乐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作品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因此被尊称为“乐圣”。 贝多芬的主要作品以九部交响曲占首要地位。代表作有:降E大调第三交响曲《英雄》、c小调第五交响曲《命运》、F大调第六交响曲《田园》、A大调第七交响曲、d小调第九交响曲《合唱》(《欢乐颂》主旋律)、序曲《爱格蒙特》、《莱奥诺拉》、升c小调第十四钢琴奏鸣曲《月光》、F大调第五小提琴奏鸣曲《春天》、F大调第二浪漫曲。他集古典音乐的大成,同时开辟了浪漫时期音乐的道路,对世界音乐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的《月光曲》曾以传说的形式出现在小学语文课本上。 贝多芬在音乐史的地位是极其突出的,他不仅是古典主义风格的集大成者,同时又是浪漫主义风格的开创者。作为音乐大师,贝多芬对艺术歌曲同样予以相当程度的关注,他是德国艺术歌曲创造的先驱,毕生作有钢琴伴奏的艺术歌曲六十多首,他的艺术歌曲以极其丰富的表现手法和形式来展现,表达属于全人类的情感。在艺术歌曲的领域里取得了非凡成就。 《贝多芬传》目录 杨林 晓阳 编著 目 录 第 一 章............... 贫困的童年与音乐世家 第 二 章............... 聪明、顽皮的音乐少年 第 三 章................... 初涉社交圈与爱河 第 四 章... 在“音乐之都”——维也纳的前三年 第 五 章........... 富于个性的“即兴演奏家” 第 六 章............. 朋友的交情与女友的恋情 第 七 章................... 音乐创作上的探索 第 八 章............... 耳疾:征服命运的契机 第 九 章......... “英雄”——独领风骚的年代 第 十 章....... 《菲岱里奥》:歌剧创作的尝试 第 十一 章......... 为生存的授业与为事业的创作 第 十二 章........... 宗教音乐——创作的新领域 第 十三 章....... 婚姻——人生幸福的憧憬与幻灭 第 十四 章............... 恋人贝蒂娜与友人歌德 第 十五 章............... 不朽的情人:永恒之谜 第 十六 章................. 摆脱生活困境的努力 第 十七 章................. 孤独晚年与侄儿卡尔 第 十八 章........... 烦闷中找寻出路——奏鸣曲 第 十九 章............. 诉讼:为了卡尔的监护权 第 二十 章................. 《弥撒祭曲》之轶事 第二十一章. 《第九交响曲》与《弥撒祭曲》的辉煌 第二十二章............. 卡尔自杀对贝多芬的打击 第二十三章................. 短暂平静的乡间生活 第二十四章........... 疾病折磨中离世的音乐大师 附录

492.4万
贝多芬音乐

916.4万
我与贝多芬

10121万
贝多芬的骰子

【内容简介】《贝多芬的骰子》是我国著名乐评人贾晓伟对古典音乐的评论文章合集。作者从巴赫、贝多芬、舒伯特、肖邦、一直到现代主义作曲家亨德尔、韦伯恩,以此为主体兼及演奏、指挥等其他话题。作者在个人感情与心绪的投入基础上,用基于事实的陈述,简...

302214
贝多芬的故事

101613
贝多芬的救赎

【内容简介】一个死去的女人频频来信,一位钢琴天才被告知自己在二十年前已经死了,一次全国性音乐选秀大赛,一种奇妙的感觉横亘于两个宿敌般的天才青年之间。当所有的一切都指向了一份绝密档案,一个隐匿八十年的惊世密谋便将大白于天下。一场音乐的救赎,也随之拉开帷……【主播/作者简介】原著:诸葛宇聪主播:水淼

293696
贝多芬交响曲

378243
贝多芬:费得里奥

费德里奥(二幕歌剧)是乐圣贝多芬唯一的一部歌剧。歌剧的最终版本是两幕剧,但首演的时候是三幕。约瑟夫·宋雷特纳和乔治·特雷契克根据尼古拉斯·布约利的剧本改编。1805年初演于维也纳。

81362
贝多芬交响乐

331571
贝多芬小故事

261422
菊芬

那时H镇还是革命的中心,从四方聚集来的,有很多逃亡的革命青年……

401478
菊芬

461988
菊芬

现代小说

3461.9万
贝多芬管乐重奏

8678
贝多芬作品精选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 (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年12月16日—1827年3月26日),出生于德国波恩,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欧洲古典主义时期作曲家。贝多芬在父亲严厉苛刻的教育下度过了童年,造就了他倔强、敏感激动的性格。22岁开始终生定居于维也纳,创作于1803年至1804年间的《第三交响曲》标志着其创作进入成熟阶段。此后20余年间,他数量众多的音乐作品通过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宏伟气魄,将古典主义音乐推向高峰,并预示了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到来。1827年3月26日,贝多芬于维也纳去世,享年57岁

568531
《贝多芬的故事》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 (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年12月16日—1827年3月26日),出生于神圣罗马帝国-科隆选侯国的波恩,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欧洲古典主义时期作曲家。贝多芬一生创作题材广泛,重要作品包括9部交响曲、1部歌剧、32首钢琴奏鸣...

111104
《贝多芬传》专辑

《贝多芬传》是作于1903年的一本书,作者称这部作品是长篇巨著《约翰·克利斯朵夫》的一个副产品。可以说《贝多芬传》是《约翰·克利斯朵夫》的序曲。《贝多芬传(名人传)》是法国文学家罗曼·罗兰著名的人物传记之一。这是一颗受伤后近乎窒息的心灵勃发而...

13742
贝多芬钢琴曲

只有经历过地狱般的折磨,才有征服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唱。

133.6万
贝多芬钢琴曲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 (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年12月16日—1827年3月26日),出生于神圣罗马帝国-科隆选侯国的波恩,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欧洲古典主义时期作曲家。贝多芬在父亲严厉苛刻的教育下度过了童年,造就了他倔强、敏感激动的性格。22岁开始终生定居于维也纳,创作于1803年至1804年间的《第三交响曲》标志着其创作进入成熟阶段。此后20余年间,他数量众多的音乐作品通过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宏伟气魄,将古典主义音乐推向高峰,并...

136211
贝多芬名作全集

大调第一号交响曲 贝多芬的第一号交响曲完成于1800年,当时他才三十岁,已发表过许多作品而享誉于乐坛。此曲的第一主题可与莫札特「朱彼得交响曲」起始的乐句相比拟,但是他模仿了海顿在快板前面加一段前导的缓慢导奏,以作为一个宣导。也就是说贝多芬的第一号交响曲虽受到莫札特与海顿的影响,但加以他特有的激烈力量与热情,仍然具有独特的风格。除了乐器与乐型处理法极其复杂外,本曲更是为贝多芬其他八首光芒万丈的交响曲 奠定基础的作品。 D大调第二号交响曲 这首第二号交响曲是在第一号交响曲完成后不久,便立即著手作曲的,它虽与第一号交响曲同属初期作品,但其架构和力度更为深广,音的运用也较为自由。贝多芬在写作此曲时,正为耳疾所苦,健康与精神状况都非常恶劣,加上失恋的打击,是他一生中最苦恼的时期,然而却能创作出这样充满明朗、勇气甚至带有欢愉气息的乐曲,的确不可思议,毕竟只有创作是他与命运抗争的唯一方法。这首交响曲如罗曼罗兰在贝多芬传中所说的,道出贝多芬对幸福与爱情希望的作品。 降E大调第三号交响曲/英雄 在贝多芬的心目中,那个叱吒风云屡建奇功的拿破仑,是位树立自由精神,解放人类的新时代英雄。因此贝多芬将他的敬仰转化成音符,创作了第三号交响曲,欲呈献给拿破仑。但不久后突然传来拿破仑自立称帝的消息,这使得贝多芬感到愤怒与绝望,并把已写好「献给拿破仑」的乐谱封面给撕了,另题「为纪念一位伟人而作-- 英雄交响曲」献给罗布可契公爵。在这首交响曲中,贝多芬首次突破了素来交响曲形式的藩篱,建立起个人的风格。乐曲气魄恢宏如狂风疾雨般,呈现出热情澎湃的情感怒潮,并交织出在黑暗与绝望中疾呼的勇气与抗争,以及光辉荣耀的胜利。此交响曲被誉为音乐史上最高杰作,同时也是贝多芬的交响曲开始迈入成熟的阶段,作品中所表现的音乐情感,有热情与温柔,有愤怒与幽默,人间的一切喜怒哀乐,都可藉以淋漓尽致地描绘出来。 降B大调第四号交响曲 十九世纪末在贝多芬的交响曲中,要数第四号最不受重视,大家都觉得此首交响曲缺乏其他交响曲所拥有的英雄气概与戏剧张力,更少了端庄持重的风范。然而却是九大交响曲中,最富浪漫色彩的作品,遂又有「浪漫交响曲」的别称。华格纳虽觉得诙谐第三章颇为华丽、辉煌,但形容这首交响曲是首「冷漠的音乐」。白辽士的看法则更为深入,他认为:「贝多芬摒弃了颂歌与挽歌般的调调,为的是要重拾第二号交响曲中那股较不高傲、较少气焰的风格,但是并未挣去那副艰涩的桎梏。大致来说,第四号交响曲的特质是活泼、清新、恬静的,甚至带著天国般神圣的纤细。」其实继「第三号英雄交响曲」之后,第四号所呈现的气质是彻头彻底的平静,使我们得以看到灵魂经净化后的事物与影像,就像由高处俯瞰一样,清晰可辨,一目了然。整首乐曲优美轻快,虽然编制不大,却极其稳健雅致,充满著明朗快活的情调,是一首亲切自然的杰作。 C小调第五号交响曲/命运 第五号交响曲的特徵,在于那强而有力,象徵「命运叩访」的四个音动机,并在他的巧妙安排下,将之无限延续,贯穿全曲,引出了无懈可击的完美结构,使倾听者感到一股无可言喻的震撼与感动。贝多芬曾向他的弟子说明此动机:「命运来敲门的声音就是这样」,因此这首交响曲遂被题名为「命运」。在贝多芬的九首交响曲中,此作品不仅演奏次数居世界之冠,其受欢迎程度更是首屈一指,堪称永恒的交响曲。 F大调第六号交响曲/田园 「田园」与「命运」交响曲同样于1808年夏天完成,在「命运」交响曲中,呈现出跟命运的搏斗,与最后的胜利,而「田园」交响曲则是舒发热爱大自然的胸怀。自古以来,这两首曲子被公认是拥有两种相反而互成对照性格的乐曲,而「田园」交响曲更是贝多芬少数亲自命名的作品,且在各乐章均有标题。由于乐曲本身亮丽动人,潇洒洗练,故与「命运」交响曲同被列为最受欢迎的旷世杰作。贝多芬自从听力衰退后,开始躲避人群,专心致力于作曲的工作,他将身心投向大自然,企图在美丽的景色中,忘却烦恼与痛苦。正如法国作家拉马提奴所说:「当人们在面临黑暗绝望的深渊之际,莫不寻访幽静的田园生活以疗心灵之伤。」,贝多芬也藉由创作第六号交响曲,描绘出他对田园的一切感受,及表达出人与大自然和谐融合在一起的思想传统,同时此曲也成了交响曲表现范畴的典范。 A大调第七号交响曲 第七号交响曲完成于1812年,距第六号交响曲完成期间约有四年。我们都知道这段期间,正是贝多芬音乐生涯中最灿烂丰富之时,可说是他创作一系列交响曲,最长的突破阶段,此时贝多芬已42岁,作曲技巧更趋圆熟之境。本曲在1813年首演时,获得空前的成功,佳评如潮,尤其第二乐章忧伤的色彩极为浓厚,深切而扣人心弦,甚至应观众要求再次重奏,可见其迷人之处。此作品豪放雄浑,具有丰富的节奏感,华格纳称此曲是「舞蹈的神化」,李斯特则评为「节奏的神化」,这些正道出了第七号交响曲中,跃动的节奏和绚丽的色彩,有如蓬勃充沛的生命力,全曲充满著一片欣欣向荣的焕发气息,令聆赏者感到无比强烈的振奋。虽然它没有引人注目的副题,以致不若第三、五、六号交响曲般普受欢迎,但只要听过后,仍可以发现本曲具有无懈可击的完美,以及贝多芬那鬼斧神工的独具匠心,由此可见其价值,绝不在其他乐曲之下。 F大调第八号交响曲 在贝多芬的一生中,他一直习惯于同时进行一项以上的创作,第七号与第八号交响曲几乎是在同一时期构想完成的,但两曲在内容和表现手法上则迥然相异。广泛来说,两者皆属舞曲式交响曲,但第七号较第八号来得更形长大、华美,甚至有「舞蹈的神化」之称。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两曲却也有共同之处,也就是说第八号交响曲虽不及第七号灿烂,但同样以舞曲化的部份为多,且似乎更具律动性。虽然在首演时未能获得热烈喝采,但本曲饱染了贝多芬特有的浪漫主义色彩,以及柔和、优雅、宁静、和蔼与愉快的情感。 D小调第九号交响曲/合唱 贝多芬的第九号交响曲,不仅是他的最后代表作,更是其独创性达最高潮,且淋漓尽致地歌颂出他对人类之爱、上帝之爱、自然宇宙之爱的经典巨作。本曲最为人熟悉的,当属以席勒的诗「快乐颂」为结尾,成大型管弦乐四声独唱及合唱的第四乐章。乐章一开始,以奇异的嘈杂乐声为导奏,再进入低音弦乐的抒情旋律,而后再缓缓由混声四部合唱导入第九号交响曲的最高潮--「快乐颂」大合唱部份。最后在速度与力度逐渐增强,高唱「百万兄弟们,相拥互抱吧...」热情地划下完美句点。谈及此曲值得一提的是,首演时由贝多芬担任指挥,并获得满堂如雷掌声,但已是全聋的贝多芬却默默地背对听众,丝毫未曾感受到人们给他的喝采,最后还是由女低音歌手的暗示才面向观众致谢,这段故事至今仍令人有说不出的动容。然而在音乐史上,将合唱溶入交响乐中的作法,却是空前的,器乐与声乐交融于一体,显得如此雄浑庄严,与充满生气。虽然后来也有不少人尝试如此的曲式,但都不及贝多芬来得精采。

485.4万
贝多芬轻音乐

191.8万
贝多芬绘本音乐

151.1万
朱祝芬

104250
德芬说

【粉丝福利】复制\/信号,添加德芬小助理,免费领取价值199元热门成长好课+\/微信:defenspace5278

1337071.4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