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布里斯托

约翰•克里斯托夫

长篇小说《约翰·克利斯托夫》被认为是“我们时代最高水平,最优美的作品之一”,高尔基称它是一部“长篇叙事诗”。作品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这一特定的时代氛围里,在德、法、意等西欧主要国家的社会文化背景上,塑造了一个贝多芬式的平民音乐家约翰·克利...

32740.6万
约翰·克里斯托夫

《约翰·克利斯朵夫》(Jean-Christophe)是法国作家罗曼·罗兰于1912年完成的一部长篇小说。 该小说描写了主人公奋斗的一生,从儿时音乐才能的觉醒、到青年时代对权贵的蔑视和反抗、再到成年后在事业上的追求和成功、最后达到精神宁静的崇高境界。通过主...

762695
讲座第七期:阿里斯托芬

127346
美国克里斯托弗大奖绘本

资深新闻主播,国家一级播音员,从业十余载,节目获省市播音主持作品参评一等奖。潜心儿童绘本故事讲述,以母亲的细腻情怀为孩子讲述每一个暖心的故事。用心吐字用爱归音-关注微信公众号“老鼠妈咪讲故事”来听更多好故事

659487
《冥想》克里斯托弗·安德烈

111526
莫里斯·布朗肖 |《亚米拿达》

亚米拿达是犹太人名,布朗肖的好友列维纳斯的弟弟就是名叫亚米拿达,他在布朗肖的这部《亚米拿达》出版前不久在立陶宛被德国纳粹杀害。除此之外,也有叫这个名字的圣经人物。亚米拿达这个名字的含混性将布朗肖的小说人物保持在一种本质的无名状态之中:亚...

432296
莫里斯·布朗肖 |《至高者》

《至高者》是一部向自身叙说并且转向小说自身的小说。它不断地否定自身,重构自身。小说主人公是一位植物学家,他的首要需求和焦虑验证了一种自我的追寻。他试图抹掉自己的犯罪证据。他的话语主要是存在,一种归属于大众的感觉,一种对世界和律法的惊异和崇拜。他经常有一种介于梦幻和现实之间的生病的印象,有时候甚至是一种垂死的感觉。在他遥不可及的真正的死亡到来之前,这种垂死的感觉会一直陪伴(折磨)着他。这部小说也因此是一次对真实的追寻。

452880
埃瓦里斯托·卡列戈 博尔赫斯 著

15576
米歇尔·莫里斯《福柯/布朗肖》

读书:或许,对于整个二十世纪下半期的法国哲学来说,同海德格尔的对话和争辩是最重要的思想事件。布朗肖借助马拉美将自己从海德格尔哪里解脱出来——马拉美的“词在说”同海德格尔的“词在说”有根本的不同。而列维纳斯提出了“他者”概念来打破海德格尔的此在的封闭性;巴塔耶、克罗索夫斯基和德勒兹都是借助于尼采来拒绝海德格尔。所以福柯在他开列的一串外界思想的名单中并没有海德格尔,对他来说,海德格尔或许仍旧待在外界的反面,待在一个内界,待在一个以“存在”为旨归的被语言所覆盖的内界之内。而福柯通过布朗肖,通过布朗肖笔下的马拉美看到了语言的另一面,尤其是现代文学的语言一面,正是在现代文学中,语言开始了不及物写作,开始了自我显示,它所要做的全部事情将仅仅是在一种永恒轮回中一次一次折向自身。

212110
阿里斯托芬喜剧六种|AI电子书

日更5集,不定期爆更!订阅可以收到更新提醒哦~ 【内容简介】 《阿里斯托芬喜剧六种》本卷收集了罗念生先生翻译的阿里斯托芬喜剧六种,包括:《阿卡奈人》《骑士》《云》《马蜂》《地母节妇女》《蛙》。 【作者介绍】 作者:【古希腊】亚理斯多德 ...

60203
约翰·克里斯托夫(世界名著)

《约翰·克利斯朵夫》(Jean-Christophe)是法国作家罗曼·罗兰于1912年完成的一部长篇小说。该小说描写了主人公奋斗的一生,从儿时音乐才能的觉醒、到青年时代对权贵的蔑视和反抗、再到成年后在事业上的追求和成功、最后达到精神宁静的崇高境界。通过主人公一生经历去反映现实社会一系列矛盾冲突,宣扬人道主义和英雄主义的长篇小说。1915年,罗曼·罗兰凭借《约翰·克利斯朵夫》一书获诺贝尔文学奖。作品主人公约翰·克利斯朵夫出生在德国莱茵河畔一个小城市...

108081
莫里斯·布朗肖 |《死刑判决》

布朗肖这部可以被笼统地贴上后现代主义标签的作品,却很可能是布朗肖十余部小说与叙事作品中最容易进入的一部。它有可辨的情节线索,有主要人物,甚至非常奢侈地,还有具体的历史背景与地理环境:二战开始前后,法国巴黎。更诱人的是,它有一个自传体框架,...

203616
莫里斯·布朗肖 |《最后之人》

《最后之人》是布朗肖在文学版图上设置的又一座令人望而生畏的迷宫,是他思想的转折点。向“零度写作”的转变是通过对“最后之人”的叙述实现的。“最后之人”是尼采意义上的末人,他以一张毫无表情的脸面对着黑格尔百科全书的知识体系与大循环封闭之后的...

302066
《铁丝网上的小花》克里斯托夫

当战争从我家门前掠过的时候,我还是个孩子。有一天,两个年轻的德国兵身穿军服,来到我们家,求我们把他俩藏起来。他们甚至可能还不满18岁。……在这本书里,法西斯主义是司空见惯的东西。只有受害者和那个小女孩知道它的真面目。

77166
莫里斯·布朗肖 |《灾异的书写》

布朗肖晚年思考了“奥斯维辛”,但他独特的思考在于把它当作灾异或灾变事件。中性意义上的灾异还不是灾祸,灾异与遗忘有关,它打开一个中性空间,作为“之间”在在场与缺席的外面。在灾异中,只有灾异如同解体的星际在警醒着,“灾异是礼物,它给出灾异;...

221446
莫里斯·布朗肖 |《未来之书》

布朗肖以一种充满激情和焦虑的学识向我们谈论了普鲁斯特、阿尔托、布洛赫、穆齐尔、亨利·詹姆斯、萨缪尔·贝克特、马拉美以及其他一些作家,甚至是将来某一天的最后一位作家。《未来之书》汇集了布朗肖为复刊后的《新法兰西杂志》写的文论,这些文论被包...

432391
莫里斯·布朗肖 |《等待,遗忘》

遗忘自哪里开始?记忆自哪里结束?思考遗忘,让人意识到思考自身之开始的不可能。思考遗忘就是思考记忆。这种辩证将等待置于显而易见的地方。在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的对话中,什么也没有说,一切都消失了。 ……“小说”、“叙事”和“批评”在布朗肖的世界...

201612
莫里斯·布朗肖 |《无尽的谈话》

《无尽的谈话》如此的厚度或许证实了标题的“无尽”之意。但“谈话”是什么?一种言说的需要,一种写作的迫求。在和列维纳斯、勒内•夏尔、米歇尔•福柯、乔治•巴塔耶等人的无形的谈话中,他者和断片的言语激发了一场走向极限的逃逸运动,这既是对未知的外部空间的迎接,也是对形而上学阴影的脱离。因此,不再只是纯粹的文学批评,布朗肖意图在谈话中容纳哲学、伦理、艺术和神学在内的诸多思想之可能性。“谈话”是书的半成品,尚未成为有作者签名和封面包裹的书。在这些字字珠玑的谈话里,布朗肖与作家和哲学家之间的机锋为我们理解法国当代思想提供了一把关键的钥匙。书写被不可见地召唤着去瓦解这样一种话语:不论我们相信自己多么不幸,只要我们还支配着它,我们就仍被舒适地安置在里头。从这个角度看,书写是最大的暴力,因为它僭越了法则,一切的法则,甚至它自己的法则。

1128988
约翰·克里斯托夫 (世界名著)

【内容简介】《约翰·克利斯朵夫》(Jean-Christophe)是法国作家罗曼·罗兰于1912年完成的一部长篇小说,通过主人公一生经历去反映现实社会一系列矛盾冲突,宣扬人道主义和英雄主义的长篇小说。小说描写了主人公奋斗的一生,从儿时音乐才能的觉醒、到青年时代对权贵的蔑视和反抗、再到成年后在事业上的追求和成功、最后达到精神宁静的崇高境界。罗曼·罗兰凭借《约翰·克利斯朵夫》一书获1915年诺贝尔文学奖。【作者简介】...

26635.5万
莫里斯·布朗肖 |《在适当时刻》

布朗肖的文学理论之所以难以被理解,是因为其独特的理论切入点,以一种独一无二的“死亡学”理论作为其文论的根本基石。布朗肖不论是文学评论还是其实验性小说(比如这本《在适当时刻》)都是在其构建的独有的“死亡空间”中进行演绎的。这种将“死亡”在...

211548
莫里斯·布朗肖 | 《文学空间》

莫里斯·布朗肖是20世纪法国著名的文学评论家、理论家及小说家。1955年,他出版了文学批评专著《文学空间》。在该专著中,作者通过分析马拉美、卡夫卡的作品,探讨了写作是什么,文学是什么,构成文学的“力量”或者说“文学空间”是什么等理论课题,认为...

354257
托马斯·哈里斯汉尼拔系列第三部《汉尼拔》

从高度戒备的精神病院逃脱之后,汉尼拔不仅面对着警方的通缉,还被曾经的病人梅森猎杀。梅森罪大恶极,却在汉尼拔的诱导下自毁面容,只能靠人工呼吸机维持生命。两大恶魔的对决就此展开……

1043485
恩德里斯路

听这首单曲时不得不惊讶于汪洋的成长,她的创作已经慢慢褪去了曾经的稚嫩,日渐成熟;她的唱功也褪去了最初的青涩,开始尝试驾驭其他的曲风;她创作里的情感,抛掉了那些小情绪,词曲也越来越深刻。新单《恩德里斯路》是一首有明显摇滚味的作品,编曲有一...

13.1万
里斯本夜车

这是一本哲学小说。想逃离庸碌生活、想自由选择自己的人生、喜欢思索生命,曾经为了追求理想舍弃一切,想寻找心中理想境地的人,都非常适合看这本书。书中主角与文本的阅读互动,一段段贴近人生的古印度吠陀式寓言与箴语,给读者带来阅读快感和人生启迪。...

975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