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垣

李杲,字明之,晚号东垣老人,宋金时真定人,生活于金大定二十年至元宪宗元年。出身富豪之家,早年其母患病,遍延诸医,杂药乱投,竟不知为何证而毙。李杲痛悔自己不知医,于是以千金为贽,受业于易州张元素,尽得其传而多阐发。 他不仅重视脏腑辨证,且精于遣药制方,尤其对《内经》《难经》等典籍深有研究,结合其丰富的临床经验,对脾胃与元气的关系作了重要的发挥,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论点,颇有见地。李氏治疗脾胃内伤诸病,主用益气升阳,结合苦寒泻火,对后世影响甚大。其著作有《脾胃论》《内外伤辨惑论》和《兰室秘藏》等。



看着电子版,听着有声书。事半功倍!

看,听,思,写。多元学中医!

看着电子版,听着有声书。学起来就是快!

《药性赋》为元代著名脾胃学家李东垣所著。东垣在其师张元素《珍珠囊》基础上,加以研究和完善,写成《珍珠囊补遗药性赋》一书,后世称《药性赋》。全书主要遵循《神农本草经》理论,结合作者多年临床经验,在药物的气味、补泄、归经等方面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探讨,颇具实用价值。

李垣儒《梅花易数》30集

李杲,字明之,晚号东垣老人,习称李东垣。生于金世宗大定二十年(公元1180年),卒千元宪宗元年(公元1251年)。他家世代居住在真定(今河北省正定),因真定汉初称为东垣国,所以李杲晚年自号东垣老人,学医于张元素,尽得其传而又独有发挥,通过长期的临床实...

《脾胃论》,撰于公元1249年,三卷,是李东垣创导脾胃学说的代表著作。卷上为基本部分,引用大量《内经》原文以阐述其脾胃论的主要观点和治疗方药。卷中阐述脾胃病的具体论治。卷下详述脾胃病与天地阴阳、升降浮沉的密切关系,并提出多种治疗方法,列方60...



播讲人:yanyan引子兵荒马乱。人们颠沛流离。吃饭没有保障,睡觉心中不安。中原大地,经常打打杀杀。一片混乱,你争我抢,灾难与疾病横行无忌。对付灾难,需要国家太平统一。对付疾病,需要良医横空出世。在这种乱世之中做医生是最辛苦的。拨乱反正,这医生那就要拨气机逆乱,反归身体正常,更要洞悉时代动乱的本质,创造学说,影响弟子后人,使天下太平安稳,减少动乱。民众都呼吁这样的医家。而这时一颗医林之星正冉冉升起。他就是金元四大家之一。一个年少聪颖,博学广才,精通四书五经,过目不忘的真正儒者...

《兰室秘藏》,综合性医书。三卷。金.李杲撰。撰年不详。约刊于1276年。书名“兰室”取《素问灵兰秘典论》“藏灵兰之室”一语。表示所载方论有珍藏的价值。书中分述饮食劳倦、中满腹胀、心腹痞、胃脘痛、眼耳鼻、内障眼、口齿咽喉、妇人、疮疡等21门病证。...

关注微信公众号“良医传世” ,获取更多名家中医学习资料【李东垣】主要成就:“脾胃学说”的创始人李氏认为脾胃为元气之本,是人身生命活动的动力来源,突出强调了脾胃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他说:“夫元气、谷气、荣气、清气、卫气、生发诸阳上升...

李垣儒《盲派八字速成班》18集视频


千古才女,前半生赌书泼茶,后半生流转天涯。

【内容简介】一代词宗李清照,是我国文学史上影响深远的女作家、词学批评家。她坎坷多舛的生活经历令人拍案惊奇。这部传记通过发掘史料赏析作品,全面如实地勾勒出李清照曲折的一生,包括她的生活、思想、爱情及其与时代或现实的关系,匡正了历代相关评论...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最著名的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李清照是中国古代罕见的才女,她擅长书、画,通晓金石,而尤精诗词。她的词作独步一时,流传千古,被誉为“词家一大宗”。她的词分前期和后期。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多描写爱情生活、自然景物,韵调优美,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主要讲李清照的诗词以及鉴赏,不定期更新。

出身书香门第,年少吟“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名动汴京。二九年华,遇如意郎君,赌书泼茶,研究金石,尽得闺中雅趣。国亡夫丧,为追献金石收藏,跟随宋高宗步履,流离徙转。年近半百,再嫁,却是孽缘一段,不惧身陷囹圄,果断诉离。晚年,迷恋打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