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观庄

以道观之——庄子哲学的视角

1368867
庄子经典解读:观史★新知★思辨

《懂庄子,任逍遥》主题:懂庄子,任逍遥(庄子)主播:诗诗青青,心理咨询师的诵读小屋。介绍:这套书分《内篇》、《外篇》、《杂篇》三本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读,让人轻松的掌握国学经典。《庄子》最有名的一篇就是《逍遥游》,那什么人适合读庄子呢...

262901
周周和庄庄

我只是一个普通的搬运工并不想趁热度(勿喷谢谢大家)是想让大家快乐

142.9万
《孩子读一遍就会爱上的庄子》—观秋水

146147
孝庄太后 | 知名主播吟筝观澜双播剧

【大咖推荐】:康熙帝:忆自弱龄,早失怙恃,趋承祖母膝下三十余年,鞠养教诲,以致有成。设无祖母太皇太后,断不能有今日成立。雍正帝:统两朝之养孝,极三世之尊亲。赵尔巽:世祖、圣祖皆以冲龄践祚,孝庄皇后,当时无建垂帘之议者。殷忧启圣,遂定中原...

2910.9万
庄子(读诵版)哲学、艺术、美学、人生观。

332652
精读《庄子》|学返璞归真客观自然规律

庄子名为庄周,出生年不详,宋国蒙人,曾经担任过蒙地漆园吏,生活在战车时代前期。其实《庄子》最早被记录在《汉书*艺文志》中。庄子的思想观点秉承老子而有所发展和变异,但在核心思想上,对“道”的认识是一致的。两者所谓的“道”可归结为两点:一是指宇宙的本源,二是指自然客观规律。庄子的哲学思想以“无为而治”的特性,由自然层面扩大到社会层面,使其思想部分呈现出消极和片面的倾向。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作者进行删除!!

2911.6万
《行香子·树绕村庄》秦观 镇中张志新朗读

《行香子·树绕村庄》是北宋词人秦观创作的一首词。词的上片表现的是一处静态风景,主要描写小园和各种色彩缤纷的春花;下片则描写农家乡院以及莺歌燕舞、蝶儿翻飞的迷人春色。词的独特之处在于一反词人其他词中常有的哀怨情调,变为色彩鲜明,形象生动。...

11.6万
庄子

以上内容采是百度百科…

331万
庄子

1241.1万
庄子

331322
庄子

相忘于江湖逍遥于大道独与天地精神往来

2311.3万
郑庄公

       郑庄公(前757年-前701年),姬姓,郑氏,名寤生,周代郑国第三位国君(前743年-前701年在位),春秋初期政治家,史称“郑庄公”。郑武公二十七年(前744年),郑武公病逝,太子寤生继承君位。郑庄公二十二年(前722年),郑庄公平定胞弟叔段的叛乱,消弭了国家内患。之后十余年间,郑国与宋国、卫国等国之间互有征伐。郑庄公三十七年(前707年),周桓王率军攻打郑国,郑庄公领兵与之战于繻葛,成功自保的同时使周天子威信扫地,史称“繻葛之战”。郑庄公四十三年(前7...

4533
庄子

《庄子》书分内、外、杂篇,原有五十二篇,乃由战国中晚期逐步流传、揉杂、附益,至西汉大致成形,然而当时流传版本,今已失传。目前所传三十三篇,已经郭象整理,篇目章节与汉代亦有不同。内篇大体可代表战国时期庄子思想核心,而外、杂篇发展则纵横百余年,参杂黄老、庄子后学形成复杂的体系

502071
庄子

451920
莊子

佛教传入中国,老庄之学,特别是庄子的思想,是佛经翻译和对佛教理解消化的重要媒介。中医出在传统文化的道家,同《易经》、《老子》、《庄子》有密切的关联。佛法,老庄以及《易经》,都是治心的药,也是治心的方法。一般医生能够治身体的病,却不能治心...

823475
庄子

庄子在哲学思想上继承和发展了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观点,使道家真正成为一个学派,他自己也成为了道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道家之祖”。庄子之学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故其著书十余万字,大多都是寓言,如其中的《渔父》《盗跖》《胠箧》等篇,...

401400
庄子

庄子(约前369-前286),战国中期哲学家,庄氏,名周,字子休(一作子沐),汉族,蒙(今安徽蒙城,又说河南商丘、山东东明)人。是我国先秦(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庄子原系楚国公族,楚庄王后裔,后因乱迁至宋国,是道家学说的主要创...

31967
庄子

2227058
庄子

551966
庄子

《庄子》又名《南华经》,是战国中期庄子及其后学所著道家经文。到了汉代以后,尊庄子为南华真人,因此《庄子》亦称《南华经》。其书与《老子》《周易》合称“三玄”。《庄子》一书主要反映了庄子的批判哲学、艺术、美学、审美观等。其内容丰富,博大精深...

471562
庄子

331127
庄子

23761
庄子

《庄子》又名《南华经》,是战国中期庄子及其后学所著道家经文。到了汉代以后,尊庄子为南华真人,因此《庄子》亦称《南华经》。其书与《老子》《周易》合称“三玄”。《庄子》书分内、外、杂篇,原有五十二篇,乃由战国中晚期逐步流传、揉杂、附益,至西汉大致成形,然而当时流传版本,今已失传。目前所传三十三篇,已经郭象整理,篇目章节与汉代亦有不同。内篇大体可代表战国时期庄子思想核心,而外、杂篇发展则纵横百余年,参杂黄老、庄子后学形成复杂的体系。

331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