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正利







二千多年来,传统医学之理论和临床实践,始终贯彻着强身防病,"治未病"的养生思想。早在《内经》"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又"上工救其萌...

本专辑为《乾隆版大藏经》其中一部经。《乾隆版大藏经》为清代官刻汉文大藏经,是在明朝《永乐北藏》基础上编较而成的,全藏共分正藏和续藏两类。正藏共485函,以千字文编号,从“天”至“漆”,分为大乘五大部经、五大部外重单译经、小乘《阿含经》及重单...

《八十一难》之名最早见于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序》,仲景在撰写《伤寒杂病论》时曾引用了《八十一难》文字,这些文字与今本《难经》互有出入。晋代王叔和《脉经》收录了一些《难经》原文,但这些原文均不见于今本《难经》,估计另有传本。《难经》最早见于著录的书目是《隋书·经籍志》,其中提到三国时吴太医令吕广曾注《难经》,这是已知的《难经》的最早注本。唐代杨玄操在吕广注本的基础上重新编次,并明确提出《难经》为秦越人所作。



听听评书,想想人生。


恩师王正龙生前珍贵录音,系统的讲解了《伤寒论》的读法用法,望广大中医爱好者参考学习。

《伤寒论》为东汉张仲景所著汉医经典著作,是一部阐述外感病治疗规律的专著,全书12卷。现今遗存10卷22篇。张仲景原著《伤寒杂病论》在流传的过程中,经后人整理编纂将其中外感热病内容结集为《伤寒论》,另一部分主要论述内科杂病,名为《金匮要略方论》。


王正来(1948-2003)苏州人,昆曲学者、曲家、江苏省戏剧学校高级讲师。

本专辑是《尚书正义》读书会的现场录音,领读人李竞博,通过对《尚书正义》重点的逐句研读,来共同学习《尚书》文本,领略注疏思想及演变脉络。读书会所用读本是《尚书正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

2003年11月底,南京着名曲家王正来老师遽然而逝,曲界震惊。香港和韵曲社曲友,为纪念老师精深曲艺,於本年七月筹集经费,辑制一套双光盘,内容包括80年代至03年录音,以飨曲友,以圆老师生前计划出版唱腔光盘之愿。王老师自选88年录制之曲目,有《长生殿》〈惊变〉【石榴花】【上小楼】【扑灯蛾】【尾声】、〈闻铃〉【武陵花】、〈哭像〉【滚绣球】【脱布衫带小梁州】【么篇】【上小楼】【快活三带朝天子】【耍孩儿】、〈弹词〉【梁州第七】【八转】、〈偷曲〉【鹅鸭满渡船】等。由...

《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理论的基础性著作,《黄帝内经》指导每个中医人的临床实践,如何学好经典对中医人来说尤为重要,著名民间中医学者王正龙老师从汉古中医的角度深入浅出解读《黄帝内经》系列课程。这套音频系列课程凝聚了王老毕生对中医经典以及传统功法等的研究,对指导中医临床工作者有很深的借鉴意义。

物量经济,引领物联网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王正伟老师,带您零基础学习物联网概念。物联网未来的潜力究竟有多大?普通人应该如何精准进入物联网赛道?中小企业又该如何在物理网浪潮中获得红利?王正伟老师将一一为您解答。

王正來(1948-2003)蘇州人氏,是江蘇著名曲家和昆曲學者,亦是江蘇省戲劇學校高級講師。王正來先生曾編著撰寫多部昆曲曲學理論著作及曲譜,並曾參與《昆曲詞典》和《昆劇大辭典》的撰寫數十萬字,在江蘇省戲劇學校任教時更是教授了昆劇院第三代、第四代兩...

内容简介:《治病书—中医破执》,王正龙著,将精选《治病书》精华内容,用通俗语言讲解给听众。适用于中医小白、初学中医迷茫者,助你拨开中医迷雾。主播简介: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学硕士。临床工作之余,致力于传播中医文化,望拨开中医迷雾。专辑大纲: 阴阳五行的原理 中医治病的法则 疑难杂症的治疗原则概说 中医理论杂说 传统养生方法

更多学习内容请关注公众号“杏林共学社”《难经》原名《黄帝八十一难经》,又称《八十一难》,是中医现存较早的经典著作。关于《难经》的作者与成书年代历来有不同的看法,一般认为其成书不晚于东汉,内容可能与秦越人(扁鹊)有一定关系。《难经》之“难”字,有“问难”或“疑难”之义。全书共八十一难,采用问答方式,探讨和论述了中医的一些理论问题,内容包括脉诊、经络、脏腑、阴阳、病因、病机、营卫、腧穴、针刺、病证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