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辛博

芙蓉楼送辛渐唐代: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译文及注释译文迷蒙的烟雨,连夜洒遍吴地江天;清晨送走你,孤对楚山离愁无限!朋友啊,洛阳亲友若是问起我来;就说我依然冰心玉壶,坚守信念!注释芙蓉楼:原名西北楼,在润州(今江苏省镇江市)西北。登临可以俯瞰长江,遥望江北。丹阳在今江苏省西南部,东北滨长江,大运河斜贯,属镇江市。辛渐:诗人的一位朋友。寒雨:秋冬时节的冷雨。连江:雨水与江面连成一片,形容雨很大。吴:古代国名,这里泛指江苏南部、浙江北部一带。江苏镇江一带为三国时吴国所属。平明:天亮的时候。客:指作者的好友辛渐。楚山:楚地的山。这里的楚也指南京一带,因为古代吴、楚先后统治过这里,所以吴、楚可以通称。孤:独自,孤单一人。洛阳:现位于河南省西部、黄河南岸。冰心,比喻纯洁的心。玉壶,道教概念妙真道教义,专指自然无为虚无之心。▲

音频来源于链景旅行 地址 湖北武汉市武昌区阅马场首义广场南侧 票价描述 暂无 开放时间 全天 乘车信息 暂无

因为喜爱朗读,所以我来了!恳请各位朋友多多关注和指教!





新华社融媒体评论“辛识平”与您一起解析时政、读懂中国

从王老师的诗里感受到悲壮

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是由一个个朝代组成的,每个朝代都会出现一个叱咤风云、扭转乾坤的开国帝王,这些开国帝王无不具有一段非凡的传奇,如夜空中的群星般璀璨夺目。他们抓住历史机遇,扭转乾坤、尽显开疆辟土的万丈豪情和文韬武略;作为开国帝王,无论...

《辛雷学习方法》是我十几年前写的一本书,近年来我又有一些心得和感悟,现在我比较细致的把这本书讲一遍,并融合新的感悟。本专辑每天一更到多更,欢迎大家收听并提宝贵建议。


让我们一起与辛弃疾徜徉在古代文学的美好世界里!

非原,纯属搬运

《癸辛杂识》是唐宋史料笔记丛刊的一种,宋末元初人周密撰。分前、后、续、别四集,凡四百八十一条,内容广泛,主要记载宋元之际的琐事杂言,遗闻轶事、典章制度,并记及都城胜迹杂录。是宋代同类笔记中卷帙较多的一种。宋亡后,周密寓居杭州癸辛街,以南...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中国南宋豪放派词人,人称词中之龙,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追赠少师,谥忠敏。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现存词600多首,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他的词的基本思想内容。著名词作《水调歌头》(带湖吾甚爱)、《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满江红(家住江南)》、《沁园春》(杯汝来前)、《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等。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著有《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公元1207年秋季,辛弃疾逝世,年68岁。


不负年少心气,为爱博此一生

和小米多一起走进诗词王国,从此不用为学习诗词而苦恼了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作者: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注释 1.丑奴儿:即《采桑子》。四十四字,平韵。 2.博山:博山在今江西广丰县西南。因状如庐山香炉峰,故名。淳熙八年(1181)辛弃疾罢职退居上饶,常过博山。 3. 少年:指年轻的时候。 4.不识:不明白。 5.层楼:高楼。 6.强说愁:无愁而勉强说愁。强:勉强地,硬要 7.识尽:尝够,深深懂得。 8.欲说还休:想说而最终没有说 9.却道天凉好个秋:却说好一个凉爽的秋天啊。意谓言不由衷地顾左右而言他。译文 人年轻的时候不知道愁苦的滋味, 喜欢登高远望, 喜欢登高远望, 为写一首新词无愁而勉强说愁, 现在尝尽了忧愁的滋味, 想说却说不出, 想说却说不出, 却说好一个凉爽的秋天啊!

斯瓦娃·辛波斯卡(Wislawa Szymborska,1923年7月2日一2012年2月1日),波兰女作家,同时也是位杰出的翻译家,享有“诗坛莫扎特”的美誉。将许多优秀的法国诗歌翻译成波兰语,并于1996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其诗作被称为“具有不同寻常和坚韧不拔的纯洁性...

江湖与庙堂,民间与官场。从水浒中读出新意,是因为名著本身就具有穿越时间的力量。《水浒》辛说,就是你新时代的互联网嘴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