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中庸和庸

中庸

守住方寸十年大成

3661.3万
中庸

501904
中庸

《中庸》是儒家著作,朱熹认为它“忧深言切,虑远说详,”只要认真学习并思考,便可终生受用不尽。

391581
中庸

138284
中庸

1003341
中庸

33章作者子思,是孔子的孙子,曾子的弟子。“仁”为指导“诚”为基础“中”,适度,正确,合宜“庸”,平凡,普遍,适用于一切事物的普遍性。坚持“中”,戒“过”,勉“不及”“过”“不及”同为“中”的对立面中,为是,过与不及为非中庸坚持是而反对非

535
中庸

《中庸》是一篇论述儒家人性修养的散文,原是《礼记》第三十一篇,相传为子思所作,是儒家学说经典论著。经北宋程颢、程颐极力尊崇,南宋朱熹作《中庸章句》,最终和《大学》、《论语》、《孟子》并称为“四书”。宋、元以后,《中庸》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

11353
中庸

204209
中庸

354310
中庸

中庸

2899423
中庸

是儒家经典之一,原属《礼记》第三十一篇,相传为战国时期子思所作。其内容肯定“中庸”是道德行为的最高标准,认为“至诚”则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并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学习过程和认识方法。宋代学者将《中庸》从《礼记》...

14548
中庸

《中庸》有33篇章,共3568字。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 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既明且哲,以保其身;遇事不决 ,《中庸》为本。《中庸》出自《礼记》,原本是《礼记》49篇中的31篇,是中国古代论述人生修养境界的一部道德哲学专著,是儒家经...

623093
中庸

主讲:明儒学人  

312916
中庸

今天2023.11.12日开始读诵《中庸》,365天每天不间断!

4991.6万
中庸

中庸原文诵读

245042
中庸

《中庸》是中国古代论述人生修养境界的一部道德哲学专著,是儒家思想经典之一,原是《礼记》第三十一篇,相传为战国时期子思所作。其内容肯定“中庸”是道德行为的最高标准,把“诚”看成是世界的本体,认为“至诚”则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并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学习过程和认识方法。

134545
中庸

361.4万
中庸

第一章先讲天命,特指个人的禀赋,因为每个人的禀赋是自然形成的,因此这里是指包含道德内容的性,如果每个人都遵守各自的信,那么在日常生活中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就有了,常规就是所谓的道从道入手,修饰品行,节操就是教化,因此要求人们自觉加强道德...

12432
中庸

《中庸》是儒家思孟学派论修养境界的一部伦理学(或称道德哲学)专著。此书在汉代时,被收入《礼记》一书,作为其中一篇。到宋代,朱熹又从《礼记》书 中抽出,并对其进行整理和注解,与《论语》、《孟子》、《大学》并列,合称《四书》,成为宋代以后封建...

372930
中庸

不间断诵读中庸一年

3911.3万
中庸

《中庸》原是《礼记》中的一篇。《礼记》是古代一部重要的汉民族典章制度书籍。为战国时子思作。全篇以“中庸”作为最高的道德准则和自然法律。宋代把它与《大学》、《论语》、《孟子》并列为“四书”。 中庸是人生的大道,是事业成功、生活与健康的根本理...

351387
中庸

933191
中庸

361246
中庸

“中庸之道”在现代人心目中几乎成了迂腐、缺乏个性、走中间路线、不思进取的代名词,细读《中庸》,你就会发现这种观点有失偏颇。《中庸》通篇都在告诫我们要至诚至性,率性而为,行乎当行,止乎当止,并且不厌其烦地列举各种例子,感情充沛地赞美“圣人...

11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