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太上李耳

太上浩元经

经名:太上浩元经。不着撰人。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本文类。

12026
《道德经》 作者 李耳 老子

道德经 是中国古典哲学的高峰 是中华民族特有哲学模型 几千年来 不断被后人继承与弘扬

18978
太上至尊

“这是哪儿?我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陆风左顾右盼,内心忐忑。陆风看着自己的双手,又看了看身上怪异的服饰,脸上的惊慌之色更浓了。他本来是华夏的一名主刀医生,因为连续手术二十七个小时,最后累晕了过去。没想到再次睁眼的时候,却出现在了这种地方...

2921.4万
太上武神诀

天才少年被未婚妻骗丹田,沦在废人,天降机缘,得神秘金丹,获上古神传承功法,太上武神我。

1831.2万
【完结】道德经(李耳著)原文+解读

《老子》又称《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所著。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又字聃,楚国苦县历乡曲仁里人(今河南省鹿邑县),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被唐朝帝王追认为李姓始祖。 《老子》是中国古代道家哲学的经...

1447184
太上感应篇

太上曰:福祸无门,唯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58.2万
太上忘情诀

太上忘情——道家哲学。"太上忘情":忘情而至公,得情忘情,不为情绪所动,不为情感所扰。天之至私,用之至公。命之制在气。死者生之根,生者死之根。恩生于害,害生于恩。愚人以天地文理圣,我以时物文理哲。《老子想尔注》:“一者,道也。散形为气,聚...

327.3万
太上感应篇

871.4万
太上感应篇

太上感应篇: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572.1万
太上感应篇

《太上感应篇》为道教经典,内容主要是劝人遵守道德规范,时刻止恶修善自利利他。本书特别强调承负法则,道经中系统的提出承负论的观点,是在东汉的《太平经》中。行善积德福庇子孙,作恶受罚殃及子孙。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这里“太上”是指太上老君,道门至尊之称也,“太上”是无上之上的意思,是华夏最尊贵的词语。“感应篇”是太上劝人作善之书。由此动彼谓之感,由彼答此谓之应,应善恶感动天地,必有报应也。《太上感应篇》是非常重要的一篇文章,被誉为“古今第一善书”。上至朝廷,下至民间,刊印传播者众多,到明清时期达到高峰。旨在劝善,简称《感应篇》,作者不详,内容融合了较多的传统民族思想,树立了人在世上的正确形象,许多内容至今仍然具有积极意义。

541万
太上感应篇

 太上曰:祸福无门,唯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是以天地有司过之神。依人所犯轻重,以夺人算。算减则贫耗,多逢忧患,人皆恶之,刑祸随之,吉庆避之,恶星灾之,算尽则死。又有三台北斗神君,在人头上,录人罪恶,夺其纪算。又有三尸神,在人身中,...

13.4万
太上感应篇

人性本善,由对境涉缘,不加检察,遂致起诸执着。好恶,种种情见,以埋没本性者,比比皆是。由是古之圣人各垂言教,冀人依行,以复其初。其语言虽多,总不出格物致知,明明德,止至善而已。

824162
太上感应篇

蔡礼旭老师融会贯通儒释道三家的根本思想,依循古德教诲,于2010年对《感应篇》作了扎实祥明的解读,教我们从诚意正心开始,以修身为本,扎好德行的根。

582134
太上感应篇

288.6万
太上感应篇

祸福无门,唯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是以天地有司过之神依人所犯轻重,以夺人算。

8323
太上清净经

老君曰:

13679
太上感应篇

感应篇,道之根。

7237
太上感应篇

智慧象灯光一样,是不能拥有,而德能是作用,可以释放能量影响力,愿力也叫做作用力,也就是说,你能感受因果而看不到业力,就像鱼在水中,自然法则就是业力的显现,佛说:定业不可转,生命中不可违背的是善恶,而圣贤教育改变命运的目标是至善,佛说极乐...

432154
太上感应篇

《太上感应篇》是道教劝善书之一,它的内容是从圣贤立心发愿,一直落实到生活、处世、待人接物。古德说它的功用可以作为“超凡入圣”的阶梯、“转祸为福”的关键。本书通过详尽的讲解,将《太上感应篇》的道理透彻地展现于我们读者面前,使我们得到一次中...

312886
太上感应篇

世间万物都逃不过“因果”二字,定要牢记在心,所谓“善恶到头终有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须知因果丝毫不差。真正明因知果,从“因”上出发,种好因好缘,将来必然福报无穷!把“因果”循环之理贯彻落实到实际之中,努力断恶修善,使福德增长,业障消除...

469.5万
太上感应篇

133884
太上感应篇

893532
太上感应篇

88140
太上感应篇

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593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