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有声原文对照


君子曰: 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

《古文观止》收自东周至明代的文章222篇,全书12卷,以收散文为主,兼取骈文。题名“观止”是指该书所选的都是名篇佳作。 该书入选之文皆为语言精炼、短小精悍、便于传诵的佳作。衡文标准基本上兼顾到思想性与艺术性。在文章中间或末尾,选者有一些夹批或...

《古文观止》是历代中国散文总集。书名“古文观止”,意指文集所收录的文章代表文言文的最高水平,学习文言文致此“观止”矣。本书以年代为经、作家为纬,按照从古到今的顺序,选录自春秋战国至明末三千多年间的名篇佳作二百余篇,基本反映了中国古代散文...


《古文观止》是清代吴楚材、吴调侯于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选定的古代散文选本。该书是清朝康熙年间选编的一部供学塾使用的文学读本,此书是为学生编的教材,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正式镌版印刷。《古文观止》收自东周至明代的文章222篇,全书12卷,以收...

《古文观止》是清人吴楚材、吴调侯于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选定的古代散文选本。"观止"一词最先见于《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吴公子季札)见舞《韶箾》者,曰:"……观止矣,若有他乐,吾不敢请已。"观止表示尽善尽美之意。书名"古文观止"意指文集所收录的文...


阅读此书有利于培养热爱中华优秀文化的情感,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中国古代文学典籍浩如烟海,体裁丰富多样,其中又以散文和诗歌为最;自最早的卜辞、诸子百家、《左传》、《国语》、《战国策》、《史记》、汉魏骈文、唐宋散文……至明清两代,古文充分体现了“文以载道”这一文学的社会功能,亦描绘出我国文学历史发展的一条清...

《古文观止》是自清代以来最为流行的古代散文选本之一。 《古文观止》是清人吴楚材、吴调侯于康熙三十三年1694选定的。二吴均是浙江绍兴人,长期设馆授徒,此书是为学生编的教材。散文是我国古代的主要文体之一。散文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以下几个阶...

《古文观止》是清康熙年间吴楚材、吴调侯叔侄课业授徒时编选的一部范文读本。选文篇幅适中,难度适当,评注简明扼要,精辟恰当,历来为人们学习古文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入门读物。



学习国学经典,启迪未来人生。




本书收录了上起周代下迄明末,共分为12卷。所选文章注意题材和文体风格的多样性,不仅是史传、论说文,还有见闻札记、山水游记、杂文小品和其他应用文,大体上反映出我国古代文章绚丽多姿的面貌。除此以外,还编选了少量历代传诵的著名的骈文和韵文。每篇...

古代散文诵读。以声音为媒,跨越时空,感受古人的生活与思想。

“欲修大道者应先修良知良能。”良知良能是指人天赋的道德观念,良知良能即是良心,王阳明说“见父自然之孝,见兄自然知地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就包含着这些哲理,通过学习传统文化,建立起自己内在的规范,独特的思想行...

朗诵与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