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名人童年故事


《资治通鉴》是司马光奉宋英宗和宋神宗之命编撰的一部编年体通史。由司马光本人担任主编,在刘攽、刘恕和范祖禹的协助下,历时19年而编撰完成。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遂赐名《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成就最高的编年体通史,为“第一必读治国教材”。全书上起周威烈王23年,前403年,下至五代后周显德6年西元959年,共跨越1362年历史。编者运用敏锐深刻的观察力和匠心独具的艺术手法,形象生动地展现了波澜壮阔的社会生活...

通过听这些“名人童年故事”,希望能帮助孩子们了解名人的童年成长经历,让他们走进名人的童年,以他们为榜样,开启不一样的人生之旅。

将寓意深刻的文学故事化为“单元剧”,剧中人物嬉笑怒骂,剧外说书人见缝插针,讲解引申而出的文学常识、成语故事、历史事件。 用传统的“曲艺”结合小朋友们爱听的故事体系,用有趣化解枯燥,用兴趣打开认知,让孩子们在动画版的趣味解说中领略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被誉为中国史学双壁的资治通鉴,在卷帙浩繁的历史文化典籍中,北宋史学家司马光所著《资治通鉴》以“鉴于往事,以资于治道”名传千古、闻名于世,它与《史记》并称“史学双壁”。荀况曾说过:“要想观察圣人的形迹,便要寻其出类拔萃者,后代贤王即为其例...

名人童年故事

《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著名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和他的助手刘攽、刘恕、范祖禹、司马康等人历时19年编纂的一部规模空前的编年体通史巨著。书名的意思是:“鉴于往事,资于治道”。许多脍炙人口的名言警句,如“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兼听则明,偏信则...

雨果说:“一个孩子的头上无论有什么样的天花板或者穹隆在他的眼睛里反射出来的总是天堂。”世界对孩子是一座未知的宝库,反映在他纯净的眼睛里总是彩色的,于是幻想化作成长的动力,苦难化作成功的希望。童年的一切都是孕育明天的殿堂。每一个天才曾经都...

我在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的这本书,现在版权到期了,我计划修订后再版,修订过程中就讲给大家听。主播简介:李金山,作家、学者,“70后”,出版有:传记《重说司马光》《花间词祖:温庭筠传》等,散文集《黄雀鲊》,文学评论集《细微处的禅意》等共10种。中国作协会员,中国传记文学学会理事。每周五更新。请关注主播,订阅专辑...

一千年前,大宋王朝中期,思想激荡人物风流,涌现出了一大批名留青史的历史名人,司马光就是其中星光熠熠的一位,他童年时就留下了“司马光砸缸”的非凡故事,成了小孩子们的心中偶像。长大之后,司马光进士及第,仕途顺利,飞速成长为大宋政坛上的一颗耀...


讲解司马光先生《才德论》原文,体会经典中的智慧。


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世界上最有力的论证莫如实际行动,最有效的教育莫如以峰作责好书分享跟您,若有侵权,请与我联系下架

《资治通鉴》(常简作《通鉴》),是由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十九年完成。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十六朝1362年的历...

伟大史学家的对话——司马光《资治通鉴》vs.王夫之《读通鉴论》。

书籍信息:《资治通鉴》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其内容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下至后周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囊括了十六朝,一千三百多年的史事,并按朝代分为十六纪。内容重点: 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内容涵盖了政治、军事、民族、经济、文...

内容摘要:讲座上,赵冬梅教授对宋朝的政治文化制度作了总体评价,她认为: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政治制度最先进的时期,是华夏文明的最高峰。体现在重用文官治理国家,大量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士大夫,为实现自己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参与国家...

本专辑所录图书精编了一百八十位中华古代和现代名人童年的故事。故事涉及热爱祖国、追求真理、诚实守信,勤学苦练,勇敢坚毅、健身强体等方方面面的内容,奉献给处于人生成长关键时期的广大少年儿童,使其领略名人的风采,学习名人的精神打好成长的坚实基...

本专辑所录图书精编了一百八十位中华古代和现代名人童年的故事。故事涉及热爱祖国、追求真理、诚实守信,勤学苦练,勇敢坚毅、健身强体等方方面面的内容,奉献给处于人生成长关键时期的广大少年儿童,使其领略名人的风采,学习名人的精神打好成长的坚实基...


少年奋斗正当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