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治资鉴的成语故事
鉴前世兴衰,考当今得失
毛泽东曾经七次批注过的不朽巨著
讲述资治通鉴中的故事,按照书中的时间顺序,把一个一个的故事完整呈现给大家。
掰开揉碎,将《资治通鉴》变成容易听懂的故事。从故事中悟出司马光编纂的深意。
《资治通鉴》,是由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编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十九年完成。记录了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的历史,涵盖十六朝1362年。在这部书里,司马光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
史记原名太史公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司马迁。资治通鉴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编年体通史,作者司马光等历时19年编辑而成。
《资治通鉴》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原著所记三千多个大大小小的历史事件。故事既充满人生知慧,也显现了历史教训。
《资治通鉴》是司马光奉宋英宗和宋神宗之命编撰的一部编年体通史。由司马光本人担任主编,在刘攽、刘恕和范祖禹的协助下,历时19年而编撰完成。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遂赐名《资治通鉴》。 全书分为294卷,约三百多万字,记事上起周威...
本书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的史实。它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起,到五代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在这部书里,编者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书名...
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非治之人,亦有资于智道。《资治通鉴》(常简作《通鉴》),是由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十九年完成。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
《资治通鉴》,常简作《通鉴》,是由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十九年完成。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十六朝1362年的历史...
《资治通鉴》(常简作《通鉴》),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完成。《资治通鉴》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官修史书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该书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
《资治通鉴》(常简作《通鉴》),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完成。《资治通鉴》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官修史书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该书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在这部书里,编者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所以定名为《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来自于宋神宗认为该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而御赐此名的。由此可见,《资治通鉴》的得名,是史家资政意识的表现。毛泽东同志酷爱此书,让我们一起来读史明志吧。
资治通鉴案例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