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三彩仕女俑:“唐朝豪放女”确有其事

唐三彩仕女俑:“唐朝豪放女”确有其事

00:00
09:28

【唐】唐三彩增长天王像


各位喜马拉雅的听众朋友,大家好!


很高兴我们又在空中相会了!上一讲讲到唐代在白瓷上的成就,今天还是讲唐代,而是特别为各位介绍唐代在陶瓷上另一项独特的成就--也就是陶塑艺术的一种唐三彩,也是台北故宫征集收藏的两件藏品,一件是「唐三彩增长天王像」,另一件是「唐三彩仕女俑」我将以这两件来说明唐三彩,这项唐代陶塑艺术的工艺特质、用途以及它的塑像风格的内涵与变化。


唐三彩指的是唐代才开始采用含铜、铁、钴、锰等多种矿物釉料作为着色剂,以低温约摄氏800度烧成的陶器。由于这种陶器的釉料内所含的矿物质多元,以致烧出斑斓多彩的陶器,一般称为「唐三彩」,也就是一种多彩的陶器。因为唐三彩在釉料内另加有铅氧化物的熔剂,除了降低釉料的熔度并让各种釉色产生扩散和流动的效果,因此形成各种颜色互相浸润,并产生斑斓亮丽的外表,这就是唐三彩特有的风味所在。


唐三彩主要用于作为陪葬的冥器。唐代富裕,盛行厚葬,三彩陶器也因唐的厚葬风气,获得很大的发展,尤其在唐代的都城长安及东都洛阳成为三彩陶器的主要生产地。


唐三彩开始制作是于唐高宗时(公元649年-683年),而到玄宗开元朝也就是公元713年-741年是唐三彩的极盛期。这一时期不但产量大、质量高,色彩绚丽,并且造形多样


唐三彩以冥器为主,因此,凡与死者在世时,日常生活相关诸如建筑、日常用器与牲畜等样样皆有。此外,人俑种类也不少,包括贵妇人、男、女侍俑、文官俑、武士俑、天王俑等塑像。这些三彩塑像,个个塑工高超、手艺精巧,唐三彩可说成就了我国独特的陶塑艺术。


台北故宫收藏的这件「唐三彩增长天王像」非清宫旧藏,是后来征集入院收藏的四天王为佛教的天神。四天王各居东、南、西、北一方。若按佛教记载,增长天王守护南方;他的特征是身体青色,穿甲胄并手持宝剑。四天王随着佛教传入中国,唐代开始大量制作,因此这时天王的服制大多按唐代武将的装束造型。


这件唐三彩增长天王像,是以唐代武将军装装扮,军装上并刻有装饰纹样,除头部及双手以外,全身及台座皆涂有三彩釉,深、浅的绿色及粽色铅釉呈现斑斓、淋漓而又自然的美感。天王的头盔后部有上棕色彩。天王的脸部表情雄威,隆鼻宽颊,大眼圆睁略突,大嘴紧闭,神气威武。天王左手扶腰,右手往肩上举,手上好像握有一物,若按增长天王规制,此手应握宝剑,而今宝剑已无。此增长天王右脚脚尖向左高踏在卧牛台座的牛头上,左脚直立在牛背尾巴部位。天王面向左方,眼神向左方直瞪,右脚尖向右曲膝站立在牛头上,神态狰狞猛勇,不论是作为护法或是用于镇墓皆具有他的威仪,这种夸张式的艺术手法呈现也是唐三彩在陶塑艺术上创意成就。



【唐】唐三彩增长天王像  


【唐】唐三彩增长天王像


台北故宫收藏的另外一件「唐三彩马球仕女俑」,也是征集入藏台北故宫。我们由这件唐三彩的马球仕女俑了解到唐朝人们生活多元、开放,当时的妇女生活得更是多彩多姿的,连打马球也是她们的社交活动之一。



【唐】唐三彩马球仕女俑


唐代自开国以来,尤其到了唐太宗主政时,与临近边境的各个民族采和睦共处的政策,促使唐代与边地各族诸如吐蕃、突厥、回鹘、契丹、南诏和西域各族人民融合,这些异国文化也丰富了唐文化。唐代妇女的生活受到直接的影响,她们的想法也随着开放,追求时尚、女着男装、足蹬皮靴,并积极地参与当时社会的各种活动,诸如骑马、出游、狩猎、打马球等。所谓「唐朝豪放女」都反映在唐三彩仕女陶俑上。台北故宫的这件「唐三彩马球仕女俑」就足以说明唐代妇女多彩的生活面貌。


这件唐三彩塑像中的骑马女子双髻发式扎于头顶,身着骑马裤装,上衣为半截绿半截棕色翻领窄袖合身束腰胡衫,配棕色长裤与灰色短靴,跨骑在配有绿、白、棕三色彩鞍的棕色马背上。马姿英廷、壮硕立于长板上,骑马女子身向右转,头微向前倾,右手略抬,像近似手握球杆向前挥动,状似击球,姿态生动。


打马球运动原源自于波斯,在唐代因为吐蕃和唐人在经济与文化上有着密切交流,唐太宗得知吐蕃人好打马球,自己也学着打马球。自此之后,马球这项运动便广泛地流行于唐代的王公贵族之间。唐代妇女追求时尚,因此,打马球也成了当时唐代妇女流行的活动之一。唐三彩打马球的仕女俑在唐墓中常有发掘出土,这也就足见此项活动在唐代社交中受到当时人们欢迎的程度。


今天为各位介绍到这儿,谢谢喜马拉雅的听众朋友们的收听!再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好名儿不容易

    吐蕃bo,不是吐蕃fan

  • 比萨斜铲

    羡慕唐朝的女子

  • 紫鸢purple

    原来唐三彩是冥器呀!

  • 听友46252699

    怎么样才能看到图那

  • 叮咚_ddo

    回鹘huihu

  • 1808666gpvt

    d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