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6【立论】梁秋阳:怎样找到新奇观点——三招帮你打开思路

006【立论】梁秋阳:怎样找到新奇观点——三招帮你打开思路

00:00
10:36

音频全文:


懂得辩论,想得清楚,说得明白。

你好,我是梁秋阳。


通常在社交场合,最受欢迎的,都是那些说话有趣的人。对于同一个话题,他们往往能提出与众不同的新奇见解,引发大家的讨论、赞叹——哪怕是被吐槽也好,也总比当个小透明要有存在感得多。

同样地,在准备辩论比赛时,怎样想出有新意的观点立论,也是困扰许多辩手的问题。你要知道,有很多辩论比赛用的题目,都已经被讨论过无数次了,如果你始终都是那三板斧,不仅评委听了无聊,观众看着乏味,甚至你自己都会觉得审美疲劳。


所以,今天我就从辩论赛立论的角度,教你怎样发掘出有趣的新观点。


任何观点的形成,都离不开三个要素:预设前提、理论来源和观察角度。而要想出新奇有趣的观点,靠的正是对这三大要素的颠覆,也就是:重设前提、跨界诠释和改变视角。


先来看第一个方法,重设前提。

我们每个人在想问题的时候,一定都会有一些被我们的脑子略过去的隐藏前提,比如很多长辈都认为结婚要门当户对,这句话的隐藏前提就是,结婚不光是两个人的事,更是两个家庭的事。日常生活中,这确实简化了我们的表达,但另一方面,这也限制了我们的思考。所以,如果我们能针对性地找到并改变想问题时,那些被预先设定好的前提条件,新观点也就自然产生了。

以「人性本善还是本恶」这道经典的辩题为例。持反方人性本恶立场的时候,最难处理的一个问题就是——如果人性是恶的,那人身上为什么会有「美德」这回事呢?当然了,反方会说,世界上还有很多令人发指的恶行呢。没错,所以如果按照通常思路,就只会是正方不停地举人类行善的例子,反方不停地举人类作恶的现象,直到地老天荒。

但你有没有发现,之所以这个问题听起来难处理,是因为我们总是天然地认为人的行为和动机应该是一致的,所以善行的存在证明了人性本善。可是,让我们重设一下这个前提——有没有可能人们的动机并不善良,但却最终催生出了善行呢?

当你想到这个问题的时候,也就离找到答案不远了。你会发现,由于理智的存在,即使参与博弈的每个主体都是自私甚至邪恶的,最终博弈出来的结果,也很可能是相互妥协、抱团取暖——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即使人性本恶,但当人们组成社会之后,还是会有谦让、团结这样的美德。而你甚至还可以借此继续阐发,说因此啊,法律制度存在的意义,正是让我们可以用规则的束缚替代道德的律令,不必再背负一定要当一个善良的人的精神枷锁。正所谓万恶淫为首,论迹不论心,人性不必本善,只要行为是好的就可以了。

当然,到这一步,你的工作还没完,因为人的想法是相互关联的,当你重设了前提,也就意味着你还需要对与之关联的其他地方给出新的说法。例如,对方会问,像雷锋、特蕾莎修女这样纯善的人要怎么解释呢?这里的答案可以有很多,但只要能自圆其说,就是一套全新的观点了。


第二个方法,叫跨界诠释。

什么意思呢?就是试着用某一个领域的理论,去解释另一个领域的问题。

我们每个人在面对不同的问题的时候,都会有各自的一套理论来源。遇到专业问题,用专业知识;遇到人生问题,用人生阅历。通常情况下,它们是互不相干,泾渭分明的。而如果你能有意识地将它们相互印证,跨领域使用——这个时候,很多有趣的观点就出来了。

例如「做人更应该尽如人意还是无愧于心」这道辩题,表面上讨论的是为人处世之道,因此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都是围绕着个体的不同心态展开讨论;也许还有人会发现,无论我抱持着哪一种人生信条,都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周围的人,因此我们真正应该讨论的,是群体的价值观。

但其实,这道辩题还可以用符号学、传播学来思考。这里我粗浅地借用一下哲学家维特根斯坦的观点,我们每个人使用的语言看似相同,其实不是。比如,当我说我想要公平,我想要的到底是哪种公平?是结果公平、过程公平还是历史公平?也许公平这个词还算容易达成一致,那么,疼痛呢?快乐呢?另一方面,即使不考虑语言的模糊性,光是信息在传播过程中也必然产生损耗,两相叠加,便使得「人意」这个东西变得难以确定,而「真正的尽如人意」也就成为实际上的不可能。

由此观之,「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自然才是我们每个人唯一也是最合理的选择。

你看,只需要引入新的理论资源,就能帮你的思考别开一番生面。事实上,学科交叉一直都是科研领域产生新方向、新发现的重要方法。比如曾经风靡一时的《自私的基因》,还有经济学里著名的「口红效应」,都是被大众所熟知的案例。但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这些能被人记住的交叉理论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它们虽然听着高大上,但读起来并不高深莫测。

是的,在辩论场上,使用跨界诠释来构建新观点,最重要的就是举重若轻。要知道,说服人的永远不是名词术语,只有老老实实借助新理论把道理讲得清楚透彻,才能让跨界的新观点发挥真正的威力。


第三个方法,叫改变视角。

同样一件事,处于不同的观察角度,自然会有不同的看法,这就是所谓的「屁股决定脑袋」。因此,如果能跳脱出常人的视角,就能找到新的观点。

在文学领域有一个经典的辩题叫「作者未死还是作者已死」,讨论的是咱们看书的时候,应该考虑作者写书时的原意吗?还是应该当作者不存在,自己读出什么,就是什么。

一般人拿到这道辩题,通常想的都是,作为读者,我要抱持着怎样的态度才能从书中收获最多?可是,来,让我们改变一下视角,你就会发现,这道题还有另外一个角度,那就是,作为作者,我用怎样的态度去创作作品,能给读者带来更多意义?如果作者抱持着某种态度才能创作出最好的作品,那么自然读者也应该用与之相应的心态来进行阅读。

说到这里,很多辩手都会有一个疑问:通常一个辩论题目的视角都是有限的,或政府与民众,或功利与道德,于是转来转去,也体现不出什么区别。例如,之前被热议过的,狗仔有权曝光明星出轨吗?无论你站在明星的视角还是狗仔队的视角,看起来都没什么差别,因为事情你做了,还不允许别人说吗?但是如果你设身处地地体会一下明星当时的处境和心态,就会发现,狗仔曝光与否,看似只是让一件由少数人知道的真相,变成多数人知道了而已。但正所谓家丑不外扬,这件事情如果没有被曝光,当事人家庭内部本来还有沟通妥协的余地,但一朝大白于天下,在舆论推波助澜道德绑架之下,就变成了要么颜面扫地,要么恩断义绝的两难境地。量变,也就成了质变。

所以,发现了吗?要转换新视角,核心在于要够具体。只要你能不断去体察不同视角下的具体而微的情况,就会生出无数的观察角度,以及随之而来的全新观点。


好的,让我来总结一下今天的课程。在构思立论的时候,要怎样才能找到新奇的观点呢?

一是重设前提,然后自圆其说;

二是交叉诠释,但要举重若轻;

三是改变视角,并且具体而微。


打一个容易记住的比方,针对特定话题发掘观点的过程,如果是一段旅程的话,

重设前提就像是改变出发点,因为出发点变了,旅行线路自然也变了;

跨界诠释是改变交通工具,之前坐汽车能去的地方,不妨试试坐一次飞机;

改变视角则是换个座位,当大家都往前坐的时候,你可以独自走去后排;

而无论哪一种方法,都能让你在这段思考的旅途中,看到不一样的风景。


当然了,思考能力的培养绝非朝夕之功,而能想到的观点的丰富程度,也离不开你的知识积累与人生阅历。但只要循着正确清晰的方法训练自己,至少你能让自己朝着所期望的方向一步步成长。


最后,给你留一道思考题:

对于「孤独是不是一种痛苦」这道辩题,你能用今天学到的方法,提出有意思的新观点吗?

期待你的答案,我是梁秋阳,我们下次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超级辩手

    参考答案: 「孤独是一种痛苦」,隐含前提,是「孤独源自人际上的孤立」,而后者让我们痛苦;通常没什么理论来源,纯粹生活感受;惯用视角,是代入自己,而且题目中没有明确提到别的视角。 因此,要找到新观点,用「跨界诠释」效果最明显,「重设前提」次之,「转换视角」较难。以下各举一例。

    超级辩手 回复 @超级辩手: 「转换视角」:孤独的痛苦当然需要自身去体会,但具体而言,你是一个怎样的人,就会体会到怎样的痛苦。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孤独更多的意味着的是现实中「不方便」:无聊了没人陪,有心事无处说。但对于艺术家,孤独更意味着自己的抒发与创作得不到反馈,意味着无法与他人互相印证分辨——意味着「失去鲜活」、「钝」和「粗糙」。

  • 听友110909851

    重设前提:逃避现实、自我封闭的孤独, “错的是这个世界”属于 “痛苦的孤独”;因实现自我价值或改变不良社交状态而主动自觉的孤独, “独自背负梦想”则是“快乐的孤独”。 跨界诠释:从人的社会性及社会于人的意义来说,孤独是主动脱离社会的行为,必然承担相应的剥离之痛;但从人际气泡理论所阐述的“适当的距离感”,孤独是与社交相对应的良性心理调节,是避免社交关系崩坏的重要手段。 改变视角:从个体视角,孤独很大程度上是环境或经历使然,不得不做出的消极姿态;但从旁人及社会视角,孤独者多被视为“在某些方面领先的”,因积极差异产生(因消极差异产生的不会被视为孤独,而更像是“被排挤”),因而是“看似痛苦的幸福”。

    叶秋_pe 回复 @听友110909851: 哈哈哈最后一点稍有牵强,不过这题确实转换视角起来比较困难。第二点很棒!第一点可以表述得更干净,“孤独未必来自人际关系的疏远(常识),也可以来自心智上的独立甚至是领先(重设),而后者不是一种痛苦”

  • 殷烁_kp

    老梁传真功夫了。

    叶秋_pe 回复 @殷烁_kp: 彼此彼此

  • _鹤_鸣_

    声音好听,高明嘹亮,内容精炼,逻辑清晰,讲解形象,超级喜欢!

  • 善假于

    个人觉得有点惊喜,一是观点内容诠释的容易让人理解,最后的比方很生动形象,把要讲的三点都串起来了,二是梁秋阳学长的声音很稳很清晰,听起来舒服。赞!

    叶秋_pe 回复 @善假于:

  • ndnk

    孤独在脱离社会和人际疏远是一种痛苦。许多人在进入社会关系后,由于自身没有那么世故圆滑,往往和别人比较心里油然而生地产生孤独感,这种逃避现实是孤独,意味着你弄不清自身价值,看着别人的眼光而活。而在人际过度疏远大致相似,很多人面对同侪压力,自己会非常焦虑,甚至慢慢自我封闭,没有人陪,没有人诉说,情绪得不得疏通和表达。这些人慢慢就会产生抑郁症,很多人就是因为与外界隔离,心情太压抑,产生不被需要,不被看见的压抑心理,这是一种莫大的痛苦

  • 李知操

    孤独不是一种痛苦。对于社交恐惧症来说,它是一种快乐。

    JF_jqa 回复 @李知操: 说得好,这是转换视角

  • 暮雪青衫

    首先,重设前提。 如果正方认为孤独可能痛苦的最大原因可能是因为我们有一种欲望,有一种想法想要去填补和满足。那可能是人的群性,我们的欲望没有被填满,那么当然痛苦。那我们作为反方,其实可以重新颠覆后一句话。欲望到底有没有被填满的可能?想要去满足欲望或者是解决欲望,到底是靠无休止的填补、满足、纵容,还是靠我们去节制、养心、静气?其实无数的宗教,无数的思想,给了我们很好的参照。 第二个,交叉诠释。阐释痛苦的机制其实大家都会提到外界影响的好坏。但数学中我们比较偏差的大小(痛苦也就是现实与理想当中的出入落差)是观测值与期望值的差距。所以其实对于痛苦来说并不是外界的好坏,而是我们内心对于外界的期望。

    暮雪青衫 回复 @暮雪青衫: 第三个,改变视角。我们一般谈论孤独是一种痛苦,其实是对于当事人来说的。但其实这个时候可以引入他人视角。一个人为什么会陷入孤立当中?是因为这个人的在社会当中难以融入。所以虽然他本人可能被孤立开,但其实它减少了对于外界的影响,对其他人来说是另外一种善莫大焉。

  • 深犀

    (一)重设前提 原前提:人是一种社群动物。一个人的生活是个其他人交织在一起的。 孤独是一个人被其他人疏远的状态。 新前提:一个人的生活方式可以选择与他人交织在一起,也可以选择与他人隔离。 孤独是一个人主动选择的她在某段时间里的生活状态与心理状态。 论点:主动选择意味着这种状态对她而言是感到舒适的。 意味着她能在孤独里收获更多。 (二)重设前提 原前提:孤独是一种后天导致的心理状态。 新前提:孤独是一种与生俱来的人们存在的本质,是一个无可更改的客观事实。 (三)改变视角 孤独对自己是不是一种痛苦。 孤独对别人是不是一种痛苦。

  • 竹影扫阶_yp

    人有社会性,是群居动物是孤独是痛苦的预设前提。但对于独立人格,追求内在精神丰富的人而言,孤独是值得享受的自我成长过程。

    叶秋_pe 回复 @竹影扫阶_yp: 很棒,从孤独中来,到孤独中去。智慧生物的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