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文卡片(伤寒,金匮,温病,寒湿疫)读条文,学中医

条文卡片(伤寒,金匮,温病,寒湿疫)读条文,学中医

王治皓频道
750173


内容来源:《赵俊欣经方医学传真丛书》(经方大用,《金匮要略》点睛,再解《伤寒论》)《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仝小林《寒湿疫条辨》等。


当下教材,常用“脏腑辨证”解《伤寒》,这个层面没有对还是不对,只是帮助我们理解条文,理解原文,除此外,还有用其他辨证模型来解释伤寒的,比如“八纲”:


太阳病:表,阳(寒,热)

少阴病:表,阴(寒);里,阴(寒);里,阴(寒,虚)

阳明病:里,阳(热)

太阴病:里,阴(寒,实);半表半里,阴(寒)

少阳病:半表半里,阳(热)

厥阴病:半表半里,阴(热);


下述亦属于厥阴病:表,阴(热);表阴阳(错杂/俱虚);里,阳(寒);里,阴(热);里阴阳(错杂/俱虚);半表半里,阳(寒);半表半里,阴(热);半表半里阴阳(错杂/俱虚);表里阴阳((错杂/俱虚))


按:六经是为了确定辨证的大方向,假如对病性病位、方证药证都能直接辨析出来,则“六经名称本来可废”(胡希恕语,见(《中医临床家胡希恕》,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由此推而广之,接下来的学术出版界,是否会出现一系列专栏?


辨证经方I :八纲辨证解伤寒六经

辨证经方II:脏腑辨证(脏腑标本)解伤寒六经

辨证经方III :三焦辨证(与卫气营血)解伤寒六经

辨证经方IV:病机(气宜)辨证解伤寒六经

辨证经方V:天干地支(运气,时空)解伤寒六经……


个人能力有限,希望有生之年看到出版界有这样类型的书籍出版,也希望自己能在这套书系中做一份贡献。


有理有据,方为医学。看到了清楚、明白的实相后,用一层一层糊上窗户纸的方式掩盖住真相,借机敛财的人大有人在,而作为中医学子,希望越来越多的医者能贡献出来的“拨云见日”、“拨开迷雾”的著作,对此,甚感喜悦与期待!




太阳病篇的证与方证:表阳寒实证(麻黄汤证等)表阳寒证(?)表阳寒虚证(桂枝汤证等)表阳热实证(麻杏石甘汤证等)表阳热证(?)表阳热虚证(越婢汤证等)表阳寒实+寒虚(桂枝麻黄各半汤证等)表阳寒实+热实(大青龙汤证等)表阳寒虚+热虚(桂枝二越婢一汤证等)
少阳病篇的证与方证:半表半里阳热实证(大柴胡汤证等)半表半里阳热证(四逆散证等)半表半里阳热虚证(小柴胡汤证等)
阳明病篇的证与方证:
里阳热实证(大承气汤证等)里阳热证(白虎汤证等)里阳热虚证(白虎加人参汤证等)
太阴病篇的证与方证:半表半里阴寒实证(瓜蒂散证等)半表半里阴寒证(桂枝生姜枳实汤半表半里阴寒虚证(理中汤证等)里阴寒实证(桂枝加大黄汤证等)
少阴病篇的证与方证:里阴寒证(干姜附子汤证等)里阴寒虚证(四逆汤证等)表阴寒实证(麻黄附子细辛汤证等)表阴寒证(?)表阴寒虚证(桂枝加附子汤证等)
厥阴病篇的证与方证:表里阴阳寒热错杂证(麻黄升麻汤证等)表里阴阳俱虚证(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证等)半表半里阴阳寒热错杂证(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证等)半表半里阴阳俱虚证(小建中汤证等)里阴阳寒热错杂证(乌梅丸证等)里阴阳俱虚证(芍药甘草附子汤证等)

古往今来,仁人志士整理了诸多可供学习中医的资源和方便,整理如下:

(1)读经典(《黄帝内经》,《八十一难经》,《神农本草经》等);

(2)看条文(《伤寒论》,《温病条辨》,《寒湿疫条辨》等);

(3)背歌诀(《汤头歌诀》,《医学三字经》,《药性赋》,《病机赋》等);

(4)读医案(《柳选四家医案》,《孙文垣医案》等),或跟师抄方;

(5)做习题:如:《XX学习题集(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配套用书)》,如:XX刷题软件(程序,小程序)……

(6)刷网课:如“服务于备考的知识点速记网课”,如“服务于临床的原理与实践授课”;

(7)做卡片:以(电子版)“手抄报”的形式,理解重要内容。

(卡片中,可纳入Excel表格、思维导图、双气泡图等信息)

(8)做翻译:换一个语言学中医:粤语,英语……

(9)实践,分享,互动:在分享中,可以让自己对“原理”越来越清晰,也能照见自己当下的局限,知自己当下之不足,有助于突破局限,获得持续进步。


在中医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始于“技法”,由技法明白“原理”,再深入到能承载技法的“心法(状态)”之上,这是天人合一(明心见性)的过程。


什么是“天人合一(明心见性)”?我的体会是,咱们作为人的生命,常常是各有各的局限,咱们口中的“老天”是相对于人更没有局限的状态,天人合一,可能就是基于当下有局限的状态,用心觉察到,觉察到,不指责,慢慢向没有局限的生命状态做改变,这个过程到了极致,就是“天人合一”。


在世间,按世间法做事,认出了能知、能觉的“我”,知道“我”之外的身体、情绪、名利等,皆是载体,皆是资源,皆是达成“我”心愿的种种方便,由此便能多一些安心自在,少一些内耗执着。


学医,学的是诊疗技术,学的也是生命成长的原理。临床诊病,一个是恢复患者身心的通畅与健康,另一个则是医患皆有基于身心健康而达成的生命成长。医患相得,快乐!


本专栏尝试提供上述(2)与(7)结合的形式,分享古往今来的条文,逐条分析,一起学习!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