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屈原说书

屈原离骚

屈原(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 。约公元前340年出生于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

924万
屈原与楚辞

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以南方民歌为基础,采用楚国方言创作了一种新的诗歌体裁--楚辞。屈原的抒情长诗《离骚》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抒情诗,具有浪漫主义风格,是楚辞的代表作,楚辞因此又称为"离骚体"。 《楚辞》是西汉刘向编。为骚体类文章的总集。是我国浪漫诗歌主义的源头。收录有屈原、宋玉、王褒、贾谊、严忌等人的辞赋及刘向自己的作品《九叹》,共计十六篇。全书以屈原作品为主,其余各篇也都承袭屈赋的形式。其中有二十五篇作品归到屈原名下,是《离骚》、《九歌》(十一篇)、《天问》、《九章》(九篇)、《远游》、《卜居》、《渔父》。另外,还收入了宋玉和一些汉代作家的作品:《九辩》、《招魂》、《大招》、《惜誓》、《招隐士》、《七谏》、《哀时命》、《九怀》、《九叹》,后王逸增入己作《九思》,成十七篇。 《楚辞》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不仅开启了后来的赋体,而且影响历代散文创作,是我国积极浪漫主义诗歌创作的源头。 屈原的代表作《离骚》,是我国古代最长的一篇浪漫主义抒怀诗,也是“楚辞”的代表作品。由此,世人称“楚辞”为“骚体诗”,并与《诗经》并称“诗骚”。《诗经》中的《国风》与《楚辞》中的《离骚》和成为“风骚”。《离骚》是诗人在遭第二次流放中,满怀“信而见疑、忠而被谤”的委屈,凝聚忧愤、感慨于笔端写成的。这首近2500字的长诗,叙述了诗人的身世和志向,通过表现诗人一生不懈的斗争和决心以身殉志的悲剧,反映了楚国统治阶层中正直与邪恶两种势力的尖锐斗争,暴露了楚国的黑暗现实和政治危机,表达了他为国为民而战斗不屈,“九死而不悔”的精神。 《九歌》本为古代乐歌,相传是夏启从天上偷来的。屈原在民间祀神乐歌基础上创作的《九歌》,袭用了古代乐歌的名称,共十一篇。其中保存了关于云神、山神、湘水神、河神、太阳神等的神话故事,是研究上古民俗和楚文化的珍贵资料。 《天问》是一首长诗,它对自然宇宙和社会历史提出的一百七十多个问题中,保存了许多神话传说和古史资料。例如,关于鲧、禹治水的传说所提出的一系列问题,就涉及鲧和鸱龟的关系,禹和鲧治水方法的不同,禹治水时曾得应龙之助,禹娶涂山氏女等细节;关于后羿的传说所提的问题又涉及后羿射日,射河伯而妻雒嫔,被寒浞杀害等细节。关于商之始祖契,以及自契至汤的历史,文献资料十分缺乏。《天问》透露了许多关于这段历史的重要线索,其中涉及契、王季、王亥、王恒、上甲微等殷人先公先王的内容,尤为宝贵。

314.7万
端午忆屈原

《端午忆屈原》文/汤敏你知道汨罗江的水有多深吗?为何    打捞千年也拼不齐当年的英魂你是汨罗江的儿子吗?是怎样的绝望让你投进母亲的怀中翻腾的江水   是你的委屈是你滔滔不绝的倾诉你用生命控诉世道的不公你用楚辞镌刻大写的人生离骚的风骨里洋溢着...

11108
屈原的祖国

【屈原的祖国】 作者:洪烛楚国大水那一年,你被激流卷走今年楚国又大旱,长江变瘦了淹死诗人的那条河变瘦了洞庭湖变瘦了,变得像诗人一样瘦了干凅的湖底,被烈日晒出了甲骨文长满楚辞一样纷乱的野草 瘦得不能再瘦的诗人啊,你也渴了吧?直到这一天,我...

1145
屈原的祖国

屈原的祖国作者:洪 烛 诵楚国大水那一年,你被激流卷走今年楚国又大旱,长江变瘦了淹死诗人的那条河变瘦了洞庭湖变瘦了,变得像诗人一样瘦了干凅的湖底,被烈日晒出了甲骨文长满楚辞一样纷乱的野草瘦得不能再瘦的诗人啊,你也渴了吧?直到这一天,我不得...

1167
《屈原》郭沫若

《屈原》是郭沫若影响最大的、最震撼人心的剧作。郭沫若以10天时间完成的5幕话剧剧作《屈原》于1942年4月由中华剧艺社在重庆国泰大剧院公演。此后曾在苏联和日本上演。这部作品被公认为是郭沫若历史剧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一部。

8525
屈原与端午节

93958
屈原的《楚辞》

离骚有韵,楚辞经典

989688
屈原悬案揭秘 | 解读屈原的情怀人生

屈原为什么会与楚王同姓?屈原认为自己的太阳神的后裔?屈原为何被称为三闾大夫?屈原的人格争议?屈原为什么要自沉汨罗江?端午划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吗?“离骚”究竟是什么意思?郭沫若、闻一多为何批评屈原?……文史杂志主编答疑解惑,爱国诗人屈原的...

399692
九歌 山鬼/屈原

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乘赤豹兮从文狸,辛夷车兮结桂旗。被[3]石兰兮带杜衡,折芳馨兮遗所思。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后来。表独立兮山之上,云容容兮而在下。杳冥冥兮羌昼晦,东风飘兮神灵雨。留兮澹忘归,岁既晏兮孰华予!采三秀兮于山间,石磊磊兮葛蔓蔓。怨公子兮怅忘归,君思我兮不得闲。山中人兮芳杜若,饮石泉兮荫松柏。君思我兮然疑作,雷填填兮雨冥冥,猿啾啾兮狖夜鸣。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

12.8万
朗读《天问》屈原

 《天问》为屈原所作。屈原被逐,心中忧愁憔悴。彷徨于川泽之间,游荡在平原丘陵之上。四下游览之后,身体疲惫,于壁画下修养精神,抬头正看到所绘图案,于是在墙壁上书写了文字,以抒发心中的愤懑之情

63.7万
屈原列传朗诵读

1425.8万
山鬼&国殇 屈原

很多人觉得老裴的东西方便背书,所以很多初高中古文老裴都读了很多遍,如“桃花源记”,如“琵琶行”,如“春江花月夜”......感谢大家愿意听!老裴常有读错的地方,希望帮忙指出,也方便后来者学习,更能让老裴以后有机会改进一下,再次表示感谢!老裴学...

257.5万
屈原作品念诵集

屈原,(约前340年-约前 278年),汉族,战国时期楚国人,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中国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著名诗人和伟大的政治家。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就是创立了“词赋”这一文体),也开创了 “香草美人”的传统。《离骚》、《九章》、《九歌》、《天问》是屈原最主要的代表作。《离骚》是我国最长的抒情诗。后世所见屈原作品,皆出自西汉刘向辑集的《楚辞》。这部书主要是屈原的作品...

81.3万
屈原故里历险记

奇幻冒险故事。专辑简介:故事讲述暑假的一天,一个叫艾子规的小男孩和他妈妈艾美美乘坐一条喷火小飞龙来屈原祠游玩,刚到大门口,一个稻草人大喊“救命呀一一”,小男孩于是追随稻草人而去,把稻草人身上的火扑灭了,进了一个迷宫一样的屈原祠,结果迷路...

915340
端午节-屈原的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每年春天,雷公公打第一声惊雷的时候,许多小虫子经过漫长的冬眠苏醒了,它们从地下爬出来。小蜜蜂、小蝴蝶也飞出来,在花草丛中飞来飞去、嬉戏玩耍。

15.7万
《楚辞 吊屈原赋》

少年倜傥廊庙才,壮志未酬事堪哀。西汉才子贾谊将自身的感同身受演绎成一曲荡气回肠的千古凭吊绝唱!

61855
屈原:不媚俗的楚大夫

绝版十余年,经典再回归——《少年诗词游》是《经典少年游》诗词曲系列,此套书被《中国教育报》评为2012年度“感动我们的十大童书”之一。《少年诗词游》共15册,包括《诗经》《古诗十九首》《乐府诗集》,诗人屈原、陶渊明、李白、杜甫、柳宗元、李商隐...

181737
渔父朗诵读 屈原

93.1万
《楚史品墨话屈原》理纯著

《楚史品墨话屈原》是作者理纯教授对屈原精神与价值的再挖掘。有人说,屈原是中华文化的根系所在。作者认为:“实际上屈原之选择更加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根系的伟大还显得更加有道理。屈原“抱石沉江”的选择,应该说他即使在离世的时候,惦记的也是国家的兴衰...

1045833
郭沫若历史剧|屈原

看一部历史剧,且以文学的视角走近屈原。2020年4月,郭沫若《屈原》列入《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2020年版)》依字行腔,依义行调。有声阅读,含章可贞!以吟诵通读中华优秀文化原典,以吟诵引领更深层次的自由阅读,以吟...

579282
屈原与端午节的故事

311.4万
端午节真是纪念屈原吗

端午节并非纪念屈原,而是为了纪念古代爱国诗人屈原。

397
后裔:我和屈原同一个DNA

屈原颂之八 后裔:我和屈原同一个DNA 作者:屈金星 当掩埋完你的尸骨 洞庭硕大的眼眶涨满悲伤 而你的坟茔成为文化的地标 战国的暮云化作大秦的朝阳 亡秦必楚的预言锵锵 项羽的火炬烧毁了咸阳 汉高祖歌风笑傲神州 天汉磅礴雄风浩荡 骨子里的反叛深入血液 楚人的心中永远烈焰高扬 高祖的一纸调令 你的后裔远迁长安国破家殇 我是长安 汉唐雄风里刻骨的守望 我是戍守边关 悲鸣的胡笳和冷清的月亮 我是告别洪洞 回望大槐树湿漉漉的清香 我是东迁洛阳 秋风摇落的悲怆 我是辗转 汴梁的紫电青霜 我是流落 曲阜的德风流长 我是许昌大屈庄 梧桐掩映的祖坟石碑 我是嫘祖故里 桑绿蚕丰的村庄 我是北迁燕赵 煤和铁的慷慨 我是唐山屈原纪念馆 屈原文化闪耀的光芒 我是南征衡阳 雁阵下掠过的秋雨潇湘 我是西迁巴蜀 马蹄下踏破的层峦叠嶂 我是远迁 宝岛彰化屈家村的难忘 我是守候 秭归中华屈氏第一村的怀想 我是清初岭南 屈大均辞彩的华章 我是“五四运动” 屈武血溅总统府的悲壮 今天啊今天,我是北京长城上 压不垮的脊梁 我是上海滩弄潮的蛟龙 我是珠三角高擎的臂膀 今天啊今天,我是纽约唐人街 永远高扬的头颅 我是中国文化 在国际上辐射的光芒 虽然有的后裔依然清贫 谁曾听说过屈氏触犯法网 你的一位普通后裔的话 照亮所有的卑鄙和肮脏 我的骨头连着你的骨头 我的肝脏连着你的肝脏 我的眼睛凝视着你的眼睛 我的思想激荡着你的思想 我和你同一个DNA 下同子孙,上同炎黄 我和《楚辞》同一个血脉 上联长江,下通太平洋 乱世烽烟家国同殃 国运决定家运 盛世峥嵘家国共旺

1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