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 |《数学(上)》:离开高数考试,数学竟然如此优雅!

科普 |《数学(上)》:离开高数考试,数学竟然如此优雅!

00:00
12:02

当数学不再是试卷上复杂的证明题,原来还能这么有趣!

点击进入喜马讲书频道页>>>


听书笔记 


《数学》(Mathematics: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的作者是英国数学家蒂莫西•高尔斯,英国剑桥大学的教授。同时他还是数学领域的诺贝尔奖——菲尔兹奖的获得者。高尔斯试图在这本书中回答一个问题:数学是什么?

 

一、三大数学要素:模型、抽象和证明。

 

数学的第一大要素:模型。

 

模型的全称叫数学模型。什么是数学模型呢?数学模型常常是现实世界的一个简化,是抽取对象的本质特性构造出来的。想要一个大炮获得最大射程,可以利用中学学过的牛顿运动定理,将大炮的射程用关于仰角的公式表示。当仰角调到45°,就可以使炮弹射得最远。这里假设没有风的影响,地面是平坦的,炮弹离开炮筒时的速度不变。如果考虑空气摩擦阻力的影响,也可以建立一个复杂的微分方程。不过,在实践的时候,需要测量沿线的风力,还要微调炮弹的角度,与简单的公式相比,可能结果只是远了区区10米。

 

尽管数学是一门精准的科学,但是我们建立数学模型却要从实际出发,要针对问题做必要简化,简化的标准有两个:够用、易解。 

 

数学的第二大要素:抽象。

 

数学家柯朗有一句名言:“上帝创造了自然数,其余的是人的工作。”

  

第一项“人的工作”是造了数字0。0从诞生之际就是一个抽象物:0是加法的单位元,就是任何数加上0还是它本身。将0引入自然数的时候,曾经遭到过很多阻力。“既然0表示什么也没有,为什么还需要它?”很多人这样问。不过,时至今日,0在数学运算中的巨大作用,已经使得人们无法离开他了。

  

第二项“人的工作”是创造了负数和减法。这个创造是用方程来完成的。7加几等于5?为了使这个问题有解,人们造出了负数,规定7+(-2)=5。有了负数就可以定义减法了,自然数a减去b,就等于a加上负b。

       

成功通过方程创造负数之后,“人的工作”便一发不可收拾了。人们定义了分数,比如1/2。还定义了根式运算,比如√2。定义了虚数单位 i,从而造出了复数,比如1+2i。在这些创造数字的过程中,数学家在每一步都将加法和乘法推广到新的集合。

       

等到造出了复数之后,数学家高斯证明了,人们利用方程造数走到了尽头。继续造数的“人的工作”只能依靠极限或者级数了,于是造出了圆周率π,自然常数e,这类数称为超越数,甚至造出了称为无穷大的怪物,它已经不能算数了。

       

在造数的同时,人们造出了减法、除法、指数运算和它的逆运算对数运算。在造出运算的同时,人们还研究了它们的性质。这种发展和应用都是抽象带来的成果。

 

数学的第三大要素:证明,用来保证结论的正确性。

        

数学证明有个最突出的性质:“任何关于数学证明有效性的争论总是能够解决的。”就是说一个证明对不对一定是可以判断的。其他科学就没有这个特性。例如,我们普遍认为地球绕着太阳公转是因为太阳的引力,对不对呢?最近有科学家说,单单靠引力是不可能的,因为引力太小,不足以维持地球公转需要的向心力,有人提出宇宙中有“暗物质”,它是主要原因。但是这又对不对呢?至少目前无法判断。

 

二、四大数学专题: 无限、维度、几何、估计与近似。

 

第一个专题:无限。

 

中学老师说:“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这个定义使得学生第一次在数学世界中邂逅无限。√2就是一个无理数,写成小数就是1.4142135…。但是老师讲过无理数的加法吗?比如两个无理数√2和√3,怎么加?

 

回忆一下有限小数的加法。1.11+ 2.22,这很容易。对于两个无限不循环小数相加,例如√2+√3,写成小数就是1.4142135…加上1.7320508…,怎么加?首先肯定这两个无限小数的和是唯一存在的;其次只要你给出一个精度,譬如说精确到小数点后100位,那么我可以给你一个小数点后100位绝对准确的和。这里的关键是,对于任意指定的精度,都有办法找到一个达到这个精度的有理数作为近似,这种技术称为有限逼近。如果你不给精度,那么我就造一个无限长的序列:3.1,3.16,3.164,3.1646,3.16462,…这个序列存在极限,这个极限就是√2+√3的小数表示。

 

高尔斯说,数学对象的意义在于它能做什么,而不是它是什么。你给出精度要求,我就给一个达到精度的答案,你不给精度,我就回答一个序列。这样,数学就尽到职了。

 

第二个专题:维度。

 

数学世界里的多维空间是怎样的呢?就拿四维空间来说,把4个有序排列的实数,用个括号括起来,就称为一个4维向量,这4个实数依次称为第一分量、第二分量,等等。4维向量全体组成4维空间。类似地,每加一个分量就将空间的维数增加了1,可以定义5维空间,6维空间,甚至一般的n维空间。

 

在上面的方法中,分量只能一个一个地增加,因此维数只能一维一维地增加。有没有办法增加一个小数的维数呢?换一个角度来看维度。在二维平面上,一个边长是1的正方形,放大三倍,得到9个这样的正方形;在三维空间里,一个边长是1的立方体,放大3倍,得到27个这样的立方体,可以得出一个规律,在n维空间里,把一个东西放大3倍,得到3的n次方个它本身。

 

根据这个性质,数学家造出了将近1.265维的空间。将长度是3的线段分成3段,每段长度是1,然后在中间一段上作一个等边三角形,再将底边擦去。这是一段中间隆起的折线,总长度是4。这种隆起折线就是新空间中的基本单元。作一个等边三角形,把每条边分成3等份,重复之前的动作,这样就造出来一个“科赫雪花”,把科赫雪花里的一个基本单元放大3倍,得到4个它本身,也就是说,3的n次方等于4,n近似于1.2651。

 

这种小数维的空间也被称为分数维空间,在分数维空间上,数学家发展了一种叫做分型的理论,这种理论在计算机图像识别技术中有重要的应用。

 

第三个专题:几何。

 

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一开始叙述了5条公理。第一条,任意两点之间存在并且只存在一条直线将两点相连;第二条,任意一条直线段的两端都可以延长成为一条直线,这条直线是唯一的;第三条,给定一点和一条线段,一定可以作一个以这个点为圆心,这条线段为半径的圆;第四条,任意两个直角相等。

 

前4条都很容易理解,唯独第5条公理引起非议,第5条公理等价于我们数学课上学过的“平行公理”,过直线L外一点x,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直线L平行。

 

一直到19世纪,很多人都想从前面4条公理出发来证明这第5条公理,很可惜,这些证明都不靠谱。既然第5公理证不出来,19世纪以后,数学家开始思考:第5公理是不是跟前4条公理没关系,是不是一个独立的公理?

 

他们仔细分析这5个公理,发现前面4条公理都限于局部,但是第5公理涉及无限,这个差别能不能用来证明第5公理的独立性呢? 数学家找到一种曲面,在这种曲面上,前面四个公理都满足,唯有第5公理不成立,这个曲面称为双曲曲面,过直线外一点至少存在两条与它不相交的直线。

 

双曲曲面还有另外一个奇特之处,这里三角形的内角和总小于180度。在宇宙中,是确实存在这样的三角形。选择地球和另外两颗星星为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从地球上观测这两颗星星,光线组成三角形的边,边长单位是光年,假设太阳在这个三角形的中间。早在1919年,科学家就测量到,这个三角形的内角和小于180度,这说明空间因为太阳的引力而发生弯曲。就大尺度的时空形状而言,双曲几何大有用武之地,可能是比球面几何和欧氏几何更好的模型。

 

第四个专题:估计与近似。

 

高尔斯说,对于很多问题而言,如果能找到精确解,那简直是奇迹。在多数情况下,只能找到一个近似解。如果你执着于精确的结果,对这种近似解不屑一顾,那就可能错过数学中很多伟大的定理和有趣的问题。

 

素数被认为是自然数的根基,素数的分布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在1~10之间有2,3,5,7这四个素数,在1~100之间有25个素数。但是随着范围的增大,素数分布变得疏朗起来。

 

给定一个自然数N,问在1到N之内有多少个素数,很多著名的数学家研究过这个问题,发现不存在一个公式可以表示出1到N之内素数的个数。代替精确公式的是一个估计,称为素数定理,定理说,“1到N之内约有N/lnN个素数”。用前文说过的1~10之间有4个素数,在1~100之间有25个素数来验证,精度基本可以。这个定理最大看点是用了“约有”这样一个不确定的词。当不能给出准确结果时,给出一个估计的结论是数学研究的又一大进步。


解读 | 韩正之,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生院原常务副院长。

播音 | 张煜

策划编辑 | 陈艳

音频编辑 | 陈子夫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1891588ppsy

    以前上学的时候数学课有这么好听就好了

  • treeandtreefly

    不要纠结数学是什么,而是它能解决什么。负数的想法告诉我,要灵活处理。

  • 易玺谈

    数学很有意思,两大学科是必须学的,其中一个就是数学

    紫禁城飞狐 回复 @Kathleenlee: 体育

  • 恒顺宇泰g

    数学就是关于数的学问

  • 八哥兔Bin

    应该多出这样的书,非常的棒。

  • 1836394lgkp

    诺贝尔奖没有数学奖

    Amber影 回复 @1836394lgkp: 是的,但菲尔兹奖是数学界的"诺贝尔奖"

  • 马正方

    炒冷饭?今年7月已经发过此书,为啥重复?

    杨春DDTV编导 回复 @马正方: 你自己看一下这期音频的发布时间!

  • Router_gb

    数学的三个要素,模型 抽象 证明

  • 如如之YI

    建议大家参看《费马大定理 一个困惑了世间智者358年的迷》,或许会使你更喜爱数学。

    乐天_3bl 回复 @如如之YI: 看的时候比看最好的悬疑小说还惊心动魄

  • 武文双修

    数学是宇宙的基石,上帝创世代码,极至的美学,理性颠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