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史】西南联大:入学不军训,组团暴走小半个中国(上)

【捡史】西南联大:入学不军训,组团暴走小半个中国(上)

00:00
19:26

新生入学前,先来一两个月的军训。去去公主、少爷病,脸也晒黑了,胳膊腿也有劲了,开始好好读书。


民国时,有这么一所大学,他们的入学,是走着去的。


而且一走就是三千里,横跨中国三个省。途经了最美的诗和远方,还有最凶悍的土匪窝。

西南联大Logo


三强联手,大师扎堆


这就是鼎鼎大名的西南联大。

前段时间有部电影《无问西东》演的就是这所大学的事儿。↓



民国时那么多大学,为什么它就那么出名呢?

一是前身牛,三校合一,清华,北大和天津南开大学;

二是师资力量强大,由三位校长担任校务委员会主席:

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

北大校长蒋梦麟,

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yí qí]

实际权力由最年轻,资历最低的梅校长主持。↓



这位梅校长,个性沉静、寡言、慎言,他的学生曾作打油诗:

“大概或者也许是,不过我们不敢说;可是学校总认为,恐怕仿佛不见得。”

此人不轻易发言,一发言就让别人没话说。


梅校长曾说,所谓大学,不在于楼高,在于有大师。

西南联大,光是教师名单就碾压群芳了:


文学系老师 有朱自清,中学语文课本上的《背影》就是他写的;↓


胡适,大师中的大师;↓


沈从文,之前我们讲合肥四姐妹里提过,老三张兆和就嫁给了他;↓


刘文典,自称全中国懂庄子的人有两个半,一个是庄子本人,一个是他自己;↓


还有写出《围城》的钱钟书,在联大也教过半年学,后来不辞而别;↓


吴宓[mì], 中国比较文学第一人,研究红学的大家;↓



外文系老师有叶公超,人称民国才子,世人说 “文写叶公超,武写孙立人”;↓



英国诗人燕卜荪,他在联大时,凭记忆打出莎士比亚的《奥德赛》全文;↓


历史系老师有钱穆,一位大思想家,教育家,历史学家,当之无愧的一代宗师!↓


陈寅恪yínquè,他的父亲陈三立是“清末四公子之一”,他本人与钱穆并列“史学四大家”,是泰斗型大师。↓


傅斯年,他的祖上傅以渐是清朝第一任状元,他父亲是光绪二十年的举人,他本人和胡适一样,是个“誉满天下,谤满天下”的复杂人物。↓


吴晗,现代明史研究的开拓者之一,他写过《海瑞罢官》;↓


哲学系有冯友兰,他用英文写作《中国哲学史》,到今天依然是一部大作;↓


金岳霖,逻辑学家,一辈子爱才女林徽因,人家结婚了,新郎不是他,便搬到她家隔壁住;↓

金岳霖(左) 林徽因(右)


还有沈有鼎,他在清华读哲学时是该系唯一的学生;↓


    

轮到毕业学生的名单,有句话说:亮瞎你的钛合眼——

西南联大8年,毕业了3882名学生,出了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4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8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171位两院院士及100多位人文大师。


享誉世界的物理学家杨振宁;

获得诺贝尔物理奖的大科学家李政道;

号称“两弹元勋”的邓稼先;

“中国科技众帅之帅”的朱光亚;

还有散文大家汪曾祺……



一场说走就走的暴走


西南联大最初建校在湖南长沙,但没过多久,战火就烧到了内陆,梅校长一番苦心谋划,各方斡旋,选定了西南边陲昆明作为新校校址。

 


湖南省长张治中派出人手护送,云南省长龙云接应。中间夹了一个贵州。途经土匪盛行的湘西。


学校请沈从文出面,修书一封,致湘西各路土匪,请高抬贵手。


全部的严阵以待,布局谋划,主要是为了长沙至昆明的一支300多人组成的学生队伍。


这群娃娃,一是联大的学生,二是年轻,三是穷。

年轻就不怕吃苦,穷就更不怕苦了,怕的是花钱。


    

抗战时若要南下到昆明,一共有三条路线。

一条,经粤汉铁路到广州,坐船到香港,进入越南,再到云南;

第二条是乘汽车,沿湘桂公路,也要绕越南,进入云南;

最后一条,就是步行,横穿湖南,贵州,进入云南。这是最耗时,最辛苦,但也是最省钱的路线。


步行团取名为:湘黔[qián]滇旅行团。湘是湖南的简称,黔是贵州,滇是云南。(谐音向前颠。)


这一走,走出了世界教育史上一段壮举美谈。


1938219日,联大师生在长沙韭菜园的圣经学院召开誓师大会。↓


旅行团对全体学生实行军事化管理,统一穿土黄色军服,绑裹腿,穿草鞋,随身背干粮袋、水壶和油布伞一把,每个人只能打包带8公斤行李,行李由汽车运送。


为防止流行病发生,全体团员都注射了防疫针。


旅行团团长是黄师岳,由湖南省主席张治中亲自委任。


另有11名教师同行,组成辅导团。


随团配有炊事员和大夫,有两辆卡车运送行李。


一切就绪,接下来的,就是鼓舞士气了。


团长黄师岳已经是半百年纪,军姿肃整,他很懂这帮娃娃的心理,一上来就将此次征途比作张骞通西域、玄奘西游、郑和下西洋……


学生们听了,果然精神大振。


闻一多先生用他的文人情怀,给这趟征途的意义加盖了一个金边:

“火车我坐过了,轮船我也坐过了。但对于中国的认识,其实很肤浅。今天,我要用我的脚板,去抚摸祖先经历的沧桑。国难当头,我们这些掉书袋的人,应该重新认识中国了!”

好,let’s go


但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足下很快走出了水泡。


第一天,二十多公里行程;第二天,三十多公里,就是再受过苦,再能吃苦的文化人,脚底下也起泡了。


要知道,这些学生娃穿的不是跑鞋、登山鞋,是草鞋……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衡HENG

    听了郭德刚老师讲西南联大,比电影〈无问西东〉要清楚多了,这么好的题才,如能拍成电视,还真期待,谢谢郭老师

    马里亚纳FM 回复 @衡HENG: 《无问西东》是通过几代人的不同际遇讲清华校史,就不是为了详细讲西南联大的

  • 悍马遇上甲壳虫

    表白后期!配乐很契合!!!很用心!!!赞👍

    季玉明 回复 @悍马遇上甲壳虫: 一下子眼前就浮现出群星璀璨的大师影像

  • 人生匆匆已百年

    遥望当年西南联大,慷慨激昂,奋勇前行。再看现在北大清华,高薪坦途,初心不再!

  • 遇见_09

    大师讲大师。太爱了。

  • 不知道在走

    现在梅校长这种人能当校长?怕是想进大学当个讲师都难吧

    1354945suag 回复 @不知道在走: 大实话

  • 1333311xkic

    相声是门艺术。读书是门学问。艺术,和学问,还是差距蛮大的。好好说相声去吧,别在这念稿子了,做自己擅长的事情,挺好。

    無w佲 回复 @1333311xkic: 那你何必浪费口舌呢,自己不愿意听也不许别人听是吧

  • 13943138ndv

    “大概或者也许是,不过我们不敢说;可是学校总认为,恐怕仿佛不见得。”

  • 树先生42

    郑和下江南这是口误吧

    荷笠独归 回复 @树先生42: 无伤大雅,郑和下西洋

  • 仗剑走天涯_of

    民国啊!大师辈出的年代,总感觉所有的大师都是出在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