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4 三生 人当重因果

154 三生 人当重因果

00:00
19:01

喜马拉雅的朋友,你好,欢迎听马瑞芳讲聊斋。我们今天讲《三生》,以《三生》做标题的聊斋篇目,在《聊斋志异》中有两篇,一篇在卷一,一篇在卷七。两篇的意旨都是讽刺科举制度,我们今天讲卷七的《三生》。


所谓三生,原来是个佛教概念,认为人有前世今生来世。蒲松龄用这个概念写一个有才气的考生被考官黜落,和试官三世不解的怨仇。这是个鬼故事,却隐藏着山岳般沉重历史。考官心存鄙见、瞎眼冬烘,黜佳士进凡庸。阴司告状名士叫兴于唐,决定千百万读书人命运的科举制度,正是兴盛于唐代。蒲松龄给求功名书生支招是拚爹,找有地位的岳父谋划和钻营。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蒲松龄诗歌明确地写他自己是落拓名场五十秋,不成一事雪盈头。这个五十秋的数字说明什么?说明蒲松龄确实从十几岁到六十几岁一直在科举考场拼搏,除了十九岁考中山东头名秀才这件光荣历史之外,他的科举经历一直是痛苦的,受尽挫折,屡战屡败,屡败屡战。他名满齐鲁,却连个举人也考不上,他多次在诗歌和散文里边写到,他考不上的问题,就是因为文运颠倒,考官黜佳士进凡庸。《叶生》写有才能的书生郁郁而死,死魂灵应试,终于靠有权势人士帮助中举。《司文郎》《于去恶》写试官不仅眼睛瞎了,鼻子也瞎了,香臭不分,只认得钱。


蒲松龄认为在公道不彰的世道,靠昏庸无能、不学无术甚至只认得钱的考官,有才能的书生考不上功名是普遍现象。他高度集纳化写进鬼故事《三生》,从唐朝到清代的书生都这个样。


读这个聊斋故事先要弄明白几个关于科举考试的名词:


闱场入帘,意思是乡试中做同考官。闱,指科举考试;帘,指帘官,科举考试为防内外串通,考官在帘内阅卷,不能回家。


总裁:不是现在商业用语,是科举用语,总裁是主持乡试的主考官,又叫主司。主考官要从京城派。


“房官”:按科举考试制度,乡试考三场。头场考完,试卷由外帘官送内帘官,监试请主考官升堂分卷。然后房官分头阅卷,房官可把他当意的文章向主考官推荐,因此,房官是第一步,房官不推荐,就根本不可能录取。乡试时分房阅卷的考官,是从有进士功名的官员中选派。他们选中的文章推荐到主司那里。不管是主考官还是同考官,都必须是正途出身,也就是本人必须是进士出身。这个规定有点儿像现在一些用人单位讲究第一学历,不管你有没有博士学位,先看你是不是211、985学校上的本科。按说必须进士出身才能做考官,是个比较合理的规定,但很多进士是靠八股文当敲门砖,并没什么真才实学,他也就不会欣赏真有才能的考生了。


《三生》里边的湖南某人能记自己前生三世。他第一世做县令,做乡试考官,也就是同考官,又叫房官了。著名才子兴于唐名落孙山,愤懑而死。兴于唐到阴司写状纸控告县令,状子递上,阴司跟他因为同样原因而死的读书人冤鬼数以千万计,大家推举兴于唐为首领,聚散成群,把县令从阳世摄去,与兴于唐对质。


阎王问县令:你既然是乡试阅卷人,为什么专门让文章写得好的落榜,录取平庸之辈?县令辩解:我们阅卷,上面有主考官,我只不过奉命行事。阎王马上签道命令,把主考官拘拿到阴司对质。过了很长时间,主考官被抓到。阎王拿县令说的话问他,主考官说:我总揽全局,不看具体文章。就是有好文章,底下阅卷的考官不推荐,我怎么能看到?阎王说:你们不要互相推诿,都是失职,按例该打。


阎王正要用刑,兴于唐不满意阎罗仅仅鞭打考官的处置,高声大叫,台阶两边冤鬼万声鸣和。阎王问:本王已下令拷打考官,你们为什么还不满意?兴于唐大声说:鞭打他们的罪太轻,您必须得挖掉他们的眼睛,作为他们不识文章好坏的报应。阎王不肯,众鬼叫得更激烈。


阎王说:他们倒不是诚心不想录取文章写得好的,只是他们自己的见识太浅薄,分不清文章好坏。众鬼又请求阎王把考官的心挖出来看看是怎么长的?阎王不得已,叫小鬼剥掉考官的袍服,用雪亮的快刀割开胸膛,挖出心脏。两个考官被割得鲜血淋淋,大声哭喊。众鬼这才高兴了,说:我们这帮读书人含冤而死,一直没有一吐胸中冤气的机会,今天有兴于唐先生帮我们出头露面,怨气都消啦。千万读书人冤鬼一哄而散。


这是阴世关于黜佳士取凡庸的描写,是最重要的,下来就是所谓三世怨仇不解了:


某人受过阎王剖心的惩罚后,小鬼押着他托生到陕西的老百姓家做儿子。长到二十多岁,土匪作乱,他落到土匪手里。官兵抓住这帮土匪,他看到堂上审案的官员,这不是兴于唐再世为人?果然,其他人释放了,他上去受审,官员下令:杀头!


某人再到阎罗殿控告兴于唐滥杀无辜,阎王把他们都罚作畜生。某人做大狗,兴于唐做狸猫大小的金毛犬。两条狗斗,又一起死了。又到阴司互相争论。阎王说:你们冤冤相报,何时了?现在我给你们把怨仇解开吧。判决,两个都再世为人,兴于唐做某人女婿。


某人二十八岁做了举人,生个女儿娴静美貌,大家巨族争先求婚,某人不同意。他偶然遇到处理落榜书生,列一等第一名的李秀才,正是兴于唐转世。某人拉着李生的手将他请到旅舍,热情招待,问他成家没有?知道还没有,就把女儿许给他。


人们都说举人怜惜人才,其实都不知道这两人前世有纠葛。夫妇感情好,只是女婿恃才傲物经常冲撞岳父,岳父都忍耐着。女婿最后还是靠岳父千方百计托关系成就功名,从此翁婿交好,像父子一般。





蒲松龄篇末发了一番调侃性的感慨:一被黜而三世不解,怨毒之甚至此哉!阎罗之调停固善;然墀下千万众,如此纷纷,毋亦天下之爱婿,皆冥中之悲鸣号动者耶?


用白话来说:一次功名被黜落,三辈子冤仇解不开,怨毒之深竟到这样地步!阎王让结怨双方成翁婿,这样调解固然不错,然而阴司台阶下千万读书人的冤鬼,纷纷嚷嚷,怎么处理?莫非天下所有受岳父喜爱的爱婿,都是阴司中读书人的冤魂吗?


《三生》是鬼故事,却隐藏着山岳一样沉重的历史。第一部分写阎王爷审考官最深刻也最精彩。平时颐指气使的考官坐到被告席上,本够尴尬了,当阎王爷问:“何得黜佳士而进凡庸”时,竟然大言不惭说:“上有总裁,某不过执行耳。”,而总裁却说:“某不过总其大成,虽有佳章,房官不荐,吾何由而见之也?”互相推诿,谁也不想承担责任。


考场上就是这么一帮昏庸无能、心存鄙见、瞎眼冬烘的人物掌握着读书人的前途,他们黜佳士而进凡庸,从唐代以来,历朝历代,陈陈相因,害死了千百万书生。特别需要注意的是阴司告状名士的姓氏:他姓“兴”,名“于唐”,而决定千百万读书人命运的科举制度,正是兴盛于唐代。


从唐代以来,无数知识分子抱着“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幻想,为金榜题名费尽毕生心血,最终名落孙山,成为冤鬼,蒲松龄用幻想的情节给这些书生伸张正义。而最终给这类知识分子支的招,还是要找个有地位的岳父,为自己“营谋”,谋划和钻营,才能取得功名,这是多么深刻的讽刺。而这,简直是现今“拚爹”的先驱了。


另外一篇以《三生》做题目的聊斋故事在卷一,是荒诞故事,它写的是一个官员前世分别做过马、狗、蛇,畜类转世后有着人的思维,皮里阳秋,幽默之极。“亦兽亦人”描写细致精彩,好玩的是,这么怪诞故事又有“合理”的、似乎亲耳所闻的“包装”,那就是:刘举人的三生故事是他自己亲口告诉蒲松龄族兄的。按传统观念,人在这世作恶,下世变畜牲,蒲松龄异想天开,畜牲可以变成高踞民上的官员。因为这些大人先生身上本来就有畜类本性,他们是衣冠禽兽。


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的《生死疲劳》很明显借鉴了这个故事。西门闹由人变驴、变牛、变猪、变狗,成为畜牲后,仍按西门闹的思维行事,而在行动上又遵守所变畜牲的生物特点。这是古代文学经典对现代当代文学的影响的例子。


我们下次讲的《席方平》是毛泽东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前就关注过,是最著名的以鬼写清朝历史的故事。


原文

湖南某,能记前生三世。一世为令尹(1),闱场入帘(2)。有名士兴于唐被黜落,愤懑而卒,至阴司执卷讼之。此状一投,其同病死者以千万计,推兴为首,聚散成群。某被摄去,相与对质。阎罗问曰:“某既衡文,何得黜佳士而进凡庸?”某辨言:“上有总裁(3),某不过奉行之耳。”阎罗即发一签,往拘主司(4)。


【注释】

(1)令尹:县令。

(2)闱场入帘:根据明清科举考试的规定,乡试时除朝廷派主考外,进士出身的县令可做同考官参与阅卷。同考官被考生称为“房官”。

(3)总裁:主考官。明代直省主考、清代会试主试官,都称“总裁”。

(4)主司:主考官。


久之,勾至,阎罗即述某言。主司曰:“某不过总其大成;虽有佳章,而房官不荐(5),吾何由而见之?”阎罗曰:“此不得相诿,其失职均也,例合笞。”方将施刑,兴不满志,戛(jiá)然大号(6);两墀诸鬼,万声鸣和。阎罗问故,兴抗言曰:“笞罪太轻,是必掘其双睛,以为不识文之报。”阎罗不肯,众呼益厉。阎罗曰:“彼非不欲得佳文,特其所见鄙耳。”众又请剖其心。阎罗不得已,使人褫去袍服,以白刃劙胸,两人沥血鸣嘶。众始大快,皆曰:“吾辈抑郁泉下,未有能一伸此气者;今得兴先生,怨气都消矣。”哄然遂散。


【注释】

(5)房官不荐:按科举考试制度,乡试考三场。头场考完,试卷由外帘官送内帘官,监试请主考官升堂分卷。然后房官分头阅卷,房官可将当意者向主考官推荐,因此,房官不推荐,就不可能录取。

(6)戛然大号:大声叫。


某受剖已,押投陕西为庶人子。年二十余,值土寇大作,陷入贼中。有兵巡道往平贼,俘掳甚众,某亦在中。心犹自揣非贼,冀可辩释。及见堂上官亦年二十余,细视,则兴生也。惊曰:“吾合尽矣!”既而俘者尽释,惟某后至,不容置辨,竟斩之。某至阴司投状讼兴。阎罗不即拘,待其禄尽。迟之三十年,兴始至,面质之。兴以草菅人命,罚作畜。稽某所为,曾挞其父母,其罪维均。某恐来生再报,请为大畜。阎罗判为大犬,兴为小犬。


某生于顺天府市肆中。一日,卧街头,有客自南中来,携金毛犬,大如狸。某视之,兴也。心易其小,龁之。小犬咬其喉下,系缀如铃。大犬摆扑嗥窜,市人解之不得。俄顷,俱毙。并至阴司,互有争论。阎罗曰:“冤冤相报,何时可已?今为若解之。”乃判兴来世为某婿。


某生庆云,二十八举于乡,生一女,娴静娟好,世族争委禽焉;某皆弗许。偶过临郡,值学使发落诸生,其第一卷李生,实兴也。遂挽至旅舍,优厚之。问其家,适无偶,遂订姻好。人皆谓怜才,而不知有夙因也。既而娶女去,相得甚欢。然婿恃才辄侮翁,恒隔岁不一至其门。翁亦耐之。后婿中岁淹蹇,苦不得售,翁百计为之营谋,始得志于名场。由此和好如父子焉。


异史氏曰:“一被黜而三世不解,怨毒之甚至此哉!阎罗之调停固善;然墀下千万众,如此纷纷,毋亦天下之爱婿,皆冥中之悲鸣号动者耶?”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积尸气冥界波

    这个三生和我看过的故事不一样啊??我看的版本是这个人死了之后偷偷倒掉了孟婆汤,没喝,所以先当了马,后当了狗,最后一世当了蛇。

  • 1375864lrih

    冤冤相报何时了,佛家的因果循环也被用上了。我想到,今生的家人缘分说不定是上一世的仇人,用无怨无悔的付出和爱才能消除仇恨

    马瑞芳 回复 @1375864lrih: 不是说女儿是父亲上世情人

  • 大阳88

    那些所谓的书生冤鬼,未免太凶狠了。真真是“人不可貌相”,看似正直的却怀有一颗不宽容之心。听到这个故事的开头这段,我的心居然疼痛了一阵。这真不是宽容大度之人之作为。他们又比那些官吏高尚多少?可悲可叹。结局偏偏又成了科举考场官场死循环。好讽刺啊。

  • 做个小猴吃桃桃

    阎王不公啊,凭什么庸官就要评判?因为自己的无能改变了多少人的人生啊?庸官跟贪官一样可恶

  • sunrain_nh

    莫言的《生死疲劳》借鉴于聊斋先生啊

    马瑞芳 回复 @sunrain_nh: 不错

  • 我是书生q

    爱它,想它,却又得不到它,于是恨它,怨它,但内心却又永远放不下它,唉!仕途…难啊!

  • 1398022无求

    “落拓名场五十秋,不成一事雪盈头”,蒲公自况为名利场羁绊的诗句,依我看来亦为收集写作《聊斋志异》之写照:落拓名场五十秋,一书已成雪盈头!一位痴迷于写作花狐神鬼故事的文人,怎么可能专注于死板的八股文科考?一心不可两用,鱼与熊掌岂可兼得哉?是故,却得辛劳集八册,更兼功德昭千秋!

    马瑞芳 回复 @1398022无求: 研究五十年八股文,拿不到举人,也实在悲哀。

  • 清幽山涧

    蒲松龄真伟大,既抨击古代,又预言现代。

    马瑞芳 回复 @清幽山涧: 有进也相当酸腐

  • 1879454pehn拼搏

    马瑞芳老师谢谢您

  • 叶子ty

    喜欢马老师讲故事

    马瑞芳 回复 @叶子ty: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