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9 王子安 官迷心窍,反被戏弄

149 王子安 官迷心窍,反被戏弄

00:00
20:14

喜马拉雅的朋友,你好,欢迎听马瑞芳讲聊斋。我们今天讲聊斋写考生心理的代表作《王子安》。



文字虽短,意义却深。正文以夸张的想象,描绘名士王子安梦里中举、中进士,成翰林,一步一步写来,王子安垂涎富贵惹来狐狸精,对他小施调侃,点化“报马来”,王子安始而怀疑,继而大喜,接着想出耀乡里。狐狸精对利欲薰心者的嘲弄极其精彩。而“异史氏曰”用亲历者语气,对秀才入闱即秀才参加乡试,加七个巧妙而形象的比喻,把读书人迷恋科举的情态、心态表现得穷形尽相、入骨三分。《王子安》既是构思巧妙、寓意深刻的小说,又是真切描绘人情世态的小品。


东昌府名士王子安参加科举考试多次考不中。这次参加乡试,想中举的愿望特别强烈,将近发榜,他喝得醺醺大醉,躺到卧室。忽然有人来说:“报喜的来啦!”王子安踉踉跄跄爬起来,说:“赏钱十千!”家人知道他喝醉了,骗他说:“只管睡你的,赏过啦。”王子安又睡下,一会儿,又有人说:“您中进士啦!”


王子安说:“我还没到京城参加考试,怎么中了进士?”来人说:“您忘了?您不是考完三场了?”王子安大喜,跳起来,喊:“赏报喜的十千!”家人又骗他说:“您只管睡,已经赏了。”又过一会儿,有人进来说:“您在金殿经皇上面试,选中翰林。您的长班在这里。”


王子安果然看到两个人站在床前给他叩头,都穿戴整洁排场。哦,我做了翰林有了长班也就是随从啦。王子安招呼:“快赏给长班酒饭。”家人骗他说已经赏了,却暗笑他醉得厉害。过了一阵子,王子安想:既然做了翰林,不可以不出去向乡亲炫耀一番。就大叫:“长班!”叫了几十声,没人答应。家人骗他说:“您再躺着等一会儿,叫他们去啦。”



又等了好一会儿,长班果然来了,王子安捶着床大骂:“愚笨的奴才,跑哪儿去了?”长班愤怒地说:“穷酸无赖!刚才跟你开玩笑,还真骂吗?”王子安火了,跳起来扑长班,打落了他的帽子,自己也跌到床下。妻子进来,扶他起来,说:“怎么醉成这样子!”王子安说:“我的长班太可恶。得惩罚他。怎么说我醉了?”王妻笑了,说:“家里只有我这个老婆子,白天给你做饭,晚上给你暖脚,哪里来的长班伺候你这把穷骨头?”


子女也都笑他,王子安的醉意稍稍消散,如梦初醒,才知道这之前所有事都是虚幻的。然而他还能记起打落长班帽子的事,找到门后边,发现一个长班戴的红缨帽,像小酒杯,大家觉得奇怪。王子安恍然大悟说:“过去人被鬼捉弄、调侃,我今天给狐狸精耍了一把。”


王子安渴望金榜题名的精神状态其实就是蒲松龄自己的精神状态。蒲松龄有一首词《鼓笛慢·咏风筝》,写普普通通的竹子扎成风筝,借春风之力,顷刻间直上青云,就像寻常不过的学子借科举东风做了高官,多少红尘中人羡慕嫉妒恨!仕途顺利的学子像青天上的风筝得意鸣叫:做官有无穷无尽好处啊。


我(蒲松龄)跟大家一起,在地面仰着头看着,我离做高官还有多远?什么时候我也像这风筝,直上青云?蒲松龄为何如此着迷做官?因为科举制度下,读书做官是读书人的唯一出路,而做官就有了一切。


我们刚讲过《张鸿渐》是他的代表作,根据《张鸿渐》改编的俚曲《富贵神仙》第一回楔子,把蒲松龄的人生理想表现得淋漓尽致:“每日奔波条处里撞,一举成名四海传。歌儿舞女美似玉,金银财宝积如山;一捧儿孙皆富贵,美妾成群妻又贤;万顷田园无薄土,千层楼阁接青天。大小浑身锦绣裹,车马盈门满道看……天爷赐了生铁券,千年万载做高官……”


这样的人生理想,能说它伟大?高尚?清高?哪一点也谈不上。比起行吟湖滨、心怀天下的屈原,一点儿也不沾边。而蒲松龄为这极世俗甚至庸俗的理想投入极热烈的感情。用了几十年的精力想冲开乡试这一关,进而向贡士、进士前进,因为一再遭受失败,他首先通过自己的遭遇对科举制度做浅层次思考,写出了像他自己这一类知识分子对科举的痴迷乃至精神变态。


叶生是一个例子,王子安就是典型的例子,也是想象变形的例子。至于秀才参加乡试,也就是举人考试是个什么真实情景,蒲松龄至少参加过十次乡试,他在《王子安》后边的异史氏曰中用了七个比喻,把这种举人考试形容到家了。


我们用白话把这段异史氏讲一下:“秀才参加乡试,有七种相似:刚进考场,光脚提考篮,像乞丐;点名时考官训斥,隶卒责骂,像囚犯;回到考试号房,一个一个上边露出脑袋,下边露出脚丫,像秋末快要冻坏的蜜蜂;等出了考场,神情恍惚,觉得天地变色,像出笼的病鸟;盼望发榜,草木皆兵,做梦也幻想考中,想到得志,顷刻间楼阁亭台都有,想到失意,瞬息间骨头都烂了,这时坐卧难安,像被拴住的猴子;忽然,飞马来报考场消息,报条里却没我,神情大变,灰心丧气得要死,像服毒药的蝇子,摆弄它也没感觉;刚失败时,心灰意冷,大骂考官没眼睛,笔墨没灵验,势必把案头书都烧了,烧了还不解气,还要撕碎了,用脚踏,用脚踏还不解气,要把书丢到脏水里,披发入山,面向石壁,再有人把八股文拿给我,必定把他轰走;没多久,气渐渐平了,想求取功名的想法又起来了,像跌了蛋的班鸠,只好衔木营巢,从新另抱窠。


这样的情况,当局者痛苦得要死要活,旁观实在可笑到极点。王子安顷刻之间,千头万绪,想来鬼狐对他已偷偷笑了许久,趁他喝醉捉弄他。看看得志的滋味,不过就是这么一小会儿。翰林院诸公,也不过经历了两三个一小会儿,而这些滋味王子安一个早上全部尝到,这样说来狐狸精对他的恩情,可以跟推荐录取他的考官是一样了。”


我在课程后边附的原文,对异史氏曰里边提到的一些有关科举名词做了注释,感兴趣的听众朋友可以对照阅读,可以增加对中国古代重要制度科举制度的一些理解。


我们已经讲过《叶生》《司文郎》《于去恶》还要讲《三生》《贾奉雉》,都是描写科举制度的名篇。这些名篇都对科举制度的弊病做了尖锐而有趣的揭露。蒲松龄有没有对整个制度产生全面怀疑?我在写蒲松龄传记时发现,蒲松龄越到晚年,因深受科举制度荼毒,渐渐能把准科举制度的“命门”所在。他终于认为,靠这样的取士办法,是选不出真正有用的人才的。康熙四十七年(1708),六十九岁的蒲松龄到济南,恰好遇到秀才考试最后一关院试。


他触景生情,写下叙事长诗《历下吟》五首,描绘院试的阴霾,考生的痛苦,把科举考试的弊病,淋漓尽致再现出来。《历下吟》其一是蒲松龄对院试考场鸟瞰式描绘,入场点名,童生挤得像一堵墙。点名的官员飞扬跋扈,拿鞭子打童生,轻的打掉帽子,重的被打伤。点名时回应稍微晚点儿,官员就像赶羊一样把考生轰出考场。考场官员喜欢辱骂童生,言词低俗得超过戏子娼妓,不拿童生当人,视若草芥一般。


这样的污辱,童生俯首帖耳忍受着,就是为了考中秀才,走上富贵荣华之路。蒲松龄从半个多世纪司空见惯的场面,对于科举取士制度提出了根本性怀疑:用这样不尊重人才、不爱惜人才的方式,靠这些沐猴而冠的考官,从这些忍气吞声以求恩宠的士子里,真能求出像辅佐商汤的伊尹、辅佐周武王的周公那样的国家贤才吗?恐怕办不到吧。这首诗经常被研究者引用甚至跟现在的高考做类比,我们听听原诗:


  试期听唱名,攒弁类堵墙。

  黑鞭鞭人背,跋扈何飞扬。

  轻者绝冠缨,重者身夷伤。

  退后迟噭应,逐出如群羊。

  贵倨喜嫚骂,俚媟甚俳倡。

  视士如草芥,而不齿人行。

  帖耳俱忍受,阶此要荣光。

  此中求伊周,亦复可恻怆。


蒲松龄半个世纪前成为山东头名秀才。现在,曾给蒲松龄留下美好回忆的院试,成了这副德性!《历下吟》客观描写山东童生参加院试受到的侮辱、折磨,描绘了康熙年间考场的真实情况,也反映出蒲松龄经半个世纪切身体验,对科举弊端的重新认识。


年近古稀的蒲松龄终于看清,他在里边拼搏一辈子的“棘闱”,不仅在考场周围插满防备考生做弊的棘刺,精神上更是插满毒害读书人的毒刺!蒲松龄正是从本营垒杀了回马枪,他才能成为中国古代文学中,对科举制度作出艺术性反映,而且创造若干典型的大作家。


蒲松龄父亲是弃儒经商,蒲松龄晚年虽然对他一个儿子想弃儒经商感到失望,但他的作品中却反映出经商未必不是读书人人生另一种选择,我们下次讲的《刘夫人》就是这样内容。


原文

王子安,东昌(1)名士,困于场屋。入闱后,期望甚切。近放榜时,痛饮大醉,归卧内室。忽有人白:“报马(2)来。”王踉跄起曰:“赏钱十千!”家人因其醉,诳而安之曰:“但请自睡,已赏之矣。”王乃眠。俄又有入者曰:“汝中进士矣!”王自言:“尚未赴都(3),何得及第?”其人曰:“汝忘之耶?三场毕矣(4)。”


【注释】

(1)东昌:山东聊城。

(2)报马:科举考试中为考中者报喜者为“报子”,因其总是骑快马,故称“报马”。

(3)赴都:到京城。

(4)三场毕矣:礼部会试的三场都考完了。


王大喜,起而呼曰:“赏钱十千!”家人又诳之曰:“请自睡,已赏之矣。”又移时,一人急入曰:“汝殿试翰林(1),长班(2)在此。”果见二人拜床下,衣冠修洁。王呼赐酒食,家人又绐之,暗笑其醉而已。


【注释】

(1)殿试翰林:殿试考中,授翰林。殿试由皇帝主持。前三名授翰林院官职。

(2)长班:长随。供官员使唤的公役。


久之,王自念不可不出耀乡里,大呼:“长班!”凡数十呼,无应者。家人笑曰:“暂卧候,寻他去矣。”又久之,长班果复来.王捶床顿足,大骂:“钝奴焉往?”长班怒曰:“措大无赖(1)!向与尔戏耳,而真骂耶?”王怒,骤起扑之,落其帽。王亦倾跌。妻入,扶之曰:“何醉至此!”王曰:“长班可恶,我故惩之,何醉也?”妻笑曰:“家中止有一媪,昼为汝炊,夜为汝温足耳。何处长班,伺汝穷骨?”


【注释】

(1)措大无赖:穷酸无赖。措大,旧时对穷读书人的蔑称。


子女粲然皆笑。王醉亦稍解,忽如梦醒,始知前此之妄。然犹记长班落帽;寻至门后,得一缨帽(1)如盏大,共异之。自笑曰:“昔人为鬼揶揄(2),吾今为狐奚落矣。”


【注释】

(1)缨帽:红缨帽。清代官员的帽子上披红缨,此处指衙役戴的帽子。

(2)昔人为鬼揶揄:晋代一读书人不得志,受到鬼的揶揄。


异史氏曰:“秀才入闱,有七似焉:初入时,白足提篮(1),似丐。唱名(2)时,官呵隶骂,似囚。其归号舍(3)也,孔孔伸头,房房露脚,似秋末之冷蜂。其出闱场也,神情惝怳,天地异色,似出笼之病鸟。迨望报(4)也,草木皆惊,梦想亦幻,时作一得志想,则顷刻而楼阁俱成;作一失意想,则瞬息而骸骨已朽,此际行坐难安,则似被絷之(náo)。


【注释】

(1)白足提篮:科举考试中为防挟带,规定考生入场时只准带笔墨、食具,用竹篮装好,入场时不能穿袜子,要一手执笔砚,一手拿布袜,光着脚站立等候检查。

(2)唱名:点名。乡试入场时,官员点名,再由差役持点名牌将考生导入。

(3)号舍:乡试贡院两侧为考生的考试的地方,按号入舍,故名“号舍”。号舍为考生白天考试、夜晚住宿的地方。无门,上下各两块板,上边的板白天做桌子用,晚上取下来与座位的板合一起做床铺用。号舍很小,考生的头和脚都露在外边,所以像蜂房里露头露尾的蜜蜂。

(4)望报:盼望报喜的人。


忽然而飞骑传人,报条无我,此时神情猝变,嗒然若死,则似饵毒之蝇,弄之亦不觉也。初失志,心灰意败,大骂司衡(1)无目,笔墨无灵,势必举案头物而尽炬之;炬之不已,而碎踏之;踏之不已,而投之浊流。从此披发入山,面向石壁,再有以‘且夫’、‘尝谓(2)’之文进我者,定当操戈逐之。


【注释】

(1)司衡:考官。

(2)“且夫”、“尝谓”:八股文开头用语。


无何,日渐远,气渐平,技又渐痒;遂似破卵之鸠,只得衔木营巢,从新另抱矣。如此情况,当局者痛哭欲死;而自旁观者视之,其可笑孰甚焉。王子安方寸之中,顷刻万绪,想鬼狐窃笑已久,故乘其醉而玩弄之。床头人醒,宁不哑然自笑哉?顾得志之况味,不过须臾;词林诸公(1),不过经两三须臾耳。子安一朝而尽尝之,则狐之恩与荐师等(2)。”


【注释】

(1)词林诸公:翰林院的衮衮诸公。

(2)荐师:科举阅卷时,乡试、会试在主考官之下,设同考官若干,分房阅卷,同考官在他认可的卷子上批一“荐”字,荐给主考官,由主考官核批录取。被录取者称荐举其试卷的官员为“房师”、“荐师”。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溶桦

    蒲松龄若真做了高官,估计我们都读不到《聊斋志异》这本名著了,他也不会有世界著名短篇小说之王的桂冠啦

  • 大阳88

    这是王子安的信仰,也是蒲松龄的信仰。其实也挺好,有信仰的活着,总比碌碌无为不知为何活着来得有血有肉。求取信仰之巅峰,本就是一路荆棘才合情合理,若得之,甚幸,若不得,亦无怨无悔。蒲松龄最后未能得其所想,或许是释然,然我想,若他能得之,或后人完成其理想,或许他能更欣慰。人是很难从信仰中抽离的,后面的释然,或许也是一种为了生存下去的积极的心理疏导。信仰是一种精神力量,它会伴随人一生。我们都有自己的信仰,只是信仰的形式存在差异。愿我们都能心想事成。

  • 林子202001

    聊斋先生最后终于醒悟,也算得到解脱了。

    马瑞芳 回复 @林子202001: 然也

  • 浅瑶指月

    看看蒲松龄对于作官的人生理想:高楼广厦、贤妻美妾、金银如山。我还真庆幸他没能作官,否则,他会是一个怎样的官还真难说。他用风筝可以借风直上青云作比,让我想起曹雪芹也是善于作风筝的。我家还有一册线装的曹氏风筝谱。雪芹的风筝,在现实中是用于养家糊口,扶贫济困的,在《红楼》中是“游丝一断魂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的人物命运。如果他看到蒲公的风筝,不知又如何想。我曾去过南京的科举考场,光看着都挺压抑,那时的读书人也是可怜了。怀抱个人理想与家族的希望参加考试,受尽屈辱,最后却名落孙山,其心中的愤恨压抑导致出现王子安甚或范进那样的人,也就不奇怪了。可怜可悲。

    马瑞芳 回复 @浅瑶指月: 俚曲《富贵神仙》表现更突出

  • 1398022无求

    细读《历下吟》,和文末异史氏曰“秀才入闱,有七似焉”,我想,思想成熟后的蒲公松龄经过淬炼,其灵魂深处的人生目的早已超脱自我挣脱桎梏摆脱窠臼,早已甚至不自觉地升华为写好一本书“藏之名山,传之后人”!凭借他的旷世才华,真的用起功来举人者何、进士何难? 隋唐以来举人进士多如牛毛,多一个蒲公又何足道哉。少一个蒲公松龄和他的《聊斋志异》,中华文化却有大遗憾!

    马瑞芳 回复 @1398022无求: 说得好

  • 我是书生q

    学而优则仕,又有几个人能摆脱这种思想呢?现代体制内的很多年轻人都盼望自己在每个节点上都可以顺利提拔,可是实现的又有多少?随着年龄的增大,提拔的希望越来越小,怨气也就越来越多,又能怎么办呢?优秀的人会接受现实,砥砺前行,这或许是一种生活态度,也是对人生的尊重。

    马瑞芳 回复 @我是书生q: 现在也还如此

  • 花_蜜

    学过《孔乙己》《范进中举》,聊斋里也读了几篇了,这些都是被毒害场面的描写,科举制度的荒唐与凶残写得令人心悸,可我依然没有明白它的“命门”所在,它是如何一步步桎梏至死,直到1905年被彻底废除?

    马瑞芳 回复 @花_蜜: 其实也有益处

  • 林子202001

    太生动了!笑坏了!

    马瑞芳 回复 @林子202001: 此梦不亚红楼

  • 王建萍_nr

    唉,蒲松龄老先生也太可怜了!

    马瑞芳 回复 @王建萍_nr: 一点不错

  • 摆渡人_m0

    抨击科举制度是愚蠢的。

    马瑞芳 回复 @摆渡人_m0: 见仁见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