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 小谢(上) 两个小鬼头,一对并蒂花

105 小谢(上) 两个小鬼头,一对并蒂花

00:00
24:59

喜马拉雅的朋友,你好,欢迎听马瑞芳讲聊斋。


我们今天讲《小谢》,聊斋非常有名的故事,一个刚肠书生和两个柔美女鬼相知相恋的故事。人和鬼相恋,已经是天方夜谭,一个人和两个鬼相恋岂不更是奇闻中的奇闻?《小谢》却就是把一个铁骨铮铮的书生和两个娇美小女鬼、一对并蒂花的爱情写绝了。


小女鬼小谢和秋容,跟正直的书生陶三望交往。人和鬼从隔膜、抗拒到相敬、融合、相恋,一人两鬼在跟黑暗社会的搏斗中建立起深厚的感情。两个小女鬼采取借体还魂方式重回人间。爱情有着起死人、肉白骨的力量,向来是古代作家的拿手好戏,而蒲松龄做绝了。


蒲松龄那个时代的社会风气,“二美共一夫”是封建文人的理想,也是聊斋故事经常采用的构思方式,这不足为奇。用现代观点看,这个故事虽然有二美共一夫的思想桎梏,有借尸还魂的荒诞,却更有着讥讽时世的思想锋芒,有着引人注目的小说艺术成就。小说细节描写一枝独秀,豪士倩女写得刚柔相济神采飞扬,传统的鬼阴森可怕,小谢和秋容却像平常少女一样,顽皮可爱、重情重义。小说满篇鬼话又寄托着对黑暗官场憎恶的现实内容。


陕西渭南有位姓姜的官员,曾在京城部中做官,人称“姜部郎”,他家常有鬼怪出来迷惑人。姜部郎迁走,留了几个看门人,都莫名其妙死了。房子闲置起来,没人敢住。风流倜傥的书生陶三望曾在姜部郎家住过,有个丫鬟半夜找他私奔,他坚决拒绝,姜部郎因此敬重他。陶生家境贫寒,刚死了妻子,天气闷热,家中潮湿,就向姜部郎借房子。姜部郎因自家房子是凶宅,不同意陶生借住,陶生就模仿晋代阮瞻写过的名篇《无鬼论》,写了篇《续无鬼论》,交给姜部郎,并说:“就是有鬼,它能怎么样!”姜部郎同意把房子借给陶生住。


陶生前往姜部郎住宅打扫。天刚刚黑时放了本书在厅堂里,等他返回家取来其他物品,再回到姜家厅堂,那本书已不翼而飞。他很奇怪,仰面朝天躺在床上,静静地等候,看看到底能发生什么事?躺了有一顿饭功夫,听到有脚步声,斜着眼一瞅,两个少女从内房拿出他丢的书,送还书案上。一个大约二十岁,一个大约十七八岁,十分漂亮,两人犹犹豫豫地站到陶生的床前,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陶生一动也不敢动。年龄大一点儿的少女翘起一只脚,踹陶生的肚子,年纪小一点儿的捂着嘴偷偷笑。陶生心神摇荡,好像受到诱惑,快要控制不住感情了,他立即端正心思,屏除杂念,对二女不加理睬。年纪大一点儿的女郎凑近他,用左手捋他的胡子,右手轻轻地拍他的脸颊,拍出“啪啪”的轻微响声,年纪小的越发笑起来。陶生突然从床上跳起来,训斥:“鬼东西,竟敢这样捣蛋!”两个少女吓得撒腿就跑,各奔东西。


陶生担心夜晚被她们捉弄,打算回家住,又怕被人说言而无信,于是点灯读书。暗中见鬼影幢幢,来来回回,他正襟危坐,不看她们。一直读到半夜,不熄灯就上床睡了。刚合上眼皮,就觉得有人用细纸捻捅自己的鼻子,鼻子痒极了,大声打喷嚏,隐隐约约听到有人在暗处笑他。陶生不说什么,假装睡着了,等她们。一会儿功夫,看见一个少女用纸条捻起细捻儿,像长脚鹭鸶,慢慢地、悄悄地、毫无声响地踮着脚走过来。


陶生突然跳起来大声呵斥,她像一阵风似的,飘飘摇摇,跑了。等陶生刚刚睡下,她们又用细物穿他的耳朵,终夜不堪其扰。直到鸡叫天明,才寂然无声。陶生才能呼呼大睡,白天一整天都没有看到什么怪事。日头刚落,两个少女就恍惚出现。陶生下手做夜餐,打算通宵读书。年纪稍大点儿的少女弯着胳膊趴在书桌上,看着陶生读书。一会儿伸手把陶生的书本合上。陶生愤怒地想捉她时,她已像一股烟飘散了。


等一小会儿,她又把陶生正在读的书合上。陶生用手按住书本继续读,年纪小的那个就悄悄跑到陶生身后伸出两手把陶生的眼睛捂起来,不让他看书,转眼之间,她又跑了,站在远处,用嘲笑的神情看着陶生。


两个小女鬼跟陶生捣蛋,踹肚子,打脸颊,捅鼻子,用双手把陶生眼睛捂起来不让看书……两个少女是鬼,一举一动又像没经过严格封建家教的顽皮孩子活泼少女举止,充满孩子气。无道学气、无脂粉气,不谙世事,率真任性。她们走路“鹤行鹭伏”,像小鸟一样轻巧;她们行动“恍惚出现”,受到惊吓就“飘窜”,现实中的人能恍惚出现吗?能飘吗?不能,而鬼魂可以。聊斋写鬼多么形象生动,好像真有鬼。


传说人怕鬼,现在呢?小鬼怕人。世上本无鬼,聊斋偏说有,说得登峰造极,说得极圆极妙,让人们觉得,鬼是真实的存在,但跟人又有细微而至关重要区别,她们“恍惚出现”,她们“飘窜”,字里行间,鬼气盎然。蒲松龄写小谢、秋容,是少女,是靓鬼,亦鬼亦人,有灵动跳跃之美,含鬼影憧憧之意。这对可爱的小女鬼,真实得像要从纸上走下来。


陶生指着她们骂:“小鬼头!捉住你们都杀掉!”女鬼一点儿也不害怕,跟两个小女鬼打交道的陶生是有智慧有心机的成熟男性,他向两女鬼挑明:“上床的事,我根本不懂,缠我没用。”(原文“房中纵送,我都不解,缠我无益。”)这样一来,就阻断女鬼祟人的最主要途径:和男人上床。两个小女鬼反倒微微一笑,转身到厨房干活,劈柴,点火,淘米,给陶生做饭。陶生笑了,说:“两位姑娘这样做,不比傻闹疯玩、乱蹦乱跳好得多?”


一会儿,小女鬼的稀饭熟了。两个小女鬼争先恐后地把勺子、筷子、陶碗放到桌子上。陶生说:“感谢你们二位给我干活儿,我怎么报答你们呢?”小女鬼笑道:“饭里撒上毒药啦。”陶生说:“我跟你们二位向来没有仇怨,怎么会这样对待我?”毫不在意,拿起碗就喝,喝完了,还要再盛。两个少女争相替他盛饭,替他跑前跑后,陶生很高兴,从此习以为常,小女鬼管着给他做饭了。


他们一天一天熟悉起来,渐渐坐到一起聊天谈心陶生问:“二位姑娘叫什么名字?”年纪大点儿的说:“我叫乔秋容;她叫阮小谢。”陶生问:“二位从哪里来的?”小谢笑着说:“傻小子!你连你的身子都不敢亮亮相,谁要你来问我们的家庭门第,要论嫁娶吗?”陶生严肃地说:“对着美人,怎么可能真不动情?但是阴世的鬼气,吹到活人身上,必定要命。你们假如不乐意住在这儿,走就是啦;乐意跟我一起住在这儿,安安逸逸地住下来就是啦。如果不爱我,何必玷污两位美人儿?如果真爱我,又何必害死这个轻狂的书生?”



这段对话的文言文经常被研究者引用,确实太精彩。我们听听原文:小谢说“痴郎!尚不敢一呈身,谁要汝问门第,做嫁娶耶?”小女鬼开口解颐,口舌生风。陶生回答:“相对丽质,宁独无情?但阴冥之气,中人必死。不乐与居者,行可尔;乐与居者,安可尔。如不见爱,何必玷两佳人?如果见爱,何必死一狂生?”


陶生这番话包含几层深意:第一,他说明自己并非对二位美人儿不动情,无奈人鬼有别;第二,劝说两位女鬼不论是走开还是继续住下来,都要尊重自己、尊重他人;第三,男女之间以“爱”至上,倘若无爱而苟合,是玷污二佳人,倘若真爱,又何必用阴冥之气害死一个书生?陶生就像是位博学者论文,滔滔不绝,严密周详,有点叠屋架床味道,像个苦口婆心的政治辅导员,把道理讲得透辟精彩又动情。陶生说了这番话后,两个少女互相看看,都动了感情。从此,不太捉弄陶生了。偶尔捣乱,把手伸到他怀里,把他的裤子拉到地上,陶生也不大惊小怪。


我想告诉听众朋友,《小谢》里边的小女鬼形象一向得到研究者高度注意,而且最关注的就是她们和陶生捣蛋的这些情节。学者们一直想研究蒲松龄为什么能写出这么可爱的少女形象,为什么能够掌握这么多细致入微的细节?


有的专家认为这是蒲松龄在富贵人家坐馆也就是做家庭教师的收获。其实如果认真思考,还真不可能是蒲松龄在富贵人家坐馆的收获,因为男女有别,富贵人家的小姐甚至丫鬟怎么可能和蒲松龄有密切接触?


但蒲松龄笔下却能出现那么多不同风采的少女,而且个个活龙活现。这得从他的生平找原因.自从1980年开始写作第一部蒲松龄传记,就是1986年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蒲松龄评传》,我一直想解开这个谜底。终于在写最后一版蒲松龄传,第四次给蒲松龄写传,2013年在作家出版社出版的《幻由人生蒲松龄传》,通过研究蒲松龄的艳情诗,基本弄清这些生活素材的来源。


我在2013年版蒲松龄传中提出,这些活泼可爱的少女的原型来自蒲松龄非常难得的一生唯一一次南游。蒲松龄在康熙九年到康熙十年,他三十岁的时候,他在江苏宝应给孙蕙做了一年幕宾,为什么做一年幕宾就能观察到那么多的少女?因为孙蕙的特殊爱好。孙蕙的幕宾中有个叫高坛,又叫高鲁坛,孙蕙派他专门教宝应县衙的女子读书。这些女子包括孙蕙的姬妾和丫鬟。都是十几岁的青春女性。


蒲松龄回到山东之后,在康熙十二年他的一本现在保存在蒲松龄故居的诗集《聊斋偶存草》里边有多首诗写到这个少女学堂。蒲松龄大事铺张、尽情尽致把宝应官衙妙龄女子学诗、学文、学书法趣事描绘一番。从这些诗我发现,高坛的弟子是所谓“娃婢”,小娃娃的娃,婢女的婢,都是妙龄女子。她们的学堂成了地道的“裙钗学堂”。


山村穷秀才蒲松龄借此看到县衙内似乎不可思议的奇特场面:一群十几岁的美女整天聚在一起学典籍,学诗歌,学书法。她们青春靓丽,香风飘拂,环珮叮咚;她们生性活泼,叽叽喳喳,嘻嘻哈哈。好像曹雪芹笔下大观园诗会提前七八十年在宝应县衙预演。好像香菱“慕雅女雅集苦吟诗”提前七八十年在宝应县衙彩排。


喜爱女色的孙蕙为人风雅,他不主张“女子无才便是德”,想在身边营造些文化氛围。结果这个少女学堂成了蒲松龄写作的良好素材。蒲松龄回到山东后多次在诗歌里写到那个江南少女学堂,他诗歌很多,我用白话复述几句:“远远想起在宝应时没什么事,到高坛教书处听燕语莺声。”“美女像朵朵洁白莲花簇拥,走路如杨柳飘拂带着香风。”“香雾般时髦佳丽围了一层一层,殷勤动手剪学堂上的红烛花灯。”多么有趣。


蒲松龄关注这个特殊群体的一举一动、一笑一颦、斗嘴逗笑甚至吵闹,处在“男女授受不亲”时代的蒲松龄借着这个少女学堂大开眼界。高坛在宝应县衙教女弟子,意外收获属于蒲松龄,反映到聊斋故事就成了有关“女弟子”、“女诗人”的吉光片羽。


比如说《小谢》里边的两个小女鬼。小谢和秋容表面上是调皮女鬼,骨子里是人间不谙世事、天真烂漫的少女。她们别出心裁的顽皮是天真个性的显露。聊斋前的小说,很少出现这样天真可爱、稚气十足、没有道学气、没有脂粉气的形象。她们比《牡丹亭》杜丽娘的丫鬟春香骂塾师陈最良“村老牛、痴老狗,一些趣也不知”,她们比春香玩闹得更大胆,更出格。


这样的人物,我认为应该是从宝应官衙那些莺声燕语的少女中汲取只鳞片甲。宝应官衙的少女很可能有过“春香闹学”式活动,成为县官幕宾之间的谈资,而这些活动和谈资的变形,就成了聊斋一系列女鬼女仙女妖比如说小谢秋容。这是我的研究和推测。听众朋友可以讨论,提出自己的看法。至于陶生和两个女鬼的感情如何再向前发展?我们下次继续讲。


原文

渭南姜部郎第(1),多鬼魅,常惑人,因徙去。留苍头门之(2)而死,数易皆死,遂废之。里有陶生望三者,夙倜傥,好狎妓,酒阑辄去之。友人故使妓奔就之,亦笑内,不拒;而实终夜无所沾染。尝宿部郎家,有婢夜奔,生坚拒不乱。部郎以是契重之。家綦贫,又有“鼓盆”之戚(3),茅屋数椽,溽暑不堪其热;因请部郎假废第。部郎以其凶故,却之。生因作《续无鬼论》(4)献部郎,且曰:“鬼何能为!”部郎以其请之坚,诺之。


【注释】

1)渭南姜部郎第:渭南,陕西省的县;部郎:中央各部下属的官员,如郎中;第,房子。

2)留苍头门之:留老仆人看门。

3)“鼓盆”之戚:丧妻。

4)续无鬼论:晋代阮瞻写过《无鬼论》。


生往除厅事(1)。薄暮,置书其中,返取他物,则书已亡。怪之,仰卧榻上,静息以伺其变。食顷,闻步履声,睨之,见二女自房中出,所亡书送还案上。一约二十,一可十七八,并皆姝丽。逡巡立榻下,相视而笑。生寂不动。长者翘一足踹生腹;少者掩口匿笑。生觉心摇摇若不自持,即急肃然端念,卒不顾。女近以左手捋髭,右手轻批颐颊,作小响,少者益笑。生骤起,叱曰:“鬼物敢尔!”二女骇奔而散。生恐夜为所苦,欲移归,又耻其言不掩(2),乃挑灯读。暗中鬼影憧憧,略不顾瞻。夜将半,烛而寝。始交睫,觉人以细物穿鼻,奇痒大嚏。但闻暗处隐隐作笑声。生不语,假寐以俟之。俄见少女以纸条捻细股,鹤行鹭伏而至。


【注释】

1)厅事:厅堂。

2)耻其言不掩:以说了不算为耻。陶望三曾写《续无鬼论》,真有鬼却怕了,是耻辱。


生暴起呵之,飘窜而去。既寝,又穿其耳。终夜不堪其扰。鸡既鸣,乃寂无声。生始酣眠。终日无所睹闻。日既下,恍惚出现。生遂夜炊,将以达旦。长者渐曲肱几上(1),观生读;既而掩生卷。生怒捉之,即已飘散;少间,又抚之。生以手按卷读,少者潜于脑后,交两手掩生目,瞥然去,远立以哂。生指骂曰:“小鬼头!捉得便都杀却!”女子即又不惧。因戏之曰:“房中纵送,我都不解,缠我无益。”二女微笑,转身向灶,析薪(sōu)米,为生执(cuàn)(2)。生顾而奖曰:“两卿此为,不胜憨跳(3)耶?”俄顷,粥熟,争以匕、箸、陶碗置几上。生曰:“感卿服役,何以报德?”女笑云:“饭中溲合砒、酖(4)矣。”


【注释】

1)曲肱几上:弯曲着胳膊放在茶几上。

2)执爨:做饭。

(3)憨跳:傻玩傻闹,调皮捣蛋。

4)饭中溲合砒、酖:饭里添上毒药。砒,砒霜;酖,酖酒。


生曰:“与卿夙无嫌怨,何至以此相加。”啜已,复盛,争为奔走。生乐之,习以为常。


日渐稔,接坐倾语,审其姓名。长者云:“妾秋容,乔氏;彼阮家小谢也。”又研问所由来?小谢笑曰:“痴郎!尚不敢一呈身,谁要汝问门第,做嫁娶耶?”生正容曰:“相对丽质,宁独无情?但阴冥之气,中人必死。不乐与居者,行可耳;乐与居者,安可耳。如不见爱,何必玷两佳人?如果见爱,何必死一狂生?”二女相顾动容,自此不甚虐弄之。然时而探手于怀,捋裤于地,亦置不为怪。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Vicky_sk6

    马老师,这部有声讲解有出书吗?

    马瑞芳 回复 @Vicky_sk6: 还没定

  • 天问_不惑人声

    陶生名望三,而非三望

    马瑞芳 回复 @天问_不惑人声: 谢谢

  • 澳洲乐活族

    男女永远不可能真正平等,女人顾了事业就很难兼顾家庭。颜氏拼搏半天 丈夫坐享其成,自己没有做母亲机会,还得花钱为丈夫纳妾

    马瑞芳 回复 @澳洲乐活族: 確实!

  • 浅瑶指月

    陶生对小谢和秋容所说的一番话,真是字字在理,以理服人。正因如此,他们之间反而形成了深厚的感情。所谓自重者,人恒重之,就是这个意思吧。老师的《幻由人生蒲松龄》我有幸拜读过,我同意您的看法。试想,蒲松龄终其一生不过是一个屡试不中清贫秀才,如果不是有南游的裙钗学堂的经历,只怕他笔下出不来如此众多的人物形象,就算有,如果单凭想象,是无法做到毫不重复又引人入胜的。文学原本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是人生阅历的高度提纯和再加工,这样才使得聊斋的世界百花盛开,各具特色。

    马瑞芳 回复 @浅瑶指月: 谢谢。《幻由人生》是我第四次写蒲松龄传。

  • 仙境兔灵

    太可爱的描述啦~(*∩_∩*)~很好玩儿~哈哈~

  • 耳聪目明568

    马老师写的蒲松龄传,很久没有再版了吧?原来版本封面太老套了。可以重新包装出版。躬迎!

  • 萍水相逢_m3a

    偶尔配点声音,有趣

  • 莲心山人

    谢谢马老师,已购买到《蒲松龄评传》

    马瑞芳 回复 @莲心山人: 谢谢。应该买《幻由人生蒲松龄传》。《蒲松龄评传》出版太早了,有些不足。

  • sfhjcxsgj

    好搞笑啊

  • gxlbrg

    好作品好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