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善恶不思当下悟

17. 善恶不思当下悟

00:00
18:50


前四品将军慧明要抢六祖慧能衣钵不成,作礼向六祖求法。六祖开示:“屏息诸缘,勿生一念。”这里的缘指的是什么呢?勿生一念真的很难吗?明心见性是迈向成佛的第一步,当下人人可以做到,人人可以体验,人人可以深入,人人可以证得。我们的本心本性与生俱来,如何才能本心本性清纯的面貌?敬请收听本期张讲师的精彩解答!

一僧俗姓陈,名惠明,先是四品将军,性行粗糙,极意参寻,为众人先趁及惠能。
惠能掷下衣钵于石上,曰:“此衣表信,可力争耶?”能隐草莽中。惠明至,提掇不动,乃唤云:“行者!行者!我为法来,不为衣来。”惠能遂出,盘坐石上。惠明作礼云:“望行者为我说法。”惠能云:“汝既为法而来,可屏息诸缘,勿生一念,吾为汝说。”明良久,惠能云:“不思善,不思恶,正与麽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惠明言下大悟。


我们来接续上一个星期的《六祖坛经》,我们从这一段开始讲起。这个六祖逃难,然后后面追他的人有数百人,其中有一个和尚,一僧俗姓陈名惠明叫陈惠明。先是四品将军以前在朝当武将。性行粗糙就是为人非常的粗鲁,极意参寻就是处心积虑的要在这数百人之前,捷足先登,先找到惠能,然后给他抢了衣钵。因为那时候有一个误会,误会得到衣钵的人就万法尽通,可以当一代的祖师,所以极意参寻。


为众人先趁及惠能。他体能比较好,跑的比较快,比一百多人几百人还要捷足先登,先找到了惠能。惠能掷下衣钵于石上惠能看到一个当将军的孔武有力,又很粗壮,很粗鲁,怕待会会危及性命。他就把这个衣钵丢在这个石头上,他躲起来。


:“此衣表信,可力争也?”说这个衣钵是从达摩初祖为了要证明代代道统明师的承传,而做的一种信物。这个可以抢得动吗?他要试试看,把它丢在石头上。能隐草莽中。惠能就躲在草丛里面。静静地看,后面有人追来,为了保命就躲起来。惠明至掇不动他一直提一直提,我们知道一件衣服跟一个碗会有多重呢?很轻哦,对不对?但是,这惠明这么孔武有力,提不动。提了半天,提得满头大汗,他心里终是在想,哎,毕竟一代祖师还是有天龙八部护法,恐怕不是我们能够夺的,算了吧。


乃唤云就改个口吻说,“行行者我为法来不为衣来。说,行者行者,请你出来吧,我是为求法而来的,不是为了夺衣钵而来的。实际上他刚刚已经夺了很久,夺不动的,不如改个口吻吧,总是,不论他怎么做,过去犯什么错误,他的内心里还是希望求一个正道,对吧?然后呢,现在有一点悔改,“我为法来,不为衣来”,以前怎么样过错不重要,现在有安分的心,有想要求道的心,那当下就是最为可贵的啦。


惠能遂出石上。他就出来了,既然他要求法,生命不会有危险了,安安静静坐在石头上,准备为他说法。惠明作礼云:“望行者为我说法。古代就把行道的人,身上背负着大道、能够行道的人称为行者啦。我们现在比较惯称的说法是说僧。希望行者呢为我说说解脱我的身心性命的大法到底是什么东西?我一直跟着五祖这么久,每天跟着他劈柴、做饭,倒也不知道到底法是什么?没有什么体会。望行者为我说法,到底五祖传给你是什么东西呀?


惠能云汝既为法而来可屏息诸缘这个诸缘,缘是攀附,包含内内外外一切的攀附,外在的有外面的物,里面,有里面的情绪,有里面的感受,有里面的念头,这些通称为缘。可屏息诸缘,勿生一念不要攀附一丁点的贪嗔痴爱,贪嗔妄想,这个是我们的本心本性的实相,一直隐藏在几个很大的目标背后,那么我们要让我们的本心本性的实相有机会浮现,让你感觉得到,它是感觉的,不是用看的,用感觉。你要让它浮现出来你感觉得到,你要懂得避开那几个障碍物,那几个障碍物特别是在你动态中的时候,它特别容易浮现,这个几个障碍物为何呢?我在这一次的《拨云见日》的后面,后半段有一篇附录,是写《失落的内心》,一万两千多字里面我又很详细的解说,我们的心躲在三根很大的柱子后面,一个是外缘,外缘一动我们就感觉我们都动了,但是我们一直以为是外缘的关系,因为它正在动态中,你就给它给骗了;一个是脑袋中的念头,这个脑袋中的念头,我们一直在动,我们每次有烦恼的时候,一直觉得动荡的时候,大半都是因为脑袋在动,所以我们一直都误以为我们的烦恼是来自于脑袋;另外一个是身中的感受,好的感受、坏的感受,轻快的感受、曼妙的感受、粗重的感受、喜怒哀乐等等的感受,这些都是感受。每当你有烦恼的时候,大半都是身中的感受不断兴起兴起的时候,所以我们又误以为我们的烦恼,我们的心不能平定是来自于感受。


一直以来就是这三根非常非常大的柱子把你给挡住了,我们一直把责任推给三根柱子。我们没有机会避开三根柱子看看内在到底是什么东西?因为你觉得好像无可避,因为它一直都在,你不是眼睛看着外面就是头脑想着里面,对不对?不然就是你的全身的气血正在翻腾,感受一一把你击垮,你不知道怎么样避开。那为初学说法,这就是他的一个困难处。详细细节各位看《失落的内心》,我们还会有单行本来发行。但在这一本《拨云见日》里面已经有附录在里面了。所以为初学说法的时候,禅师必须要想办法,帮你避开那三根柱子,然后让你看得到剩下到底是什么东西?


《中庸》说:天命之谓性。说性就是与生俱来的那个东西,天命就是老天爷给你的,你不知老天爷是谁,但你一出生,它已经给你的,那个最本然的东西。当你避开我刚刚说的这三根很大的障碍物之后,你就会看到一个本来。所以他先请他,你既然为法而来,那法是什么呢?心性的实相。


一般修行者通常会了解到他所追寻的第一个目标,就是明心见性。他以为这个目标是非常高远,但如果《六祖坛经》你好好读,你就会发现那个是当下一秒钟的事情。明心见性是迈向成佛的第一步,不是马上涅槃。但它是迈向成佛的第一步。那是当下就可以得。把这个明心见性的办法说明白,让你可以体会,让你可以验证,让你可以深入,可以体验,这个就叫做法,所有的包括八万四千多条法,都为这个而来。所以你既为法而来,为了了解本心本性实相,那么我先教你把障碍物避开,我让你看到剩下什么。


所以,屏息诸缘,这个缘包含外面包含里面,就是我刚说的这三根柱子。“勿生一念”,不要在外在的外物上,再跟它发生关系,不要在内在的脑袋里飘动的念头,跟它过意不去,就让它去飘,你觉知它,现在正在什么念头正在飘荡?这样就可以了,自自然然就会静下来,不要跟你动荡的念头打架,不要跟树丛里面的蝉叫声打架,有用吗?没用的,你打一辈子也没用啊。现在夏天满山都是蝉叫声,各位,这样如果让你非常不安的话,你有什么办法得到安宁?你要拿着猎枪去打蝉吗?那你打不完的,你只有一个办法,你跟它和平共处,你就得到安然。所以头脑里面有丝丝的念头,那不是重点,跟它共处,觉知你正在纷纷的念头下,你试试看,你就会得到意外的安宁。感受也是一样,不要跟感受攀附一个念头,只有这三个东西会扰乱你的焦点。


那么,黄庭禅整个禅修课程的训练,一直就是为了要引导你避开这三个障碍物而设的,虽然它是一个体验题,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解决。我们两天一直说,一直说,说到下来,两天结束后学员通常来说,才刚刚会发问,才知道怎么问问题而已。但也有一些学员有很深的体会,所以这个勿生一念,是不要跟它打架,不要跟它抗衡,不要跟它发生关系。往内来,避开这三个干扰的一个重点。避开这些之后呢,剩下什么呢?感受,感受身中气机的单纯。那一份觉知,那一份感觉。那个气机脉动的感觉,觉知你整个生命的实体。生命的实体, 你要懂得避开这个肉身,不要老是看着这个肉身的形状,而是在这个肉身里面有一股能量,在这个肉身里面有一股感觉,那个性是藏在那一股能量里面。


改天如果我们眼睛一闭,两腿一蹬,当我们脱离这个躯壳的时候,你会意外发现你还有一个身,那个身才是真正的生命。所以在这个污浊的色身之中,不以觉知色身为主,还是以觉知身中的那一份能量、那一份感受为主。但对于这一份感受要保存、保持它的非常的单纯。


所谓勿生一念,一个什么感受起,不要对它有分别;一个什么想法起,不要有对它有什么阻碍;一个外物如何来来去去,不要跟它攀援。这是你想要了解内在心性实相的第一步。而我专门在教这个的,你很幸运的。


吾为汝说好啦,避开众缘,我来为你说法吧。然后他在等,等时间,他慢慢在那一边调整调整,调整到行者你说的屏息诸缘,到底是什么东西呢?慢慢的感受,明良久要慢慢的调整,不一定是调息,调整你心性的状态。


惠能云:“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本来面目是什么呢?本心本性。本来面目没有那么困难,第一个你得要相信,你的本心本性是不是与生俱来? 各位,你这一点有没有先肯定?现在本心本性应不应当在你身上啊?应当吧?应当的话你要去觉知它就不是什么奢侈的梦想,各位我这样讲,对不对?它已经在你身上了,你只是不懂避开那三根柱子,去看到它清纯的面貌。


好比一个池塘里面,有三个波动正在三个方向不断的跳跃,一只青蛙在那边跳跃,一只鱼在那边跳跃,一个蜻蜓在上面点水,那你就看到三个波动在那边交错,然后里面呢?还有一个很清真的脉动,那个才代表你。可是因为那三个脉动一直都很强,你不知道怎么避开它们,它虽然是第四个脉动,那个真正的脉动,永远存在的脉动是代表真正的你,可是你却不知道怎么认识它,这个就是认识本心本性的困难,所以我们要巧妙的,偶尔可以很成功的避开这一个柱子,偶尔可以很成功避开那一个,但交错几次之后你就知道,哦,什么才是我, 什么才是我本心本性的实相。这个只要花一点时间,它并不是很困难。


每个人都有权利,它也不分智也不分愚,跟你读多少书也没关系,有没有出国留学也都丝毫没有关系,只跟你懂得不懂得避开那一些干扰源有关。而这个干扰源,脑袋是其中一个,所以他说,不思善不思恶。


外缘,反正那个时候也没什么外缘,草丛里风在吹,云在跑,剩下这样而已嘛。那身体里面的感受呢?刚刚气喘如牛,提不动,现在大概尘埃落定,该平息的呢也平息了,对不对?还剩下一个什么呢,脑袋瓜,对吧?脑袋瓜不是不能想,但是脑袋瓜不要跟刚刚那两个东西打架,所以, 纵然现在外在有发生、内在有发生。不思善就是不要喜欢,不要说我喜欢,不要怀那个心情。不念恶,就是不要想我讨厌,哎,这样流汗,好不舒服啊!这就是代表讨厌;说哎,这样子很轻松,好舒服啊!那代表喜欢,对不对?喜不喜欢讨不讨厌不要说,在心里不要这样想。


你感觉一个感受,只是感觉一个感受,但不要喜欢不要讨厌,有没有可能?那当然是有可能的。你曾经这样吗,吃一个东西我问你好不好吃?嗯,还可以。喜不喜欢?还可以。讨不讨厌?没什么。对吧?那就是所谓不思善不思恶的当下。那我们不要说吃东西,喝一口水,你说喜不喜欢?喝水就是喝水吗,然后什么喜不喜欢,当然是很渴的时候就会很喜欢,对吧?你说喝得很饱的时候就会讨厌。


但如果平常没事我也不这样问你,也不是很渴也不是很饱,我问你喜不喜欢?其实你已经在不思善不思恶里面了。可是喝了水有没有感觉?怎么会没感觉,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怎么会没有感觉?你可以充满感受,但是没有贪跟嗔的干扰。你可以有念头去知道我在喝水,可是我可以避开贪跟嗔的干扰,这有没有可能啊?这是非常有可能的。


所以念头不是问题,贪跟嗔才是问题。所以他第一个点出他的重点,不思善,不要贪;不思恶,不要嗔。说哎,坐在这里,惠能你虽然还没有教我东西,可是我看着远山那么样的漂亮,哎呀,我不求道来了,这已经太好了,有吗?你已经被什么给淹没了?被外缘的贪。心跟外缘的贪把你给淹没掉了。这样你看不到,修行不是说人生不能享受,不是说人生不能欣赏,不是这样。而是说,现在我要引导你认识你的本心本性的时候,我要你避开三个干扰源,这样懂吗?为了要让你避开的时候,说念头这时候你应该怎么样?感受你应该怎么样?对外物你应该怎么样?但不表示回家吃饭的时候你要那样,不表示回家跟家人沟通,诶,要去远途旅行的时候你也会那样,不是这个意思。这就是权宜之下的一个用法。


“正与么时”,不思善不思恶的时候,往内观照,心性在内,在那个时候, 一切就回到它的原点。一切的本貌,所谓一切的清真,在未攀附之前的本貌,那个感受,全身的感受, 内心的感受,这都算在内。撇开这个色身不说,里面的那一份感受,对任何感受都不怀贪跟嗔的状态下,你会感觉到一股清真的能量,那个就是每个人的本来面目。


“明上座”就是惠明您,就是上座啦,你上面加个心,代表尊称,就是您。明上座就是惠明您的本来面目。那当然我们现在正在观照的人不是他,是你,各位,对不对?那就是各位的本来面目,也就是心跟性的实相,那心跟性怎么区分?


我们课程里慢慢再来说明,因为这两个字,看起来虽然简单。实际上我们的混淆正是在这个地方。我一一来说明。惠明跟着他的步骤慢慢的做,而后慢慢的观照,听他说完说这一份清真感受,剩下的这一份,你感觉你生命的存在,那一份清真感受就是你本来面貌。我们一直在讲的你的本心你的本性就是在讲这个东西。维持它没有任何攀附,没有任何攀援,没有任何对待的知见去扭曲的状态下,它的本来样子,这就是你的本来面貌。那怎么说呢?做鬼的时候也是这样,也是那一份本来感觉。做仙作佛还是那样,还是那一份本来感觉。所以这叫做本来面貌。


惠明有所体会,所以当下言下大悟。这个说法就是引导众生去体验你的身中气机清真的那个感受,作为整个说法的主轴。在你修炼的过程中,就是以显现那个清真的感受,然后不断地去检验内在的造化的发生,是不是源自于一个清真感受做基础的自然的展开?是以这个作为整个修炼的主轴。可见开悟只在目下,这个是人人都可以得证的。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言观观言

    感恩!20210626

    言观观言 回复 @言观观言: 感谢讲师!20220103

  • 6动的心

    以前看不懂坛经,是觉得言语太简洁了,理解不了。现在在张讲师的详细解说下,感觉很受用。

  • 雁鸿_wt

    张讲师讲的通俗易懂,真棒!

  • 邹琼玲

    原来内心的实相就是法,感恩讲师!

  • 宣承志

    谢谢讲师!讲的太好了!

  • 丫子子

  • mofeisituo

    请问讲师,喜怒哀乐本是气所化吗?喜怒哀乐的当下,气或者说能量,是否可以不随之而来,随之而动?

    黄庭心学 回复 @mofeisituo: 喜怒哀乐本来就是能量,可以透过宽两秒的练习慢慢做到不跟能量对抗时,就可以做到任能量自来自去,而当下非常轻松

  • 摩羯同学读经典

    吃饭就吃饭 觉知在吃饭 无好吃不好吃之分别 好吃贪攀缘讨好 不好吃嗔厌恶 自然吃饭 无为

  • 海中小鱼儿

    有点难度哦,听了三遍才明白,真好

  • 温哥华泛熊

    非常精彩!感谢感恩张老师!期待尽快出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