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制度篇-宰相:百官之首的权力特点

13. 制度篇-宰相:百官之首的权力特点

00:00
15:26

一、思维导图


二、文稿原文


各位喜马拉雅的朋友,你好!我是赵冬梅,欢迎收听“冬梅讲国史”。我们今天来谈一谈宰相。


何为宰相?什么是宰相?如果说对宰相权力地位的印象,那么随便哪个人都可以说得出来,宰相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百官之长,在群臣中地位最高,但论名分则属于臣子。在任何一个时代,宰相都是最尊贵的,是当官的人可以合法追求的最高目标。俗话中有“将相和”则国家兴的说法,又有成语出将入相,相与将相对,将帅是武官,宰相是文官,相的地位通常在将之上,这是传统中国以文统武、文官治国的大格局。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只有辽朝有以宰相为正式官名的宰相,在其他朝代,“宰相”是个通称,不同朝代的宰相,头衔是不一样的。所以,学历史,确认哪个朝代带什么官衔的是宰相,是需要下一番功夫的。可是当时的人们是绝对不会错认了宰相的。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了宰相制度,宣布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所以通常认为,明清两代没有宰相,可是,也有很多人把内阁大学士称为宰相,万历皇帝自己就曾经称呼大学士叶向高为宰相,而叶向高则一再否认,明朝的内阁大学士、清朝的军机大臣为什么就不是宰相呢?


何为宰相,我们需要比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更具体的标准。


但是很难找,制度史的记载往往是非常笼统的一句话,佐天子而理大政,对吗?对。清楚吗?模糊。


关于宰相的职责,古人最喜欢讲的,是汉文帝问周勃、陈平的故事:


汉文帝有两个宰相,右丞相周勃,左丞相陈平。文帝上朝,先问周勃:天下一年判决的刑狱案件有多少起?周勃惭愧地说不知道。文帝又问天下一年的财政收入和支出各是多少啊?周勃又不知道,惭愧得后背冒汗,沾湿了上衣。还好,这时候,文帝就放过周勃,转向了陈平。问同样的两个问题,陈平也不知道,但是他很从容地回答说:这两件事情都有主管的。文帝问谁是主管,陈平说:陛下问司法刑狱,要找廷尉;问财政的情况,要找治粟内史。


这时候,文帝一定不太高兴了,他说:这些事都有主管,那你管什么呢?


陈平说:我管官员。陛下不嫌我愚笨,让我当宰相。宰相的职责,上辅佐天子调和阴阳,理顺四时,下让万物各得其所,外镇扶四夷和诸侯,内亲抚百姓,让各级官员都能尽职尽责。

陈平的回答很漂亮,但是清楚了吗?还是笼统而模糊。比如,用这套说法,还是没有办法解释内阁大学士不是宰相的问题。皇帝的秘书不也是干这些的吗?


   关于宰相职权的确切定义,是现代学者给出来的。给出这个定义的,是我的博士导师祝总斌先生。这个定义已经被学界广泛接受。按照祝先生的说法,宰相必须握有两大权力,只有同时握有这两大权力的官员才是宰相,缺一不可。那么,这两大权力是什么呢?


第一,宰相必须握有议政权,宰相是可以进宫面见皇帝,共议军国大政,协助皇帝最高决策的。这叫入则参对而议政事。除了这种直接的议政权以外,宰相还有间接的议政权,日常政务由宰相以书面的形式向皇帝提出建议,皇帝批准,形成命令。这是在决策环节,宰相所有的制度化的重要权力。


第二,宰相还必须有监督百官执行权。命令形成之后,由宰相负责发布,监督检查执行过程,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且根据实施情况和制度对官员进行考核,这叫出则监察而董是非,董就是监督的意思。宰相府有通过文书处理一般政务的权力。这是在政府运作中的宰相权力,宰相是政府首脑。


同时具有这两项权力的,才是宰相。皇帝身边的各种人,比如高级秘书、受宠的妃嫔,甚至宦官,也可能会获得稳定或者临时性的议政权,但是仅有议政权,也是不能称为宰相的。宰相还必须同时拥有监督百官执行权,主持政府的日常工作。宰相的议政权和监督百官执行权,受到传统和制度的保护,也就是说,皇帝如果不是昏君,是不能任意剥夺和侵占宰相权力的。明朝的内阁大学士和清朝的军机大臣所拥有的议政权,几乎等同于前代宰相的议政权,但是他们没有监督百官执行权。明朝人说内阁大学士只是文墨、议论之官,毫无事权,一切政务,都由(皇帝领导)六部尚书负责,所以,(内阁大学士)跟前代的宰相是完全不同的。


虽然从未有一则法规明确规定宰相的职责,但是,中国传统的政治思想对宰相的职责是有着高度共识的:第一,宰相应当不亲细事,不要被具体繁琐的事务耗费了心神,他的精力应当放在大事上,“但总大纲,于庶政或有所不必问也。”比如,唐太宗曾经批评他的两位宰相房玄龄、杜如晦说:“您做宰相,就应当广求贤人,根据他们的才能授以合适的官职,这才是宰相的职责。近来听说两位亲自受理诉讼,一天到晚忙不过来,还怎么能协助我求贤才呢!”第二,宰相分内的大事,首先是为国家选拔和任用贤才。第三,宰相是皇帝的第一批评人,他有责任向皇帝进忠言。汉顺帝让尚书周举指出官僚队伍的败类,周举说:“刘崎当了六年宰相,从来没听说他又什么忠言,有什么重要谋略,我觉得这才是最糟糕的。”后来顺帝真的就免了刘崎。按照制度,宰相可以经常性地与皇帝会面,举行办公会,商讨国家大事。皇帝是最高决策者,而宰相是决策参与者,可以在决策形成之前对皇帝提出进谏,匡正缺失。宰相的批评是其他官员无法比拟的,因此,宰相缄默不语,是不可以原谅的。当然,也有宰相说了外人不知道的情况。这种时候,就需要皇帝的信任为宰相保驾护航了。


从制度设计的角度看,宰相是皇帝的绝配。帝制的特点是皇帝世袭,官僚选任(不世袭)。皇帝世袭,就意味着选择余地是极小的。开国皇帝经历战争或者政治斗争的考验,政治和行政的经验还可以。守成之主,则多平庸之辈,还有未成年的皇帝、垂帘的太后,普遍缺乏政治和行政经验。这就需要宰相来“佐天子而理大政”了。宰相是谁?有经验的成熟的政治家,通常具有较高的儒学修养,以及长期的行政历练,宰相的政治和行政能力绝对是当世一流的。皇帝世袭,没得选,而宰相是选出来的。皇帝可以没经验,而宰相必须是政坛老手。皇帝可以糊涂,而宰相必须智慧。所以说,宰相对于帝制国家的治理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一个以皇太子身份正常即位的30岁的皇帝,在位二十六年,会跟他的宰相之间发生怎样的关系呢?首先,最高权力交接的过程中,宰相充当了重要的稳定器,阻止了可能发生的阴谋。


其次,宰相充当起皇帝的政治导师角色,一位年长的宰相甚至对皇帝实行了信息筛查,专门奏报给他各地的灾荒困难,“报忧不报喜”,把年轻的皇帝搞得愁眉苦脸,而这位宰相深感欣慰,因为,这会让皇帝知道治理天下的艰难,不至于胡作非为。


接下来,国家遭遇强敌入侵,关键时刻,皇帝起用了一位能力超群、作风硬朗的大臣做次相,为了协调与这位宰相的关系,皇帝做了周密的人事安排,任命自己的亲信做首相。大敌当前,皇帝心生畏缩,首相与次相通力合作,打消了皇帝的逃跑倾向,将国家带向了和平。


危机结束,形势平稳之后,作风硬朗的次相被解职,温和的首相过世,新一拨宰相上台,这其中有温和谦恭的行政高手,还有善于揣摩皇帝心理的国家形象包装专家,和理财能手。皇帝信任行政高手,把日常政务交给他;他自己则与国家形象包装专家一起大搞神圣崇拜运动,封禅泰山,试图把本朝包装成为太平盛世;理财能臣则提供支持。


最后,皇帝晚年,目睹国库空虚,连年饥荒,官僚队伍腐败,太子年幼,皇后权重。出于对女性的不信任,皇帝召回作风硬朗的前任宰相,试图与皇后势力抗衡。最终,得天子者得天下,皇后战胜了前任宰相,辅佐太子即位。皇太后摄政,也并没有让国家坏到哪里去。


在这个例子当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宰相的作用。从头到尾,国家的日常行政是宰相在打理维护的。当国家遭遇危机的时候,也是宰相协助皇帝,稳定了国家的方向——而宰相是皇帝选择任命的。宰相的选任受诸多因素的影响,由过去个案积累而成的惯例是最重要因素,它决定了有哪些经历的哪些官员是可能成为宰相的,而最终选择谁,则要看皇帝的决定。宰相可以是皇帝的政治导师,是皇帝的最高参谋,在关键时刻矫正皇帝的行为,宰相的政治理想与政治作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皇帝的信任。当皇帝决定一意孤行的时候,宰相也只能无奈地追随,比如,当故事里的皇帝开始大搞神圣崇拜运动,消耗国家的时候,那位温和谦恭的行政高手就是如此,他跟了一辈子,悔了一辈子,临终遗言,剃发穿僧袍下葬。宰相对皇帝,只能批评匡正,无法强制改造。尽管如此,皇帝身边有宰相的存在,也是弥足珍贵的了。也正因如此,朱元璋废除宰相制度,实在是中国政治制度的一大损失。


帝制时期的宰相制度有一条非常鲜明的变化线索,那就是:皇帝身边的内廷官员(主要是秘书咨询人员)不断成长壮大,生发出新的机构,这个新机构最终会走出内廷,走向外朝,取代旧的宰相机构,成为新的宰相机构。宰相名称的难记就是这种变化引起的。秦汉的宰相是丞相,晋朝,尚书台从宫里走出来,成为新宰相;进入隋朝,内廷又走出来中书、门下两省,与尚书省构成三省宰相;宋代的枢密院也是从内廷走出来的。这条变化线索透露出帝制时期的权力秘密——皇帝是权力的生发器。受到皇权哺育的群体就有可能获得成长壮大的机会。通常,学者们会用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来解释这种变化。的确,是皇权哺育出来的新机构取待了旧宰相,但是,这是否就是皇权与相权矛盾斗争的结果呢?我们下次再讲,谢谢大家。



三、 名词解释


1. 丞相:中国古代官名,三国以后一般指皇帝下面的最高行政官,辅佐皇帝总理百政的官员即百官之长。

历史:先秦时期有相、相邦等之名,但跟丞相完全不同,因为出土文物秦国东陵器物上刻有金文:八年相邦薛君、丞相殳。这证明相国与丞相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官职,而且是同时并存的,而且相国地位高于丞相。秦国的第1个相国是樛游,后来秦国增设左右丞相作为相邦的副手,秦朝才正式增加设置了中丞相,汉承秦制,依然设置相国,同时设置丞相作为相国的副手。西汉也设丞相,至哀帝元寿二年(公元前1年)改丞相为大司徒,这段时间有300多年,是历史上丞相这一官职设置最久的时期。自哀帝至东汉建安十三年(208)这200余年间不设丞相,建安十三年曹操复设并任丞相,但时间很短。三国和晋南北朝370年间,除蜀和东晋初年、北朝较短时间外,不设丞相,隋朝不置丞相,唐宋时期也基本不置丞相,唐玄宗开元元年(713),改尚书左右仆射为左右丞相,南宋乾道8年(1172)亦改尚书左右仆射为左右丞相,元朝于中书省置丞相,自秦至明朝初年朱元璋(通过胡惟庸案)废丞相的1600年间,丞相的设置断断续续,作为官名的丞相在历史上存在时间并不长。

区别:宰相是中国古代对于辅佐君主并掌握国家最高权力的官员的一种俗称,不是具体的官名。

需要注意的是:宰相不一定是丞相,宰相在不同朝代,有不同的官职对应。

2. 内阁大学士:内阁学士为明、清朝官制之一,品等为从二品。朱元璋仿宋制设置华盖殿、谨身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等大学士,为皇帝顾问。又置文华殿大学士以辅太子,品秩都是正五品。

内阁制度最早出现于中国春秋晋国,晋文公回国后,组建三军六卿,由晋国六卿掌管军政要务,晋国由此而强,成为春秋时期称霸时间最长的国家。

3. 军机大臣:军机大臣,始称“办理军机大臣”,后来又改为“军机处大臣上行走”、“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简称“军机大臣”,俗称“大军机”,雅称“枢臣”,是军机处的官职之一。

负责辅佐皇帝处理军国大政。雍正时首任军机大臣为张廷玉与鄂尔泰。但与宰相职务不同的是此为没有任何品阶的非定制职衔;直到清末官制改定,只能“跪受笔录”。清末1911年首任内阁总理大臣庆亲王奕劻,原亦为领班军机王大臣。

军机处的编制,大臣由亲王、大学士、尚书、侍郎或京堂充任,无定员,一般六、七人。其中资历最深者为“首席军机大臣”,或称“领班军机大臣”,但没有正式的名义。“军机处行走”名目从嘉庆朝后期起即极少使用,仅恭亲王奕䜣以议政王入值军机时使用过一次。另有“军机章京上行走”若干人负责协助大臣处理文书事务。

4. 枢密院:枢密院,封建时代中央官署名,五代至元的最高军事机构,唐始设枢密使,掌文书,以宦官任之。后唐改称枢密院,枢密使辅佐宰相,分掌军政。宋设枢密院与“中书”分掌军政大权,号称“二府”。辽代按南北面官设北枢密院和南枢密院。元代,枢密院主管军事机密事务、边地防务、并兼禁军。明代,朱元璋废之,改设大都督府统军。枢密院的设置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帝对军权的直接控制。


四、历史人物

周勃:汉初将领、汉文帝时丞相


陈平:西汉丞相,曲逆献侯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严黄001

    赵老师梳理得如此脉络清晰,讲述得如此简明易懂。 专业的历史讲座,但是柔和不枯燥。 不忽悠,不掺水。 令人敬佩的优秀历史学者。 拍历史剧的该多认真听听,省得胡编乱造。

    赵冬梅老师 回复 @严黄001: 已经有进入戏剧圈的小朋友私下表白我了来日方长,日拱一足,功不唐捐

  • 翡冷似翠

    今日听来,尤为感叹

  • 燕子_p3f

    穿僧袍的宰相是谁?

  • 槐荫满庭

    制度是常格,人是变格。如果一个政治人物有超常的领导力,那么他就能突破制度的桎梏。所谓的领导力,是能力、魄力、魅力、权力、资历、资源等的总成,比如张居正,有明一代最有权力的首辅,议政监督自不必讲,选拔用人也大权在握,以一己之力为大明续命一百年。同光之际以恭王领衔的军机处也握有很大的权力,一般来讲军机大臣兼尚书,所以议行合一,更具高效。总的来说,靠个人突破制度一来很难,二来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像居正之类,煌煌千年不过曲指可数几个罢了,所以制度建设最重要,它有下限的保证。

  • 钓秋水

    就喜欢听冬梅老师的讲座

  • 声声眷恋

    我想问问赵教授:陆贽为何称“内相”

  • 听友45674263

    这不是说宋真宗吗

  • 听友216926136

    匡正 纠正改正;庶政 各种政务;参对 参见和应对;顺四时 顺应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出将入相 出战可为将 入朝可为相

    赵冬梅老师 回复 @听友216926136: 加油😊

  • 刘杰_s3

    皇权相权之争,到了明清时期就只剩下了高度集中的中央集权和无所顾忌的皇权了……😇😎😴

  • 1376763uyg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