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制度篇-权力最暗时:宦官的卑贱与跋扈

12. 制度篇-权力最暗时:宦官的卑贱与跋扈

00:00
16:25

一、思维导图


二、原文文稿

喜马拉雅的朋友,你好!我是赵冬梅,欢迎收听冬梅讲国史。今天我们来谈一谈皇帝身边的一个特殊群体——宦官。


宦官是什么?他们是皇帝的阉人家奴,因为阉割而失去了性和生育的功能,成为非男非女的“刑余之人”。其实在西汉的时候,正常男性还是能够参与宫廷服务的;全部用阉人服务后宫,始于东汉。在东汉以后,宦官是除了皇帝和未成年皇子之外,唯一可以自由进出后宫和在后宫活动的非女性群体。皇帝使用宦官为宫中后妃服务,等于是在“皇帝的女人”和其他“正常的男人”之间设置了一道人身隔离带,主要目的是为了保证皇室血统的纯正。换句话说,宦官的存在,就是人为的制造了一个残缺的群体,用来维护一个人的绝对尊严。


中国文化中的宦官形象可以用两个词来形容:外形怪异、内心阴狠。明末清初的唐甄在《潜书》中把宦官称为贱奴“丑奴”。在谈到宦官外形的时候,唐甄说:“望之不似人身,相之不似人面,听之不似人声,察之不似人情。”总之就是非男非女,不像人样。我们今天的文学和影视作品当中的宦官,基本上都是这种高度异化的形象,比如宦官的声音一般都会处理成一种非常扎耳朵的状态,“其声似童不颖(像孩子但是不聪慧),似女不媚(柔媚),似哑成声(好像是哑的可是能出声),似狸成语(像狐狸叫可是能说话),不似人声也。”在很多文学和影视作品当中,宦官往往还能练成阴毒高超的武功,比如“葵花宝典”。大银幕上的这类宦官简直就是一种近似于鬼魅的存在。


身体的特殊残缺反而可以成就阴毒高超的武功,这其实是相当不合情理的,这种不合情理的想象却被广泛接受,这是因为,对于宦官和一切卑贱的异类,人类的文化当中通常都抱有自觉不自觉的恶意,缺乏基本同情。当然,宦官也确实有着令人厌恶的历史。每一次宦官被历史所记录,基本上都是和专权、乱政联系在一起的,相反,那些曾经对历史做出积极贡献的宦官,当人们谈起他们的时候,往往会有意无意地回避他们卑贱的宦官身份,比如改进造纸术的蔡伦,比如史家司马迁,比如航海家郑和;同时被回避掉的,还有宦官身份带给蔡伦、司马迁与郑和辈的精神与肉体的双重屈辱。


古代的埃及、希腊、罗马、奥斯曼土耳其帝国,都曾经有过阉人奴隶,但是没有哪一个国家的阉人奴隶像中国的宦官一样,曾经在政治舞台上如此显赫,又如此的恶名昭著。


帝制王朝当中,东汉、唐和明三朝,宦官干政的现象是最突出的,但是这三个朝代,造成宦官干政的具体原因和权力格局是不一样的。


东汉宦官干政的起因,是小皇帝要争取独立。东汉的皇帝,除了开国的光武帝和明帝,以及在傀儡状态下顽强存在的献帝,中间诸帝,大多短命。皇帝夭折,幼主即位,皇太后临朝称制,外戚专权,对小皇帝实行“关系封锁”,让他没有机会跟群臣接近。小皇帝成年之后,想要夺回皇权,茫然四顾,唯一可以依靠的就只有身边的宦官了。皇帝与宦官结盟,从外戚手中夺回权力,宦官因此获得了朝政的主宰权。伴随着小皇帝的即位、成年与夭亡,外戚、宦官轮流执政,循环往复,像是一场无休止的闹剧,在洛阳的宫廷不断重演。饱读诗书的官僚和普通豪强大族则被排斥在高层权力之外。归根结底,这是由于东汉特殊的权力结构所决定的——东汉的权力结构的特点是皇帝与几大外戚家族分享政权。皇帝由于自身的暗弱,需要宦官的辅助,而宦官得到皇权的哺育,狐假虎威,凌驾一切,甚至对皇帝个人形成威胁。


唐朝的宦官有一张内外呼应的权力网络:在外,各个藩镇,只要还服从唐中央的领导,没有明目张胆的反叛,都设有监军使,而这个监军使是由宦官担任的,权力极大,甚至可以在节度使之上,代表中央监控藩镇军队。在内,也就是首都,出现了以“四贵”为核心的宦官机构。“四贵”指两位枢密使和两位神策军中尉。枢密使掌握着皇帝的信息渠道,参与决策。神策军中尉掌握着唐中央的禁军主力。除了四贵以外,首都与宫廷的保卫、马政都由宦官掌握。各位可别小瞧了马政,古代的马是骑兵战斗力的来源,属于战略武器。各位都知道,唐后期藩镇割据,唐中央能够直接掌控的地域缩小了。各位可能不知道的是,唐后期政治还有另外一个变化,那就是,在缩小了的唐帝国当中,皇帝的控制力在加强,控制的深度和广度都增加了。那么,由谁来实现这些控制呢?宦官可以说是其中最重要的力量。从制度上看,唐朝的宦官早已不再是扫地洒水伺候宫廷贵妇的了,宦官机构内外配合,织成一张大网,加强了皇权对各种资源的控制。


明朝的宦官专权同样也是有制度保障的。明朝宦官有所谓二十四衙门,权力广泛,无所不包,各衙门的主管宦官叫做太监,太监这个词就是这么来的。真正让明朝宦官势力大张的,是两项关键权力,这两项权力,都是明朝政治水平低下、用心黑暗的表现。第一是司礼监太监所享有的批红权。什么叫批红呢?简单的说,就是用红笔在文件上批示。“批红”本来是谁的责任呢?皇帝,但是在通常情况下,大部分的批红其实是由司礼监的太监执笔的。所以,究竟是谁在指挥这个国家呢?宦官。从根儿上说,明朝的宦官干政是名正言顺、制度允许的,一旦皇帝犯懒或者没能力批红,宦官的意志就成了国家意志。这是宦官的第一项关键权力。明朝宦官的第二项关键权力是他们掌握着东厂、西厂、锦衣卫等特务机构。特务政治在很多朝代的王朝末路或者政治斗争激烈的时候都出现过,唯独明朝太奇怪,从一开国就好这口。明太祖朱元璋搞锦衣卫,明成祖朱棣搞东厂,明宪宗搞西厂。厂卫横行,告密成风,这国家、这人心哪里好得了。


按照中国传统的政治观点,宦官专权意味着政治腐败,通常会导向王朝的灭亡。关于宦官的祸国殃民,学者们举出了很多例子,比如说,东汉的大宦官侯览先后抢夺民宅381所,民田118顷,为自己盖了16处深宅大院。这当然是腐败。又比如,东汉的官员选拔靠的是征辟和察举(推荐加考试),而在宦官的把持之下,能够上来的都是有关系的,根本没人理会他们的德行和学问,所以民间有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的说法。这是更深层次的腐败,它败坏了政治制度和政治风气。


史书记载,唐朝的大宦官仇士良告老还乡,临别之际,全体宦官都来送他。仇士良发表临去感言,告诫同类说:皇帝千万不能让他有闲空,皇帝闲了一定会读书,接见儒臣,听取不同意见,那就会变得有智慧有远见,不爱玩,减少出游打猎,到那个时候,他对我们就没这么好了,我们的权势也就轻了。所以,为各位考虑,那就不如搜刮财富、选雄鹰宝马,天天领着皇帝打马球、狩猎,用音乐和美色来蛊惑他的心灵,让他享尽奢靡,身心愉悦不愿意停下来,那他必然会排斥儒家的经典、懒得理外面的事,到那个时候,天下的事就都握在我们的手里了,恩泽权力还能跑到哪儿去呢?仇士良的这番话,简直可以充当宦官包藏祸心、败坏政治风气,意欲祸国殃民的自白书。


不过,说老实话,我有点怀疑,宦官专权导致王朝灭亡的说法,可能还是带有士大夫集团的偏见。比如,唐后期的宦官的确拥有左右政局的庞大势力。从唐宪宗到唐末帝,九个皇帝之中,有八个是宦官拥立的,两个被宦官谋杀。但是,我们从现存的唐代宦官传记中,其实找不到太多宦官影响政策,从而导致国家败亡的实例。宦官有腐败行为,士大夫官僚在腐败方面也是不遑多让的。宦官有派系,士大夫官僚也有派系,而且官僚之间的倾轧更为激烈。所以,很难说宦官专权就一定指向王朝的灭亡。相反,如果我们看历史事实的话,东汉与唐的灭亡都是在诛灭宦官之后发生的事情。所以,有学者指出,到了唐朝灭亡前夕,唯一能够给昭宗皇帝带来安全的就是宦官集团了。……宦官作为一个政治军事集团被翦除之后,唐皇室也就完全失去了最后的可以依赖的资源。


为什么会出现宦官之局始结,而国亦随之亡矣的局面?因为宦官本来就是皇权的寄生物,宦官这个被人工去除了性能力的特殊人群,是一种纯粹孤立的存在,尽管有势力的宦官也会娶老婆、收养儿子女儿,有些宦官夫人的墓志铭,同样也会写得热热闹闹,说她如何贤惠的相夫教子、敦睦亲族,但是,宦官毕竟无法结成真正的婚姻关系,也无法产生自己的儿女。他们的生命是畸零的,既不能成为丈夫,也不能成为父亲,以“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标准衡量,宦官更无法做孝顺的儿子。所以,在正常的社会文化当中,根本就没有宦官的生存空间。宦官可以权倾一时,但却始终是一个下贱的群体。人们畏惧宦官手中的权力,可是同时也瞧不起宦官。最简单的道理,人们再巴结宦官,也没有人想自己变成宦官,更没有人会想要让自己的儿子做宦官。这种畸零就让宦官只能依附于皇权,成为皇权最忠实的奴仆。汉元帝说“中人无外党,精专可信任”,一语道破宦官群体的存在价值。宦官本身无权力,他们所有的权力都来自皇帝,因此,不管宦官的权力看上去有多么大,但那都是皇权的机甲。同样的,打击宦官就等于打击皇权。


好,这就是今天的内容,谢谢大家。关于皇帝制度,我们就只能说到这里了。下一次,我们开始谈谈官僚集团,首先说宰相。


三、名词解释

1. 傀儡:亦作“傀垒”,原指木偶,如傀儡戏。后比喻不能自主、受人操纵的人或组织,如“傀儡皇帝”“傀儡皇太子孺子婴(被王莽操纵)”。

2. 狐假虎威:是先秦时代汉族寓言故事。假:借。狐狸借老虎之威吓退百兽。后以“狐假虎威”比喻仰仗或倚仗别人的权势来欺压、恐吓人。出自《战国策·楚策一》:“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3. 藩镇:亦称方镇,是唐朝中、后期设立的军镇。藩是“保卫”之意,镇是指军镇;唐代朝廷设置军镇,本为保卫自身安全,唐玄宗为防止边倕各异族的进犯,大量扩充防戍军镇,设立节度使,共设九个节度使和一个经略使,时称天宝十节度。

4. 二十四衙门:是明代宦官伺奉皇帝及其家族的机构,内设十二监、四司、八局,统称二十四衙门。

十二监:司礼监,御马监,内官监,司设监,御用监,神宫监,尚膳监,尚宝监,印绶监,直殿监,尚衣监,都知监;

四司:惜薪司,钟鼓司,宝钞司,混堂司;

八局:兵仗局,银作局,浣衣局,巾帽局,针工局,内织染局,酒醋面局,司苑局。

四、历史人物

蔡伦:东汉宦官,蔡侯纸发明者


司马迁:西汉史学家、散文家


郑和:中国明朝航海家、外交家、宦官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1384621wnfd

    司马迁怎么能是宦官呢?

    蕭亞軒MISSELVA 回复 @1384621wnfd: 宦官不是贬义词 蔡伦 郑和 司马迁都是宦官

  • 明凡书苑

    赵老师,太史公司马迁不应该归入宦官群体吧?

  • 描图鸭嘴笔

    说司马迁是宦官不好吧

    1397338qqqq 回复 @描图鸭嘴笔: 东汉开始,宦官全部由阉人担任

  • DL_9w

    司马迁不是宦官,是史官受了腐刑

  • Linda_小岛

    所以,赵老师,我可不可以就此得出一个结论……宦权其实从来都不是皇权的危机来源……

    赵冬梅老师 回复 @Linda_小岛: 理解到位。宦官从来就是皇权的寄生物,也是皇权的爪牙。

  • 雪莉高

    赵老师从不同角度深层次分析问题,不片面、不偏激,受教了

  • 1983620mzes

    感谢讲解万历十五年。各行各业都须有师傅。

  • 建迅

    司马迁 是宦官吗?司马迁是国家史官

    Jianfei_tY 回复 @建迅: 好好读一下史书,你会发现司马迁就是宦官,虽然

  • 拙诚有道

    赵老师,司马迁不能算宦官吧?

    赵冬梅老师 回复 @拙诚有道: 很不幸,腐刑之后,他是

  • 维睿3793

    赵老师,司马迁只是受了宫刑,不是宦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