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制度篇-权力实习:从登上帝位到运用皇权

8. 制度篇-权力实习:从登上帝位到运用皇权

00:00
14:40

一、思维导图


二、原文文稿

各位喜马拉雅的朋友,你好!非常感谢你的信任,愿意花钱但更重要的是愿意花时间来听我聊聊中国史。


在这个节目开始磨合的时候,我的编辑小伙伴曾经提醒我不要太难太专业。不过今天我还是想说一点专业历史学的进步。我们的进步是什么呢?我们终于开始认真地注意到历史是有过程的了。从封建到郡县,这是过程;楚国八百年,这是过程;唐朝的兴衰,这也是过程。这些过程都是大的过程,我在这儿说的过程,是指那些相对于宏大过程而言的小的、细微的过程。


比如,一个历史人物,从出生到死亡,就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持续不断地和周围世界进行信息交流,他经历、体会、反思、进步、倒退,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健康状况在变化,他的阅历在增长,他的地位有浮有沉,他的环境有时顺风顺水,有时山重水复,有时山穷水尽。跟我们一样,在不同的境地中,他会有不同的想法,写出不同的文字,说出不同的话。这些话可能前后一致,也可能互相矛盾。因为,这个人是一个变化中的人,而变化中的人是有他的过程的。


从前的历史学并不真正尊重过程。比如写一个英雄,那从一开始就是奔着神坛去的,可以缓缓登顶,但是路径特别明确,从年轻时候就开始发表特别励志的讲话,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为了有朝一日成为英雄。写一个政治家,他基本上从一登上政治舞台就是那副气宇轩昂、领袖群伦的样子了。而现在的历史学尊重过程,尊重过程中那些偶然事件对人物、事件、制度的影响。


现代历史学重视过程的一个重要的例子,是承认皇帝从登上帝位到能够熟练地操控皇权是有过程的。当上皇帝不容易,但是戴上皇冠、登上宝座实在不等于就会当皇帝、能当皇帝,当的好皇帝。一句话,皇帝是需要学习的。对,今天我们就来谈谈皇帝的政治实习。


今天很多人对皇权有一个极大的误解。他们总是喜欢从权力的角度来认识皇帝,认为当了皇帝就有了为所欲为的特权,如果这么看,那么当皇帝的确是很简单的。我们不否认皇帝有至高无上、超越一切的权力,但是,伴随着这种最高权力还有最大责任——治理国家的责任,维系王朝长治久安的责任。这个责任太重大,所以,古人说起来当皇帝很少是喜形于色的态度,而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心怀畏惧的。孔子曾经说过:“贤明的君主有三大恐惧,第一是处在尊贵的位子上,就听不到批评的声音了;第二是志得意满自己会膨胀,变得骄傲起来;第三是明明知道真理所在,却不能践行。”(《韩诗外传》卷七。


政治是一项实操性极强的行当,位置越高,能够调度的资源越多,需要处理的问题也会越复杂,当皇帝,处最高之位,拥天下之大,也面临着最庞大的复杂体系要管理,内政外交,高层政争,人才的选拔,地方的控制,边疆的稳定,黄河的治理,灾民的赈济,社会的稳定,生产的发展……我想想都觉得头大,反正我,白给个皇帝也是坚决不做的。


皇帝需要政治实习,在做中学,学中做。说到皇帝的政治实习,各位可能首先想到的是守成之主,其实开国之君同样需要学习。开国之君的学习难点在于从马上得天下下马治天下的角色转型。取天下与坐天下是很不一样的,取天下是推翻别人,坐天下是做好自己,推翻别人面对的是别人的错,做好自己要面对纷繁复杂的事。这个转型其实并不容易。即便是转型成功的例子,比如唐太宗、宋太祖,也会有遇到很多的麻烦。


宋太祖某日退朝之后,闷闷不乐,一个坐了半天不说话。等他脸色和缓的时候,旁边的人就问他为什么不高兴。宋太祖说:你以为皇帝是好当的吗。顺着性子处置了一件事情,结果发现错了。想起来真是不痛快啊。


开国之君最难当的地方是他的责任重大,开国之君是奠定一个朝代格局、调性的皇帝,他的说法、做法都会被本朝后世的皇帝奉为祖宗之法。开国之君格局宏大、态度包容,这个朝代也就格局宏大、态度包容;开国之君狭隘自私没格局,这个朝代也就格局扁小。


那么,开国之君怎样才能做到格局够大呢?单凭个人经验是不够,必须要向历史学习,要了解既往朝代的兴亡教训,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过于自负的皇帝往往是没文化的皇帝,而越是没文化的皇帝,越是任性胡来。最著名的负面典型,就是明太祖朱元璋了。1600年的宰相制度,他竟然说废除就废除了!这推倒一切的胆子,令人惊叹。什么叫无知者无畏啊,这就是。


开国之君需要政治实习,守成之主就更需要学了。他们要学的东西更多,怎么跟大臣打交道,怎么处理文件,怎么签字画押,怎么树立权威,怎么运用权力,事无巨细,都要学。比如宋英宗是从宗室继承大统的,他后来说过一句话,特别有意思。他说,我从前没当皇帝的时候,看那些宰相大臣,觉得他们都好了不起。如今接触多了,才知道,都不过是些平常人。”他开始瞧不起宰相大臣了,因为他开始学了开始懂了。


宋英宗刚即位的时候,发生过一件小事。先皇是病死的,没治好先皇的病,医疗小组责无旁贷,于是,英宗就跟宰相们一起商量怎么处置那些倒霉的大夫。12位大夫,有宰相提出,其中的2位很晚才加入医疗小组,应当轻责。英宗忽然就变了脸,说:“听说这两位大夫是宰相推荐的,对吗?”宰相们只好承认。英宗依然板着脸,说:“那我就不敢说了,还是各位大人来裁决吧。”最终,在12名受到处分的大夫中,这2位是被修理得最狠的。老皇帝得了该死的病,大夫有什么办法?况且这两位倒霉蛋儿还是最后加入医疗小组的。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英宗严惩两位大夫,目的就是要向宰相大臣们宣示权力——虽然朕是你们辅佐上来的,但朕既已是皇帝,那就是皇帝,朕的意志至高无上,必须得到尊重!


从登上帝位到宣示权力再到树立权威,再到熟练地运用权力,应对纷繁复杂的突发和重大事件,成为一个至少不坏的最高决策者,其实是一个很艰难的过程。而皇位继承人的选择余地又是那么有限,基本上能上来的也就是“一般人”,所以,为了保证皇帝能够比较合适地操控皇权、管理国家,就必须对皇帝和皇太子进行教育。


中国和西欧历史有一点很大的不同。他们的贵族是军事贵族,相对野蛮,没文化;文化掌握在教会手里。我们的贵族-官僚,可以是允文允武,文武双全的,但是基本的发展趋势是越来越重视文化,而忽视军事素质的培养。中国的皇帝,即便是像刘邦这样出身平民,作风粗鲁,可以往儒生帽子里撒尿的,也都基本上还肯重视文化。


到了宋代,出现了皇帝的读书会,叫做经筵,经是儒家经典的经,筵就是席子,可以坐在上面读书的。在经筵中,老师是最优秀的儒者,教材是儒家经典、本朝列祖列宗的语录和光荣事迹和历史书,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就是经筵教材。通过经筵的学习,再加上政治实习,慢慢地,理论结合实际,历史映照现实,皇帝就知道边界在哪里,规则是什么,该怎么当皇帝了。


没受过教育、或者毫无准备就登上帝位的皇帝,对于国家来说,那真是灾难啊!明朝这类皇帝比较多。比如明世宗,嘉靖皇帝。他的堂兄武宗正德皇帝溺水而死,只有十五岁的嘉靖被选中,当了皇帝。而他事先毫无准备,没受过良好的教育,文化水平低下,连像样的话都写不出来。他知道权力是个好东西,但他不知道权力意味着责任。所以他一意孤行,任性到极点,专制到极点。


他在位的时候做的事情都是荒唐透顶的,早年为自己的爹争面子,他爷爷是皇帝,他伯父是皇帝,他爹不是,而嘉靖偏要尊他爹为皇考,更过分的是,嘉靖要否认他伯父的皇考地位,只肯称呼他皇伯。两百多名官员仗义死节,坚决反对,于是乎,嘉靖挥舞起权杖,四品以上的褫夺俸禄,五品以下的打屁股——廷杖,一共打了134个,死了16个。这是他早年干的荒唐事儿,中年以后,荒唐加倍,躲在西苑(今北海、中南海)炼丹,把朝政丢给奸臣严嵩。结果怎么样,政治腐败,内忧外患,蒙古人在北边骚扰,倭寇在东南肆虐,民间叫苦不迭。他自己想办的事儿都办成了,这是一个皇帝应该做的事情,他基本都没做。


而这样的荒唐皇帝,在明朝不是一个俩。嘉靖之后是隆庆,隆庆之后是万历,万历之后是只做了一年不到的光宗朱常洛,再接下来就是熹宗天启皇帝了。这位皇帝最著名的事迹是木工活出众,他不会当皇帝,因为他连字都不识。他为什么不识字呢?他明明是光宗的儿子啊!其实不光是他,他的爹光宗也没受过什么教育。光宗为什么没有受教育,因为他的爹万历皇帝压根儿就不想让他上,所以就不想给他教育,也不让他的儿子受教育!明朝皇室,连这样荒唐的事情都做得出来。为什么?根子还要往明太祖朱元璋的身上去寻。作为开国皇帝,朱元璋的气量、格局都太小了。


好,这就是今天的节目,谢谢大家。下一次,我们要把目光从皇帝身上移开,移到皇帝身边的附属人群,首先是后宫。不,不是甄嬛传。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昌旭大王

    老师,我觉得既然喜欢并选择来听您讲的历史,那肯定都是对历史有所了解的听众。肯定还是有较高接受能力的,所以我们还是希望您可以加入更多偏向学术的内容,这样也可以提高我们的接受和认识水平,并且我们可以学习很多的知识。每期的内容也都比较短,并不会让我们感到疲惫的。

    小霸王_0l 回复 @昌旭大王: 附议

  • Kara_vv

    希望更专业些,花钱买就是希望听到更多专业的知识

    赵冬梅老师 回复 @Kara_vv:

  • 跑步0117

    赵老师,您的课俺反复的听,讲的真好。前几天又在网上找您的书,买最近出版的(大宋之变)。很多人追娱乐明星,一笑而过。我们追您这样知识之星,晓古今之变。人就像成熟的麦穗,低头含笑,内心充满着自信。谢谢老师辛苦,有您这样的老师,是我们的幸运。

  • 听友204432000

    赵老师的历史课,对华人是个普及,也让听者能坚持。

  • 倔强的花

    希望您能把更深刻的学术知识做些介绍,谢谢!

  • 明凡书苑

    赵老师讲历史这么好。我们花几十块钱就可以享受北大历史系的高水准课程,那是赚大发啦!

    赵冬梅老师 回复 @明凡书苑: 暖心

  • 我爱丹宁布

    感觉老师对朱元璋看法偏颇了,他后世影响很大,包括近代都有他手段的影子,他废宰相制度专权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未有趁手的良臣…气量小不会有人为他卖命打天下,帝王之术都是雷霆手段,开国之君让开国功臣善终,不是没有处理好的如刘秀和赵匡胤,但形势不同,手段不同罢了

  • TSH_YH

    不要低估愿意花钱听众的水平,请竟可能专业一些

  • 槑贫芥

    老师您讲的太好了,一个好的制度比之一个好的皇帝,更能给百姓带来长远的利益。

  • pangdudu_8h

    有点后悔买了赵老师的课,感觉鸡汤偏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