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制度篇-概览:两千年“分封”与“郡县”

19. 制度篇-概览:两千年“分封”与“郡县”

00:00
15:09

一、思维导图


二、 文稿原文


各位喜马拉雅的朋友,你好!我是赵冬梅,欢迎收听“冬梅讲国史”。从今天开始,我们要用6讲的时间来谈谈帝制国家的地方治理问题。今天是这个单元的第1讲,我们简单地谈谈“封建”与郡县的大讨论。


首先必须做一个声明,“封建”是中国古代本来就有的一个词,但是古人所说的“封建”跟我们今天通常所说的封建社会”的封建很不一样。“封建”作为一种国家组织形式在中国和西欧都出现过,但是,它们出现的绝对时间和“相对时间”都差别极大,“相对时间”指的是阶段性的社会发展序列。一般认为,西欧的封建制出现在公元8世纪,到1718世纪逐渐被资本主义制度所取代,它的时间序列是“封建”然后“资本主义”。按照马克思主义五种社会形态论的指引,封建社会的后期应当出现资本主义的萌芽。这个封建就是今天通常所说的封建。再往前走一步,按照社会进化论的指引,“封建”就意味着落后腐朽堕落。


但是,我必须指出,这个封建的背后其实充满了误读,用“封建”去对译西欧的“feudal society”,这个大致没错;然而非要把中国的帝制时期当作封建社会,去挖掘其中的封建落后元素,那就是削足适履、南辕北辙了。这个“封建”绝不是中国历史上真实存在过的封建。那么,古人所说的封建究竟指什么?


古人所说的“封建”指的是“封邦建国”,这是西周所开创的一种国家组织形式。公元前11世纪武王克商之后,周公把天下分为七十一国,大封诸侯。这些诸侯大部分是周王室的同姓,也有周王室的异姓亲戚。分封之后,西周国家的治理方式就是这样的了:周天子直接管理王畿之内的土地;王畿之外,诸侯是自己封国内土地和人民的最高所有者。因此,从整个国家的角度来看,虽然在观念上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周王是天下共主;但是,周天子对各地实行的是间接统治,权力是分散的。诸侯与周天子之间靠宗法关系维系,诸侯为周天子镇守疆土、捍卫王室,缴纳贡物。在封国之内,诸侯是国家的主人,统治权世代相传。诸侯也可以把土地赏赐给下一级的臣子,彼此形成封建等级。这就是古人所说的“封建”。它有三个关键词:第一,西周,这是儒家政治理想中的黄金时代,开创封建制度的周公更是孔子的偶像。第二,“贵族政治”,权力世袭。第三,“地方分权”,诸侯是封国的主人,周天子不干预封国事务。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废封建为郡县”,中国的封建制结束。所以,中国的封建的时间序列是“封建”然后“帝制”加“郡县”。相应的,我们也可以为郡县制总结出三个关键词来:第一,秦朝,“郡县”制是和短命而亡的暴秦联系在一起的;第二,“官僚政治”,官僚的权力不能世袭;第三,中央集权


秦汉之后,郡县制成为了帝制国家地方治理的主流方式,封建制偶尔露头,但基本上都是作为负面因素出现,比如汉代有“七国之乱”,西晋有八王之乱,明朝有燕王朱棣的篡位。就政治实践而言,帝制两千年,封建制基本上是全面溃退。但是,另外一方面,在理论上,有关郡县与封建哪一个更好的讨论却是两千年不停歇,有人主张应当恢复封建,也有人主张维持郡县。


关于这些讨论,教科书是基本不提的。教科书上的历史叙述基本上是只有一个方向,是一条直线下来,不由分说的。那些曾经存在的可能性,那些为追求更美好社会所做出的理论探讨与实践努力,假如后来并无回响,则往往会被无情舍弃,就当它从未发生。比如封建与郡县的大讨论。可是古人为什么要进行这些讨论?他们又是怎么说的?下面,我们就选其中的一场讨论,来看看辩论双方都说了什么,怎么说的?


哪一次呢?规格最高的一次。怎么叫规格最高呢?讨论的发起者和主持人就是皇帝本人——唐太宗李世民。封建论的主辩是宰相萧瑀。“对方辩友”则包括礼部侍郎李百药和名扬后世的直臣魏征。


唐太宗为什么要发起这场讨论呢?作为中国历史上对理论最为关注的皇帝之一,他想要解决的,是帝制时代的终极问题:我希望本朝的统治能世世代代延续下去,江山社稷坚如磐石,长治久安,应当怎么办?


萧瑀给他的答案是恢复封建制。萧瑀的论证方式是以史为鉴的。他说:“历史上那些做到了长治久安的国家,都是因为实行了封建制。秦朝二世而亡,就是因为废除封建改行郡县。汉代郡国并行,两汉加起来享国超过四百年。魏晋以后又废封建,结果都不能长久。综上所述,封建之法,实在是可以遵照执行的。”


这一番话打动了唐太宗。史料记载“上然之(皇帝觉得萧瑀说的很有道理)”,于是下令在更大范围内讨论封建制的可行性问题。


萧瑀所说的,以今天的历史认识来比对衡量,有很多并不真实。所以,唐太宗和萧瑀的历史知识水平和认识水平,跟今天的历史学家是有很大差别的。他们对历史的认识非常笼统,对于任何朝代的认识,都缺乏贴近事实的观察,只有模糊朦胧的印象,而这种印象通常来自对于朝代初期某些人某些做法的一知半解的观察。这种历史认识方式,一直到今天,在中国还有很大市场。不客气点说,我们这个民族,一方面号称有着全世界连续性最好的历史记载;另外一方面,哪怕对于本民族的历史,也是常常满足于一知半解的。我们并不真的了解过去,所以,对于现在和未来,也是凭运气的。


当然,话又说回来,萧瑀之所以能够打动唐太宗,靠的绝不止是上面这么简单的一席话,而是他们有着共同认可的认识前提,那就是,在封建制下,同姓为诸侯,镇守各地,可以实现对中央的拱卫,这叫宗子维城。这种观点在封建论者当中是非常主流的。封建论者认为,郡县制一切权利归中央,皇帝什么权都揽,什么事都管,把全天下都自己独占,太过自私。把鸡蛋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反而是不安全的,奸臣从内部搞破坏,敌国从外部进攻,皇帝和中央打不过,这国家就完了。而在封建制之下,皇帝怀着一颗公心,把天下分给弟兄子侄,封他们做诸侯,给予诸侯一定的自治权。这样,权力分散,资源也是分散的,一旦中央遭到破坏性打击,同姓之亲还在,他们可以起来勤王,从而帮助整个国家度过危机。权力的分散,反而可以促成整体的安全。当然,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手握大权的最高统治者出以公心,要舍得放权。“宗子维城”,靠血缘建立安全网络,这应该是唐太宗愿意接受封建制的最核心理由。此外,还有一个理由,郡县制与暴虐的秦朝相关联,体现了统治者的自私;封建制与圣王的西周相关联,体现了统治者的公心。因此,接受封建制就意味着在道德上占据了制高点。这也是太宗乐见其成的。


不过老实说,我只要想到两年以前这位唐太宗皇帝曾经在玄武门前弯弓搭箭,毫不犹豫地射死了自己一奶同胞的亲哥哥太子建成,我就很难想象,他竟然会相信宗子维城。他靠什么信呢?难道他大哥和三弟都是从他母亲肚子里钻出来的妖怪?


可是,唐太宗说他信,而且,他真的命令群臣去讨论封建制的问题。然后,似乎没费多大劲儿,他就被李百药和魏征说服,不搞封建制了。魏征的理由主要是强调实施困难,特别是制度转变可能带来的财政困难。而李百药用来说服唐太宗的理由更复杂,也更具有代表性,可以归纳为四条:


第一,不能简单地拿历史说事儿。周的国运长久和秦的短命而亡,都是上天决定的,跟封建、郡县没太大关系。这一点,李百药的结论是对的。但是他把这一切全推给天就不对了。明末的顾炎武就指出,“春秋之世,灭人之国者,固已为县矣”,郡县制的产生比秦帝国的统一要早得多,它是诸侯国对新占领区所实施的新的统治方式。


第二,“宗子维城”那一套靠不住。当然,李百药不会像我说的这么露骨。他只是说随着时间的推移,亲戚关系就远了,原本指望可以保卫中央的力量,反而会变成仇敌,各个诸侯国之间也会发生战争。这一点,从春秋战国的历史就可以看得很明白的了。


第三,李百药认为,诸侯权力世袭,会一代比一代荒淫暴虐,骄奢淫逸,靠他们治理地方是靠不住的。相反,官僚是选拔上来的,可以选贤举能。而且,正因为地方官是有任期的,所以,他们和当地老百姓之间不会结成稳固的利益关系,威胁到中央。


第四,陛下的英明生民以来,一人而已,有陛下在,移风易俗,感化天下,何愁江山不永固?!李百药对太宗德行的赞美夹叙夹议,是一个大长段,我把它简化到这么短,基本上也表达了意思。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这第四条理由,太宗一定是很受用的。前面三条,也都很有道理。所以,最终,太宗并没有搞封建制。有趣是,他后来又试图搞刺史世袭制,要用亲王和功臣来做刺史,然后“子孙世世承袭”。当然,世袭刺史制也遭到反对,没有搞成。


中国历史上规格最高的封建与郡县大讨论到此结束,郡县制继续向前,封建制则保留在部分学者的思想资源中。最后,我们要回答前面提出的那个问题了——古人为什么要进行封建与郡县的讨论?这个问题的实质是国家的组织形式,是地方的治理方式,而隐藏在讨论背后的就是唐太宗提出的那个终极问题如何实现王朝统治的长治久安。在地方治理当中最核心的问题,是分权与集权的问题,郡县制的倾向是中央集权的,集权会导致地方听话但是空虚无力。封建制的倾向是地方分权,高度自治,这样的地方是有力量的但也可能走向割据。当郡县与封建是一道二选一的题目时,所有的皇帝当然都选郡县。好,这就是今天的内容,谢谢大家。


三、名词解释


1.  王畿:读音:wáng jī, 古指王城周围千里的地域。泛指帝京。

2.  宗子维城:宗子维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罗泰新作,全书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周代氏族社会的基本情况,第二部分为其内部融合与外部分界,第三部分为东周时期的变革与重组。《宗子维城》以历史分析的方法来看待中国青铜时代的考古材料,观点新颖,视角独特,论证有力,读后使人耳目一新,可谓近年来关于中国青铜时代研究的典范之作。


四、历史人物

周公:中国商末周初儒学奠基人)


魏征:唐朝政治家,史上最负盛名的谏臣。


萧瑀:南梁宗室、唐朝宰相)

李百药:唐朝史学家、诗人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维睿3793

    赵老师,李元吉应该是李世民的四弟吧?

    赵冬梅老师 回复 @维睿3793: 算上元霸,是

  • traveler_5f

    什么时候能修改教科书,准确的表述历史概念,希望老师们都能呼吁一下。

    赵冬梅老师 回复 @traveler_5f:

  • 师菲暄_h6

    不读书,哪知什么是封建?😰

  • 米乐弥勒

    赵老师讲得真好!

  • 有你才伟大

  • 心照0510

    还好,没开倒车,不然秦始皇要痛心疾首了。希望听到赵老师讲秦朝的事

  • 听友396361170

    封建制,郡县制在易中天中华史有详细讲述。

  • aid8tccsg9dptknpier9

    老师,我想买您讲的书,哪里买?

    赵冬梅老师 回复 @aid8tccsg9dptknpier9: 我在动态里告诉好多回了,可是我找不着动态《法度与人心》《人间烟火》,两本

  • 大便超人爱听书

    西周是崇德明礼的贵族精神而分封分权。唐太宗虽也崇德明礼,但射杀亲兄弟却是尚诈精神,从战国起尚诈精神下惟集权适合。讨论分封与郡县或许只是一时的人格分裂罢了。

  • 1526035aqgi

    想问下,封建的古代和现代有啥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