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制度篇-信任:制度关系的软肋

18. 制度篇-信任:制度关系的软肋

00:00
15:35

一、思维导图


二、 文稿原文


在一段关系之中,什么最重要?信任。不管是君臣、父子、夫妻,还是兄弟、朋友、合作伙伴,彼此信任则内部关系简单无耗损,可以集中能量一致对外,同舟共济;一旦信任动摇缺失,疑神疑鬼,那么仅仅对付彼此就已经身心俱疲,哪还有力气应对外界的人和事?!


而在帝制时代,信任恰恰是君臣关系的软肋。举一个著名的案例,汉高祖刘邦和宰相萧何。这一对君臣之间曾经三次出现信任危机:


第一次,汉三年,刘邦还在同项羽胶着,萧何替他守关内。刘邦多次派使者来慰问萧何。萧何还没弄明白怎么回事。幸好有个鲍生提醒他:“大王苦哈哈的在前线作战,竟然还派人回来慰问丞相,这是在疑心你呀。你赶紧送人质过去吧。把萧家能打仗的子孙兄弟都派到前线去追随大王,大王一定会更加信任丞相的。”萧何就把家里头能上战场的男丁都派去了前线,刘邦大悦,这才踏实了。第一次危机解除。


第二次危机发生在汉十一年,陈豨反,高祖亲自带兵去邯郸讨伐陈豨。萧何协助吕后守长安,帮助吕后杀了韩信。高祖得知,对萧何大行封赏。有一个明白人对萧何说:“你就要大祸临头了(还傻乐个啥?!)。皇帝在外边带兵打仗,阁下留守都城,寸功未立就得到封赏,还给你弄个卫队,是因为淮阴侯谋反,陛下怀疑你了。…你得赶紧辞让,不能接受,而且还要把自己家的财产都拿出来补助军需,这才能让皇帝高兴。”萧何从其计,刘邦乃大喜。第二次危机解除。


第二年秋天,黥布反,刘邦又亲自带兵上前线,同时不断地派人回来询问萧何在干什么。萧何的气儿还没喘匀,第三次危机又来了。怎么办呢?照去年的办法来吗?“那可不行,老办法不管用了。为什么呢?你现在地位是相国,顶天了,功劳也是第一的,无以复加了。而且,你在关中十多年了,得百姓之心。……这样不行。”那怎么办?自污,要破坏自己在关中百姓心中的形象。萧何依计而行,“强贱买民田宅数千万”,刘邦“乃大悦”。第三次危机解除(《史记》卷五三《萧相国世家》,2015-2020页)。


我读《史记》,看到刘邦“乃大悦”,“乃大喜”,心里总觉得憋闷。为了让刘邦放心,萧何竟然必须要做坏事来毁害自己的形象,可真够令人愤懑的。有那点心思干点什么有用的不好呢?!上面这三次危机的故事,司马迁记的,比我上面讲的还要详细。显然,司马迁是赞赏这种臣子生存智慧的。这让我对司马迁的景仰之情多多少少打了点儿折扣。这种故事竟然也当佳话讲,心理可真够变态的。


但是,历史读多了,就发现司马迁也真没什么好责备的。这是常态,那些怀赤子之心、真诚勇敢的臣子在中国古代才真是异数,而且是要遭到批评的。


比如,著名的“天子之镜”魏征,曾经有人批评他结党营私。唐太宗派人去调查,结果查无实据,纯属诬告。但是调查组长温彦博有话说,他说:魏征身为臣子,应当存形迹。都是因为他不能避开嫌疑,才招来这波诽谤的。尽管他没有任何徇私情节,但还是要批评的。太宗觉得温彦博说得对,就派他去跟魏征谈心,并且让温彦博带去一句话:从今往后,还是要存形迹的。(《旧唐书》卷七一《魏征传》,82547页)


那么,什么叫存形迹呢?存是保存的存,形是形式的,迹是痕迹的迹。存形迹,简单的说,就是要避嫌疑。


要避什么嫌疑呢?比如说,臣子可以推荐人才,但是臣子推荐人才最合适的做法,是不能让被推荐者和其他人知道这是自己推荐的,要让人们觉得这都是皇帝陛下的恩典。


这番道理,年轻时候的范仲淹是不明白的。他很佩服宰相王曾,但是他王曾好像从来不推荐人才。范仲淹的政治品格是“宁鸣而死,不默而生”,他又很敬重王曾,因此本着对王曾负责任的态度,话说得很直。范仲淹对王曾说:“宰相的责任就是要推荐人才。大人什么都好,唯独在这一点上却不肯作为。”我猜王曾听到这话的时候,一定会在心里冷笑一声,小朋友知道什么?不过王曾对范仲淹还是很看重的,他是真的愿意提携后辈,王曾就把自己的底牌亮给范仲淹看了:“老夫哪里是不推荐,老夫只是没让你们知道我在推荐人才。我都是悄悄地把人才推荐给皇帝,再由皇帝来亲自提拔,那那些人就会对皇帝感激涕零。当宰相的,都希望让别人对自己感恩戴德,那么,谁来承担怨恨呢?!”(《宋史•王曾传》)范仲淹这才明白,王曾不是不荐士,而是隐藏了自己的推荐,把被荐者的感戴之情归到了皇帝头上。这就叫存形迹,这才是中国文化所赞美的名相范儿。


魏征是顶不服这一套的,他认为存形迹避嫌疑就表明君臣都有私心,顾的是自己,而不是国家,所以他跟太宗说:如果君臣上下的心里都没有了公道,一心一意只想着存形迹,那么国家恐怕就要完了。唐太宗听了这话什么反应呢?《旧唐书·魏征传》记载,太宗一听这话,登时就明白还是魏征说的对,赶忙接下茬说:其实我已经后悔劝你存形迹了。可是,如果你以为太宗就真的接受了魏征这一套,那就未免比我还幼稚了。魏征生前,太宗本来是把一个公主许配给魏征的儿子叔玉的,可是魏叔玉最未能做成驸马,为什么呢?因为魏征死后太宗悔婚了。太宗为什么悔婚呢?因为他还是在怀疑魏征,他发现魏征大力推荐过的侯君集竟然谋大逆了,那么,魏征是不是当初就跟侯君集勾结了呢?太宗觉得自己太有理由怀疑了,这时候他绝对不会想到自己当初也是看走了眼的。


皇帝的疑心病是与生俱来而且不可治愈的,所以臣子唯一能做的就是存形迹、避嫌疑。要不然,信任缺失,就什么也做不成了。中国历史上很多事情,毁就毁在了皇帝的疑心病。


比如说宋朝在王安石变法之前,还有一次改革运动,发生在仁宗朝,由范仲淹领导,叫做庆历新政。我个人认为,跟王安石变法相比,庆历新政才真正号准了宋朝政治的脉,抓住了病因,这就是官僚队伍膨胀、效率低下,官僚特权侵害了国家利益。所以,范仲淹他们开出来的药方也是对的:削减官僚特权,对官僚队伍进行淘汰,正本清源。可是庆历新政却最终流产。庆历新政流产的原因很复杂,最核心的一点,还是皇帝的疑心病犯了。


随着改革的推进,大批昏庸无能的官僚被撤职或者调离,这批人很快聚集起来,猛烈攻击范仲淹排斥异己,发展自己的势力。那么,这个时候,范仲淹怎么样才能证明他派出去的中央巡视组罢免的都是无能之辈,换上去的都是干练之才呢?必须等待时间的检验。可是怎样才能赢得时间?只有皇帝继续保持信任。但是,就在这关键时刻,皇帝却掉了链子,不再信任范仲淹了。一场方向正确、路径正义的改革最终失败。皇帝为什么不再信任范仲淹了?因为太多的人在攻击范仲淹结党营私,触发了皇帝的疑心病。


那么,皇帝为什么会有疑心病呢?中国皇帝的疑心病是和帝制建立的方式,以及改朝换代的模式紧密相关的。秦始皇的帝业是怎么开创的呢?打出来的,靠的是武力征服。后世的朝代更替又是怎么实现的呢?基本上还是靠武力,天子,兵强马壮者得为之,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


我读英国史,读到1689年的光荣革命,简直要拍案而起,英国人的做法实在是太不一样了!新教徒控制的议会推翻赶跑了詹姆士二世之后,竟然会请他的大女婿荷兰执政威廉来当英国国王。英国人为什么要请威廉夫妇回来当国王?因为英国人相信并尊重王位继承的正统原则,所以推翻了国王,还是得请跟国王有相同血统的人来当国王。当然,新来的国王既然是议会请回来的,那他就必须好好地跟议会合作,承认国家的主权在议会而不是国王,英国从此进入立宪君主制。就这样,通过一场不流血的革命,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


光荣革命这样的事情,在中国是没有办法想象的。在中国历史上,没有哪一个家族拥有永久统治的权力。陈胜那一嗓子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真的可以说是喊出了一个新时代。从此之后,每一个人都是可能做皇帝的。那么,已经做了皇帝的人等于就是全天下羡慕嫉妒恨的人,他手握皇权而心中惴惴,随时得看着有没有人想过来抢。这就好像一个人若太爱老婆老公,爱得走火入魔,则会担心人人都爱TA,人人都想抢走TA。皇帝的疑心病与生俱来,可以消退,不能治愈。


如此一来,信任就成了帝制时代臣子的最大软肋。再高高不过天去,再大大不过皇帝。在这个体制框架之内,如果没有皇帝的支持,臣子是做不成任何事情的。任何有想法、有能力的政治家都必须获得皇帝的支持,得君方可行道


正因所以,帝制时代的有识之士,干脆明确主张“一切荣耀归于皇帝”,所有功劳皆归君主。从前的学者看到这句话就会批评说话的人软骨头。其实这才是最聪明的理论,它的目的就是替皇帝疏肝解郁,帮助皇帝摆正心态,处理好跟能臣之间的关系。


帝制时代的最大特色是什么?皇帝是世袭的,选择面很小或者根本就没得可选。正常情况下,登上皇帝宝座的人也就是中等智力、中等能力,属于二流人物。而任何一位能攀上高位的文臣武将,都是一流人物,没有过人的本领,不经过十几二十年的摸爬滚打,哪里到得了那个位置?如果能得到皇帝的充分信任和支持,得到合适的地位和适当的权力,很多人的确足以成就大事。


二流皇帝领导一流臣子,如果皇帝不把臣子的功劳当成朝廷的荣耀,心生妒忌,那么,功臣的命运可想而知。反之,如果臣子居功自傲,不怀着一颗谦卑的心,把所有功劳归于君主,那么,搞不好是降级丢官乃至家破人亡,搞得好是谋朝篡位他倒是搞好了,但是由此带来的动荡乃至战争却会给老百姓带来灾难。从这个意义上,所有功劳皆归君主,是君臣和睦相处,保证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基础。但是,这样真的很累。你想想萧何就知道了。


好,这就是今天的内容,关于帝制时代的君臣关系我们也就讲到这里了,谢谢大家。下一次我们开始讨论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三、名词解释


1、庆历新政:庆历新政为中国北宋仁宗庆历(1041—1048年)年间进行的改革。宋仁宗时期,官僚队伍庞大,行政效率低,人民生活困苦,辽和西夏威胁着北方和西北边疆,社会危机日益严重。


庆历三年(1043年),范仲淹、富弼、韩琦、杜衍同时执政,欧阳修、蔡襄、王素、余靖同为谏官。范仲淹向仁宗上《答手诏条陈十事疏》,提出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择官长、均公田、厚农桑、修武备、减徭役、覃恩信、重命令10项以整顿吏治为中心的改革主张。欧阳修等人也纷纷上疏言事。仁宗采纳了大部分意见,施行新政。诏中书、枢密院同选诸路转运使和提点刑狱;规定官员必须按时考核政绩,以其政绩好坏分别升降。更荫补法,规定除长子外,其余子孙须年满15岁、弟侄年满20岁才得恩荫,而恩荫出身必须经过一定的考试,才得补官。又规定地方官职田之数。庆历四年(1044年),更定科举法。另外,还颁布减徭役、废并县、减役人等诏令。


由于新政触犯了贵族官僚的利益,因而遭到他们的阻挠。次年(1045年)初,范仲淹、韩琦、富弼、欧阳修等人相继被排斥出朝廷,各项改革也被废止,新政彻底失败。


2、光荣革命:光荣革命,英文“Glorious Revolution”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的推翻詹姆士二世的统治、防止天主教复辟的非暴力政变。这场革命没有发生流血冲突,因此历史学家将其称之为光荣革命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限制王权的《权利法案》。奠定了国王统而不治的宪政基础,国家权力由君主逐渐转移到议会。君主立宪制政体即起源于这次光荣革命。


3、君主立宪制:君主立宪制(英语:Constitutional monarchy),亦即有限君主制,是相对于君主专制的一种国家体制。君主立宪是在保留君主制的前提下,通过立宪,树立人民主权、限制君主权力、实现事务上的共和主义理想但不采共和政体。可分为二元制君主立宪制、议会制君主立宪制。


英国的“光荣革命”为君主立宪制国家开启了先例。一般君主是终身制的,君主的地位从定义上就已经高于国家的其他公民(这是君主与一些其他元首如独裁者的一个区别),往往君主属于一个特别的阶层(贵族),此外世袭制也往往是君主的一个特点。


君主虽然是国家元首(head of state),但君主的产生方式与权力范围,会依各个国家的制度而不同;纵使是同一个国家,往往在不同时期,君主的产生方式与权力范围也各不相同。君主立宪制与一个国家的国情和文化传统有着密切关系,它具有一定的进步性,同时也有一定的妥协性,落后性,局限性。英国在革命后通过《权利法案》首先确定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HIFI友

    非常喜欢赵冬梅老师的内容,难得的是历史观太正了!以后会一直关注赵老师的课!!

    赵冬梅老师 回复 @HIFI友: 三观相合比较重要

  • sonnenblumenkern

    12:30您提到的陈胜那一嗓子,我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比“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更切题

  • 周小Joe

    心装着天下,哪儿会有私心,也就不会有疑心。🍊

  • 马修_e3

    好听,有自己的见解

  • 不知春去

    这才是讲历史!纵向也对比,横向也对比,方知问题所在。赵冬梅老师真是有见地。

  • 贾秉治

    非常喜欢赵老师的课程,盛赞! 本节中中赵老师评述感慨司马迁赞赏臣子们生存之道的说法恐怕是南辕北辙,误解至深! 想想司马迁因为李陵辩护而被汉武帝下狱施以宫刑,生理和心理受到迫害之深难以附加。司马迁通过生动详细记载这些事情,何尝不是自嘲自己不能放弃正义直言以至于遭到重大迫害!又何尝不是通过帝王们面对臣子们这等自污情势后"乃大悦"的猛力抨击! 所谓春秋笔法,正是通过这些对历史表面平和的叙述却将笔者的态度都融汇其中。而这,或许就是很好的一个例子!

  • 方圆66

    谢谢赵老师,您讲的真好!

    赵冬梅老师 回复 @方圆66: 谢谢您

  • mxr2u5io0teybjmt6k5z

    一直没搞懂西方王室的血统迷信

  • 1395525djxg

    赵老师不觉得司马迁是在贬刘邦吗?呵呵呵

    哲秀_RU 回复 @1395525djxg: 褒贬都能说得通,由此看来司马迁只是在陈述事实

  • 谦而益谦

    恩欲归己,怨欲归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