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制度篇-中央政府:帝制中枢的权力结构

16. 制度篇-中央政府:帝制中枢的权力结构

00:00
15:41

一、思维导图


二、 文稿原文


各位喜马拉雅的朋友,你好!我是赵冬梅,欢迎收听“冬梅讲国史”。今天我们来谈谈帝制国家的中枢决策机制。


帝制国家权力中枢的核心当然是皇帝,皇帝的周边有秘书帮助他处理信息、出谋划策。皇帝之下是中央政府,帝制2132年,前1361年,宰相群体享有稳定的议政权,与皇帝一道构成权力中枢;后771年,废除了宰相,皇帝就是权力中枢,朕即朝廷。不管有没有宰相,皇帝原则上都掌握着所有决策的最终决定权。所以,谁能够稳定而频繁地接触到皇帝,谁就有可能在决策中发挥更大作用。唐后期,陆贽作翰林学士,也就是皇帝的高级秘书,陆贽深得唐德宗的信任,对决策影响极大,被认为是内相。明朝没有宰相,皇帝一旦躲进深宫不出来见人,那就宦官说什么是什么了。唐后期的枢密使,曾经是最尊贵的宦官职位,也是宦官得以干政的关键,枢密使本来是做什么的呢?就是在皇帝和宰相之间跑腿儿、传信儿的,传着传着,就把自己的意见加进去了,传着传着,就可以在这中间插话儿、影响最高决策了。


要保障中枢决策的安全,就要建立适当的会议机制,让皇帝能够及时听取宰相大臣的意见,还要建设通畅的信息沟通渠道。在这些方面,帝制中国都曾经有过值得称道的成就。


我们先看会议机制。最高端的会议当然是御前会议。帝制两千年,总的来说,从制度上讲,御前会议是越来越频繁的;换句话说,皇帝是越来越忙了。这个忙,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权力在不断地向中央、向皇帝集中,二是国家事务的增长,事儿多了,当然要耗费更多时间精力去处理。


历史研究当中什么最难搞呢?日常!历史书写有点像现代的新闻报道,倾向于记录重大、非常事件,越是日常越是难得被记录下来。比如秦汉的皇帝究竟多久跟群臣见一次面,其实并无明确记载。学者们常常引用的材料,是汉宣帝亲政之后,五日一听事,[自丞相]以下各奉职奏事。这条材料被用来证明宣帝的勤政,那么,之前皇帝的“听事”频率应该到不了“五天一次”。


唐宋以后材料多,能够看得比较清楚,从这个时候起,正常情况下,皇帝就是隔天或者天天打卡上班的了。宋朝的第一位劳模皇帝宋太宗的日程表是这样的:凌晨三点到五点之间起床,六点钟左右,他就已经穿戴整齐,到达前殿,接受朝见——这种朝见重在仪式,目的是展示君臣之间的等级关系。七点钟,太宗开始在前殿接见宰相等大臣,举行办公会,商讨政务,一直到九点;然后回宫吃早饭。饭后,换上稍微舒服一点的衣服,进入相对来说更随意一点的后殿继续处理政务,一直到中午十一点。下午的时间,宋太宗用来读文件——处理时政信息——和看书——进行理论学习,就这样一直工作到深夜。


这种鸡鸣而起,听天下之政的勤奋状态,宋太宗一直坚持到生命的最后一息。至道三年(997)三月二十九日,当天是旬假,中国古代的官员每十天放一天假,这叫旬假。官员放假,皇帝是不放的。这一天,太宗仍然接见了宰相。当天晚上,他就驾崩了(周佳《北宋中央日常政务运行研究》,54页。)。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令人感动。想想我在《百家讲坛》讲寇准的时候讽刺太宗权力欲太重,忽然有一点点内疚。当然,太宗的权力欲格外强烈,也是千真万确的。后来的宋朝皇帝基本延续了这个时间表,而且还有新增项目,比如夜里召见值班的学士讨论政事。


帝制两千年,不仅御前会议的频率在增加,而且原则上由皇帝直接处理的事务、直接接触的机构和官员也在增加。汉代的皇帝通过丞相府管理国家,小事遵循制度、按部就班,大事由丞相向皇帝报告。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是,汉惠帝上台后,曹参作丞相,“无所请事”,老也没找他报告,惠帝心里就有点发毛,又不好意思直接质问老丞相,就让曹参的儿子去问。结果曹参大怒,把儿子狠狠地用竹板抽了一顿。惠帝只好承认是自己派曹公子去的,曹参就解释说:你看,你不如高祖,我不如萧何。高祖和萧何把天下的法令都制定得很清楚了,陛下垂衣拱手,群臣遵守制度,不加违犯,不是挺好的吗?在当时,政治风气崇尚无为,国家事务相对简单,所以,宰相府都没什么事,就更不用找皇帝汇报了。


唐代的皇帝每天举行常朝,接见包括宰相在内的五品以上官员(司局级)和一些关键部门的处级干部,先行礼后议事,一大群人七嘴八舌,效率低下。后来,为了提高效率,就发展出来一种新的御前办公会,等仪仗和大队人马都撤下去以后,宰相等重要官员再来跟皇帝开小会,说正事。御前办公讨论的主要是军国大政,一般性的政务交给宰相办公会,由宰相办公会拿出处理意见报皇帝批准。


到了宋代,皇帝直接处理的事务量大大增加。前面说过,宋朝皇帝的日常听政活动分为两段,一段在前殿,一段在后殿,这两段的性质是不太一样的。前殿这段是高层办公会,按照顺序,皇帝要分别接见宰相、枢密院(国防部)、三司(财政部)、开封府(首都市长)、审刑院(司法部)。关于这个接见序列,请注意两点:


第一,是分别接见,各自谈话,因此,真正接收到各方信息、掌握全局的是皇帝,当然,处理的好不好,得看他的处理器是否过硬。第二,能够参加办公会的,是一些机构的长官,而不是官员个人;再确切点说,这些官员在御前办公会出现的资格,来自他所代表的机构,而不是他本人。因此,如果你不想让某人见到皇帝,可以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把他调离上述岗位。这个办法,王安石用过。开封知府冯獬反对他的司法新条,扬言要跟皇帝当面讨论。王安石就利(滥)用职权把这位仁兄的开封知府免了——没了开封知府的位置,冯獬个人想要见到皇帝,就没那么容易了。这就是宋朝前殿听政的功能——高层办公会,皇帝直接处理日常政务。后殿这段的内容更加具体,简直琐细,包括接见一些级别不是很高的新任官员。


帝制时代的会议,除了皇帝亲自主持的御前办公会,还有很多皇帝并不出席的办公会和政策讨论会。比如,公元前81年举行的西汉盐铁会议,就是一次有关国家政策转折的大讨论。它由谏大夫杜延年建议发起,大司马大将军霍光实际主持,辩论双方,一方是御史大夫、武帝的老臣、为国家做出过巨大贡献的桑弘羊,另一方是各地代表贤良文学60余人,是完全没有政治经验的草野新进”。


曾经有人批评这种对阵格局不对称,有失体统。这种不对称,从某种意义上说,恰恰表明当时的帝制国家还在少年时期,政治体制充满活力。随着帝制政治体制的不断成熟,这种情况便不再出现了。皇帝的肉体可以缺席宰相办公会和各种政策讨论会,但是皇帝的威权笼罩性地影响着所有的会议,影响的方式包括宣布召开会议、设定参会资格、批准或者不批准会议决议。帝制整体,控制是无所不在的。


开会是皇帝获得信息的一种方式,在会议中,皇帝面对面接见群臣,接受汇报,进行质询,同时可能还同时伴随着书面报告的进呈。在会议之外,皇帝国家通过多种渠道搜集信息。儒家的政治思想一贯重视信息的搜集,主张掌握权力的人特别是掌握大权的皇帝、宰相,一定要兼听博采,要防范信息的壅蔽。为了保障信息渠道的畅通,帝制国家建设了复杂的制度。在各级地方政府常规的汇报之外,中央派出巡视组是一种常用的信息搜集办法。巡视组有临时的,也有制度化的。临时的巡视,有专使,比如公元前62年,汉宣帝派十二使者循行天下,慰问鳏寡孤独,视察吏治得失,荐举人才;也有不带使者之名,但有使者之实的,比如皇帝身边的宦官、近臣到外地出差,回来肯定都是要汇报所见所闻的。制度性的巡视,汉代有州部刺史,六条问事。明朝的巡按御史,至今仍活跃在民间记忆中,戏曲里的读书人中进士之后会立刻放了八府巡按,威风凛凛地出京来解救他落难的风尘爱人。在这一类故事的背后,是明朝监察御史实实在在的威风,他们直接向皇帝负责,位卑权重,代表天子巡视地方,品阶虽然不过六七品,但是四品官、三品官见了他们都要屏住呼吸,毕恭毕敬。


信息渠道常常会出问题,什么问题呢?一般人能想到的问题,是下面的人为了个人或者小集团的利益,隐瞒信息,隐藏真相,蒙蔽上峰。一般人想不到的,是上面的人有时候也未必想知道真相。宋朝王安石变法,有一项淤田法,是用人工制造的洪水泛滥把河里的淤泥带到岸边贫瘠的土地上,去改良土壤。但是洪水的方向和淤肥的力度都很难掌控,所以,毁坏老百姓的田园和坟墓是常有的事。有人告状,证据确凿,宋神宗大怒。但是,王安石只给了一个理由,宋神宗立刻就把老百姓的损失撇开不管了。王安石说什么这么管用呢?王安石告诉皇帝,这个淤田使者究竟为朝廷增加了多少收入——能够被蒙蔽的皇帝,一定是自己先遮住了眼睛。遮住了他们眼睛的,不是别的,而是利益。


信息提供决策的基础,而对信息的理解判断则决定决策的走向。所以,有宰相的制度性参与,必要时引入更多的脑力资源,集思广益,对于中枢决策来说都是十分必要的。宋朝政治家司马光所设想的理想的中枢决策方式就是,宰相大臣各抒己见,不同意见之间互相争锋、充分讨论,皇帝权衡利弊,拍板定案。司马光的设想,当然很美好,可是要实现它,难度极大。既需要皇帝的虚怀大度,有判断力;又需要官僚队伍保持一种和而不同的君子之争状态。关于这种状态,我还想多说两句,什么叫和而不同的君子之争状态呢?这个官僚队伍必须是能够独立思考的,因为独立思考,所以必然有不同的意见存在,然而不同意见的争论绝不涉及人身攻击和利益之争,他们之中的大部分人都清楚地了解并遵守和衷共济的原则。好,这就是今天的内容,谢谢大家。下一次我们谈谈皇帝和宰相之外的第三种力量——台谏官。


三、名词解释


1.  枢密使:枢密使一职始置于唐后期,为枢密院主官,以宦官充任,五代时改由士人充任,后又逐渐被武臣所掌握,办事机构也日益完善。为适应连年战争的局面,枢密使把军政大权握于一己之手以便宜从事,枢密使的职掌范围扩大到了极限,枢密使的地位迅速上升,“权侔于宰相”。但到了宋代,枢密使制又发生了变化,其任职者由五代时的武将逐渐转为以文官担任,职权范围逐步缩小。枢密院是管理军国要政的最高国务机构之一,枢密使的权力与宰相相当,清代大臣往往被尊称为“枢密”。


2.  按部就班: 原意是写文章时篇章结构安排得体,用字造句合乎规范。后来引申为照章办事,依次进行,不越轨,不逾格。也指按老规矩办事,缺乏创新精神,出自晋 陆机 《文赋》。


3.  壅蔽: 读音是yōngbì,出处《汉书·刘向传》,解释隔绝蒙蔽。多指用不正当手段有意隔绝别人的视听,使人不明真相。


4.  鳏寡孤独:读音是guānguǎ gū dú,解释是泛指没有劳动力而又没有亲属供养、无依无靠的人。鳏:年老无妻或丧妻的男子。寡:年老无夫或丧夫的女子。孤:年幼丧父的孩子。独:年老无子女的人。

四、历史人物

曹参:西汉开国功臣,名将,是继萧何后的汉代第二位相国,史称“曹相国”


王安石:北宋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任我狂行

    皇权可以分为制度皇权和现实皇权,从制度来看,皇权固然是至高无上的,但是从现实看,孤独的世袭皇帝面对的是庞大的优选的官僚集团,而且皇帝的政令也只有通过官僚集团来完成,所以,现实皇权未必强势,皇帝也只有不断强化制度皇权才能维护自己的统治,请问赵老师,我的观点对吗?

  • oilulg

    老师,我想读二十四史。我买了中华书局63本的版本,宋史就占了十本,会有看不懂,地名官名都不懂,怎么办呀,快搁浅了

    赵冬梅老师 回复 @oilulg: 宋代官名最难,(小声说)一般文学史介绍宋代作者生平基本都有错。辛苦你了,好孩子。如果你立志成为专业的宋史研究者,建议入手《宋代官制辞典》,一个字一个字啃。不过读书呢,还是先易后难,《宋史》的话先读《宋史纪事本末》。不然就换个路数,先读《资治通鉴》,如何?

  • 迎风素荷

    赵老师不喜欢王安石?其实西宁变法还是有积极意义的,甚至利大于弊,虽然王安石进的都是奸臣传,但是其实挺冤的

    赵冬梅老师 回复 @迎风素荷: 曾布章惇是奸臣传,荆公不是

  • 13438198ajw

    张居正内阁首府跟宰相的权利有什么不同?

  • 酒盏花枝沪西人

    宋太宗,明太祖,清世宗做了皇帝这么辛苦,图啥?。怕天塌下来?。天行有常,天行有常

  • 听友216926136

    常朝 固定的朝廷 朝见;草野 平民百姓;新进 初入仕途 新被任用;壅蔽 隔绝蒙蔽;鳏寡孤独 失去依靠 需要照顾的人;上峰 领导;和衷共济 同心协力 克服苦难

  • Linda_小岛

    每读一次,甚或讲授一次历史,都有所顿悟,这一点,使得历史文化学习,成为我们生命中不可或缺的美丽观照

  • shan呢呢

    我觉的明朝没想的那么简单,不然明朝不可能活那么多年。

  • 红茶拿铁1224

    对王安石见缝插针地诋毁污蔑,作为一个大学教授,真是没有起码的实事求是和学者风范。

  • 鹏鹏煊煊

    哪里来的七百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