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锦囊】黄雁捷:开脑洞的正确姿势——挖掘思想实验的新层次

092【锦囊】黄雁捷:开脑洞的正确姿势——挖掘思想实验的新层次

00:00
10:36

音频全文:

Hello~ 朋友,你好呀,我是黄雁捷。

 

在今天我们的课程里,我想跟你聊一下:如何在脑洞题里,打出一些新的层次。

 

所谓的脑洞题呢,指的就是基于一个虚拟的、与现实世界不同的状况,在那个设定之下来展开的讨论。比如说你去面试的时候,往往就会遇到类似这样的问题:啊,如果你要在一个无人岛上孤身度过一年,你会带什么东西去呢?或者以下几种超能力给你选,你会选哪一个呢?等等等等……

 

而在辩论赛的语境中,脑洞题往往则会依托在某一个思想实验上。比如说有名的缸中之脑——你要如何证明,我们现在不是活在一个被人工制造出来的梦境里?又或者是著名的电车难题——要不要牺牲一个人去挽救5个人的生命?

 

这些概念我们第一次听到的时候,往往都会为它们的巧思而感到震撼。可是问题在于,随着准备的深入,我们往往会发现,越是这样的脑洞题,其实反而越容易限制出论的方向。

比如说电车难题,不管再这么变形,正反双方打到最后往往还是功利主义的道德观,和绝对主义的道德观之间的碰撞——很难打出新的层次。

 

究其原因,这是因为相比于基于真实世界的辩题,基于虚拟设定的脑洞题,它包含的信息量压倒性地少。你没地方查资料,也找不到什么具体的案例,你所有的,就只有辩题或者最多题解里的那几十个字。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缺少了素材,能够做出来的东西也就自然变得单一了。

 

那么,在面对一个基于思想实验,或者是某种虚拟设定的脑洞题,或是在面试、聊天时面对一个开放性的虚构话题时,我们应该怎么样,去增加新的角度,找到有递进、有层次感的想法呢?很简单,辩题里那几十个字给我们展开的世界太狭小了的话,我们自己主动地去扩展那个世界观不就好啦。

 


具体来说,有两种常用的招数。

 

第一招:我们可以往前走一步,顺着这个脑洞的方向,去进一步思考,在那个虚拟的世界观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比如说,很经典的,杀一救百类的辩题——「如果现在有一个婴儿,你预知到二十年后,他必然会成长为一个大魔王,让人类生灵涂炭,不可避免。那么这个时候,你只有一个机会,你要不要现在杀了他来阻止这一切呢。」最常见的场景,是无数的历史学家都曾思考过的:如果有机会穿越到过去,把希特勒扼杀在襁褓中,是不是大屠杀就不会发生了呢?

 

在题目有限的信息里,我们能打的东西,往往会受到很大的限制。到头来正方整场强调结果,反方则告诉我们它现在还无辜。要不然就是双方揪着设定的一些细节纠缠,很难有更进一步的内容。

 

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可以主动前进,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带大家进一步探索,在这个虚构的世界里,除了题设的情境以外,还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比如说,作为看上去可能在基础层次比较吃亏的反方。我们不妨试想一下,那个虚拟的世界,有一个注定成魔的婴儿,这件事究竟意味着什么?顺着推下去,你会发现,它意味着的是一种可能性。

 

什么可能性呢?就是,可能存在一个人,它不管你怎么教育他、感化他,他都一定会成为大魔王。而且不管你怎么监视他、囚禁他,他也一定会犯下让生灵涂炭的大罪。因为题设里说了,除非你现在动手,否则「不可避免」嘛。

 

而且呢,在实际比赛当中,正方也一定会积极主动地强调这一点,来证明要杀的合理性:没有别的办法,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反正就是教育也好、囚禁也罢,一定没有用,所以才要杀,这是题设告诉大家的。

 

那等到比赛进行到中段,正方的这个不得不杀的立场已经很清楚的时候,我们作为反方,就可以利用推演出的下一个层次来提出观点了。

 

在那个虚构的世界里,世界会遇到的危机,只有这一个婴儿吗?我想不是吧。这个婴儿代表了一种可能性。「存在一种超人的力量,可以必然、无法避免地让灾难发生」。

为什么?这才是最可怕的事情。而这种可能性一旦被我们确认存在,一个负责任的态度,就应该是要做好准备,如果以后类似的事情发生了,我们该如何防范?

我们要有办法。

对方辩友今天的态度是什么?是想用杀人来解决问题。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他会变成魔王,我也不知道二十年后他会怎么让生灵涂炭、我也不知道他用了什么手段那么厉害,为什么我绝对无法阻止他,但我不管那么多麻烦的,我就杀了,就没事了。

 

而我方不这么认为,我方认为一个负责任的态度,应该是不杀。因为这样的婴儿的存在,是超越人智所理解的,所以我要见证,我要看一遍,把它作为研究对象,一个前所未有的样本,仔细地看他成长二十年,来搞清楚他到底是为何、是如何让生灵涂炭的。因为只要这样,才能够帮助我们人类,在以后更长远地未来,在面对类似的挑战时不至于全无准备。我们可以承受一次涂炭,来减少以后更多地危机。

 

你看,像这样我们在题设的几十个字的基础上,更前进一步,对那个虚拟的世界作出更多合理想象,就推测它在未来、会发展成什么样子,会面对什么危机。以此获得更多信息,这样子,自然更容易找到支持我们的新的层次了。这是第一招,进一步。

 


然后是第二招,退一步,如果说进一步是在这个虚拟世界里展开更多的想象,那么退一步,则是把它代入回我们这个现实的世界,来寻找现实意义。

 

比如说另一个辩题,「如果上帝把命运之书交给你,允许你自由书写你自己的命运,你会写吗?」同样是作为反方,我们在常规层次是会比较吃亏的

因为好像乍一想,大家对于自己的平凡生活都会有很多的不满,都愿意让自己能实现更多的梦想。那你作为反方,如果只有常规的回应:“知道了结果会很无聊、或者自由意志丧失等等,就很难说服那些,本身不太认可这些价值的人。

 

因此这个时候,我们不妨退一步,带领观众从那个虚构的世界走回来,回到我们的现实世界。

在虚幻的世界里,或许很多人都会自然地觉得这样子很好,但是一旦在现实中真的遇到,那就未必了。

 

各位扪心自问,你们真的想一想,如果说,现在真的有这么一个人,他就在你面前。他告诉你,他是上帝。他也展现了他的大能,证明他真的就是上帝,然后他给你一本书,告诉你随便写,写什么都会成真。请问你真的敢写吗?

 

我想也许心思单纯的小孩子会很开心地去写,但任何一个思虑周全的人,真到了那份上,恐怕,更多地会是怀疑。甚至要是我的话,我第一反应,就是头也不回地跑掉。

 

这种本能,来源于非常理性的一个判断——不要跟远远超越自己的对象做交易。因为我们不知道它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也不知道它是基于怎样的机理我们甚至不知道,他到底真的是上帝,还是假扮成神的恶魔。甚至考虑到事出反常必有妖,我会怀疑他更大概率是个恶魔。所以我选择逃走。

 

而像这样,当我们退回现实世界,我们就可以更自然地切换到辩题讨论的实际价值。那在现实当中,不会有这样的上帝。可是类似的选择,却屡屡被摆在我们的面前。

 

不含代价的自由,往往隐藏着你难以想象的风险。

 

茨威格在《断头皇后》里写道,「所有命运赠送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也是类似的意思;从传销陷阱、到虚拟货币诈骗、有多少人就是想靠免费的午餐来改写命运,而最终被这样的骗局所害呢。

所以我方的价值落到最后,是天上的馅饼掉到你面前的时候,别急着咬上去。先掂量一下自己,凭什么这种好事偏偏会降临到我头上。尤其是当你是处于绝对弱势的那一方时,就更应该慎之又慎。这才是我们普通人的,安身之道嘛。

 

你看,打到这个层面,就可以把一开始,那个看似对我们很不利的场景给扳回来一成原因,就是你通过退回现实,为辩题讨论的语境补充了新的信息量再加上讨论这个辩题的现实意义,整体呈现出来的深度,也会比一开始要好得多。

再往深了说,可以讲孔子的敬鬼神而远之、可以讲老子的不敢为天下先。就已经打开了很多的方向,可以自由选择。

 


好了,那今天的内容到这里就差不多了,最后,再让我们整体回顾一下吧。

 

面对信息量有限的脑洞题,我们需要小心自己的立论层次变得过于单调。而想要增加新的层次,有两种方法最为直接。

 

一是前进一步,深入那个虚拟世界,去想象它接下来还会发生什么;

二是后退一步,回到我们的现实世界,来探索如果他真的发生了会怎样、以及这讨论对于现实中的我们,又有什么意义。

 

在这里留一个简单的作业。

在2018年的华语辩坛老友赛,马来亚大学对香港中文大学的比赛中,就讨论了一道脑洞题,「如果你掌握了一份可以证明神不存在的铁证,要不要公诸于世」。

反方的汪有学长就想出了一套虽然和题解有所冲突,但依然十分有趣的观点。有兴趣的话不妨看完之后说一说,在这篇立论中,他在哪里用到了今天提到的思路?

 

欢迎在评论区留下答案,很期待与你做更多的讨论。

 

其实所谓脑洞题,正是因为其信息量有限,才让我觉得非常有趣。在不改变既定题设的前提下改变结果,对我个人来说,恰恰就好像是对命运石之门的选择。

 

希望能与你分享它的精彩,我是黄雁捷

El Psy Congruu,我们有缘再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1379682cutc

    非常有趣,上帝书写命运那个辩题,如果要“退一步”也就是“回到现实”中打的话,除了雁神是的“不要急着吃天上掉的馅饼”,还有可以说“现实中人是难以满足的,今天只有一次机会书写命运,后来后悔不写得更好一些或者多写一点,人更难以获得知足的快乐”

  • 君平_帕特里克

    前进一步,其实就是继续推导到一个极端或者说把一个情境进行无限扩大(这也是一种推向极端的方法),后退一步,其实相当于是退回到另外一个极端。我理解,其实这里所说的方法也是一种推向极端的思考方法。

  • Tintinnabul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