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锦囊】殷烁: 辩论比赛如何看出门道——好观众的自我修养

091【锦囊】殷烁: 辩论比赛如何看出门道——好观众的自我修养

00:00
09:42

音频全文:

发掘思想软实力,教你嘴上硬功夫。

大家好我是殷烁。聊了那么多竞技辩论场上的事,今天给大家分享“场下”事的小小看法:如何做一个优秀的观众。

 

俗话讲,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然而,怎样具体做到看门道,很多同学其实是不明其法的。这里我就讲一讲自己这些年看比赛时的做法和观念,以供大家参考。

 


先说做法。最重要的一点:好记性莫如好笔记,内行看比赛,从来带纸笔。

竞技辩论既然带了竞技两字,争胜自然便是最重要的考量之一。

想学如何赢,就要知道比赛胜负怎么判。

 

通常在大赛当中,评委判断比赛的胜负,需要从比赛的全过程进行考量。这也就是为什么在一些比赛当中,有些观众误以为某对慷慨激昂气势如虹,必然是大优无疑,最终的结果却令他们大跌眼镜的原因之一。一个学门道的观众,第一要义就是既要用眼睛观摩,也要用笔头记录。除了评委也是如此做的,更重要的是养成结构性、全局性的「听话」习惯。

 

人在接受信息的时候,习惯天然有所局限比如一场比赛,你总是觉得结辩说的话特别一锤定音,无非因为他说完之后,不会再有别的信息造成后置干扰。但若你放纵这种直觉习惯,忽略前面的交锋,则永远只能是一个只听得到金句、看得出热闹的外行。因此,倘若两手空空,走马观花,未必不能记下几句精彩的辩词,但其中短兵相接的技法,和布局推进的节奏,怕是回去之后就未必能记得周全了。

 

比如2017年新国辩小组赛台湾大学VS马来亚大学,讨论「与人相处更应该说我想说的还是他想听的」。单听正方结辩如天神下凡,沛不可挡。把「在与人相处中别忘了坚持做自己」这件事渲染得淋漓尽致。


但如果你记下了全场攻防,就会意识到这个听起来酣畅淋漓的口号,具有难以落地的问题。比如,在和在意的人相处的时候,在社会规范的掣肘之下,你往往不可能不妥协,而做自己的另一面,就是对他人可能的进犯和伤害。从而意识到,综合全场,反方或许确实略占上风。


说到底,不妨在看完任何一场比赛后问自己:这场比赛的开局、中段和最后,大家在争论的分别是什么问题?如果能回忆起来,而非仅仅凭借印象记得只言片语,就能告别外行的处境。

 

而勤做笔记,就是培养内行眼光的第一步。

 


再看心态。既然是辩论,自然不应该带着死站某一方的心态来看比赛,正确的心态是什么呢?当然是以评委的心态来看比赛了。怎么做,两大思路:

 

第一,从结论追证明。

在听到一个精妙的观点后,千万别急着鼓掌,而是马上问自己:这个观点,是否得到了充足的论证?如果没有,好,我在接下来可要好好的看看,你的这个观点,有没有诚意。


举例来说,在星辩三,二打“金钱是不是万恶之源”的比赛中,很多人非常喜欢正方周玄毅教授“万,就是一切!”的论调,但是他真的完成论证了吗?如果你和我一样有着这样的问题,那么在后续的攻防中,很快就会发现:

正方真正想讲的,不是,金钱是所有今日恶的行为的根源;而是,一般等价物的出现,是“恶”这一概念的种子。而这个论证,是由周教授对于道德起源和财富概念起源总是在同一时期,而归纳总结得出的。

看到这里,你就比只记了一句“万,就是一切”的普通同学,强上很多了。

 

第二,从分歧看交锋。

大家老是说,竞技辩论,交锋最重要。

交锋最重要,那什么是交锋?最简单的判断方式,就是同一个战场上双方的分歧,例如,同一个关键定义的不同理解,同一个关键论据的不同诠释,同一个背景的不同描述。

举个例子,在人不轻狂枉少年还是人不轻狂亦少年一题中。


第一个交锋点,就可能是在“轻狂”这个词上,

正方认为轻狂代表进取和勇气,“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反方认为轻狂代表肤浅和冒进,“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


于是正方举出C罗,绿茵场上,鲜衣乘怒马,铁胆傲王侯;

反方举出梅西,闪光灯下,少年亦老成,君子润如玉。

如果顺着这条思路往下走,自然而然可以更好的整理双方的攻防和推进进度。


很多人说“比赛太精彩,实在不知道该判谁赢”——这话大错特错。

如果你顺着交锋的主线往下整理,越是精彩的比赛,就越容易看到,双方论证逻辑线的延续过程。


此时,哪怕你的判断和场下评委的意见有所出入,但至少,绝不会对胜负优劣毫无概念。

 


最后,作为一个优秀的观众,绝对不能只看一遍现场比赛或者直播就完事了。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辩论赛不用看百遍,两三遍总是要看的。


原因无他,目的不同:第一次带着新鲜感看比赛,主要培养大家的临场判断和反应,第二次,第三次,就是要学习细节工夫,比如立论的架构,推进的节奏,用词的选择等等诸多细节。


第一次要独立的看比赛,因为可以有效的评估自己对于双方立论和攻防的把我能力;第二,第三次,如果可能,最好和同道好友,学长姐教练等一起看,集思广益,讨论疑惑,互相启发,乃至教学相长。遇到真的精彩的比赛,甚至可以像电影学院的同学们看电影一样,用“拉片”的方式,将关键的交锋一句一句的播放,反复推敲如果此时的语言出现切换,是否会更好或者更差。


像是2006年亚太大专华语辩论辩论公开赛半决赛,年轻人更应该学习太公钓鱼还是毛遂自荐,这场比赛的录像。第一次看,看的是新国大作为正方,针对马大将“毛遂自荐”和“太公钓鱼”认定为前者主动,后者被动的立论,另辟蹊径,诠释为两者都是主动寻求机会,只不过毛遂自荐采取了单刀直入的直接策略,太公钓鱼则采取了讲究布局和渐进的间接策略。


第二遍看,就可以在了解双方框架的情况之下,欣赏正方一辩兰渝宏丝丝入扣的推进,正方三辩关一鹏金戈铁马的排比,这些呈现上的精彩之处。第三遍,可以带着疑问来看,为什么正方死活要守住,太公钓鱼也是主动,如同毛遂自荐一样,如果不这么做,会在后面的攻防上吃什么样的亏,遭什么样的罪。

如果能有同好之人一起讨论,那就更好了。一场精彩的比赛,如同陈酿的好酒,越品越有味道。如果只看一遍,如同牛饮杜康,实在糟蹋了。


所以啊,与其十场比赛看一遍,毋宁一场好比赛,看上三遍。

 


好,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我们来总结一下,好观众的自我修养:

 

第一, 好记性不如好笔记,通过完整记录信息,培养结构性、全局性的听话能力。

第二, 养成评委心态,一是从结论追证明,二是从分歧看交锋。

第三, 既要重视第一遍独立观赛的锻炼,也不能忽视反复观摩,交流讨论的重要。要多,更要深。

 

别忘了你们最喜欢的课后作业,请大家在评论区,重温并向我们推荐自己最喜欢的一场比赛,并帮大家进行复盘。


更多精彩,尽在超级辩手!

我是殷烁,咱们,下期再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墨坛_co

    老师,我有个疑问,在每次以往的讨论中,我都有这样的问题,就是在说一个词的定义,前提,背景,我都不能较为精准的表达,导致我很多时候词不答义,有没有好的办法练习呢

    殷烁_kp 回复 @墨坛_co: 没有速成的方法,可以试试,每说一个概念,必带一个例子;每说一个例子,必总结一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