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锦囊】丁冠羽:如何点评一场辩论赛——靠谱评委的自我修养

082【锦囊】丁冠羽:如何点评一场辩论赛——靠谱评委的自我修养

00:00
09:54

音频全文:

你好,我是冠羽。

 

在整套辩论的课程中你或许好奇,我们讲的都是立场、都是态度该怎么表达、怎么诠释,也就是一个「局中人」,该怎表达。如果在日常生活上,有些时候我们没那么明确的角度、在一个议题上没有明显站边,在「局外人」的视角下又要怎样发表自己的看法与评断才能既负责任,又不至让人觉得含糊、觉得乏味没营养呢?

 

换个场景,在辩论赛场上其实就是评委的工作。很多人在评点一场辩论比赛的时候,往往会把自己代入某一方来讲感受,又或是居高临下地给出建议。但是,如果从局外的人视角来看双方的辩论,到底应该怎样专业竞技的视角评点双方的高下呢?


这就是今天我要跟你聊的话题:怎样当一个靠谱的评价者。

 


我自己的感悟是,要想负责任地裁判并点评一场比赛,最核心的部分,其实分两步

 

第一步叫做「设立门槛」。

意思呢?你一定看过跳高比赛吧?跳高比赛之所以能有公平稳定的裁定,最基础的设计之一,就是那根「横杆」。有当选手越过了杆,才能算你得分。而辩论比赛里的这根杆在哪里呢?就在评委自己的心中。

 

在听完一场比赛或是一段陈词后,一定有我们接受的部分也有不接受的地方,担任评审交代胜负也就是要说明这些部分,以及它们对结果的影响,也就是我们说的「门槛」比如讨论废除死刑,正方举了联合国和美国的研究去说死刑比起无期徒刑并没有更多的威吓力,反方说人都会怕死所以死刑能带来减少犯罪的效果

 

如果先姑且不论双方在其他部分的讨论,如果你做为裁判听完双方这样的论证,相信心里头接收的效果一定是不同的。比如有的裁判认为个人的经验无法佐证,毕竟场上选手为了自己的胜负都会坚持己见,唯有数据不会说谎能检验真伪;也有的裁判认为呢,数据是死的不会说话,唯有把数据化作经验才是能有效说服人的语言

 

面对这样的冲突,重点不是优劣排序,而是我们做为裁判要能够觉察到自己心中这个构成说服的门槛的存在,并凭借它来进行稳定地进行裁决

 

如果我是个相信数据大于经验的人,在面对威吓力、误判等场上的论点时都要尽可能用数据来决定双方说服的差异,反之亦然。用同一套标准来审视场上双方的论点,维系真正的公平毕竟辩论赛不像球赛,没办法看进几球算几分,只能由裁判内心画一条线。

 

说明白机制后,来看相应的讲评的技巧。最重要的部分是:除了讲出你接受什、不接受什这个结果外——更要反过来说为什么不接受,也就是去把心中的那条线的形成原因说给选手听

 

那具体要怎讲呢?通常,主要需要讲清楚两部分。

 

第一,是点出你认为反方得像正方一样提出对应的数据你才有可能接受反方的论证有过关例如前面提到的,主观感受因人而异,但客观数据更具有普适性。

 

第二,则是你认为反方即使用当前的方式,可以透更有力推论线回应正方的攻击比方说:正方举出数据,说死刑相比于无期徒刑,并不能更好地减少犯罪,但反方即使从经验的角度也可以进一步说,有威吓力的部分或许是质的不同而不是量的不同,例如许多持枪抢劫犯之所以犯罪时不开枪,便是害怕事后被捕会被科以更重的死刑。看似犯罪率上没变化,但其实减少了许多更恶劣的罪行。

 

这样透过不同的标准来说明,借以让选手能更明确裁判心中的标准线,也能让裁判自己更清楚评判的标准在哪,而不是随着心情起伏应对着别人的观点。

 


当然,辩论有趣的地方,就是在两边都精彩的完成了自己论点的捍卫与证明.。不管是经验上或是数据上都给了充分的说法,也就是同时越过了裁判的标准线。这个时候,身裁判,你又应该哪一

 

这时候呢,你就需要进行第二步:「抬升门槛」。

 

之前的情境下,我们会说某一方的攻击因为没提出相对应的论据或是用生命经验辅佐,所以不接受。而如果双方都做到了我们设立的这个基础门槛,我们便要开始像跳高比赛那样逐步「升杆」,用更进阶的准绳,来衡量双方的高下。

 

实际情况下,有的辩论裁判会依证据来决定说服度,尽可能撇除自己生命经验只依选手提的证据来接收因此谁的证据更完整,就更容易越过被抬升后的「说服门槛」。如果都有充足的证据呢?有的裁判这时候,会依证据提出的顺序先后,比方说正方的证据是一开始提的,和整体论证的结合程度比较高,因此评委会认相比于反方在比赛结束前匆忙补完的数据,整体说服力会更强。

 

当然啦,这样的标准也只是一种裁判方式,有的人会觉得,

欸你说哪有这样用先后做断定的呢?一点都不公平嘛。就算你点评说的天花乱坠,我都不服你。

 

那这里呢,其实很想跟大家普及一个理念。辩论赛的公平,往往不是靠评委的绝对正确来实现的。


因为说到底,一百个人眼中就会有一百个哈姆雷特,确实也有评委更看重辩手的学识而非证据的先后,这都是因为大家对「何为好的辩论」有不同的理解嘛,谁能称得上绝对正确呢?所以,与其不切实际地期盼评委代表真理】或者是用某一个真理代表评委,不如要求评委心中的那道杆是稳定而可靠的,而且可以详细交代清楚前因后果的。

 

所以,从竞技公平的角度说,辩手如果听完点评觉得评委标准不一、说明不清,就要勇敢去向评审提问,要求他把判决的内容说的更具体,从个人来说是让自己训练逻辑思考、养成说服能力一个方法可依循下次能有所改进从环境来说是让辩论竞技中的评审都得谨言慎行,认真判决辩手为了准备一场比赛辛辛苦苦,评委在裁决的时候也不能仅凭一时兴起,你要认真地用你心中的杆去衡量,还得说得清楚明白,你付出的脑力不能比场上辩手少,这其实也是一种公平,也是所谓评委的责任。

 

而即使在生活中你也会发现,那些能提出靠谱评价的人,往往都是内心有一根稳定的准绳,并懂得不断确认和思考自己判断问题的具体标准,与背后的成因以及合理性。否则,今天你认网约车安全问题是企业的责任,明天又苛责女生穿着暴露吸引犯罪,这样朝秦暮楚地随大流,永远是一个流于表面的跟风者。


而某种程度上,研究自己内心的那道「门槛」,也是一个自我修行的过程。你的门槛越清晰、稳定、适用性广泛,说明你对万事万物的理解越深刻,自我人生路径的选择也越坚定。古往今来之哲人大师,其实莫不如此。

 


最后,稍稍归纳今天讲解的两个部分。

第一、我们要尝试画出自己对于说服的基本门槛,门槛高或低不是问题,重点是要用一致的标准来看两边的论证。

第二、如果对于双方同时跨过门槛的话就要用更细致的方式来筛选两边的论证,比较优劣可以通过「抬升门槛」来做出进一步的裁定记得在讲评时不能仅说明结果,要把自己具体的标准给说明出来,怎么操作、怎么改进,而选手在裁判说明不清的时候也要勇于发问,才能让自己让裁判都有所学习、进步。

 

以上就是今天的课程

我是冠羽我们下次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寻我启事

    哎,真想让我们学校的评委看看……今天新生杯还感慨,一个学校辩论的水平一半是辩手决定的,一半是评委决定的……没有能力的评委会限制很多队伍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