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跨界】彭凯平 | 如何培养积极的思维习惯

【心力·跨界】彭凯平 | 如何培养积极的思维习惯

00:00
23:26

导师简介:彭凯平,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2015、2016年入选爱思唯尔(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Most Cited Chinese Researchers)十大心理学家榜单”。2016年当选《人民网》“健康中国年度十大人物”。彭教授热心慈善和公益事业。


一、不积极的思维习惯

 

如何知道什么是积极的思维习惯?第一种办法是知道人类有哪些不积极的思维习惯,或者容易产生消极思维的习惯性思维有哪些?现在心理学发现有这么一些对于我们思维习惯是有负面作用的。

 

1、控制幻觉

 

很多人,特别是成功的人下意识地逐渐形成一个倾向——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其实都可以由我来控制,认为如果不能控制世界就会很悲惨,过度相信自己的控制能力就是一种控制幻觉。

 

自然世界有很多东西是控制不了,因为有很多事情你真的控制不了,就像人心是难以控制的;股市有的时候控制不了;还有经济规律也控制不了。

 

2、完美主义

 

心理学发现“追求完美”其实对我们的伤害是非常之大的,甚至完美的人容易被人拒之千里之外。

 

心理学家请女同学听三个人的录音:第一位,是一个特别优秀的人,然后他的地位也很高,表现非常卓越;第二位,是一个地位很高,表现有点瑕疵,比如衣服穿得有点邋遢,说话有点磕巴等一些小毛病;第三位,是一个全身都是毛病的人。

 

请女同学在这三类人中挑出对你最有魅力和吸引力的人,而女同学的结论是选择第二位有点小瑕疵的人。所以维纳斯一定要断臂才觉得特别美,如果维纳斯是全身健全,也许反而不一定觉得美。

 

这是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人们不太喜欢绝对完美的人。这也给了大家一个提示:你为什么要做到绝对完美?如何知道你是一个完美主义的人?


//给大家几个行为的测试:

 

1.看电视的时候是不是老挑台,挑了一晚上,什么都没看成。

 

2.是不是特别喜欢各种排名,谁是首富?我排第几?(在心里上来讲这叫做“见贤思齐”,是我们进步的动力,但是过分的话就是一种消极思维的习惯)

 

3.经常发现自己不知道该朋友买什么好的礼物?(其实礼物不在于你认为有多好,而在于你给不给人家)

 

4.写东西的时候老是写不出来,写了个开了个头就扔掉,然后又开了一个头,这也是完美主义。(心理学发现只要你动笔开始写,最后一定写得不错)

 

很多事情其实不需要追求完美,当然不是要追求龌龊,不是要追求丑恶,不是要追求什么都不做。

3、吾当害怕

 

有很多事情就是会莫名其妙的觉得可怕。

 

4、犬儒主义

 

不相信这个世界上有好人,世界上都是自私自利的人。如果你特别忙、特别着急、特别自我中心,你就忽视了特别有意义的事情。“犬儒主义”为什么是消极?因为它让我们看不到人间得真善美,看不到别人的好意、善意和美意。

 

5、过度沉思

 

想的太多,做得太少。大家总是在说,想太多容易出问题了。有一个实验就证明了这个道理:女性的抑郁症是男性的3倍以上,这不是荷尔蒙造成的,而是社会文化的规则,让女性做事情考虑的太多。


二、如何安心?

 

第一个是乐观主义;

第二个是积极思维,也就是排斥消极思维;

第三个是学会一定的心理防御机制。

 

心理防御机制是弗洛伊德一百多年总结出来的。

 

人要如何让自己心情好受一点?给大家介绍一些思维习惯和方法。有些是有长久的正面效果,有些只有短暂的效果,甚至有负面效果。


//短期效果(长期会有负面效果的心理防御机制)


1)否认。

通过拒绝承认某一个不愉快的事件保护自己的内心。比如医生告诉你得了病,你首先否认,“我没有,胡说,不对”,这个当时有效果,但是事后没有效果,因为这个事实是否定不了的。最后它一定会回来伤害你,这个防御机制长期效果不好。 

2)幻想。通过假想自己获得了某种成就。比如:老在家里幻想自己有钱以后要怎么花,其实这是没有意义的。


3)压抑。压抑就是潜意识把这些让你觉得痛苦危险的事情压抑进去,靠内心的力量扛过去。


 我认识一个好朋友,曾经出现过让他特别尴尬的事情,而且是很羞辱的事情,他采用的是不正确的心理防御机制——“躲起来,退出”。他在家里躲了三个月,不接电话,不看邮件,不上网,假装这个事情没有发生,这个叫做“倒退”。采用这种倒退的防御机制可能有一个短暂的效果,但它不是长久的效果,一定要面对现实。

 

弗洛伊德有两大原则:

 

第一个原则叫做快乐原则,如何让我们自己健康快乐。

第二个特别重要的叫现实主义原则,很多人只想快乐,不讲现实主义。其实现实很重要,我们要尊重现实。

//以下是一些心理防御机制,但也不是最好的可以适用于所有人。


1)补偿。

通过强调某些有价值的特色弥补自己客观存在和主观存在的缺陷。这个补偿作用是有意义的,每个人都有不足,那怎么办?我们把自己的美和优势发挥到极致,那些不足就不是问题了。这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 

2)分离。

心理学家意外地发现:一个人不是不会谈及自己的痛苦经历,而是要谈,怎么谈呢?要理性地、冷静地、有逻辑地分析这件事情发生的情况,这就等于是以第三人的角度看自己受过的磨难和痛苦,这个时候心里反而会觉得很好,这叫做“平静地讲述令自己十分伤心的事情”。 

3)投射。

把自己那些不好的、内疚的、负面的、有缺陷的行为投射在别的事情身上。投射在别人身上,把它合理化,找一些理由来给自己的行为做一个解释。

 人是需要归因的,所以有理由总比没理由好。比如:你考得不好,因为老师出题太难,这就是一种理由,它的保护机制非常明显。做生意吃亏了,你说是经济形势不好,这也是一种合理化。但是这种防御机制,是给自己内心的解释,人们还是要学会一些安心的科学方法。 


三、安心的科学方法

 

以下这三种防御机制,大家如果能够经常使用,一定会让你安下心来,我们现在讲的是安心的科学方法。

 

1)升华,把自己一些不太好的欲望和冲动升华为社会赞许的、并且有意义的行动和思想。

 

著名的德国作家歌德,他有本小说叫做《少年维特之烦恼》。他爱上了一个不该爱的人——是他好朋友的妻子。朋友妻不可戏,跟好朋友的妻子求爱的时候,他被痛骂一顿,由于他少年自负,受不了这个侮辱,决定自杀,但是他又是一个多愁善感的人,自杀之前一定要留下遗书。于是他就开始写遗书,写着写着觉得好多话没写完,本来是要自杀的,结果决定先放下等第二天再自杀;第二天又开始写遗书,写了三天三夜,后来发现根本就不用自杀了,于是就留下了一个特别脍炙人口的书《少年维特之烦恼》。

 2)幽默。幽默感为什么重要?因为可以通过幽默的语言化解自己内心的焦虑和烦恼,通过自嘲、自讽来宣泄内心的郁闷。幽默是化解我们内心郁闷特别好的方法,幽默是个特别重要的心理防御机制。所以看喜剧、看段子对大家都有正面的积极作用。

 

3)亲社会行为,我们现在发现这是一个特别有意义的心理防御机制。一个人只要跟自己的朋友在一起,跟社会在一起,跟其他人在一起做一些公益的事业,一定会有一种化解忧愁的作用和影响。

 

仁者无忧,我们老祖宗的话其实有道理的,你一定是做一些对他人有益的事情,看起来好像吃亏,其实最后一定会让你特别舒服。所以烦躁的时候做一些好事情,做一些功德的事情,做一些跟其他人在一起的事情。如果你的孩子有一些抑郁的倾向,就带他去做公益事业,带他去当老师,带他去辅助残疾人,让他去照顾其他小孩,只要有这样的一种行为举动,一定是会产生化解忧愁的心理作用。

 

大量的心理学证据发现升华、幽默、亲社会行为都有这种心理防御机制的作用,那么还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可以让我们变得积极主动,让我们的心理能量得到储蓄?那就是信仰。

 

一个有信仰的人,他的心理防御是很坚强的。当你有一个远大理想和目标的时候,任何的烦恼、忧愁、痛苦和挫折真的都能忍得住。所以有信仰的人比没有信仰的人平均要多活五年,因为这是有意义、有价值的。

 

这个信仰不一定非得是有组织的宗教,不一定非得到教堂去,任何人的教堂都可以在心中。人是要有信仰的,我信神,我信仁善,我信人的未来一定是美好的,这一点都不矛盾。


内容来自微信公众号:湖畔大学三板斧(ID:hupansanbanfu)


更多精彩,就在每周六#湖畔三板斧#

本节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严禁翻录成任何形式,严禁在任何第三方平台传播,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听友75932229

    所有老板痛点 半桶水理论。 有个和尚。总喜欢精益求精,做到完美,结果每次都打满一桶水回家。打满~走的速度很慢,因为跑快了。会溅到自己身上。但是呢。和尚感觉辛辛苦苦跑半天。打半桶水不值得。 和尚的痛点是,无法解脱自己。一直走的很慢。小心翼翼,耽误时间。 这就要求舍掉半桶水。舍得问题。 和尚其实完全可以提半桶水,但是可以抓四个桶。不仅水量翻倍,而且跑起来都不会溅到身上。 水是不是需要打满呢?这里面有一个精益求精的代价问题。 和尚想精益求精,反而无法解脱自己,找不到人替代自己。总害怕别人做的不如自己做的好。这就是一个舍得问题。放弃什么,得到什么的问题。

    上课还是 回复 @媪倍: 现实里可能他没有四个桶来打水

  • Katharine_lin

    感谢分享!四大好的长期有效的心理防御机制:幽默,升华,亲社会行为,信仰!

  • 听友75932229

    所有老板痛点 半桶水理论。 下 公司不管是谁,如果找不到一个替代机制,金字塔就不会变高。不断替代,自己做更有价值的事情,是良性发展,替代是好事情。 总有人的人怕被替代,殊不知,替代之前,自己拼价值,被替代之后,自己拼阅历,替代越慢的公司,发展越慢,这就是核心点。 灌输被替代之后的核心价值转移,从自身价值,转移到阅历精力价值。 达到这一步,这就需要老板灌输给人力资源部不吃干饭。灌输用钱买人,用钱挖人,用钱找高端人才,要求试错能力高的领导进来,不断试错。公司替代性提高。才能搞定师徒替代的问题。否则人们总想着,我被替代,我就要下岗了。 所以老板直接决定公司格局问题。 最终还是舍得问题。

  • 听友80433954

    听了想心灵的清泉流过

  • 听友39239330

    静听体会良多

  • 珈丞_yJ

    喜马拉雅的产品太忽悠人

  • conglaijiuzheyang

    希望以后的音频能不能完整、剪切的太乱了!希望能尽快改善!

  • 听友69657589

  • L_Bunny

    努力想听,但听不下去了

  • 夏雪_a9

    讲半天没讲重点,一直在扯蛋,不是能扯就是好的导师的,浪费时间,低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