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卜宪群:西汉中晚期的政权

7.5|卜宪群:西汉中晚期的政权

00:00
27:58

欢迎小伙伴们在评论区积极评论并留言,讨论卜宪群老师的观点,或者提出疑问,我们会定期送出卜宪群老师的赠书哦~



汉武帝死后的昭宣时期,被史家称为“中兴”时期。西汉社会再次出现了繁荣富庶的局面。此后,则逐步走下坡路,直至王莽代汉。这里我们只选取几个重要的历史问题介绍。


霍光辅政集团 

汉武帝去世后,继位的汉昭帝年仅8岁,不可能自己主政。这一点,汉武帝临终之前已经做好了安排。汉武帝安排了霍光、金日磾( mì dī)、上官桀和桑弘羊受遗诏辅政。其中霍光尤其得到汉武帝的信任。


霍光是霍仲孺的儿子,霍仲孺以小吏的身份在平阳侯家干活,与侯家侍者卫少儿私通,生下霍去病,霍仲孺归家后又娶妇生下霍光。所以霍光与霍去病是同父异母的兄弟。后来,卫少儿的妹妹卫子夫嫁给武帝并被立为皇后,霍去病以“皇后姊子贵幸”。霍去病知道霍仲孺是自己生父后,就给他买田宅奴婢,并将霍光接到长安,任郎,后迁为诸曹侍中。霍去病死后,霍光又担任奉迎都尉、光禄大夫。


霍光受到重用绝不仅仅是因为他与霍去病的关系,历史记载,霍光“出入禁闼二十余年,小心谨慎,未尝有过,甚见亲幸。”霍光在宫中二十多年,非常小心谨慎,做事未尝有过错,得到了汉武帝的充分信任。汉武帝去世前,认为只有霍光可以“任大重,可属社稷”,就是认为只有霍光能辅助汉朝的社稷,所以汉武帝让他辅佐少子刘弗陵。汉武帝对他说“立少子,君行周公之事”。并送给霍光一幅周公负成王会见诸侯的图画。可见,汉武帝对霍光的充分信任。在立太子时,汉武帝还下令处死钩弋夫人(钩弋夫人赵氏,齐国河间人。因她总是握拳,被称为“拳夫人”。汉武帝过河间,“望气者言此有奇女”,一日召见她,她才将手展开。传说因为手展开后掌中握有一玉钩,因此被封为钩弋夫人,后被封为婕妤。汉昭帝刘弗陵的生母。)目的就是为了减少外戚的干政,为霍光辅政扫清道路。因此,汉昭帝继位后,史书记载“政事一决大将军霍光”。


(霍光辅政)


金日磾也颇得汉武帝的信任。他本是匈奴王的太子。霍去病征匈奴时,杀匈奴王,金日磾被送到长安,在宫里养马。一个偶然的机会被汉武帝看见,“容貌甚严,马又肥好”,就是说金日磾这人长得相貌堂堂,喂得马又很好,汉武帝于是封他为马监,后又迁为侍中、驸马都尉、光禄大夫。其中侍中这个官职很重要,表示他直接在皇帝左右。他与霍光一样,史书说他“未尝有过失,上甚信爱之。”(据《汉书》载,他的长子从小在汉武帝身边,常与武帝玩耍而受到他的呵斥。后来他的长子因与宫人“戏”,竟被金日磾杀死。汉武帝非常悲伤,同时对金日磾又更加敬重。)


上官桀,西汉陇西上邽人。武帝时任太仆。他的孙女是昭帝的皇后,他本人与霍光是亲家。上官桀因为对汉武帝“忠”而获得信任。据说上官桀在做厩令时,也就是做养马官的时候,汉武帝见他养的马瘦弱,大怒。上官桀说:我听说您的身体不好,日夜担心,心思不在养马上。并且,说着说着就大哭起来。


桑弘羊则是因为他经济改革取得成功而受到重用。


辅政四人中,霍光为首,金日磾、上官桀为副,桑弘羊更低一点。实际权力掌握在霍光手中。霍光忠实执行了汉武帝死前制订的政策,“因循守职,无所改作”“知时务之要,轻徭薄赋”,西汉社会又出现了一些生机。“匈奴和亲,百姓充实”“流民稍还,田野益辟,颇有积蓄”。


燕盖谋反 

昭帝继位比较匆忙,皇室内部和大臣之间都有不同意见。汉武帝死后,昭帝即位,这种矛盾终于爆发出来。


汉武帝的儿子中,燕王刘旦是比较有学问和才能的,但他野心太大。巫蛊之祸太子刘据死后,刘旦就认为皇位非己莫属,主动上书要求宿卫,引起汉武帝的极大不满。昭帝继位后,刘旦大怒,声称“我当为帝”。并且散布昭帝非武帝子,而是霍光等所立的谣言。他还串通中山哀王刘长、齐孝王刘泽等谋反。消息泄露,刘泽被杀。刘旦被特赦。但刘旦并没有吸取教训,而是继续与盖长公主、上官桀勾结谋反。


盖长公主是汉武帝的长女,也是昭帝和刘旦的姐姐。盖长公主有一个男宠丁外人,丁外人和上官桀之子上官安关系密切。上官安娶霍光之女为妻生了一个女孩,也就是霍光的外孙女,刚5岁,上官安就想把她送入宫为昭帝后,被霍光拒绝。上官安就通过丁外人和盖长公主的关系,终于达到目的,将其立为皇后。


上官桀、上官安父子为报答丁外人的恩情,请封丁外人为侯,这一请求被霍光阻止。这样盖长公主、上官桀、上官安皆与霍光有怨。他们很快就与燕王刘旦联合起来。桑弘羊因与霍光政见不同,也和这些人搅在了一起。


刘旦用金钱贿赂这些人,这些人又暗中协助刘旦,不断上书诬告霍光专权等。但14岁的昭帝头脑很清醒,没有相信这些诬告,反而逮捕了上书者。于是他们密谋刺杀霍光、废昭帝。结果事情败露。上官桀、上官安、桑弘羊、丁外人等被族诛,刘旦自缢而死。


盐铁会议 

这是一次非常著名的会议。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霍光以昭帝的名义发布诏书,命令御史大夫桑弘羊、丞相田千秋,召集贤良文学60多人,以“民所疾苦,教化要之”为题目,就政府的现行政策举行一次大规模的讨论会。


这次会议召开的重要背景是辅政大臣如何执行汉武帝时代晚期的政策问题。霍光主张继续执行汉武帝晚年定下来的政策,劝农息兵,与民休息。但桑弘羊不同意,与上官桀等联手反对。统治阶级高层内部分为两派。贤良文学按照霍光的意图抨击桑弘羊,而桑弘羊也针锋相对地反驳。因这次会议讨论的主要问题落在了盐铁上,故称为盐铁会议。汉宣帝时,宣帝命令桓宽把这次会议的记录整理出来,这就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盐铁论》一书。会议讨论的内容很广泛,主要有以下三个问题。


(盐铁会议)


1、盐铁官营问题

贤良文学首先提出来要罢除盐铁、酒榷、均输等官,认为这些是民间疾苦所在。桑弘羊则认为其中虽有不便于民的地方,但是政府的主要收入,政府抗击匈奴,赈灾、修水利,防止地方豪强膨胀上都需要这笔收入,所以不能废除。


2、关于匈奴和战的问题

贤良文学提出要休战,用财物与匈奴和亲。认为武力不如“文德”,要感化匈奴,维持和平。这个观点当然是迂腐的。桑弘羊认为,只有通过战争才能使匈奴降服。


3、法治和德治的问题

贤良文学认为,严刑峻法,不可久也,“政宽则下亲上,政严则民谋主”。因此,要推行德治政策。然而桑弘羊坚持以暴力为主的法治政策。这在当时是不完全合适的。


盐铁会议上,双方展开了激烈的争论。盐铁会议后,贤良文学揭露政治弊端的一些话还是发挥了一些作用,与民休息的政策得到宣传,汉武帝晚年的政治思想得到进一步的贯彻实施。如罢除征收酒税的榷酤官,部分地区停止铁器官营。官吏选拔上“用吏多选贤良”。也就是说通过这次会议,贤良文学的部分意见还是得到了政府的采纳。


汉宣帝的统治 

汉昭帝在位十三年就去世了。昭帝去世后,就是著名的海昏侯刘贺继位,当然“著名”要打引号。接下来我们就谈谈刘贺这个人。


汉昭帝死后,因无后,大臣推荐武帝第四子(只有他在世),广陵王刘胥继位。但刘胥尚未登基,就有大臣说他“好倡乐逸游”“动作无法度”,反对立刘胥为帝。于是霍光又改立昌邑王(山东巨野)刘贺(刘髆的儿子,武帝孙子)为帝。但此人行为更加乖张,在位27天就被废了。据说他在27天里,共做了1000多件坏事,被霍光废黜为庶人,就是废为普通老百姓,回到了他父亲所在的封地昌邑,今天山东的菏泽地区。汉宣帝继位以后,考虑到刘贺对他的威胁不大了,就封他为海昏侯,将其从山东迁到江西南昌。(他的墓已于2011年在江西南昌新建区被发现了,墓中发现了非常丰富的藏品。)


(海昏侯墓出土的成堆的钱币)


刘贺被废以后,接下来的问题是谁来继位?在直系的皇亲中,只有原太子刘据之孙刘询最近最亲。巫蛊之祸刘据死后,刘询的父亲史皇孙(刘进)也被杀。刘询被廷尉丙吉保护并送到民间收养,后被赦免,抚养在宫中,并娶许广汉女为妻。汉宣帝自幼在民间,与朝中没有太多政治关系,这一点很符合霍光的要求。所以汉宣帝的继位有他特殊的原因,也与霍光的特殊要求有关。


汉宣帝时期,继续了昭帝以来的宽松政策,轻徭薄赋。因为汉宣帝长期生长于民间,故“知民事之艰难”,特别重视吏治,以霸道和王道两种思想治理国家(霸道即法家,王道即儒家),而非儒家一家。从史书上可以看到,在宣帝一朝出现的循吏非常多。汉宣帝对地方官的选拔任用尤为重视,往往在任用过程中,亲自和他们谈话。历史上称昭帝到宣帝这一时期为“昭宣中兴”。


(汉宣帝杜陵,位于今西安市三兆村南)


汉宣帝时还有一项重要的历史功绩,就是西域都护府的设置。在清除匈奴在西域的势力之后,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在乌垒城(今新疆轮台境内)建立西域都护府,行使行政管理,史称“汉之号令班西域矣”。西域正式纳入了西汉王朝的版图,具有重大历史意义。


(郑吉(中间)与汉军士兵和当地首领的雕像,郑吉是首任西域都护)



西汉晚期政局 

宣帝时期继续武帝的治国政策,实施“霸王道杂之”的政治方针。但宣帝之后情况不一样了。《汉书》记载了一段精彩对话:宣帝的太子刘奭“柔仁好儒,见宣帝所用多文法吏,以刑名绳下,大臣杨恽、盖宽饶等坐刺讥辞语为罪而诛,尝侍燕从容言:‘陛下持刑太深,宜用儒生’。宣帝作色曰:‘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且俗儒不达时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于名实,不知所守,何足委任!’乃叹曰:‘乱我家者,太子也!’”对话的大意是说宣帝与他的太子后来的元帝对话。元帝指责宣帝用法太深,应该多用儒生。宣帝听了元帝这一番话,脸色大变,他说汉家制度本来就是儒法两家都有,不能只用儒家这一种。宣帝还说以后刘家天下要乱就是太子的原因。《汉书》记载的这段对白,对我们了解汉代后期治国方针的演变提供了很好的材料。


西汉从元帝、成帝开始,出现了宦官外戚交替专政的局面。成帝铲除了宦官弘恭、史高、石显等人后,外戚又开始专权。汉成帝的母亲王政君是元帝的皇后,王皇后有兄弟八人,分别是王凤、王曼、王谭、王崇、王商、王立、王根、王逢时。历史上著名的王莽就是王曼的儿子。成帝即位后,沉湎酒色,不过问朝政,朝政大权落到皇太后王政君的手中。王政君乘机操纵朝政,外戚迅速崛起。河平二年(公元前27年),王氏五兄弟王谭、王商、王立、王根、王逢时同日封侯,“王氏子弟皆卿大夫侍中诸曹,分据世官满朝廷。” 王氏子弟占满了朝廷的各种要职。


王氏在成帝时虽然兴盛起来了,但就王莽这一支来说,情况又有异。王莽之父王曼早死,不及封侯。所以王莽与他的叔伯兄弟们比起来,显得有些“幼孤不及等比”,史书说他“孤贫”,有些自卑感。王莽的姑姑元后王政君怜悯他幼年丧父,把他接到宫中养起来,这使得王莽从小对宫中情况比较熟悉。为他日后走向权力顶峰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当然这是后话。


成帝死后哀帝继位。汉哀帝刘欣是元帝的孙子,汉成帝的侄子。汉哀帝时,社会矛盾,特别是土地兼并、自耕农的奴婢化非常严重。哀帝用师丹辅政,排挤外戚王氏,师丹提出了限田限奴婢的方案,遭到了权贵,特别是外戚丁氏、傅氏的反对,最后限田限奴婢的方案不了了之。汉哀帝虽有振兴朝政的想法,但却无力回天。哀帝本人在政治上也有不少腐败的地方,如宠幸董贤,给予董贤很多的赏赐,当时天下都议论纷纷。汉哀帝在位时间很短,年纪轻轻就去世了。


(董贤墓,义陵即哀帝陵墓,断袖之癖一词即来自此两人)


哀帝去世后,汉元帝的孙子平帝刘衎(kàn)继位,年仅9岁,太皇太后王政君垂帘听政,大司马王莽掌握国政,至此西汉王朝的灭亡已成定局。


公元6年,14岁的平帝去世,一说是王莽用毒酒毒死的。公元8年,以外戚出身的王莽废除孺子婴,代汉建立新朝,西汉灭亡。


第五讲复习课 

你好!卜宪群老师的第五讲结束了,我们来复习一下。


关于西汉中晚期的政局,卜宪群老师提出要注意几个重要的历史问题。


第一是霍光辅政集团。汉武帝去世后,年仅8岁的汉昭帝继位。汉武帝安排霍光、金日磾、上官桀和桑弘羊受遗诏辅政。四人辅政体制中,霍光为首,金日磾、上官桀为副,桑弘羊更低一点。实际权力掌握在霍光手中。霍光忠实执行了汉武帝死前制订的政策,西汉社会又出现了一线生机。


第二是燕盖谋反。燕指燕王刘旦,汉武帝的儿子;盖指盖长公主,汉武帝的长女。燕王刘旦与盖长公主联合,同时又勾结上官桀、桑弘羊等人,密谋刺杀霍光、废昭帝。结果事情败露。上官桀、上官安、桑弘羊、丁外人等被族诛,刘旦自缢而死。


第三是盐铁会议。由于会议讨论的主要问题落在了盐铁问题上,所以称为盐铁会议。这其实是一次讨论关于政府现行政策的大规模会议。霍光主张继续劝农息兵,与民休息,但桑弘羊不同意。会上主要讨论了三个问题:盐铁官营问题、匈奴和战问题、法治和德治的问题。经过激烈的争论后,与民休息政策得到进一步的贯彻实施。


第四是汉宣帝的统治。汉宣帝刘询是原太子刘据的孙子,在巫蛊之祸中,被廷尉保护送到民间,后被赦免,在宫中长大。因为汉宣帝从小生长于民间,“知民事之艰难”,所以继续了昭帝以来的宽松政策,轻徭薄赋。汉宣帝时设置了西域都护府,西域正式纳入了西汉王朝的版图。从昭帝到宣帝这一时期,西汉社会再次出现了繁荣富庶的局面,史称“昭宣中兴”。


从元帝、成帝开始,西汉出现了宦官外戚交替专政的局面。公元8年,以外戚出身的王莽废除孺子婴,代汉建立新朝,西汉灭亡。


这就是本节课的要点,谢谢你的收听。

加入学习群 可添加运营微信:liaojie86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考研数学精解

    本来认真在听,听到27天干了一千多件坏事忍不住爆笑

    在黑暗里探索 回复 @考研数学精解: 是有点搞笑的,我同意!其中是很多的疑点的!

  • 珍惜vivian

    中华几千年历史,怎么可能在短短几十次课中娓娓道来,只能帮助梳理历史的进程和提点重大事件和重要观点,所谓流水账也是无可避免的。作为中华历史的启蒙教程,已经发挥其意义了。不过不同老师的逻辑性,授课的生动性还是有差异的

  • 喵小喵_b5

    觉得这位大师讲得有点草率

  • 无限小历史

    讲的好

  • Alexander177

    草草流水账,毫无新意、毫无深度

  • 骑弹旅行

    流水账

  • uean

    讲得真好!

  • 海地菠萝

    海昏侯墓的发现的让这个刘贺的黑历史收到怀疑

  • 静_lnp

    比起上一个老师,这位老师讲的很好了

    新亚人文书院 回复 @静_lnp: 已经帮你传达给老师了,还有其他赞美至此可以加我们的客服号:dzz_th 我们会定期汇总学员意见向老师反馈哦。

  • Summer_kmr

    盐铁会议之类各方动机讲得不太清楚。霍光的人物性格分析也没有。整体这节课听下来跟自己囫囵吞枣浏览一遍历史大事列表差不多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