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宁欣:豪门衰落与统治阶级的更新

11.6|宁欣:豪门衰落与统治阶级的更新

00:00
31:58


欢迎小伙伴们在评论区积极评论并留言,讨论宁欣老师的观点,或者提出疑问,我们会定期送出宁欣老师的赠书。


第五讲主要涉及社会层面的问题,如放妻书、弃夫案等,且更多涉及底层社会、下层社会的问题。这讲的主题是统治阶级的更新问题。这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大问题。而隋唐五代是一个非常关键的转变时期,这个转变也使中国历史呈现前后不同的面貌。


隋唐开创者家族渊源 

陈寅恪先生专门论述过唐初到武则天时期统治阶级的升降,关陇贵族和山东庶族,李唐和武氏集团的博弈。这还只是在不同等级贵族间的较量,后梁代唐则使南北朝以来的士族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北宋则开启新的官僚士大夫的时代,也有人概括为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的时期。这也是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从唐初一直持续到北宋的建立,应该说才走完了这一过程。这一历史过程中科举制的产生和确立、均田制的崩溃、税收原则的改变,都是其组成部分。


我们知道魏晋南北朝门阀士族形成,在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各方面都居垄断地位。当鲜卑族人统一中原建立北朝王朝时,他们为确立本族华夏的正统地位,实行了一系列汉化措施,其中重要的改革就是改汉姓和确定鲜卑贵族的门阀士族及等级。皇族拓跋氏就把自己的先祖追溯到黄帝,改为元氏,列为最高等级,其他鲜卑贵族按照门阀制度依次改姓和确立士族等级。

(北魏迁都)


五代之前是隋唐两朝,建立隋朝的杨氏和建立唐朝的李氏都属于关陇军事贵族集团,也都具有北方少数民族血统。按照他们自己的记述,或经过他们认可的记载,杨氏家族追溯到弘农杨氏一支。弘农地处长安、洛阳之间的黄河南岸,西汉设弘农郡,范围大致为今天河南省西部的三门峡市、南阳市西部,以及陕西省东南部的商洛市。东汉时弘农杨氏“四世三公”,几代都有人位列高官,是魏晋南北朝著名的门阀士族之家。杨坚家族就将祖上挂靠在弘农杨氏上,称是东汉著名宰相杨震十四世孙。其实陈寅恪先生已经有考证,认为这不过是附会之举,顶多是山东寒族,而且有北方民族的血统。杨坚的皇后是独孤氏,独孤氏是北方鲜卑族的一个部落,她的儿子杨勇和后来即帝位的隋炀帝杨广,自然都有北方民族的血统了。有学者指出中间有几个先祖没有官职,估计是确实的先祖,此后靠从军起家。

(隋文帝杨坚)


虽然附会、挂靠之举的漏洞很容易发现,但杨坚和李渊在当皇帝前,不论是杨家还是李家,都已经历经几代高官显贵,属于关陇军事贵族集团的核心家族了。杨坚的父亲杨忠是西魏十二大将军之一,是支持宇文泰取代西魏建立北周的主要功臣,为

北周的柱国大将军,封隋国公。从杨忠开始杨氏家族成为关陇新贵、核心家族。杨坚袭爵隋国公,夫人独孤氏是西魏八大柱国之一独孤信的女儿,女儿杨丽华是北周宣帝的皇后(天元皇后)。取代北周前,杨坚已经实际掌握了朝政大权。

(独孤信多面体煤精组印)


再看建立唐王朝的李氏,自称是十六国时期西凉开国君主李暠(hào)的七世孙,而李暠自称是西汉名将李广的儿子。总之,当时的风气是越往上越好,说明家世背景深厚,为大族望门之后。陈寅恪先生考证,李氏家族并非出自西凉王室与关陇贵族李氏,只是河北赵郡李氏的一个小支系,正所谓赵郡李氏之破落户,而此支系所处地域即在鲜卑拓拔氏北魏政权治下。陈先生断言,李唐皇室之祖,或是汉人被赐以鲜卑名,或是鲜卑人被赐以汉姓。李渊的皇后是窦氏,也是在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时改的汉姓,本族是鲜卑族,因此包括李世民、李建成、李元吉在内的几个儿子也都有北方民族的血统。李渊的祖父、李世民的曾祖父李虎,是西魏八柱国之一;李渊的父亲李昞,封唐国公,北周柱国大将军。李的妻子独孤氏,其家族是北朝以来望族,其长姐为北周明帝宇文毓的妻子,其七妹为隋文帝皇后,母系一支是更为显赫的家族。


我们再回到五代,对比前朝,才会知道统治阶级这个群体或者这个层面都发生了什么变化。我们在第一讲“何谓五代十国”中讲到了各朝开国君主的经历,主要是从五代十国是藩镇割据延续这个角度考察的。这一讲,重点考察统治集团的社会成分发生了什么变化。


兵强马壮当天子 

先看五代的君主。


后梁开国皇帝朱温,安徽人,出身贫寒。《旧五代史》的本传虽然把朱家的先祖上溯到遥远的舜时代的司徒,但也记载了从朱温的高祖、曾祖、祖父到父亲都无任何一官半职。父亲还早早去世,他幼年只能随母亲以佣工身份给地主刘崇家放猪。黄巢起义爆发后,他投奔起义军,因屡建战功,而不断升迁。黄巢攻进唐都城长安后,朱温又升任同州防御使,驻守今陕西渭南一带地区,屡屡与邻近的今山西西南部的河中节度使王重荣交战,屡战屡败后,多次求援,没有结果,愤而投降了唐朝。唐僖宗赐名朱全忠,他成为镇压起义军的主力,被任命为宣武节度使、汴州刺史。汴州也就是现在的开封,也成为他的根据地。他逐渐吞并中原地区的其他藩镇,并在与太原势力李克用的争战中取得优势。又胁迫唐昭宗迁都洛阳,先后杀死昭宗和哀帝,最终取代唐朝,创建了后梁,即梁太祖,正式开启了五代十国的历史。朱温既无悠久的家世背景,也无任何资产,应该属于赤贫阶层。在风云际会的唐末,因军功而崛起为一代枭雄并登上皇帝宝座,正是这个时代统治阶级此起彼落的缩影。


后唐统治集团是以太原为根据地的沙陀族,奠基者李克用,唐末时被封为唐王,长期与占据汴州的朱温对峙。其子李存勖建立后唐,继续与朱温争战,最终南下取而代之。后唐李氏为沙陀贵族,李克用父亲原名朱邪赤心,唐懿宗赐姓名李国昌,此后承袭李姓,并宣称立志恢复李唐王朝。因此建国后,仍称“唐”,并从形式上尽量采用唐朝的旧制。赐国姓的举措后世一直沿用。




后唐中书门下之印


后晋的开国皇帝石敬瑭,生于太原,也是沙陀族人,关于石氏家族的渊源也同样有着类似附会的说法,但并没有落实。石姓的来源都受到质疑,一说他的原名叫臬捩鸡,是沙陀人的名字。但在石敬瑭当上皇帝后,还是把自己的先祖追溯到春秋时卫国大夫石碏、汉景帝时丞相石奋。解释说,因汉末,京城动乱,石氏子孙只好避难到西北,定居甘州(今甘肃张掖)。石敬瑭的父亲跟随李克用作战,因功升迁到洺州刺史。李克用养子李嗣源当时任代州刺史,即后来后唐的第二代皇帝后唐明宗,非常赏识石敬瑭,还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石敬瑭就一直跟随李嗣源征战,最终辅佐李嗣源登上帝位。因屡次建功,官至兼任侍中、太原尹、北京留守、河东节度使,从而控制了以太原为核心的河东地区。为换取契丹的支持,割让燕云十六州的就是他。最终借助契丹的力量南下取代了后唐,建立后晋,也因为奉契丹国主耶律德光即辽太宗为父皇,成为历史有名的“儿皇帝”。


后汉的建立者是后晋河东节度使刘知远。历史仿佛仍在螺旋与循环中行进。刘知远也是沙陀人,出身贫寒,冒姓刘,原在李嗣源手下当兵,据说最初是充当马奴,因在战争中救过石敬瑭,被石敬瑭招致麾下,一路升迁,最后也做到北京(今太原)留守、河东节度使,趁后晋末年混乱之机,在太原称帝,建立后汉。后南下开封,取代后晋,确立了后汉对中原的统治。虽然刘知远也把自己的先祖追溯到东汉的皇族,但其实来历不详。


后周的建立者郭威,士兵出身,脖子上刺有一只飞雀,因此被称为“黥面皇帝”。郭威的父亲曾担任晋王李克用的顺州(今北京顺义县)刺史,后为割据幽州的刘仁恭所杀。当时郭威才几岁,跟着母亲艰难度日。为改变命运,也是走的从军这条路。几经辗转,做了刘知远的亲军将领。刘知远建立后汉当上皇帝后,郭威因功当上枢密副使,刘知远死后,其子即位,即后汉隐帝,郭威又升至枢密使、邺都留守,后打着“清君侧”的旗号在部下拥护下起兵造反,最终汉隐帝刘承祐被杀。郭威又借口北上抗击契丹,在檀州发动兵变,黄袍加身,回师开封,正式建国,国号大周。人们对赵匡胤的黄袍加身比较熟悉,其实郭威已经先行一步。只是他没想到,他建立的后周王朝,也是被麾下大将采用“黄袍加身”的方式取代,出兵的借口也是打契丹。


如果再往下捋一下,北宋的开国皇帝赵匡胤,从史书记载看,赵匡胤应该出身平民家庭,往上数几代都没有做官的,民间传说他年轻时到处游历,没有固定居所,曾在一座庙里栖身,遇到一个老和尚给他看相,预言他北上会有奇遇。赵匡胤于是投奔了当时任后汉枢密使的郭威。后周建国后,赵匡胤屡立战功。郭威死后,养子柴荣即位,在他病重时,任命赵匡胤为殿前都检点,统掌禁军。柴荣驾崩后,年仅七岁的柴宗训即位。赵匡胤借北上抗击契丹和北汉联军之机,行军到距离开封不远的陈桥驿,发动兵变,再次上演“黄袍加身”,回师开封,改朝换代,建立了大宋王朝。

(陈桥兵变)


由上可知,五代的开国君主后梁朱温出身贫贱,后唐、后晋和后汉的建立者都是沙陀人,除后唐李氏还属于沙陀贵族外,建立后晋的石敬瑭和建立后汉的刘知远都出身寒微。后周郭威的出身也同样。他们都是靠从军走上发达之路的。没有一个是南北朝和隋唐以来的世家大族或公卿之后。


因此从中古时期统治阶级更迭的现象来看,社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晚唐成德节度使安重荣的说法代表了割据一方藩镇的普遍心声,安重荣非常跋扈,他叫嚣:天子兵强马壮者当为之,宁有种焉。就是说我只要有军事实力,就能当天子。事实也确实如此,旧的士族已经让位于新的军阀集团。


十国君主何出身 

再看南方九国与北汉的情况。


吴国的杨行密,出身贫苦,幼年丧父,唐末参加了江淮地区自发的叛乱组织被捕,放出来后又应募投军,后在军中起兵,占据庐州,被唐任命为庐州刺史。他据此继续扩充势力和地盘,被唐封为吴王。死后,其子杨溥自立为帝。


南唐的建立者李昪,原名徐知诰,出身微贱,父亲在战乱中失踪,母亲又早早去世,幼年流浪,只能寄居在寺庙中。后被杨行密收为养子,因杨的其他儿子不能容他,于是转由杨的部下徐温领养,就此改名。后来在吴成为镇守一方的大将,最后终于取代吴建国,自称是唐宪宗之子建王李恪的四世孙,因此国号为唐,改为李姓。


吴越的开国君主钱镠,他们家世代种田打鱼为生,他少年时还贩卖过私盐,后来从军,逐渐坐大,成为一方割据势力。

(钱镠铁劵——唐昭宗赐与的免死金牌)


闽国的建立者是王潮,农民出身,唐末曾做过本县的小吏,宣称自家为琅琊王氏后裔,加入趁乱而起的地方武装,其领导人王绪为屠夫出身。王潮势力逐渐发展,成为割据福建地区的军阀。


南汉的建立者刘隐,祖籍河南,祖父到南海经商,于是在泉州定居。也有说刘家是大食(阿拉伯)商人的后裔,也有说是岭南本地的蛮族(即当地少数民族)。刘隐的父亲唐末为广州牙校,全家又迁居岭南。刘谦和刘隐都先后效力于唐末的地方军阀势力,逐步做到岭南节度使,为建国打下了基础。


楚国的建立者是马殷,家境贫苦,少年时做过木工,自称东汉伏波将军马援之后。唐末投奔叛唐的军阀秦宗权,后辗转到湖南发展,势力壮大后,接受唐朝任命,逐渐占据湖南全境。此后接受后梁和后唐的封号。

(“天策府宝”,楚王马殷被后梁太祖封为上策将军时铸)


高季兴所建立的南平,又称荆南,九国中面积最小,势力最弱。高季兴先在汴州商人李七郎家为奴,李七郎被朱温收为养子,又收高季兴为养子,成为朱温的亲随牙将,由此逐渐起势。朱温称帝后,任命他为荆南节度使,后分别向后唐和吴称臣,割据一方,始终没有称帝。


前蜀的创建者王建,亦无显赫出身,据说家里是卖饼的,他本人属于少年无赖一族,杀牛、盗驴、贩卖私盐,声名狼藉,被乡里人称为“贼王八”。唐末从军,做到刺史,被大宦官田令孜收为养子,又有护驾僖宗之功,继续升迁。最后,占据川蜀之地,成为一方诸侯,后梁代唐后,自立为皇帝,建立“大蜀”国。

(永陵王建墓)


后蜀的建立者孟知祥,出身不详,显然父祖辈都没有什么显赫经历。在李克用手下得到赏识,李克用将侄女嫁给他,也算有贵人相助吧。升迁至太原尹、北京留守,后唐灭掉前蜀后,派他出任西川节度使,后来占有两川,虽然被后唐封为蜀王,最后还是称帝自立,史称后蜀。

(孟知祥墓)


北汉的建立者刘崇的情况又有不同,他是后汉刘知远的弟弟,刘知远称帝后,将镇守河东的重任交给他,出任太原尹、北京留守、河东节度使,在郭威兵变后,他在太原称帝,建立北汉。


南方九国的开国君主与五代一样,无一出身贵族和世家,但挂靠的先祖却五花八门,令人眼花缭乱,在攀附名门名人的背后,似乎还能看到一丝魏晋南北朝以来门阀士族的痕迹,但其实离那个重视门阀的时代已不再能用渐行渐远形容了,而是进行了彻底的颠覆,同时大步跨进了新的时代。


浊流冲垮清流 

朱温制造的“白马驿”惨案,正是表达了和以往时代的决裂。


这个残忍事件发生在朱温即位前,为了进一步控制唐昭宗,他先杀死昭宗周围残存的数百名宦官,杀死朝臣和后宫若干人。当时朱温身边的亲信有一个叫李振的,据说他屡次参加科举考试都没有及第,由此对自诩“清流”的士大夫深恶痛绝,趁着朱温谋反之际,鼓动朱温说,“他们自认为是清流,看不起那些没有身份或科举出身的人,那就杀死他们再投入黄河,让他们永远变成浊流。”这正符合朱温想铲除朝中异己的想法,于是继续大开杀戒。天佑二年(905年),朱温在滑县(今河南)白马驿的黄河边杀死三十余名大臣,投尸于河中,据说河水为之不流,还勒令其余的一些重臣自杀。

(朱温)


清流在占尽了数百年的风流后,终于被浊流所冲垮。历史也到了改朝换代的时代。


这也是应该引起我们思考的问题:为何科举制在北宋以后始终是中国历代占主导地位的选官制度?为何“田制不立”成为北宋以后占主导地位的土地管理模式。


我曾经在一篇论述唐代门荫制衰落的文章中写了这样一段话:对唐后期出现的“商贾贱类,台隶下品,数月之间,大者上污卿监,小者下辱州县”的社会变化,自诩清流者常大惑不解,极力倡议应鉴清九流,绝侥幸之路。其实,这种社会变化反映了唐后期及五代选官基础的调整,奠定了五代乃至北宋创建者的成分,代表了整个社会发展的趋势。


第六讲复习课 

好!宁欣老师的第六讲结束了,我们来复习一下。


魏晋南北朝时期门阀士族形成,在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各方面都居垄断地位。隋唐的建立者都把自己的祖先追溯到前代名门。如杨氏称自己是东汉名臣杨震的后代,李氏把自己间接攀附成西汉名将李广的后代。经陈寅恪先生的考证,这些都是牵强附会之说。然而杨李二家在当皇帝前,都已历经几代高官显贵,属于关陇军事贵族集团的核心家族。


反观五代十国,其君主和统治阶级群体则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后梁开国皇帝朱温出身贫寒,因军功而崛起为一代枭雄并登上皇帝宝座,他是这个时代统治阶级此起彼落的一个缩影。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的君主与此类似,都是出身寒微,通过军功崛起,以武力夺取政权。北宋的开国皇帝赵匡胤也出身平民家庭,往上数几代都没有做官的。


南方九国及北汉的开国君主与五代一样,无一出身贵族和世家,钱镠家世代以种田打鱼为生;王潮是农民出身;马殷家境贫苦,少年时做过木工;高季兴曾经为商人奴。虽然他们出身不高,但挂靠的先祖却五花八门,令人眼花缭乱。在攀附名门名人的背后,似乎还能看到一丝魏晋南北朝以来门阀士族的痕迹,但其实已经对那个重视门阀的时代进行了彻底的颠覆,朱温制造的“白马驿”惨案,正表达了和以往时代的决裂。


后梁代唐使南北朝以来的士族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北宋则开启了新的官僚士大夫时代,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


这就是本节课的要点,谢谢您的收听。



加入学习群 可添加运营微信:liaojie86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bzhangaa

    这个音质一顿一顿的能不能改进下?

    新亚人文书院 回复 @bzhangaa: 意见收到!我们调节下

  • 耳东文石三

    舜的后人真不少

  • 三叔在路上

    西凉李暠怎么可能称自己是西汉李广的儿子?这不存在的问题啊!时间上差了好几百年,这大家难道都不怀疑?这扯不上啊

  • 任我狂行

    老师是不是说错了啊?李渊的妻子是窦氏,他的母亲才是独孤氏

    新亚人文书院 回复 @任我狂行: 诶?老师说的没错呀。说到杨坚的时候才提到杨坚的妻子是独孤氏呢~

  • 阿喜格

    轮回中的前行

  • 李李源

  • 五块钱的小饼干

    这章大概是说五代十国打破了汉以来的贵族政治问题,打破了普通百姓对血统的畏惧心理。标志性事件是905年朱温发动的白马驿惨案。 可讲的太多,不想打字了。

  • 严千羽

    涨见识,

  • 海地菠萝

    老师讲得好,谢谢老师!

  • 灰跳跳

    宁老师您好,请问“田制不立”具体如何理解?我在网上搜到的解释大多含糊不清,似乎学界也存在争议?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