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廖靖靖:胡人带来的文化对唐代生活的影响

10.6|廖靖靖:胡人带来的文化对唐代生活的影响

00:00
19:51

迎小伙伴们在评论区积极评论并留言,讨论廖靖靖老师的观点,或者提出疑问,小编会努力搜集请老师回答哦~

讲授目的 

走进唐代的日常生活,外来文化的痕迹随处可见。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胡食”与“胡服”。这些西域传来的食品和服装曾经受到内地各阶层的喜爱。它们的流行是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之间文化交流的结果,展现出唐人对外来事物的接纳和包容。从物质史研究的角度,回顾相关史料,追溯“胡食”“胡服”的来源、在中原地区的传播状况、本土化程度,探讨丝绸之路对于唐朝形成多元文化的作用。


时行胡饼,俗家亦然 

走进唐代的日常生活,外来文化的痕迹随处可见。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胡食”与“胡服”。首先,我们来看“胡食”,广义而言就是外来的饮食,主要包括饆饠、烧饼、胡饼、搭纳等。唐人爱好饆饠、胡饼,恰如今天我们喜欢吃汉堡包和披萨。

(窦乂买坑中用到的烧饼)


如果能回到唐代,你会发现长安城中卖胡饼的店摊十分普遍。历史学家费正清曾这样描述,“作为横跨中亚陆上商路的东端终点,以及有史以来最大帝国都城,长安城挤满了来自亚洲各地的人。”长住的外国人有数万人之多,他们从事着商贸、宗教、文化、饮食等事业,坊市中、街道上常常可以看到他们的身影,其中胡人最多。胡饼类似于现在的芝麻饼,时任忠州刺史的白居易诗中写“胡麻饼样学京师,面脆油香新出炉”,胡麻就是芝麻之意。可以想象,面脆油香的芝麻饼,可能还伴有外来香料的气息扑面而来。经丝绸之路,唐代输入了大量的外来调味品,其中最有名的是胡椒。《唐本草》有言:“胡椒生西戎,调食用之,味甚辛辣。”唐代的《酉阳杂俎》也提及胡椒“今人作胡盘肉食皆用之”。

(唐长安西市中的椒笋行)


关于胡饼,史籍、笔记小说和敦煌文书中都有记载。《资治通鉴》中说,安史之乱爆发,形势严峻,唐玄宗出逃,一行人逃到咸阳时正值中午,饥肠辘辘,非常狼狈。杨国忠买来胡饼献给玄宗,想必解了一时之急。唐传奇《虬髯客传》中李靖与红拂女夜奔太原,在灵石住店,遇到豪侠虬髯客。李靖出去买回胡饼,虬髯客抽出腰间匕首切下羊肉,两人就着胡饼一起吃。好一幅英雄相见,快意江湖,豪放宴饮的画面。另外,在敦煌文书中遗留的众多寺院账本里记录了僧人和工匠吃胡饼的情况。从以上材料,可以看到胡饼的流传范围很广,不仅在首都流行,还在忠州、咸阳、灵石、敦煌等地出现,闹市之中、乡村小路上都可以买到。根据黄正建先生的研究,胡饼类似于今天新疆地区流行的馕饼,除了只有芝麻的素胡饼还有肉胡饼,当时富贵之家,用一斤羊肉层层叠叠地铺在胡饼之上,中间夹着各种香料和豆豉,再用酥油润泽,放在炉中烤到肉半熟就吃。

(烤馕)


除了胡饼,还有一种外来美食在北方尤其是关中地区非常盛行,叫做饆饠。关于这种食物,学术界还有争论。前面讲坊市的崩溃时说到过,长兴坊有饆饠店,平民百姓、进士、举子都爱去店里吃。一部分学者提出,这是一种带馅儿的面点,比胡饼小一些;另一部分学者则认为,这是由波斯传来的“大烩饭”,有菜、有肉、有饭,和现在的手抓饭类似。咱们可以确定的是这是一种主食,味道非常独特。刚传入中国时,很多人对它的味道很难接受。唐代的《酉阳杂俎》里记载了一个人的梦,他梦见自己请朋友去吃饆饠,自己很爱吃,两斤下肚意犹未尽。后发现朋友一口也没吃,大惑不解。店主人说,可能是里面放了蒜的缘故。可见当时的饆饠味儿比较重,很可能是偏咸偏辣的。到了晚唐,出现了“樱桃饆饠”,水果被放进其中,想来是转向清淡和甜味。

(《酉阳杂俎》)


这就是舌尖上的大唐,热气腾腾的西域风情。中国素来主张“民以食为天”,注重饮食文化,外来食物的流行是不同民族饮食文化交汇的结果,也显示出唐人对于外来事物的包容。等到了宋代,风气已经改变。宋代文献中开封的小吃街上以本地美食为主。家喻户晓的《清明上河图》,描绘出清明时节北宋都城开封城内外以及汴河两岸的繁华热闹景象。城内商店鳞次栉比,大店门装饰着彩楼,小店铺就是一个敞棚。街上行人摩肩接踵,车马络绎不绝。行人中有官吏、仆役、贩夫、走卒、作坊工人、说书艺人、算命先生、行脚僧人、还有乞丐等等。其中一个有趣的现象,被荣新江先生称作“千人一胡”。画上似乎只有一个胡人,面相上他颧骨突出、眼窝深陷、鼻梁高挺、嘴唇厚实,一看就与周围的路人不同。他正在带领骆驼队穿过城门向外行走,左手抬高牵着缰绳,右手向前指,仿佛在吆喝前面的人闪开。

(《清明上河图》局部)


这是一个运输货物的胡商,除此之外再难找到胡人的身影。这与唐代胡人满京城贩卖各种美食的情况完全不同。开封如此繁华的市场为什么胡人如此少见?原因在于,到了宋朝,由于西边受西夏、吐蕃的阻隔,来到都城的外国人主要是使者,他们携带珍贵的香料、药材进贡给朝廷,宋朝再回赐。这样的形势之下,外来的商人很难在市场上进行自由买卖。唐宋的差别由此可见一斑。食物的选择是国家制度、时局状况、民间风气多方面因素综合的结果。大唐食物充满外来文化色彩,胡风与胡气,归根到底是王朝开放性之下的移风易俗和文化创新,在市场中贩卖货物的外来商人,也给城市文化增添了新的活力和色彩。

(北宋形势)


女扮男装,翻领胡服 

前面提到,唐代的历史多次被搬上荧幕,常常引起广泛关注,成为当年的重磅大片。我们这些研究历史的人往往不敢去看,因为都有职业病,复杂点说就是对史料的还原有要求,简单点说就是爱挑错。电影一开始,大家就坐不住了,因为演员们一出现,首先展现的就是服饰和妆容,一旦出错就失去了代入感。


从文化史的角度来看,初唐和中唐分别是两个重要的转折点,曾被称为古今变化之关键,如何从服饰妆容来体现?我们通过女性的穿着打扮来具体分析。我们来探讨一下唐代女性的时尚指南。所谓时尚,一枝独秀不算,是要在一定时期内形成普遍喜好的风尚。其形成主要与三个方面相关:第一,社会氛围;第二,物质条件;第三,个人思想观念。其变化则与时局紧密相连,所以我们要利用服饰文化的变化性,分析社会背景、政治事件和统治者的导向。


(《簪花仕女图》)


唐代女性服饰到底什么样?我们可以利用史料的文字记载去复原,也可以从丰富的墓葬出土文物中去寻找答案,壁画与陶俑对我们全面了解女性形象意义重大。总体来看,唐代女子的日常装扮,由裙、衫、帔组成。裙好理解,衫是指上衣,帔是指披在肩背上的服饰,这与汉魏以来的传统服装没有太大的区别。


(唐三彩女陶俑)


其特殊之处在于,受外来文化的影响。从初唐开始,胡服成为时尚,上自帝王官宦,下至庶民百姓,无不为之倾心。什么是胡服?胡服传入中原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包括的范围也很广,既有西北地区少数民族的服饰,也有天竺、波斯、大食以及中亚各国的服饰,其中最常见的是双翻领窄袖袍服。


(唐长安西市绸缎铺)


历经贞观之治、永徽之治、武则天时期到开元盛世,胡服在女子时装中逐渐占据重要地位。究其原因,有两条线索值得思考。第一条线索从一条史料记载出发“使户奴数十百人习音声,学胡人椎髻,剪彩为舞衣,寻桐跳剑,鼓鼓卑声通昼夜不绝。又好突厥言及所服,选貌似胡者被以羊裘辫发。”说的是李承乾,当时是唐太宗的太子,他很喜欢突厥文化,让几十人学习突厥语,衣着、发型都按照胡人打扮,彻夜载歌载舞。这当然是比较极端的案例,但是李唐皇室确实喜好外来服饰,上行下效,这种风气传播开来;第二条线索,与之相反,可以说是民间因素。胡风满长安,胡姬成为酒肆中的标配,才子们盛赞其美貌和异域风情,大量的诗篇以她们为主角。如此一来,美的定义多了一重外来文化的浪漫风情,引领唐代女子大胆追求、模仿。这两种说法各有道理,结果就是女性胡服成为流行,“贵族及士民好为胡服胡帽”,化妆也有鲜明特色。大家可以想像一下,盛唐之时,女子胖胖的脸盘上以白粉打底,两腮涂抹得非常红,好像两抹红霞;嘴唇涂得很红,娇艳欲滴;眉形画得又粗又短。远远看去,眉黑、面红、唇红,浓艳而大胆。

(胡姬酒肆)


继续深入,我们来思考两个问题。第一,这一时期妇女的服装从全身遮蔽到逐渐简化、暴露,这反映了什么情况?第二,天宝年间女子穿男人衣成为风尚,如何理解这一现象?从遮蔽到暴露,是女装开放程度的变化,其社会背景是唐朝经历几代君主的传承,达到了封建社会的最高峰,思想活跃、艺术发达,大大推动了女装的变化,女子的衣着由保守走向开放,女服袒胸露背,敢于展示自己的身体。在此基础上,来看女扮男装问题。穿着男子的衣服靴子,甚至戎装,受到社会上许多女子的喜爱。女子出行时还会戴上羃䍦。羃䍦最早是西域地区男子的装扮,用来遮挡西北的风沙。到了唐代,它俨然成为女子遮蔽容颜的帽子,带着长长的披巾,遮蔽全身。穿着男装的女子,是否代表着唐代妇女的自我意识较强,想要拥有和男子同样的权利和地位呢?我们来看武则天的例子,风水玄学大师袁天纲,第一次见到婴儿时期的武则天时,她穿着男孩子的衣服,所以才有“此郎君子龙睛凤颈,贵人之极也。”错把则天当做男孩的误会。后来发现则天是女孩儿,非常惊讶,说出了“后当为天下之主矣”的预言。武则天的女儿太平公主,也曾经穿着男装去参加宴会,向父王、母后展现自己。她们对男装的喜好,必然会对社会风气产生影响,不仅是要突破内外之别,参加社会公共活动,还要谋求相对的平等地位。可以说唐代的部分女性已经拥有了较强的性别意识。但是,不同社会群体,或不同社会阶层的妇女,女扮男装的情形也不相同,女扮男装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展现自己的个性。


(三彩男装女俑)


最后,我们把目光投向中唐,自此之后女性装扮出现“衰颓化”,与之前的开放、包容、热烈相反。“安史之乱”后,唐代统治阶级加强了对少数民族的提防和忌惮心理,这直接导致中唐之后的反胡之风,女子服饰逐步恢复汉魏以前的旧观,改穿大袖宽衣。化妆风格也大为变化,白居易诗中的“腮不施朱面无粉。乌膏注唇唇似泥,双眉画作八字低。”脸上不擦粉,也没有腮红,嘴唇涂成泥土一般的黯淡颜色,眉毛低垂如八字。种种迹象反映出唐代观念开始趋于保守,这影响了宋及以后传统文化的发展,形成了由“唐型文化”向“宋型文化”的转变。


第六讲复习课 

你好!廖靖靖老师的第六讲结束了,我们来复习一下。


唐代日常生活中的外来文化痕迹随处可见,具有代表性的是“胡食”与“胡服”。


唐代外来的饮食,主要包括饆饠、烧饼、胡饼、搭纳等。胡饼类似于现在的芝麻饼。饆饠,有学者认为它是一种带馅儿的面点,也有学者认为它是由波斯传来的“大烩饭”,但至少可以确定这是一种主食,味道独特。到了宋朝,由于受西夏、吐蕃的阻隔,外来商人很难在市场上自由买卖,因此北宋开封的小吃街上以本地美食为主。


大唐食物充满外来文化色彩,归根到底是王朝开放性之下的移风易俗和文化创新。胡食的流行显示出唐人对外来事物的包容


从初唐开始,胡服成为时尚。李唐皇室喜好外来服饰,上行下效。胡姬酒肆满长安,才子们用诗作盛赞胡姬的美貌,引领唐代女子大胆追求、模仿,胡服在女子时装中逐渐占据重要地位。


从贞观到开元,唐朝经历几代君主的传承,达到了封建社会的最高峰,思想活跃、艺术发达,推动了女装由保守走向开放,袒胸露背,女性敢于展示自己的身体。到天宝年间,女子穿男衣成为时尚。表明部分女性具有了较强的性别意识,她们要求突破内外之别,谋求相对的平等地位。也有的女性穿男装只是为了展现个性。


“安史之乱”后,统治者加强了对少数民族的提防和忌惮,导致反胡之风出现。社会观念开始趋于保守,女子改穿大袖宽衣。这影响了以后传统文化的发展,形成了由“唐型文化”向“宋型文化”的转变。


这就是本节课的要点,谢谢您的收听。

 

加入学习群 可添加运营微信:liaojie86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恋声星人

    这几期我觉得讲的特别好。平时读历史读的都是官家史,很难了解到普通人的生活,廖老师讲的很有趣。

  • 狩猎奇人

    没吃晚饭的我,现在听简直虐死自己

    新亚人文书院 回复 @狩猎奇人: 令人垂涎欲滴的一节课~

  • 寒塘夜色

    像是在念稿子,毕竟是靠听的节目。喜欢胡阿祥老师的讲课,风趣。

  • 李翰亭

    念念论文,用得着大师吗?听众都认识字吧?

  • 1513420nhsj

    这期为什么没有文字对应了

    1513420nhsj 回复 @1513420nhsj: 不是没有,是缓冲慢

  • 浪子中华

    老师能不能说点有深度的?

  • Tracy_nl

    特别的视角了解历史,听得饶有兴致

  • 靠谱_xk

    越来越水,自己心里没点数吗?

  • dovedove

    老师的声音很好听

    新亚人文书院 回复 @dovedove: 小编也很喜欢

  • 高山9

    很象是烂尾了!

    新亚人文书院 回复 @高山9: 能稍微解释下您的结论吗?这位老哪里讲得不好吗,是有错误?还是太浅全是您都知道的,还是太深您全听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