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廖靖靖:唐代科举能否实现读书人的仕途梦想

10.5|廖靖靖:唐代科举能否实现读书人的仕途梦想

00:00
23:13

迎小伙伴们在评论区积极评论并留言,讨论廖靖靖老师的观点,或者提出疑问,小编会努力搜集请老师回答哦~


讲授目的 

唐代被认为是科举制的黄金时代,开科取士成为社会中下层读书人参与国家政治的重要途径。从发轫到完善,科举制度改变了过去的用人制度,也改变了官员的来源结构,逐渐打破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的垄断。需要注意的是,唐朝安史之乱前后社会发生巨大变化,科举制也经历多次政策调整,并成为唐后期政治势力角力的焦点问题之一。通过解读举子的考学历程,我们将近距离观察士人阶层的生活状态和心理活动,讨论唐朝不同时期选官的实际情况。


流动的举子 

唐代被认为是科举制的黄金时代,开科取士成为社会中下层读书人参与国家政治的重要途径。从发轫到完善,科举制度改变了过去的用人制度,也改变了官员的来源结构,逐渐打破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的垄断。


今天我们先来看科举的主要参与者:举子。过去,举子在我们的想象中,一般是三种形象:第一,寂静的夜晚,正在寒窗苦读的书生,青灯照壁,手不释卷;第二,森严的考场上,众多学子奋笔疾书,表情各异,有的志得意满,有的抓耳挠腮;第三,当然是金榜题名,众人簇拥着新科进士,攀登人生巅峰。实际情况是否如此?


科举考试之路往往荆棘塞途,一路坎坷是常事。从考学历程来看,第一难题就是囊中羞涩。胸有成竹、拜别父母,踏上考学之旅。首先就要路费,走陆路离不开坐骑,走水路,则需要租赁船只。家中富足可以买马,略差的可以租马,再差的只能骑驴。马和驴,俨然成为举子们经济水平的象征。如遇水路,就得尽快租船,一旦缺乏租船费,就会耽搁了科考行程。

(独自赴京赶考的举子)


(带有随从赴京赶考的举子)


到达京城后,赶紧找地方落脚。如果是名门望族,城中有人,可以立刻奔亲戚而去,长居无忧。更多的情况是举目无亲,可以投宿旅舍,可以租赁房子,也可以借住寺院道观。一路奔波,外加水土不服,很可能偶感风寒,因此医疗费也是一笔常见的开支,正是“长安多病无生计,药铺医人乱索钱”。终于安定下来,期盼着广泛结交友人,此时盘缠已经所剩无几,只能典当一空,通过赊欠的方式来筹办宴会。觥筹交错,宴席散去,已经负债累累。接下来,还没等到考试,很可能已经流落街头,开始游丐。“游”是指远离故土,漂游在外;“丐”是指乞讨、索要。从字面意思上看,是那些在外游历的举子因为经济困窘而进行的一种临时行为。当然,他们并不是生活困窘[Office1] 的贫民,是因为赶考所致,所以很可能得到上层社会的积极资助。终于熬到考试,可以肆意挥洒文墨,一展所学。之后,进入漫长的等待。由于考试竞争激烈,很多举子落榜。很大一部分,想再次参加科举,不愿返回家乡,比如“李敏求应进士举,凡十有余上,不得第。海内无家,终鲜兄弟姻属,栖栖丐食,殆无生意。”继续行乞,等待机会。


其他人则有不同的选择,一是谋求步入官场,可以通过门荫入仕、进入幕僚、荐举做官。二是弃笔改志,回家躬耕垄亩,或是怒奔商海,前者不是指落第举子一定要亲自下田干活,而是指他们以后的生计主要依靠家里的田产。从商的例子也很多,大家非常熟悉的黄巢就是“屡举进士,不第,与()仙芝共贩私盐”,科考的失败使他开始掀起唐末农民运动的浪潮。

(黄巢)


前途未可知,苦难重重,为什么唐代有这么多读书人寄希望于科举?根本上看,科举制度是一条上升通道,对于寒门而言,可以由此暴得大名,实现自己的仕途梦想。而且从唐代的风气而言,上至皇亲贵胄,下到贩夫走卒,都崇尚才子。唐代社会普遍看重进士出身,将进士称为“白衣公卿”与“一品白衫”。新科进士可谓风光无限,其庆祝宴会曲江宴,常常使长安城万人空巷,连皇帝也来参加,“曲江之宴,行市罗列,长安几于半空”又“上御紫云楼,垂帘观焉”。许多高官权贵趁此机会挑选东床快婿。


这些美好的场景吸引着年轻的儒生们前赴后继,赴京赶考。因此长安多举子,他们成为城市中活跃的群体,频繁出现于社会文化生活中。“才子佳人”这一文学主题以此为背景形成并逐渐丰富完善,流传至今。最典型的可以说是白行简所写的《李娃传》。

(连环画《李娃传》)


这个故事发生于长安。河南望族荥阳(郑氏)公子进京赶考,因为迷恋名妓李娃而耗尽了资财,贫病交加,沦落街头。后被扔到从事丧葬业的西市凶肆等死,凶肆就类似于现在的殡仪馆。幸运的是郑公子得到救助,并被培养成唱挽歌的高手,挽歌就是出殡时唱的哀悼之歌。


当时,东、西两市的殡仪馆,作为商业上的竞争对手,明争暗斗,各有优势,东边的物品更加华丽,而西边的歌手唱挽歌屡占上风。当东市的殡仪馆偶然得知这位郑公子天生一副绝好歌喉,就用二万钱将其挖走,进行秘密培养。


等到东西双方相约在天门街进行挽歌比赛时,全城的百姓都前来观看,有数万人之多。代表西边出战的歌手“旁若无人”,自信满满,唱罢,以为“独步一时”,不曾想东边派出郑公子,一曲挽歌,“举声清越,响振林木”“曲度未终,闻者歔欷掩泣”,唱到情动处,听者都落泪不止。这件事恰巧被郑公子的父亲发现,知道他不务正业,辱没门风,于是将郑公子暴打一通而去。事情发展至此,突然有了转机,李娃良心发现,将其救回家,专心供其读书。最终,郑公子金榜题名,李娃亦以夫贵,获封汧国夫人。


之前我们提到过唐传奇和宋人笔记小说的使用,关键就是要从曲折离奇的剧情中提取时代背景和历史信息。这里有非常丰富的社会内涵,也是城市从封闭走向开放的重要案例,天门街即朱雀大街,俨然成为市民娱乐的公共区间,同时还展现出唐代人的思想观念:他们如何看待才子佳人。根据宁欣教授的研究,赴京赶考的郑公子就是才子,而妓女李娃就是佳人。都城为才子和佳人的相遇提供了契机,而才子即举子的社会活动丰富了城市文化。

(宁欣)


明经求贤与诗赋取士 

上回提到参加科举的主体,这些流动的举子。现在我们回到制度本身,来探讨其形成与流变。我们谈唐代不能绕开科举制,而科举制的影响自此延伸到明清。在此之前,选拔人才的方法主要有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度。两者的选人依据,分别是品德和家世。科举制与他们相较,最大的不同在于通过考试选取有才能之人。


有三个问题需要深入思考:第一,实施科举制的目的是什么?第二,科举制考察的才能是什么?第三,通过科举制读书人是否可以当官治国?


首先,我们来看陈寅恪先生的一段话:“进士试虽设于隋代,而其时特见尊重,以为全国人民出仕之唯一正途,实始于唐高宗之代,即武专政之时。”就是说,隋代进士科已经出现,到了唐高宗时期,武后专政之时才成为文人进入仕途的唯一途径。如何理解?简而言之,科举制与唐高宗时武则天专政有什么关系?实际上,武则天是利用了科举制来帮助自己对付门阀士族。前面提到过,科举制度是一条上升通道,其实它是双向的通道。双向,这个词非常关键。表面上看,寒门学子可以由此进入社会上层。转换视角,我们再来看,过去的门阀子弟在这个通道中下降了。一方面,不参加科举考试,就没有进士的身份,不会受到统治者的重视;另一方面,参加科举考试,就要按照出题者的思路学习,就要离开家族势力盘踞的地方,到京城来,金榜题名时,成为天子门生,他的身份也发生了转变。这一升一降之间,权力集中于科举考试的最终仲裁者——皇帝的手中。这就是科举制的根本目的。

(杜甫,出身士族,举进士不中第)


第二,到底要考察什么才能?一个唐代的标准才子需要具备哪些内涵?这个问题显得模糊而困难。关键在于,考试内容是不断变化的。总体来看,它随着统治者的需求和社会风气而变化。种类上,唐代科举有常科、制科与武举科。常科就是按制度定期举行的科目,是我们主要讨论的内容。制科是按皇帝所好,临时设置,名目繁多,要招特别之人。武举科为唐代首创,是选拔武将的考试。大部分读书人参加的就是常科。主要包括明经科和进士科,有唐一代,这两科始终存在。明经就是要明白、熟悉儒家经典,考试内容主要是“帖文”。什么是“帖文”呢?就是从儒家经典中选出一些句子,把其中的一部分空缺出来,让考生凭记忆一字不漏地将缺字补齐。大致相当于背诵全文后填空。后来要求写时务策,要分析现实政治、经济、文化等问题,提出对策。进士科,“试时务策五道”,自唐初至唐末不改。这些题一方面着眼于现实,又往往与儒家经典相关,让考生提出对策,实际是要考察他们的思想观念、读书成果、当官志向。


一对比,就会发现,明经科以考察记忆力和默写为主,是客观题;进士科,则是在熟读经典的基础上,进行阐述,是主观题。每年,考取明经的人数远多于进士,以唐高祖四年的敕文为例,要求诸州录取明经一百四十三人,进士三十人。两者的难易程度也不一样,素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很多人终其一生就为考得进士。所以唐诗有云“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后来,选人的取向发生变化,诗赋进入其中。诗词歌赋的诗、赋,要求考生有较高的文字技巧。唐朝开科取士,是要选拔人才,为什么要考察诗赋?原因在于,科举制度运行一段时间后,出现了不好的现象:考试的内容明经、策论,无法真正考出考生的水平,举子们不读经史原典,并没有实才,文化水平普遍低下。主考官为了凑满名额而降低了录取标准。所以,规定进士加试杂文,考察他们的文词,希望通过这个方法提高应举者的文字水平。关于唐诗的繁荣和诗赋取士两者的关系,学者们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考察举子的文词,如无形之手推动了唐诗的发展;也有人认为,是唐诗的空前繁荣促使了科举增加考察诗文水平。其实,双方是相互作用的,科举制是动态变化的制度,它随着时局调整,唐诗的兴盛无疑是当时的重要情况。制度变化对时局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宋代时,文人分析此事说道:“唐以诗取士,故多专门之学,我朝之诗所以不及也”。


(《全唐诗》)


讲到这里,一个重要的身份出现了,就是主考官。他们直接评判考生的水平,把握着举子们的前途。根据唐代的实际情况,除了武则天时期曾经短暂地糊名,就是把考生的名字糊住,藏起来,基本上主考官可以知道举子的姓名。这样一来,具有社会声望和名人举荐的考生,很容易得到主考官的青睐。因此,制度中出现了人为干预因素,主考官可能会根据个人好恶和对举子平时的了解作出判断。


温庭筠,喜好诗词的朋友应该都比较熟悉,他被尊为“花间词派”之鼻祖,才华风采不言而喻。然而他数次落榜进士科,原因在于他考场“救人”。他怎么“救人”呢?就是帮人答卷。有点像现在的枪手,但是他是免费帮人。参加唐宣宗大中十二年科举考试时,考官把他安排在主考官门口,由主考官直接监视。只见温庭筠奋笔疾书,不一会儿就交卷出场了。主考官为这次他能遵守规矩好好考试感到高兴。事后才知道,温庭筠在他的眼皮子底下顺利地帮八人完成了试卷。主考官非常愤怒,报告上司,将温庭筠赶出京城。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窥见主考官和考生的相互关系。

(温庭筠)


最后一个问题,通过科举制读书人得到的是什么?是不是能立刻走马上任,担当要职,成为皇帝的心腹,或是地方的高官?类似于童话故事的happyending。实际上考取明经、进士及第后,只是获得了授官的资格。他们还要通过吏部考试,对诉讼案件进行分析判断并书写判词,合格后,才能有机会授官。这还是理想状态,有时会出现漫长的等待,等待有职位缺人。所以,考中进士,并不代表着就有官做,读书人的仕途梦想也不会立刻实现。以上就是唐代科举制度的基本状况。


第五讲复习课 

你好!廖靖靖老师的第五讲结束了,我们来复习一下。


唐代被认为是科举制的黄金时代,开科取士成为社会中下层读书人参与国家政治的重要途径。从发轫到完善,科举制度改变了过去的用人制度,也改变了官员的来源结构。科举制度逐渐打破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的垄断,应当说是寒门子弟实现仕途梦想的一条通道。


对于寒门考生来说,科举制度是一条上升通道,通过科举可以实现自己的仕途梦想。然而,科举之路却是荆棘塞途,一路坎坷,屡试不中者多如牛毛。有的人可能就此放弃,投身商海,或回家躬耕垄亩;还有很多人不甘心就此放弃,而是继续科考之路。为了节省来往盘缠,他们往往在京城长时间停留,成为城市中活跃的群体,频繁出现于社会文化生活中,从而引出了不少关于才子佳人的爱情故事。


在唐代,为了满足统治者的需求和适应社会风气的变化,科考内容经常发生变化。


过去的门阀子弟要想获取更好的仕途,必须参加科举考试,科考的最终裁定者是皇帝,这有利于打破世家大族对仕途的垄断,将权力集中于皇帝手中。所以武则天时期,为了对付门阀士族,就利用科举制,也是在这个时候,科举考试成为文人进入仕途的唯一途径。


不过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考中进士,并不代表着有官做,读书人的仕途梦想不会立刻实现。考取明经、进士及第后,只是获得了授官的资格。他们还要通过吏部考试,对诉讼案件进行分析判断并书写判词,合格后,才能有机会授官。


这就是本节课的要点,谢谢您的收听。


加入学习群 可添加运营微信:liaojie86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覌照

    从古诗古文古代小说的视角来介绍历史,这个视角比较清新独特,娓娓道来,虽然格局不大倒是别致清幽。

  • 1388850fqjj

    讲师充大师

  • 喜爱秦的桩子

    廖老师说话好有魅力,如诗一样

    新亚人文书院 回复 @喜爱秦的桩子: 我听着也是越听越像邻家有才气的小姐姐

  • 刘英淼

    廖老师,讲的很好~

  • Carolynww

    啊,真的是讲师。。老师加油!

  • 听友232934258

    这榜下捉婿讲得到底是唐朝还是宋朝???

    阳光下的孩子是我 回复 @听友232934258: 宋朝

  • 车过南京桥

    哪有寒窗苦的的举人老爷

  • 婪婪9061

    我觉得这集题目还可以是:《科举制度的最大赢家到底是谁》

  • 李李源

    涨知识了

  • 五块钱的小饼干

    唐科举流程: 进京(有钱骑马没钱骑驴),驻京(有亲戚找亲戚没亲戚住破庙),宴会(结交朋友),游丐(常被贵族接济),二战(就地等下一次考试),转业(门荫当官,回家当地主,做生意) 唐社会舆论: 推崇才子,重视才子佳人,如李娃传,举子和妓女的故事。常有人去进士高中后的曲江宴挑选东床快婿。 科举图什么?武则天打击门阀,强化皇权弱化相权。玄宗以天子门生分化地方贵族势力。 科举考什么?常科,包括明经,进士。制科,皇帝临时起意。武举科,选武将。 科举后在仕途上得到什么?官员营业执照。 (科举:太阳王的时装展,长安:太阳王的卢浮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