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2|胡阿祥:孝文迁都与太子之死

8.12|胡阿祥:孝文迁都与太子之死

00:00
24:57

欢迎小伙伴们在评论区积极评论并留言,讨论胡阿祥老师的观点,或者提出疑问,我们会定期送出胡阿祥老师的赠书~


北魏建国 

383年淝水之战后,北方大地再次陷入分裂割据、征伐混战之中,众多部族在前秦的废墟上创建或重建了自己的政权,十六国历史进入后期。386年,发源于大兴安岭、崛起于漠南草原、以拓跋珪为王、以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为都的鲜卑族拓跋部,重建代国,并旋即改“代”为“魏”,史称“北魏”。398年,北魏迁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市),拓跋珪称帝。历经道武帝拓跋珪、明元帝拓跋嗣、太武帝拓跋焘三代皇帝的努力,终于在439年荡平各国,统一北方。与此同时,在南方,出身北府兵的大将刘裕420年取代东晋,创建宋朝。北魏与刘宋,形成了剑拔弩张的南北对峙态势,历史由此进入了南北朝时期。

(北魏 宋对峙)


北魏是依靠强大的军事力量征服中原的。然而纵观历史,所有进入汉地的游牧民族,最终都免不了成为文化上的被征服者。为了统治数量众多的汉族臣民,北魏政权不得不接受汉族文化;但为了避免本民族在汉族的汪洋大海中被同化,北魏统治者又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甚至是严酷的手段以对抗“汉化”。究竟是顺其自然、接受汉化,还是保持传统、恪守旧制,成为北魏历史的一条主要线索。

(鲜卑服陶武士俑)


崔浩之死 

太武帝拓跋焘时期的崔浩“国史之狱”,是北魏前期胡汉斗争的一次激烈交锋。崔浩出身汉族一流高门河北清河崔氏,历仕道武、明元、太武三朝,对于北魏政权的稳固与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但是崔浩毕竟是汉人,而且堪称北方汉人世家大族的精神领袖,他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鲜卑贵族乃至拓跋皇帝敏感的神经。先是崔浩颇欲“齐整人伦,分明姓族”,也就是试图在北魏重建门阀制度,实现一种“高官博学二者合一之贵族政治”,将有政治势力却无学术背景的鲜卑贵族排斥在外,这当然引起了鲜卑贵族的强烈不满。


再是,公元450年,崔浩完成了由他主持编修的北魏《国史》,并且高调地把这《国史》刻石,置于交通要道之旁,然而由于《国史》中如实记录了拓跋鲜卑早期的野蛮落后风俗,引起路人议论纷纷,这给欲置他于死地的鲜卑贵族找到了借口,崔浩被栽赃成蓄意“暴扬国恶”的罪魁祸首,惨遭处决,并被夷灭五族;不仅如此,崔浩的联姻家族范阳卢氏、太原郭氏、河东柳氏也被“尽夷其族”,其屠戮之惨、株连之广,令人不寒而栗,鲜卑贵族对汉族世家的刻骨仇恨,由此可见一斑。

(崔浩)


崔浩等一批世家大族为胡汉矛盾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但从鲜卑旧制到汉家新制的转型问题仍未解决。时间推进到了少年即位的献文帝拓跋弘时期,北魏的制度改革终于有了重大突破,改革的推动者是女强人冯太后。


冯太后出身于十六国中少有的汉族政权北燕国的皇族,先为文成帝拓跋濬皇后。在她临朝听政的20多年中,效仿汉晋旧制,力行改革。如在经济方面,颁行均田令,实施新的租调制;在地方基层组织方面,建立三长制;在整顿吏治方面,制定俸禄制。在文化方面,冯太后重视儒家教育,最早在地方上设立乡学;尊崇孔子,下诏祭祀孔庙;废止鲜卑族的原始巫术,废止禁止鲜卑同姓通婚的旧俗。经过冯太后的这些改革,北魏开始告别前期的粗放式统治方式,朝着传统的华夏式王朝快速迈进。

(冯太后)


迁都洛阳 

490年,冯太后去世,她的孙子、24岁的孝文帝拓跋宏正式亲政。孝文帝由冯太后亲加抚养成人,深受其祖母影响。他继承了冯太后未竟的改革事业,除了继续推进均田制、三长制,以及整顿吏治、革新律令、重用汉族士人之外,精通儒家经典的孝文帝孜孜以求的是文化上的汉化,是要将北魏彻底改造成一个华夏正统王朝。亲政不久,孝文帝便借助汉族传统的“五德终始说”,宣称北魏是西晋王朝的正统继承人,并模仿汉族王朝的礼仪与宫室制度,在首都平城营建明堂,改建太庙与太极殿,追尊孔子为“文圣尼父”。

(孝文帝)


孝文帝改革最为关键的一步,是将首都由平城迁往洛阳。平城,即今天的山西大同,这里地处游牧地带与农耕地带的交接处,控制着蒙古高原南下中原的要道,对于初入中原的北魏来说,平城进可攻,退可守,自是定都的最佳选择。然而,当北魏由北族征服王朝向中原正统王朝转型之时,平城就显得相当偏僻了。至于洛阳,作为汉晋故都,位于中原内地,号称“天下之中”,这里才是华夏正统所在的象征。在“王者居中”的传统观念下,唯有迁都洛阳,出身非汉民族的北魏才有资格与江南的汉族王朝争夺天下正统。


然而迁都谈何容易!为了顺利实现迁都的宏伟目标,孝文帝颇是费了一番心思。493年八月,孝文帝拜辞冯太后永固陵,亲率宗室、群臣及步兵、骑兵百余万人南下,宣称要征讨南方的萧齐王朝,一统天下。出发之前,许多宗室与大臣便反对南征,觉得条件尚不成熟,没有取胜的把握。大军开拔之时,又恰逢雨季,道路泥泞,行军十分艰难。等到抵达洛阳时,群臣与大军早已苦不堪言,孝文帝却下令继续进军,而且亲自穿上铠甲、跨上御马、扬鞭南指。群臣纷纷跪倒马前,磕头哭谏,请停南征。


几个回合以后,孝文帝假装余怒未消地晓谕群臣道:“此次兴师动众,如果动而无功,岂不让人笑话?若是不想继续南征,那就迁都于此,诸位以为如何?同意的站到左边,不同意的站到右边。”话音刚落,大部分人就站到了左边,小部分人见势,也是不得不从,然后群臣齐呼“万岁”。这真是孝文帝导演与主演的一台好戏!因为孝文帝非常清楚,这些鲜卑大臣们虽然不愿内迁,但更畏惧冒雨南征,于是迁都大计遂定。

(北魏迁都)


494年三月,孝文帝返回平城,正式颁诏天下,宣布迁都,并着手安排迁都的各项事宜。十月,孝文帝辞别太庙,奉迁祖宗牌位,十一月回到洛阳。至此,定鼎中原、迁都洛阳的伟业大功告成。


全面汉化 

迁都洛阳,可谓北魏历史最重要的转折点。迁洛之后,孝文帝开始了革除鲜卑旧俗、系统推行汉化的全面改革。比如禁着胡服,改穿汉人服装;禁鲜卑语,凡朝廷官员年龄满30岁以上,必须改说汉话;改鲜卑复姓为单音汉姓,孝文帝以身作则,改拓跋氏为元氏;改南迁鲜卑人籍贯为洛阳,并且死后不得归葬平城;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高门通婚,自己与诸位弟弟都娶汉人世家大族之女为妃;实行门阀制度,以鲜卑八姓穆、陆、贺、刘、楼、于、嵇、尉与汉人五姓清河崔、范阳卢、荥阳郑、太原王、赵郡李与陇西李为最高门第;参照汉晋旧制与南朝典章制度,审定新的律令、官制与朝仪,如此等等。至此,不仅鲜卑民族的诗书礼乐、衣食住行已经与汉人没有多少区别,洛阳也再次成为北方地区的政治与文化中心。


但是,与历史上的众多改革不同,孝文帝是在北魏国势如日中天、鲜卑族统治十分稳定的时候主动进行汉化改革的,以此,大多数的鲜卑人无论如何也不能理解皇帝决绝的改革态度。就在汉化改革紧锣密鼓地开展之际,鲜卑贵族中反对改革、抗拒汉化的逆流也在暗处涌动。有鉴于此,孝文帝一直在考虑杀一儆百,整肃朝纲,只是他万万没想到的是,首先撞到枪口上的,竟是自己的亲生骨肉,太子元恂。


此时的太子元恂还只是个少年。因为身体肥胖,他“深忌河洛暑热”,也不愿接受儒家礼教的束缚。他更习惯平城的生活,更喜欢草原的无拘无束,他不愿穿汉服、说汉语,对所赐汉族衣冠尽皆撕毁。496年八月,孝文帝出巡嵩山,元恂留守洛阳,趁此机会,元恂与左右合谋,选取宫中御马,准备出奔平城,并手刃了劝阻他的老师高道悦。事发之后,孝文帝闻讯大惊,急忙折返洛阳,对元恂亲加杖责,囚禁别馆,同年十二月废为庶人。497年四月,又有人告发元恂谋反,孝文帝乃逼元恂自尽,时年15岁。

(孝文帝出行图)


关于太子元恂之死,以往较多的研究者认为,元恂的背后有着反对改革的整个保守集团的支持,甚至把元恂视为保守派的代表。其实,元恂追乐旧都、常思北归的直接原因,不过是因为他肥胖的身躯不适应洛阳炎热的气候。但不幸的是,在这次可能是“莫须有”的“谋反事件”中,无知的少年太子元恂最终成了“大义灭亲”的孝文帝汉化改革的牺牲品。这当然算不上喜剧,但是不是悲剧呢?


说过太子之死,再回说赐死太子的孝文帝。正当孝文帝改革初成、几次御驾亲征、讨伐南方萧齐王朝、致力天下统一的时候,499年四月,年仅33岁的他病逝于今河南邓州市的谷塘原行宫,留下了未竟的改革与统一大业,也留下了后世纷纷纭纭的评说与争议。

(孝文帝陵)


后世评说 

孝文帝在位近30年,亲政10年,他最重要也最有争议的举措就是迁都和汉化。在中国历史上,像孝文帝这样,连固有的语言与姓氏都甘于主动放弃的改革,可谓空前绝后;即便与近代日本、土耳其等国家“脱亚入欧”的改革相比,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所以传统史学界对孝文帝的评价从来就不低。以我的亲身经历为例,大概是在1996年夏天,我向南京大学老校长、《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主编匡亚明先生汇报《拓跋宏评传》的审稿意见,匡老当时指示到:中国最伟大的思想家是孔子,外国最伟大的思想家是马克思;中国是多民族国家,汉族最伟大的思想家是孔子,少数民族最伟大的思想家是拓跋宏。我轻声地问匡老:您的意思是马克思、孔子、拓跋宏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三位思想家?匡老点了点头。


的确,孝文帝的汉化改革,是中国历史上非汉民族统治者最主动、最彻底的汉化改革,而且总体看来,孝文帝去世以后,他的改革措施再也没有逆转。孝文帝的汉化改革,有力证明了马克思在《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文中所揭示的那条历史规律:“野蛮的征服者总是被那些他们所征服的民族的较高文明所征服。”

(匡亚明)


但是换些角度与立场来看,问题又显得非常令人迷惑。首先,就鲜卑民族而言,孝文帝无异于在文化传统与族群认同上对鲜卑族进行了自我消灭,当年那个鲜衣怒马的鲜卑族消失了,虽然它以别样的方式,融入了汉族的海洋,获得了永生。其次,英年早逝的孝文帝既没有完成他的改革大业,他的子孙也未能有力地推进他的未竟改革,于是遗留下来的最大遗憾,就是迁至洛阳的鲜卑贵族高度汉化了,而留守北方边镇的军事集团仍然保持着鲜卑旧俗,进而言之,汉化的洛阳文官集团地位越来越高、感觉越来越好,而秉承骑射传统的边镇军人,却在汉化的门阀制度实施之后,丧失了优越的地位与升迁的渠道,乃至沦为统治集团中的底层,这样,北魏统治集团就被撕裂成了两半,而且相互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最终边镇军人成了埋葬北魏政权的掘墓人。换言之,就北魏本身的国祚而言,汉化改革无疑成了一道催命符。就在孝文帝驾崩24年后,六镇之乱爆发,北魏帝国很快轰然倒塌。

(北魏六镇)


这样的北魏孝文帝拓跋宏、也就是元宏,究竟是盖世英雄,还是千古罪人?实在难以评说。如此,就让我们跳出这样的纠葛,将视线投向孝文帝决然离开的那些北方边镇,结识一批出自那里的乱世英雄吧!请听下一讲:开启隋唐的英雄们。


第十二节复习课 

你好,第十二讲结束了,我们一起复习一下本节内容。


淝水之战后,北方再次陷入分裂割据之中,439年,北魏统一北方。为了避免被汉族同化,北魏前期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抗“汉化”。崔浩“国史之狱”显示出鲜卑贵族对汉族世家的刻骨仇恨。


在冯太后临朝听政的20多年里,效仿汉晋旧制,力行改革。北魏开始告别前期的粗放式统治方式,朝着传统的华夏式王朝快速迈进。


490年,冯太后去世,她的孙子孝文帝拓跋宏正式亲政。他继承了冯太后的改革事业,除了仿效汉族制度外,还追求文化上的汉化,力图将北魏彻底改造成一个华夏正统王朝。孝文帝宣称北魏是西晋王朝的正统继承人,追尊孔子为“文圣尼父”。为了与江南的汉族王朝争夺天下正统,孝文帝定计将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迁都之后,孝文帝开始了革除鲜卑旧俗、系统推行汉化的全面改革,甚至禁鲜卑语、改汉姓。对于反对改革的势力,孝文帝予以无情镇压。在孝文帝的大力推行下,鲜卑民族的诗书礼乐、衣食住行已经与汉人没有多少区别,洛阳也再次成为北方地区的政治与文化中心。


孝文帝改革,是中国历史上非汉民族统治者最主动、最彻底的汉化改革。499年四月,年仅33岁的孝文帝去世,他的子孙没能有力地推进他未竟的事业。留在北方边镇的军事集团仍保持鲜卑旧俗,他们同洛阳汉化鲜卑贵族间的矛盾愈演愈烈,最终导致了北魏政权的灭亡。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内容,感谢您的收听。


加入学习群 可添加运营微信:liaojie86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laozhou119

    老师的发音腔调非常好听。我不喜欢带胡音的普通话。所以听胡老师的课享受啊

  • 海地菠萝

    可不可以把铃声跟总结去掉!跟课堂样的让人讨厌

    新亚人文书院 回复 @海地菠萝: 那个声音大家都不喜欢么,对这个有意见的可以赞上去,小编统计下跟上面反馈

  • 晚安晚安呀呀

    《魏书‧咸阳王禧传》记载孝文帝言:“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已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已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

  • 佳十西贝

    真不敢苟同马克思是最伟大的思想家

  • 张恩娃2012

    军事上的征服者往往是文化上的被征服者。

    张恩娃2012 回复 @张恩娃2012: 这句话非常好,书上却没有。

  • 杨建宏云南

    很喜欢听胡老师的课,让人受益匪浅,发现还有更多的好书可以看一看,希望能得到胡老师的赠书。

    新亚人文书院 回复 @杨建宏云南: 胡老师赠书什么的也不是啥搞不定的问题,可以加我们的客服号:dzz_th 早晚有福利

  • 10月26日到期

    莫名其妙,太喜欢胡老师了,精神豪迈,声音有磁性……哈哈哈

  • 听涛枕霞

    讲得太好了!

  • 天堂寨森森

    北魏拥有地理的正统,也以中国自居,称南方为岛夷

  • EmilyLee_ep

    怎么没有提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