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1|胡阿祥:五胡归华夏

8.11|胡阿祥:五胡归华夏

00:00
28:07

欢迎小伙伴们在评论区积极评论并留言,讨论胡阿祥老师的观点,或者提出疑问,我们会定期送出胡阿祥老师的赠书~


“十六国”的由来 

记得在“八王之乱”那一讲中,说到“八王之乱”的后果之一,是拉开了“五胡乱华”的大幕,然后才有了北方系统的十六国北朝。从本讲开始,我将以三讲的篇幅,讨论十六国北朝的历史。本讲先说五胡十六国。

(东晋和十六国形势)


所谓“五胡十六国”,是个习用的称呼。“五胡”指匈奴、鲜卑、羯、氐、羌五个非汉民族;“十六国”包括二赵即汉-赵、后赵,三秦即前秦、后秦、西秦,四燕即前燕、后燕、南燕、北燕,五凉即前凉、后凉、南凉、西凉、北凉,再加上成-汉、夏,一共16个政权。其实,从304年刘渊起兵、称汉王起,到439年北魏灭北凉、统一北方止,在这136年的时间里,“五胡”建立的政权既不止这“十六国”,这“十六国”也不都是“五胡”所建,比如还有代、冉魏、西燕等政权,而前凉、西凉、北燕、冉魏的统治民族也是汉族。那么为何会出现“十六国”的合称呢?大概因为上述的“十六国”皆有国史传世,北魏史学家崔鸿遂据之撰为《十六国春秋》,这才有了“十六国”的通常说法。简而言之,“五胡十六国”实际指的是从西晋末年到北魏初期、在中国北方及西部地区、由众多民族所建的众多政权,这些政权割据混战,蜂起递灭,不仅历史爱好者为之目乱神迷,就是历史研究者也常视为畏途。

(《十六国春秋》)


其实,透过“五胡十六国”极为错综复杂的历史表象,还是能够找到关键线索的。如果放大一些视野,错综复杂的东晋十六国南北朝历史的关键线索,在十六国北朝系统为胡汉问题,在东晋南朝系统为侨旧问题。所谓“胡”,是三国西晋时代不断内迁及十六国北朝时代先后入主中原的非汉民族,所谓“汉”,即十六国北朝时代北方的汉族士民;又所谓“侨”,主要指西晋永嘉乱后不断南迁的北方官民,所谓“旧”,主要指三国西晋以来的南方土著。胡汉之间、侨旧之间既颇多矛盾,也有多种形式的合作。胡汉之间因为有矛盾,引起了各样的文化冲突以及北方人口的迁徙南方,侨旧之间因为有矛盾,促成了各样的政治变迁以及侨州郡县的广泛设置;胡汉之间、侨旧之间又有合作,从而十六国北朝得以立国于北方,东晋南朝得以立国于南方。以此,研究东晋十六国南北朝的历史,把握胡汉关系、侨旧关系,可谓关键中的关键,而具体到“五胡十六国”,关键中的关键就是胡汉关系,就是作为“客家”的统治民族“五胡”与作为“土著”的被统治民族汉人的关系,就是“五胡”的逐渐“汉化”与汉人的沾染“胡气”。以下,我就由表及里地举例说明这个主题,并以“五胡”的逐渐“汉化”为重点。

(汉人胡食画像砖)


由表及里的汉化 

先说最表层的国号。


上面所提到的常规的“十六国”以及代、冉魏、西燕19个主要政权,那些前、后、南、北、西、冉字眼,都是后人加上去的,也就是说,这19个政权的国号用字,只有汉、赵、成、凉、代、燕、魏、秦、夏9个字,其中成、凉、代国号分别得自此前中原王朝的政区名称成都县、凉州、代郡,其余汉、赵、燕、魏、秦、夏国号,则是直接取用前代中原王朝或华夏国家的国号,即都带有强烈的攀附华夏文化、彰显国家正统的色彩,尤其同属匈奴民族、一前一后的刘渊的“汉”国号与赫连勃勃的“夏”国号,这种色彩最为鲜明。


304年,刘渊称汉王,308年称帝,国号汉。刘渊之所以把他的匈奴政权称为“汉”,现实的考虑是“汉有天下世长,恩德结于人心”,有利于他争取汉人的支持,弥补自身实力的不足;历史的根据则是“吾又汉氏之甥,约为兄弟。兄亡弟绍,不亦可乎”。根据《晋书·刘元海载记》的记载,刘渊的祖先冒顿单于娶了汉朝的公主,并与汉高祖刘邦约为兄弟,故其子孙改姓刘氏,换言之,匈奴刘渊七绕八拐以后,竟然成了刘家汉朝的外甥,既然汉朝先被曹家的魏国篡夺了,曹魏又被司马家的晋朝篡夺了,现在我作为汉家外甥,当然可以名正言顺地继承汉朝。有了这层勉强而且经不起推敲的关系,刘渊于是毅然祭起了尊汉进而复汉的大旗,他不仅确定国号为汉,而且“追尊刘禅为孝怀皇帝,立汉高祖以下三祖五宗神主而祭之”,即把曹魏、司马氏的晋朝都视为篡逆,表明只有他的“汉”,才是“绍修三祖之业”即继承高祖刘邦“前汉”、世祖刘秀“后汉”、昭烈皇帝刘备“季汉”的第四个汉朝。又与刘渊定国号为汉大体相似,据说本是汉末三国时匈奴右贤王去卑之后、原来也姓刘的赫连勃勃,既宣称匈奴本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世袭制王朝夏朝的苗裔,又强调自己的远祖本是中国的疆域偶像大禹,“今将应运而兴,复大禹之业”,遂于407年自称大夏天王,418年称帝,并定国号为夏。

(刘渊)


我们知道,在中国传统帝制时代,国号既是家天下的标志,也是天命所归、万民拥戴的象征,乃至国家政治文化的符号。而“五胡十六国”中这些非汉民族政权定立汉式国号,在大单于、天王等尊号以外使用汉式尊号如皇帝,以及攀附华夏祖先,如鲜卑族慕容部、拓跋部自称黄帝之后,宇文部自称炎帝之后,氐族自称出于有扈,羌族自称出于有虞,如此等等,都表明了他们的政治考量或文化取向,即希望借此拉近与汉人之间的心理距离,借此向汉人示好,从而有利于他们在汉地的统治。这样的事实又说明,在中国古代,但凡非汉民族想在中原地区立国,就必须认可、接纳乃至融入汉地的历史记忆、政治系统与文化传承,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汉化”。这样的“汉化”,又从形式的层面,直接反映了这些非汉民族不自外于中国,即中国不仅是汉族的中国,也是非汉民族的中国。


说过表层的国号,再说中层的制度。


从理论上说,非汉民族只要处在汉人的汪洋大海中,只要进入了汉族农耕区域,身份的变胡为汉,经济生活的变游牧狩猎为男耕女织,政治制度的实行中央集权专制统治,文化制度的遵从儒学孔教,就是一个或快或慢、或主动或被动、但却不可逆转的过程。具体到“十六国”中那些非汉民族政权,当然也是如此。我们不妨以汉文化修养相对较差的羯族石勒及其创建的后赵政权为例。


石勒,上党武乡(今山西榆社县西北)人。他做过小买卖,为人耕过田,戴着枷锁被卖为奴,又在人家做过奴仆。他的特别才能是善于相马。西晋“八王之乱”快结束的305年时,他跟随山东一个牧马场的牧帅汲桑起兵,从此开始了他的发迹之路。历经十几年的征战拼杀、疆场驰骋,318年,他受封为匈奴刘氏前赵政权的赵王。次年,他独立建国,称赵王,330年称帝。这样一个由奴隶到将军、又由将军到皇帝的武夫,汉文化修养当然无可称道。


(石勒)


然而就是石勒,早在309年起兵初期,就收罗河北地区的汉族衣冠人物,建立“君子营”,为他出谋划策;319年建国伊始,就参照汉晋制度,制礼作乐,设官分职,恢复士族制度,营建社稷与宗庙;330年称帝后,他更是劝课农桑,减租缓刑,求贤纳谏,重视儒家经典,推广儒学教育,信任汉族士人。石勒虽然不识字,却经常让人读经说史,当听到《汉书》里郦食其劝汉高祖刘邦立六国后代为王侯时,他大惊道:“这种做法大错,会失去天下的!”及至听到张良劝阻了刘邦,他又说:“幸亏有这个人呀!”既然石勒这个大老粗都热心汉族经史,推行汉家制度,那些汉文化修养颇高的胡族君主,比如石勒之前的匈奴刘渊、鲜卑慕容廆,石勒之后的氐族苻坚、羌族姚兴,就更不言而喻了。

(鲜卑马具)


说过表层的国号、中层的制度,再说深层的思想。


思想是指导行动、决定实践的根本。胡族政权采用汉式国号、推行汉家制度,反映了胡族君主的“汉化”选择,但在那个分裂战乱、胡汉杂糅的时代,“汉化”毕竟不是令胡族君主们开心的事情,至于来自本民族内部皇亲国戚的反对、文臣武将的质疑以及广大部众的不理解,也是可以想见的情形,以此,胡族政权的“汉化”,其实充满着艰难险阻,呈现出屡有反复的过程。而一旦强有力的胡族君主在汉人士大夫的影响与汉地大环境的作用下,真地从内心深处、从思想高度融入了汉人与汉地,那就脱胎换骨,成了文化意义上的华夏皇帝,又一旦成了华夏皇帝,自然就会去做华夏皇帝的事情,具体到天下分裂的十六国时代,那些胡族血统、汉族文化、雄才大略的皇帝最想做成的事情,就是统一!但是,统一谈何容易!能否统一,关系到各方力量的对比、天下民心的向背,联系着军事策略的运筹帷幄、时机把握的准确到位甚至战争进程的瞬息万变,无论哪个方面失算或者出错了,都可能导致失败的结果,甚至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淝水之战 

说到这里,诸位听众朋友或许会想到淝水之战吧。的确,在我看来,氐族前秦皇帝苻坚志在灭亡汉族东晋王朝的这场淝水之战,既是苻坚成为华夏皇帝以后的必然行动,也是把苻坚锻造成华夏皇帝的汉人丞相王猛的遗憾,还是仿佛刘备与诸葛亮君臣关系的苻坚与王猛君臣的悲剧。这话怎么理解呢?

(王猛)


从战争的发动者苻坚来看,382年,他在长安太极殿大会群臣,无限感慨地说:“吾统承大业垂三十载,芟夷逋秽,四方略定,惟东南一隅未宾王化。吾每思天下不一,未尝不临食辍哺,今欲起天下兵以讨之……于诸卿意何如?”看这口气,似为商讨,其实苻坚伐晋大计已定,谁都劝不回头。


从战争的劝谏者王猛来看,375年,王猛临终之际,特别告诫一向对他言听计从的苻坚说:“晋虽僻陋吴越,乃正朔相承……臣没之后,愿不以晋为图。鲜卑、羌虏,我之仇也,终为人患,宜渐除之,以便社稷。”不过,志在统一的苻坚这回没有听从王猛的苦口良言,安葬王猛之时,苻坚的话竟是:“天不欲使吾平一六合邪?何夺我景略之速也!”景略是王猛的字。

(东晋 前秦形势)


从战争的结果来看,383年,近90万前秦大军败于约8万东晋军队,东晋乘胜收复河南地区,前秦则土崩瓦解,迅速陷入四分五裂的局面。至于苻坚本人,先被战场流箭射伤,单骑逃至淮北;继而回到长安,很快就为叛秦自立的羌族姚苌、鲜卑慕容冲围困;385年,苻坚被姚苌俘获,惨遭缢杀,终年48岁。

(淝水之战)


关于淝水之战前秦惨败、国家崩溃的原因,史学大师陈寅恪先生指出:苻坚所以坚持发动战争,原因在于“当时中原衣冠多随东晋渡江,汉人正统似在南方……只有攻取东晋,推行汉化,方可统一胡汉”;而淝水战败、导致前秦立即瓦解的关键,则在于“鲜卑、羌人无损失,损失的都是本部的氐人”,在于前秦虽然政治上统一了北方,其境内极为复杂的民族关系却远未解决。简而言之,前秦不能一举吞并东晋的原因,“主要在于内部民族与文化问题没有解决。”


时间有限,“五胡十六国”的历史就说到这里。总结一下,通过以上国号、制度、思想以及相关联的军事、文化、民族等方面的讨论,我们可以感悟到“五胡十六国”历史的艰难曲折,以及导致这种艰难曲折的胡汉关系。而回到本讲的题目“五胡归华夏”,不知诸位注意到没有,按照通常的说法,这是“五胡乱华”的时代,其实,如果我们反向思维,这更是“华乱五胡”的时代,因为如果没有华夏西晋王朝的“八王之乱”,怎么会有“五胡”的崛起机会与百年动乱?如果我们进一步反向思维,这个“五胡”入主中原的时代,又更是“五胡”归心华夏的时代,正是经过伴随着血与火洗礼的“五胡归华夏”,华夏民族的成员才更加众多,文化更加灿烂,生命更加茁壮,这就是“五胡十六国”历史的主旋律,也是下一讲接着要讨论的北朝历史的主旋律。


第十一节复习课 

你好,第十一讲结束了,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本节内容。


“五胡十六国”是个习惯性的称呼。“五胡”指匈奴、鲜卑、羯、氐、羌五个非汉民族;“十六国”是指这一时期的16个政权。其实,从304年刘渊起兵到439年北魏统一北方,其间建立的政权不止16个,而“十六国”也不都是“五胡”所建,也有汉族政权。之所以有“十六国”的合称,大概因为这些政权皆有国史传世,北魏崔鸿撰《十六国春秋》,这才有了“十六国”的说法。


研究“五胡十六国”历史的关键是把握好胡汉关系。具体来说就是“五胡”的逐渐“汉化”与汉人的沾染“胡气”。


从国号来说,有的来自此前中原王朝的政区名称,有的则直接取用前代中原王朝或华夏国家的国号,都带有强烈的攀附华夏文化、彰显国家正统的色彩。


从制度来看,非汉民族进入了汉族农耕区域后,身份变胡为汉,经济生活上从游牧狩猎变为男耕女织,政治上实行中央集权专制统治,文化上遵从儒学孔教。


从思想上来说,在汉人士大夫的影响与汉地大环境的作用下,非汉君主通过思想汉化,脱胎换骨成为文化意义上的华夏皇帝;而成为华夏皇帝后,最想做的事情就是统一。前秦苻坚发动对东晋的战争就是最典型的例子。陈寅恪先生认为,苻坚所以坚持发动战争,原因在于“当时中原衣冠多随东晋渡江,汉人正统似在南方……只有攻取东晋,推行汉化,方可统一胡汉”;但前秦境内,民族关系不能妥善解决,就不能一举吞并东晋。


以上就是本节内容,感谢您的收听。


加入学习群 可添加运营微信:liaojie86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1387269grqa

    胡老师讲的太好了!多年来对五胡十六国,魏晋南北朝历史总是看的晕。很多问题想不明白,又觉得乱的头疼,而胡老师给讲的清清楚楚。而且民族融合的观点非常有高度,让人为之内心清明澄澈!历史讲成这样,谁能不爱学习啊!?赞赞赞

  • 天堂寨森森

    华夏的成分在越来越复杂,具有柔性

  • 堇陌忱

    不应该叫少数民族封建化吗?为什么还叫汉化呢?

  • 青衣子平

    想问胡老师,五胡入侵,对于中华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此期间,北方统一也在孕育。从前秦到北魏,再到隋,虽然只有三个大一统的王朝,但其根本是否也是在五胡十六国之时?

    新亚人文书院 回复 @青衣子平: 您好!以下是胡老师的回复:五胡、中华文化、大一统王朝,注意区分这些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从统治民族、胡汉关系等角度言,五胡十六国可以视为一以贯之。谢谢您的支持!

  • 晓露ing

    听到现在,真心觉得只有胡老师和黄朴民老师讲的非常不错,期待后面的老师能够精彩。还是想提一下建议,有些老师可能学术造诣很高,但是并不适合做成音频。总结一下,能够听到胡,黄两位老师新颖独特的见解,又不乏幽默,毫不晦涩的表达,幸哉!

  • 高歌长天

    幸亏五胡没有篡改历史的癖好,想想他们读到"汉武扫北"的历史时心情,就凭这点,无论如何后人都应说声谢谢

  • 石不语丶

    民ี族矛盾比较敏感,老师都避重就轻了,

  • 范叔开课

    精彩

  • 大齐威王

    去除成和代加上齐,一共八个国号。

  • 耳东文石三

    世界观契合听的就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