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尔王》5:张冲|我们的理性和感官可靠吗

《李尔王》5:张冲|我们的理性和感官可靠吗

00:00
18:23


喜马拉雅的朋友,你好,我是复旦大学张冲。


在上一期,我和你分享了我自己读《李尔王》的一些想法,特别是李尔王和他的小女儿科迪利亚各自对这一场悲剧是否也有责任。今天,我们来谈谈这部戏的意义,就是说,谈谈《李尔王》在对莎士比亚时代的观众可能传达着的信息,谈谈这部戏对当代,特别是对当下的中国读者和观众,可能会有哪些方面的启示。


要体会《李尔王》对莎士比亚时代观众可能传达的信息,首先得大致了解一下当时的英国、特别是伦敦社会上的大体的情况。我们知道,莎士比亚生活在16-17世纪的英国,那个时代,历史上称为“伊丽莎白朝”,就是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在位的时代。女王生于1533年,卒于1603年,15581603年间在位。这个时期,正好差不多是我国历史上的明朝万历年间,也就是明神宗朱翊钧在位的时候。


为什么英国那段时间戏剧艺术那么高产?


这一时期,正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高潮阶段,现代资本主义开始暂露头角,封建力量虽节节败退,却依然在顽强抵抗;以羊毛业为基础的纺织业迅速发展,为确立资本主义工业生产及经济关系准备了第一桶金;1588年,英国打败了海上强敌西班牙的无敌舰队,扫清了海上航运贸易的最危险敌人,也为日后的海上霸权奠定了基础;经济、政治、军事上的发展,促成了文学艺术的大繁荣,莎士比亚等诗人和戏剧家的辉煌成就,终于给那个时代加上了“英国戏剧的黄金时代”的美名。


说到这里,我打个岔:中国历史上的“戏剧的黄金时代”是在13-14世纪的元朝,关汉卿、马致远、王实甫、白朴等伟大戏剧家奠定的戏剧成就,依然是一个尚待我们重新认识和开发传承的经典。很可惜,现在提到元朝的文学成就,好像只谈元曲,很少有人谈元杂剧的。


回到正题。事实上,英国伊丽莎白时代的辉煌,时常伴随着各种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对王权的稳固和社会的稳定造成了或明或隐的威胁。首先,以纺织业为代表的工业和经济发展及随之而来的社会繁荣,是以血腥的“圈地运动”为基础的,就是把成千上万的个体农户统统驱赶出他们祖祖辈辈的牧场土地,把土地集中到少数人手里,以形成稳定的羊毛供应。这些流离失所的农民,被迫进入城市和工厂,他们一无技术,二无经验,无法习惯城市生活,相当多的人只能流落街头乡间,从而造成社会不安的巨大隐患。


在宫廷上,由于女王一生没有结婚,王室继承问题随着女王年事渐高而日益成为政治关切。各种阴谋、谣传、流言彼伏此起,因灾年而起的饥民暴动等,成为各种政治势力利用的力量,更加剧了社会的不稳定,也从一个侧面威胁到女王统治的稳定。


这些环境背景,在戏剧里是怎么体现的呢?


我们来听听《李尔王》二幕二场中,格罗斯特谈起自己大儿子埃德加的那段话,就能明白,这段话,其实表达的不是他轻信了小儿子对大儿子的诬陷;这段台词,不仅对着台上其他人物,更是对着台下每场演出上千观众讲的,它决非无病呻吟,绝非只为了刻画剧中人物而设计的:


最近这一些日蚀月蚀果然不是好兆;虽然人们凭着天赋的智慧,可以对它们作种种合理的解释,可是接踵而来的天灾人祸,却不能否认是上天对人们所施的惩罚。亲爱的人互相疏远,朋友变为陌路,兄弟化为仇敌;城市里有暴动,国家发生内乱,宫廷之内潜藏着逆谋;父不父,子不子,纲常伦纪完全破灭。我这畜生也是上应天数;有他这样逆亲犯上的儿子,也就有像我们王上一样不慈不爱的父亲。我们最好的日子已经过去;现在只有一些阴谋,欺诈,叛逆,纷乱,追随在我们的背后,把我们往坟墓里赶去。


常言道,人在做,天在看。这段台词开始几句表达“上天惩罚”的意思,恐怕是不能用“迷信”二字轻易丢到一边的。你我不妨回顾历史,环顾周身,反省当下,恐怕不难发现,所谓天灾,有几分不是人祸所致?好了,我们点到即止。


回到格罗斯特的那段台词。接下来的几句,核心就在“纲纪伦常完全破灭”,我们也可以理解为指维系社会的伦理和法律的崩坍。但有意思的是,格罗斯特——其实是莎士比亚——一反“有其父必有其子”的顺序,倒过来说,“有其子必有其父”,把自己儿子的问题怪罪到国王头上,简直就是把批评的矛头直接指向了李尔王:有自己这样不孝的儿子,必定会有李尔这样不仁慈的父亲。他这么说,虽然逻辑可能又点怪,其实也有一定的道理:哪个国王不是从儿子做起的?看来,要成就好国王,得先培养好儿子啊。


莎士比亚的高超就在于,他的台词,他台词所传达的意思,往往能够历经时日,跨越地理,穿越语言和文化的沟壑,却依然得以完整保存。格罗斯特的这段“牢骚”,这段“警世”,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而莎士比亚似乎通过格罗斯特之口,更通过整个剧情,在向当时的人们传达着这样的警示:社会动荡,危难当头,能救国救民于水火的,必须是伦理、法律、秩序,与爱。


前面一期中,我们曾经提到,从现实世界的角度看,李尔王多少要为自己的悲剧负一点责任,这一责任,与其说是看人有误,比如说他一开始就错看了自己最宠爱的小女儿,也错看了其他对他忠心耿耿、敢于犯言直谏的几位大臣,不如说是在身份转型期的极端缺乏自知。


李尔王的身份转型是什么情况?


这一身份转型,就从他宣布退休开始。他占着国王宝座的时候,自然是万人之上,威风无限,他的意志就是法律,他的喜好就是规矩,无论是朝廷上的臣下,还是家里的三个女儿——插一句,不少人对《李尔王》中少了个母亲的角色一直耿耿于怀。人人都心怀敬畏,这当中,自然也少不了谄媚逢迎,有的为了自己的政治前途,有的为了自己的经济利益。在这样的环境里耽搁久了,自然就以为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


可是,他退休了,从朝廷回到家里,从虚荣回到现实。他准备好了吗?似乎没有。前面我曾提到,李尔退休回家后,提到自己时依然经常用国王的自称,他没有意识到,在家里,在女儿面前,他已从“父王”变成了一个平常的老父,爱唠叨,坏脾气,依然对人颐指气使。


因此,在无意识层面上,他始终觉得自己还是国王,始终指望所有人在他面前俯首帖耳,唯唯诺诺;因此,他动不动就火冒三丈,呼天抢地,甚至用最恶毒的语言诅咒自己的女儿。这让很多当代观众和读者都觉得有一点难以理解和接受的。


当然,李尔王之所以依然得到人们的同情和怜悯,是因为他最终在荒野上,在暴风雨中,意识到了自己终究也是一个常人。更可贵的,是他开始关注其他同样在受苦受难的人。他从国王的宝座跌入到社会黑暗的最底层,但却在最黑暗的底层,完成了思想和道德的升华,重新做回了人。


从这一角度看,李尔王的故事是不是对我们有所启发,有所教益?我们的一生,会经历许多的角色转变过程,从孩童转变为成人,从单身进入婚姻,从学生走进职场,工作届满后退休回家。


我们如何适应新的环境,如何走好角色转变的阶段,与新环境中的其他成员和谐相处,如何在新环境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并在这一位置上获得最大的满足,甚至找到自己新的生活方向和快乐。


《李尔王》的悲剧,从反面给我们上了很好的一课:意识不到自己地位和角色已经改变,耽于过往的地位和荣耀,拒绝走进并适应新环境新生活,最终导致的,可能就是自己和他人的悲剧。


其实,《李尔王》这部悲剧还有一个更深刻的意义,你有没有想到?


那就是:人,到底是不是宇宙的中心,万物的灵长?作为人,我们到底能否相信自己的感官与理性?到底能在多大程度上相信自己的感官和理性?


你知道,文艺复兴运动的主要成就之一,是使人成为了万物之灵长,宇宙之中心,认为人以理性区别与其他万物,更坚信凭理性,世间没有不可知的现象,没有做不成的事情。莎士比亚的《李尔王》,通过剧情和台词,在两个层面上,对这样的信念提出了质疑。


首先,莎士比亚将走下王座的李尔抛在了荒野,扔进了一场亘古罕见的暴风雨中。这时的李尔,衣衫褴褛,举步维艰,失去了往日的威风,只得听认风雨折磨。剧情发展到最后,李尔王已经疯癫,他抱着死去的女儿,发出了人竟不如一匹马,一条狗,一只老鼠的悲叹,不仅将坐在高坛的人拉到地面,还将他踩到了狗马老鼠之下,将他宇宙中心的绚丽外表撕得干干净净。骄傲的人啊,原来你可以是这么不堪一击、如此卑贱的东西!


更有意思的是,莎士比亚通过李尔和格罗斯特的两条线索,似乎在向我们表达着这样的疑问:我们到底可以在多大的程度上,相信我们的理性和感官?看看李尔王吧:当他理智健全时,听信的偏偏是两个女儿虚情假意的谄媚,对向他表达真实内心的科迪莉亚,对向他苦苦劝谏的忠实臣下,反而暴跳如雷,认定他们不孝,认定他们谋反,恨不能把他们干净杀绝方才解气。


那个格罗斯特,五官俱全时,竟然也不辨忠奸,看不出私生子埃德蒙的阴谋,意识不到大儿子埃德加对他的爱戴,居然到了要对他一路追杀的地步。


后来,李尔王被当初声称爱他的两个女儿赶上了荒野,疯了,丧失了理智;格罗斯特被奸人剜去了双目,丧失了视觉,也因悲伤和痛苦,多少丧失了一些理智。可是,这时候的他们,竟然开始知好歹,辨忠奸了。疯癫的李尔王最终认出了真正爱着自己的科迪莉亚,双目失明的格罗斯特,也凭感觉认识到,那个装疯卖傻的“可怜的汤姆”是个好人,是被他冤枉了的儿子埃德加。


因此,我们的理性可靠吗?我们的感官可靠吗?我们可以在多大程度上相信并依赖我们凭官感和理性做出的判断?莎士比亚并没有直接给我们回答,《李尔王》也没有直接给我们回答,莎士比亚只是通过《李尔王》向我们提出了这样的问题。


“我们的理性可靠吗?我们的感官可靠吗?”这样的问题与我们有关系吗?


请允许我反问一句:在当今自媒体当道的时代,我们可以在多大程度上相信自己的眼睛?我们可以在多大程度上,仅凭手机上看到的文字和图片,就做出该如何行动的决断?这个问题,与你我有关系吗?


回答应当是不言自明的。这就是莎士比亚、以及像莎士比亚一样的文学经典对当下的我们所具有的意义;这,就是当下的我们需要不断重温经典的理由。


好,在四期的节目里,我和你重读了李尔王的故事,分析了几段经典台词对人物塑造和主题烘托的作用,和你分享了我自己对李尔和科迪利亚悲剧的一些个人观点,还谈到了这部伟大悲剧对我们当今的意义。希望你喜欢,也期待我们相互切磋。


我谈论的《李尔王》所用的原文,都是用的朱生豪先生的译本。也希望你喜欢李尔王的话,去看看朱生豪先生的译本,会给我们很大的冲击。当然更大的冲击,还是要我们走进剧院去看去听舞台上的《李尔王》的悲剧,那样才能更好的感受这悲剧的力量。


我是张冲,我是喜马拉雅等你。再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Lacrimosa_LOST

    老师讲解的角度 是我自己看书时所体会不到的 肤浅的我只把它当个故事来看 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 必定影响我们的一生 通过故事来反映社会现实问题的 老师讲到我们一生会经历许多的角色转变 如何适应新的环境 走好角色转变的阶段,与新环境中的其他成员和谐相处 怎样新环境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并在这一位置上获得最大的满足,甚至找到自己新的生活方向和快乐这一角度 是让我觉得很贴近生活的 《李尔王》的悲剧,从反面给我们上了很好的一课:意识不到自己地位和角色已经改变,耽于过往的地位和荣耀,拒绝走进并适应新环境新生活,最终导致的,可能就是自己和他人的悲剧。

    我圆融 回复 @Lacrimosa_LOST: 说出了我想说的话

  • 阳阳的糖果屋

    我们的感官可靠吗,或者说我们还可以相信我们的眼睛吗,发出这一问题是因为有太多的事实说明了,仅用眼睛去看,看到的未必是事实,未必是真相,我们需要用眼睛去看,却不能仅仅相信用眼睛看到的这一切,还行,要用心去体会、去衡量、去思考。

  • 南云格格巫

    听了老师的讲解才发现以前的读书都太肤浅了,只能停留在书本的表面。今天听到这些有如梦初醒的感觉,谢谢老师的讲解!更记住了老师的话:"在自媒体发达的今天,我们看到听到的一切是否就是真实的?"有大师带着读名著,真是事半功倍,受益匪浅!

  • 光着我的脚丫子_ID

    #打卡5天#张冲老师讲解《李尔王》的方式非常喜欢,幽默而又深刻,而且是很客观的分析了剧中人物。这场悲剧中李尔和她的小女儿也不是全无过错,两个大女儿和埃德蒙的恶也是事出有因。最后的一问“我们的理性和感官就一定可靠吗?”在这个自媒体的时代,这样的问题一定要常常自问。最后,张冲老师朗读的台词无论中文还是英文都很有感染力。

  • sunlu_electric

    以前读这部戏剧,还真的没从“人的理性和感官是否可靠”的角度思考过这个问题。李尔王在荒原的醒悟是因为他被剥夺了“理性”,还是因为他被剥夺了“繁华富贵”却因祸得福“获得了理性”呢?繁华富贵是身外之物,被剥夺了这些身外之物,反而更能理解自己的内在,这是我所理解的。至于“感官”,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也是身外之物吧,我们感觉到的东西有的时候也是不真实的,是别人让我们感受的,正因为如此,有人自毁双目来看清世界(某西方哲学家?忘记考究)。

  • 仙境兔灵

    在当今社会~眼见为实~已未必是真~一定要用心去感受~(*∩_∩*)~

    听友289445145 回复 @仙境兔灵: 莎士比亚创作<李尔王>时,<相对论>还未问世。相对论能解释书中很多问题

  • 小宣宝T

    老师讲的太深刻了,从来没有想到莎士比亚的作品会有那么可以深思的内容,怀疑自己是否真的看懂了自己所看的书.......

  • 卡卡真的是卡卡

    人是万物灵长 宇宙中心吗 这明显是不可能的!

  • 这里是苏苏

    我只能相信理性可靠。因为如果理性也不可靠,那人类便确确实实不是宇宙间的灵长了。选择相信我们的感官和心,远远比质疑更重要。

  • 快乐行走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