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狂人日记》| 鲁迅小说的总纲,20世纪中国文学的总目录!

16.《狂人日记》| 鲁迅小说的总纲,20世纪中国文学的总目录!

00:00
17:49

重读鲁迅,今天是第十六期。

 

本期我们继续讲《狂人日记》。

这部小说虽然篇幅不长,但意思复杂,影响深远,而且读这部小说经常会转到几层不同的意义结构里,容易把自己搞晕。所以虽然关于《狂人日记》的评论成千上万,但我只坚持讲自己的看法。

 

上期节目介绍了写实、象征、讽刺、抒情,这四个鲁迅创作的主要兵器,也叫方法或技巧。讽刺和抒情更多体现在散文的创作上,写实和象征则是鲁迅小说的基本元素。

《狂人日记》虽是引人注目的象征符号,但我们决不可忽略作品中的写实层面。

 

“吃人”与“被吃”的意象 

 

上期节目我们从写实和象征的不同层面解读了小说中的两个意义结构,第一是疾病与正常,第二是个人与群体。现在我们用同样的方法来解读《狂人日记》的另一个非常重要和引人关注的意义结构,“吃人”与“被吃”。

在写实层面(细节,人物,故事)我们很容易看到主人公一直在担心自己被吃,因为这个恐惧,主人公打听并罗列了一系列中国历史上吃人的传统案例;但在象征层面上(符号、意象、隐喻),鲁迅其实描写的是精神上的“吃人”:被歧视、被冷眼、被隔离、被关心,被监视。

 

小说中吃人的意象非常丰富,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切入。

主人公看着周围的人担心肢体、肉体被切割,同时周围的人也担心主人公身体有病,这种担心形成了对主人公精神的折磨。

《狂人日记》中“吃人”的象征意义很容易被后人理解,但写实也得到了反复地强调,像是作家有意提醒读者。小说中直接写肉体上吃人的细节和历史居然共有九处,分别是: 

一、昨天街上那个女人眼看着“我”,但骂小孩“我要咬你几口才出气!”这是讲咬人。 

二、狼子村一个大恶人被打死了,几个人就挖出他的心肝来用油煎烤着吃。这是讲隔壁村的事情。

 三、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上明明说人肉都可以煎吃。

 四、大哥对“我”讲书时亲口说过可以“易子而食”。此典故出自《左传》,宣公十五年,宋将对楚将说,围城的时候我们在里面互相交换儿子来吃。

 五、大哥议论到一个不好的人时,便说不但该杀,而且要“食肉寝皮”。此典故亦出自《左传》,晋国的州绰对齐庄公说,某些人像禽兽一样坏,我该怎么办?我可以吃他的肉,睡在他的皮上(把皮剥下来),以表示刻骨的仇恨。

六、主人公怀疑吃他的人是要他自杀,然后他们会吃死肉,所以说他们像“海乙那”。

七、第八段中主人公问一个二十多岁的人:吃人的事情对吗?那人笑着说:不是荒年怎么会吃人。言下之意是:假如是荒年,吃人便是难免的。

八、第十段说易牙蒸了他儿子给暴君吃,“一直吃到徐锡林”。“易牙烹子”出自《管子》,易牙是齐桓公的宠臣,做菜非常好。一日齐桓公说,我尝遍世间美味,唯独没吃过清蒸婴儿。易牙听后就把自己儿子蒸了献给齐桓公;“暴君”指桀和纣,二人分别是夏朝和商朝最后的君王,和易牙并不在一个时代。所以小说中狂人说易牙蒸了儿子给桀纣,若不是鲁迅搞错,大概便是为了凸显狂人惊恐之下胡言乱语;徐锡林(隐指:徐锡麟)是近代的反清英雄,就义后心肝被安徽巡抚恩铭的卫队挖出来炒吃。

九、第十一段中大哥说爹娘生病,做儿子的需割下一片肉煮熟了请他吃。

 

整个短篇仅十三段,竟九次提到“吃人”的实例,说明“吃人”在小说中不只是一个象征,真实的历史中有很多这样的事实。

 

历史中真实的吃人 

 

美国汉学家葛浩文曾到香港岭南大学做过一个关于“吃人文化”的讲座,他归纳人类文明史上的吃人有四、五种:

第一种是为了生存,世界各国文献似乎都有记载,人快饿死时就要吃已死掉的其他人;

第二种吃人是泄愤,吃敌人身体的一部分;

第三种吃人据说是中国比较特有的,即在道德上被称赞的“吃人”。比如有名的介子推割股奉君;

第四种最荒唐,吃人是为了营养、美味、甚至整容。

 

所以1918820号,也就是《狂人日记》发表后不久,鲁迅在给好友许寿裳的信中说:

《狂人日记》实力拙作……以此读史,有多种问题可以迎刃而解,后以偶阅《通鉴》,乃司中国人尚是食人民族,因此成篇。此种发见,关系亦甚大知者尚寥寥也。

看来鲁迅笔下的“吃人”不只是一个比喻、象征的符号,不只是精神上的“吃人”。

 

后来真正提出“礼教吃人”口号的是吴虞。他在《新青年》第六卷第六号《吃人的礼教》一文中也举出不少中国历史上记载的真实吃人例子。

虽然“吃人”的意象在小说背后有很多写实依据,但我还是更倾向于它的象征意义更为重要。我们以后会读到的《祝福》便可看做是对《狂人日记》的注解。

 

《狂人日记》发表后并没有像我们以为的马上引起轰动,当时也有评论称《狂人日记》尚不如郁达夫的《沉沦》或汪静之的《蕙的风》那样令青年人振奋激动。当然,今天我们再看《狂人日记》的历史意义,那是大家所公认的,鲁迅自己也不客气的说它是显示了文学革命的实际。


就像我们上期说的,《狂人日记》是鲁迅全部小说的总纲,是20世纪中国文学的总目录。《狂人日记》拥有如此成就,除了本身伟大外,和新文学运动的成功也有关系。

 

《狂人日记》的当代意义 

 

现在有以陈平原为代表的学者分析认为,五四新文学的成功不仅是文学的成功,还和现代的教育制度非常有关,当时的新文学与现代的大学、中学教育是同步发展的。《狂人日记》这样的作品培养了很多读者,而这些读者又会培养出下一代读者。

民国时期文学人口很少,新文学人口尤其少。但近百年来我们的中学、大学教育里几乎大部分老师和学生都读过鲁迅。所以像《狂人日记》这样比较难读的作品,相当程度上首先是通过课堂的形式,成为了一种代代相传的启蒙教材。

 

如今回首过往百年,中国有多少变化?又有多少没变?我们现在是不是还要救救孩子?我不知道,我们尽力吧。

 

最近有很多纪念《狂人日记》发表100周年的活动。我看到一篇文章很有意思,它列举了“吃人”制度的原则和方法。我虽然不完全同意,但想给大家做个参考。

 

1,吃人是进入遗传基因的;

2,吃人是一种文明史,在中国至少有四千年的历史;

3,吃人是一个共犯机制,从来是集体行为,所有的人都是吃人的人;

4,吃人是一种国家意识形态;

5,吃人被赋予合法性,吃人的人永远要给被吃的人以“恶人”、“病人”、“罪人”、“犯人”这样的名义,使民间、官府、医学、道德、报复的吃人行为有所依据;

6,吃人受到阶级、年龄和性别的限制,诸如赵家人,可以在吃人方面享有特权和优越位置;

7,吃人不受荒年影响,是一种常态;

8,吃人具有计划性和严密性,通常要加上陷阱,让被吃者思考和陷入到一种自己需要被吃的幻觉之中,甚至让被吃者陷入罗网,逼他自戕;

9,吃人是有分工的;

10,吃人的方法是有多样性的;

11,吃人是有一个产业链的,从赵家的人到赵家的狗都参与了吃人的过程。

 

这样看来,《狂人日记》里的故事“还算不错”,没有自愿被吃,最后病好了,投降了,还去候补做官了。 

这是《狂人日记》的第一段,也是鲁迅在新文学第一篇小说里发出的失败的警告。

 

我们下期继续。


预习通知 

下期主讲文章《阿Q正传》,出自小说集《呐喊》。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俞玉良

    从古至今,就只有可怜天下父母心的呼吁,难以听到了解幼儿之内心世界之发现。在权利名誉面前任何东西都可以被牺牲,割肉喂母、烹子显忠,当然现在没那么夸张啦,但父母和孩子之间,长辈与晚辈之间,从来就没有平等过,从属、私有财产之意识余孽任长久存在,实在令人恶心。

  • 梁墨涅

    好害怕这么好的讲解被封掉

    海蓝枫叶 回复 @梁墨涅:

  • 含义_zw

    孩子并没得救,只是脖子上的绳子变个颜色

    13761319bqo 回复 @含义_zw: 说得好。

  • bj呵呵

    要懂得中国的人和事,一定要读懂鲁迅精辟阐述

  • 老祖宗_轩辕大磐

    水浒传中李逵杀了李鬼,然后吃了他一条腿

  • 一丛令箭

    还好现在中学课本里面还有诸多鲁迅的作品在

    可伶可俐巴巴变 回复 @一丛令箭: 我小时候,老师都不太会讲。所以以前没看出来鲁迅先生的文章这么好

  • 可伶可俐巴巴变

    现在是教育吃人了,不止吃儿童少年,还要吃父母!银行吃人,除了吃青年,还要吃老人!

  • 听友226826181

    我读的时候我把这个吃人的社会理解成弱肉强食的社会,或者是人人想踩在别人头上的社会。

  • 海边的诗

    如果战争里不吃人,如何胜利

  • Chenalisa

    救救孩子,救救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