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随感录四十》| 鲁迅:爱情是什么东西?

12.《随感录四十》| 鲁迅:爱情是什么东西?

00:00
16:15


重读鲁迅,今天是第十二期。


就在五四运动发生的1919年,也就是《狂人日记》等小说刚刚发表后不久,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了27篇短文。

开始是《随感录》加一个编号,比如前面我们重读的《随感录三十八》,后面从第五十六篇开始,每篇都有一个小标题。


缺席的爱情 

 

我们先读《随感录四十》。


有一首诗,从一位不相识的少年寄来,却对于我有意义。

鲁迅全文抄录了这首叫做《爱情》的散文诗。

我是一个可怜的中国人。爱情!我不知道你是什么。

我有父母,教我育我,待我很好;我待他们,也还不差。我有兄弟姊妹,幼时共我玩耍,长来同我切磋,待我很好;我待他们,也还不差。但是没有人曾经“爱”过我,我也不曾“爱”过他。

我年十九,父母给我讨老婆。于今数年,我们两个,也还和睦。可是这婚姻,是全凭别人主张,别人撮合:把他们一日戏言,当我们百年的盟约。

仿佛两个牲口听着主人的命令:“咄,你们好好的住在一块儿罢!”

爱情!可怜我不知道你是什么!


以上是诗的全文,接着鲁迅说:

诗的好歹,意思的深浅,姑且勿论;但我说,这是血的蒸气,醒过来的人的真声音。

鲁迅对于这首诗的艺术价值用“姑且勿论”避开不谈。但“血的蒸气,人的真声音”这样的词汇,对于一向严苛的鲁迅来说的确是很少使用的称赞,因为这首诗触动了鲁迅的神经。


1919年1月,在发表《我之节烈观》后不久,鲁迅仍独自住在北京绍兴会馆。从1906年回乡结婚以后的13年时间里,鲁迅一直在日本、杭州、绍兴、北京的会馆里过着独身生活。

这一年夏天,他要和周作人一起买北京的四合院,接母亲与朱安来同住。


爱情是什么东西?我也不知道。中国的男女大抵一对或一群──一男多女──的住着,不知道有谁知道。但从前没有听刻苦闷的叫声。即使苦闷,一叫便错;少的老的,一齐摇头,一齐痛骂。

文学史上一直只分析叙述郁达夫在五四时期描写的性苦闷、爱情的苦闷,却忽视了鲁迅所书写的爱情的苦闷。


然而无爱情结婚的恶结果,却连续不断的进行。形式上的夫妇,既然都全不相关,少的另去姘人姘人宿娼,老的再来买妾:麻痹了良心,各有妙法。所以直到现在不成问题。

我有认识不认识的很多偶像人物、商人官员,因为要顾及公众形象、社会影响,所以要扮演幸福家庭,美满爱情,某种程度上也是“麻痹了良心”,也是“各有妙法”,而且也不能有苦闷的叫声。

鲁迅以后的一百年里,这种情况依然存在。


道德困境 


回到一百年前,鲁迅说:

可是东方发白,人类向各民族所要的是“人”,──自然也是“人之子”──我们所有的是单是人之子,是儿媳妇与儿媳之夫,不能献出于人类之前。

这里所谓的“人”,强调的是个人的尊严,爱情的权利。“人之子”指尽伦理责任,遵传统孝道。鲁迅自己面对母亲曾说过,朱安是她的儿媳妇,鲁迅成了“儿媳之夫”,所以“不能献出于人类之前”,意思是鲁迅自己可以忍受,但“儿媳之夫”的身份,却不能光明正大地来面对现代人类的道德秩序。


魔鬼手上,终有漏光的处所,掩不住光明:人之子醒了;他知道了人类间应有爱情;知道了从前一班少的老的所犯的罪恶;于是起了苦闷,张口发出这叫声。

鲁迅在爱情问题上特别较劲,在道德观念上非常认真,于是就有了他难言的苦闷。难言到要借读者寄来的小诗来发泄。


鲁迅从1912年开始记日记,一直到晚年去世,中间只有一次提及朱安。那是19141128日:

下午得妇来书,二十二日从丁家弄朱宅发,颇谬。

不知道这个“颇谬”,即颇为荒谬的意思,是指来信内容还是来信方式。而几十年的夫妻,日记只有一次记载,也算是颇为荒谬罢。


周作人在《知堂回想录》六十四里回忆说,鲁迅新婚时,“才发现新人极为矮小,颇有发育不全的样子”,因此认为是“做媒的亲戚成心欺骗”。但我认为朱安的外貌对于鲁迅绝不是唯一的障碍,鲁迅的终生好友许寿裳说过,鲁迅曾对他言道:

这是母亲给我的一件礼物,我只能好好地供养它。爱情,是我所不知道的。


鲁迅虽面对如此道德困境,但在文中依然十分清醒:

但在女性一方面,本来也没有罪,现在是做了旧习惯的牺牲。我们既然自觉着人类的道德,良心上不肯犯他们少的老的的罪,又不能责备异性,也只好陪着做一世牺牲,完结了四千年的旧账。

把自己一生的委屈与牺牲都算在“四千年文明”的账上,难怪鲁迅在这一时期的《狂人日记》里喊出了“礼教吃人”的控诉。


我们的重读鲁迅多次提到鲁迅与朱安的关系,是要挖掘鲁迅这个思想精神上的超人与身躯肉体之间的紧密关系,这是以前很多严肃的鲁迅研究有意无意所回避的。


做一世牺牲,是万分可怕的事;但血液究竟干净,声音究竟醒而且真。

我们能够大叫,是黄莺便黄莺般叫;是鸱鸮便鸱鸮般叫。我们不必学那才从私窝子里跨出脚,便说“中国道德第一”的人的声音。我们还要叫出没有爱的悲哀,叫出无所可爱的悲哀。……我们要叫到旧账勾消的时候。

旧账如何勾消?我说,“完全解放了我们的孩子!”

“鸱鸮”是《诗经》中提到过的一种动物;“私窝”指私娼住的地方。


这一时期的鲁迅文风比较激昂,属于他创作的青春期。

鲁迅在自己身上诊断出中国社会的病是极其精准的,但他的药方只寄托于进化论是有些空泛,且说到底他最终也没有做一世的牺牲。而朱安,在鲁迅1926年南下以后,就一直陪着鲁迅的母亲住在北平西三条。鲁迅去世时她还在家里设了灵堂,并将鲁迅全部的版权受权给许广平处理。


据说朱安的遗愿是葬在鲁迅的墓旁,当然没有实现,最后是葬在鲁迅母亲的墓旁。

“礼物”最后还给了送“礼”的人。


其实这便是我们以后要读的《狂人日记》的全部的内容。

第一,礼教吃人;

第二,家里人也吃人;

第三,男人吃女人;

第四,女人帮助男人们吃人;

第五,我,主人公自己,也在吃人。


将来是子孙的时代 


这样一位在身体上极度压抑,精神上寻求宣泄的“超人”,对当时中国社会的批判自然犀利刻薄,甚至偏激过火。


《随感录四十二》讲到有英国教会医生称中国人为“土人”。鲁迅说:

以“土人”称中国人,原不免有侮辱的意思,但我们现在却除承受这个名号以外,实在别无办法,因为,试看中国的社会,吃人、劫掠、残杀、人身买卖、生殖崇拜、灵学、一夫多妻,烦有所谓国粹,没一件不与蛮人的文化(?)恰合。还有拖大辫,吸鸦片,缠足。


讲到缠足,鲁迅愤慨地说:

世上有如此不知肉体上的苦痛的女人,以及如此以残酷为乐,丑恶为美的男子,真是奇事怪事。


《随感录五十四》说:

中国社会上的状态,简直是将几十世纪缩在一时:自油松片以至电灯,自独轮车以至飞机,自镖枪以至机关炮,自不许“妄谈法理”以至护法,自“食肉寝皮”的吃人思想以至人道主义,自迎尸拜蛇以至美育代宗教,都摩肩挨背的存在。

这又是一段极精准、极形象、极有远见的中国国情报告。这里所谓的“妄谈法理”是指袁世凯称帝后,革命党试图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为根据,约束袁世凯的独裁专制。袁世凯不许他们“妄谈法理”,后来索性废除《临时约法》,解散国会;“护法”则指19177月到19184月孙中山领导的“护法运动”。


换个角度看,几个世纪的现象压缩在一个时期,这也说明了中国的进步很快。今天我们照样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煤油灯和LED,马车和高铁卫星,菜刀和航母,“404”和5G,拜蛇迎神和莫奈画展,《步步惊心》和重读鲁迅等等,各种各样的文化并置,也是“摩肩挨背”的存在。


封建传统、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什么主义都在;前现代、现代、后现代,什么代都在同一代。该如何是好?

引用鲁迅在《随感录五十七》中的话,千万不要做“现在的屠杀者”。

做了人类想成仙;生在地上要上天;明明是现代人,吸着现在的空气,却偏要勒派朽腐的名教,僵死的语言,侮蔑尽现在,这都是“现在的屠杀者”,杀了“现在”,也便杀了“将来”。——将来是子孙的时代。


我们下集继续。


预习通知 

下期主讲文章《随感录五十六“来了”》、《随感录四十八》、《随感录五十九“圣武”》、《随感录六十一“不满”》、《随感录六十二“恨恨而死”》、《随感录四十一》、《随感录六十六“生命的路”》,出自《热风》。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10_sxmaa

    我就很好奇,如果当年掀开盖头,发现朱安是个如玉般的美人,周树人会不会突然感到灵光闪动,四千年的传统文化也有那么一丝可爱了?可能朱安的颜才是新文化运动的原始动力。。

    送给你的珍妮花 回复 @10_sxmaa: 如玉美人总是少数,而且那些年的女性被关在深墙高院里,不读书反而还要学一些落后的“驭夫之术”,精神世界的匮乏,就算美人如玉,相处久了也变得索然无味…

  • 1393692cxqm

    好!好!好!除此无以言表

  • 欧飞机

    就算到了今天,也是同样的感慨,说变其实什么也没变。

  • 梦回凤凰古城

    “步步惊心和重读鲁迅……” 许老师,你怎么那么逗

  • 明空武

    感谢许老师做了这个工作,让我很轻松地读鲁迅。但是这轻松是相对的,必须看文稿,有的还要听两遍才能领会。

    拉拉拉拉拉菲 回复 @明空武: 我会听很多遍

  • 听友227966038

    朱安才是那个牺牲者。

  • 此事楞严常露布

    404和5G。许老师还是那个许老师!

  • smileq316

    这样的内容199,你还要脸不?

    可伶可俐巴巴变 回复 @smileq316: 是不应该交钱就能听,毕竟有的人蠢钝如猪,应该筛选一下。

  • 海璐通吃

    把别人的一日戏言当做百年盟约

  • Pearl2210

    鲁迅的日记会不会被他娘偷看?自从中学我发现家里有人偷看后,再也没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