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一位可爱的文化全才

苏东坡:一位可爱的文化全才

00:00
12:45

课程金句

点击保存图片,分享今日课程金句到朋友圈




第36集 苏东坡:  一位可爱的文化全才

今日文稿 

大家好,我是余秋雨。今天我们还要继续昨天的内容讲苏东坡。


我们上次说到苏东坡是中国文化史上罕见的可爱的人格典型,你们也许会问: “可爱,能够成为千年大家吗?”当然未必,这就是今天要讨论的课题了,怎么能够让可爱人格变成千年大家?


苏东坡的可爱体现在文化上是不摆架子、见人就熟、充满好奇、天天惊喜,再伤心的事情,难过一会儿就过去了,再不好的地方,住下一阵就适应了,而且他完全不会掩饰真实的心情。比如他在海南岛流放的时候,天天在岸边盼望着有海船过来,等着能够买到他最嘴馋的猪肉。


这种可爱表现在文学上就是不说空话、套话、老话、违心话,只凭着自己的直觉发掘最美的意象,他只隐忍他人,而不与他人重叠。


这是他在文学上的可爱之处。这些可爱如果加上学识和视野,就已经能够营造出非常美妙的文学天地了。但是如果仅仅如此,还不是稀世大家。有人问:“是不是还应该加上磨难呢?”


这当然需要!但是无数事实证明,磨难也未必具有很大的神奇作用,只不过苏东坡的磨难起到作用了。苏东坡经历的磨难确实不少,好像经常在被流放。


在流放当中,原来文化界的朋友圈放弃了他,他也放弃了他们,更重要的是,原先自己沾沾自喜的职位和职能都不复存在了,他也对这些职位和职能进行了斩断式的反思。也就是说他既失去了原先的朋友圈子又失去了原先的谋生能力,那不仅回归于零,甚至于比零还要负面。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他成了文化飓风,这里边一定隐藏着产生文化飓风的必要条件和必要程序,所以我需要说的稍稍具体一点。这样的话,我们可以进一步认识文化的特性了。


一阵文化飓风

我想举这样一段例子,苏东坡从监狱出来以后被贬到了黄州,这里的人几乎都不认识他,他经常穿着草鞋坐着小船,与打柴打鱼的人混在一起,有一些喝醉的流浪汉还经常对他又推又骂,他对这种生活倒是没有抱怨,只是偶尔他还是希望原来的那些亲友们,那个圈子能够有只言片语和他交流。


但是奇怪了,他写道:“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及。”也就是说那么多的亲友没有一个字过来,那么这如果发生在当初被审问的一百多天里边还能原谅,因为朋友们可能怕牵连,那就不问了。


但现在事情大体已经过去了,自己流放到黄州虽然不能参与公务,但是名义上还有个职务要做团练副使,用现在的话比一比的话相当于民兵助理,职位很低,但是给人家感觉是事情已经解决了,也就是说亲友如果来信的话,已经不会有任何麻烦。


但是苏东坡平生那么多亲友,过去那些天天挽了手臂信誓旦旦的朋友,居然没有一个字来问候。对此苏东坡不太甘心,只得亲自写信去,但是信发出去了很久很久,也没有一封回信过来。


苏东坡有一段时间非常为此而感到难过,但很快就想通了。既然他们那么狠心,那么,所有的亲友所有的情谊就一笔勾销吧,他说他为这种一笔勾销而感到幸运。


当然只不过我后来写文章的时候感到不平,我的不平有两点倒不是为了友情:


  第一点,苏东坡是整个中国书法史上光照千年的书法家,他用这样的书法写出去的信,收信人竟然完全不理!我为书法感到不平。

 第二点,当时没有邮局,苏东坡从流放地托人带信出去难度非常大,非常辛苦。我为这种辛苦感到不平。



大家都知道苏东坡从来就是一个爱热闹,好交朋友的人,现在整个朋友圈崩溃地一干二净,这带来的好处是使他在写作的时候不必选一下某几个朋友读到以后的表情了,他再也不要为他们的喜怒哀乐而喜怒哀乐了。


他内心的精神价值,由于一下子摆脱了亲友、文友、挚友的羁绊,变得海阔天空,这是他割断了朋友圈以后的一种升华。


还有第二种升华,也就是他还有另外一番摆脱。他在寂寞当中深深地反思,他发现自己最大的毛病是才华外露。按照现在的说法,他有一点表演意识,他检讨过去自己总对并不清楚的政策是非议论滔滔而不知道这其实正是自己的弱项所在。


他作为艺术家就产生了联想,他说:


一段树木常常靠着长坏了的树瘤来取悦于人,一块石头也常常会靠着长坏了的东西来自以为是,而我就正是这样的树木和石头。


他觉得今后的自己不应该再炫耀,而应该变得更收敛、更平静、更厚实,这两个摆脱使苏东坡甩掉了最后两个包袱,踏入了文化伤的飓风的天门,他很快就能写出真正的大作品了。


对于这个转折,我曾经有过描写,不少朋友都记得这个段落,今天我要用我自己的声音朗读一下,与你们一起重温。我对这个段落是这样写的:


这一切使他的心灵回归于清纯和空灵,回归于淡泊和坚定。随之而来,他的艺术才情也获得了一次蒸馏和提升。


他真正地成熟了,与古往今来的许多大师一样,成熟于一场灾难之后,成熟于晕厥以后的苏醒,成熟于穷乡僻壤,成熟于几乎没有人在他身边的时分。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需声张的厚实,一种不再陡峭的高度。

 

寒风中的杰作

你看,蓬勃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溪流汇成了湖,结果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神秘的天光射下了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就要诞生。


当文化巨人所创造的文化飓风终于出现的时候,我专门强调了这么一种情景,就是成熟于几乎没有人在他身边的时分,飓风和巨人的周边是非常安静的,甚至于有一点寒冷。


这一点使我们有的时候总是感到痛心,因为正是这个飓风和巨人将会为所有周围的环境带来千百年的光荣,但是环境对他们是如此的不公平。我们不要求周围的民众对飓风和巨人产生很快的感应,我们所需要的,是能够用一种同情之心观察到一些文化人敏感的眼神。


苏东坡非常关注自己在受难的时候周围人对他的态度,他总是把这一些给自己一点点帮助的人写在自己的文章里,甚至于写入自己的诗歌。


我曾经特别地强调,在他被关在监狱里的时候,天天有非常残酷的刑罚在敲打他,在折磨他,但是有一个狱卒,就是看监狱的一个普通人,他读不懂苏东坡的诗,却从旁人的耳朵里边听说他是个不错的文化人。


于是苏东坡写道:他在晚上打洗脚水的时候,也加了一点温水。”


这个细节我在文章当中写,好多读者看了也很感动。我们都说我们有可能不认识文化飓风和文化巨人,但是我们应该成为一个多在别人的洗脚水里加一点温度的人。


这个就是我们对苏东坡经历以后的一个小小的感觉。所以我的朋友经常在平常言谈的时候都会讲起这样一个笑话:“我给你的洗脚水加一点体温吧!”谢谢!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smilemoon166

    秋雨老师看似平淡、娓娓道来地叙述却直击心灵深处,每每听到痴迷而不知不觉早已满含热泪,有您这样的文化长者的指引,此生何其有幸!

    素手染尘 回复 @smilemoon166: 有同感,听到颜真卿全家的遭遇,眼泪忍不住流下来,谢谢余秋雨老师

  • 吾师余秋雨_66

    “东坡何罪,独以名太高!”唉,先生何尝不是如此呢?

    妮可NICOLE 回复 @吾师余秋雨_66: 余秋雨老师的经历如苏东坡,气节是颜真卿。幸运的是,他还是赶上了好时代。

  • 利乐之源

    听苏东坡的故事,觉得大道理从来都不在书本中,而在脚步的丈量里,在用心看世界的每一个瞬间,在润物细无声的浸染中。其实苏东坡与余秋雨先生都某些方面挺像的,就是在对人间参差百态的尊重和理解中,会发现世界比目力所见的要大。而恰恰我们看世界的方式,最终决定了我们将如何度过这荒寒的一生。所读过的书,走过的路,看过的风景,每一刻都不会被浪费。

    静之涓 回复 @利乐之源: 有同感

  • 美丽0传说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腹有诗书趁年华 回复 @美丽0传说:

  • 7897坤

    感谢秋雨老师!让我们领略了文化大师苏东坡的无限光辉!谢谢!内心澎湃!感动心灵!

    听友114524728 回复 @7897坤: .

  • 蓝月儿_ly

    愿我们都能成为能够在冰凉和寒冷里为别人的洗脚水加一点热水的人,而不是成为那种人云亦云、添油加醋、落井下石的势利之徒。用自己的善意与同情给这个薄情的世界增添一点温度,这是我们可以做到的。谢谢秋雨老师深情的讲述,精神的指引。

    阳光_hqq 回复 @蓝月儿_ly: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 万亩黑土

    王阳明最核心的哲学观点就是“至良知”。“我给你的洗脚水加一点体温吧”,就是唤醒我们的生活良知,唤醒我们的文化良知。我们这个时代是多么迫切需要唤醒民众的良知啊!秋雨老师在呼唤,我们也应该跟着老师呼唤。

  • 清风华夏

    喜欢苏东坡的可爱、耿直、大气,还有他的玩世𣎴恭。喜欢他的大江东去,喜欢他的拣尽寒枝,喜欢他的快意雄风,也喜欢东坡肉。当然更喜欢他的淸风徐来,因为它来自前赤壁赋,更因为他成了我的网名!

    朵拉画画 回复 @清风华夏: 你是有才情,又有趣的人

  • 海心2018

    位于我们河南省平顶山郏县城西北23公里处的三苏园,这里安葬着苏东坡、苏辙两兄弟的遗骨和其父苏洵的衣冠。敬重的心情,还会再去!

    九头_t0 回复 @海心2018: 苏东坡墓我们东北有两个

  • 万亩黑土

    秋雨书院.中国文化必修课程》重要人物连接图:(承上) 目光(司马迁)-凿通(张骞)-丛林一家(曹操\曹丕\曹植)-魏晋名仕(阮籍\嵇康)-顶级创造(王羲之\顾恺之\陶渊明\)-鲜卑汉化(孝文帝)-云冈石窟(昙曜)-凉州风范(鸠摩罗什)-随方设教(唐太宗)-唐诗几男(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人格地标(颜真卿) (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