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位第三的古印度文化

排位第三的古印度文化

00:00
14:24

课程金句 

点击保存图片,分享今日课程金句到朋友圈

今日文稿 

大家好。今天要说人类古文化的第三名印度文化,也就是印度河文化。相比之下我在印度河这个区域考察的时间最长,原因是感觉很凌乱,怎么也找不到头绪,因此就一直在找。找的结果是,我今天也没法讲的太多,不如巴比伦文明和埃及文明那么丰富。因为头绪还是没有找得很清楚。


前面曾经提到过印度河流域的摩亨佐·达罗的遗址,这个遗址展现了5000年前精致设计的都城格局、烧砖的水平以及农业和贸易,每一项都不比巴比伦文化和埃及文化逊色。


但是就像印度历史频频出现的那种突然中断一样,这种文化不知道怎么就消失了,完全没有为后人留下它消失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好像完全没有发生过一样。后来,自亚利安人入侵以后,印度一直处于频繁的分裂状态,波斯人、希腊人、帕提亚人、贵霜人、阿拉伯人、蒙古人,相继入侵。其间也出现过一些不错的王朝,但总的说来是分多合少。


印度文化在宗教、天文、数学等方面,对全人类作出过巨大贡献。但它的步履实在是过于变幻莫测,让很多历史学家都一头雾水。它有过太多的对手和阻止,它有过太多的信仰和传统,它有过太多的尊荣和屈辱,它有过太多的折裂和崩溃,结果文化的灵魂散了神,混沌一片。它的很多优秀的文化,就像一片片云霞一样在天上飘过,稍稍一走神,就找不到了。


在印度文化中,那片最美丽、最高贵的云霞当然是佛教,即便是在四大古文化的整体当中,佛教也是唯一具有全球价值和永恒价值的珍宝。但是在印度本土,佛教却已经在九世纪严重衰微,13世纪彻底消亡。本土消亡后,佛教在世界各地流传,直到19世纪后传回,可惜传回的也只是成了一只小小的细流,没有能够成为印度文化的主流。主流是什么?谁也不知道。 


印度文化就像印度的公路,高低不平,色彩斑斓,拥挤不堪,泥尘满目,中间又奔走了大量的托钵者、化缘者、裸跑者以及神油和猴子,美可以美到泰姬陵,脏可以脏到恒河晨浴,静可以静到甘地墓,乱可以乱到千人火车。结果,即便是最好的文化也在极端拥挤和立面中消失了。


历史与想象 

很多年前,我在学术文化上遇到过一件吃惊的事情。我在编写一部教材的时候,需要系统介绍印度古代的美学思想。经过多方研究,也经过其他学者的推荐,选了印度婆罗多牟尼的《舞论》,我在上面花费了极大的精力进行研究和著述。但奇怪的是,我后来到印度问起当地的著名的艺术学者,他们几乎都不太清楚这个古人和这本古书,最多是说好像听到过,但又说不出更重要的古人和古书。


这件事之后,又遇到不少类似的事,让我渐渐相信,印度文化消亡在眼花缭乱的自相掩盖、自相挤压、自相踩踏当中,佛教也就是这样消亡的。一种文化的最佳部位消亡了,意味着文化的整体也会伤魂落魄。


那么我们又可以让中国文化来做一番对比了。与印度文化相比,中国文化在时间上不中断,至少有下面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中国文化始终保持着一个稳定的主体构架。在中国文化史上,以《周易》为起点的哲思,以《诗经》为起点的文采,永远享有尊荣、代代得以流传,并在这个基础上扩大经典范围,成为中国文化的主干。纹饰可以日新月异,但主干却风雨不倒。只要主干不倒,文化大盘即使衰落也不会中断。如果不中断,那么随时就有可能由衰弱渐渐地兴盛起来。这是第一个原因。


中国文化在时间上的力量,表现的第二个原因是,始终保持着几副可信的选择目光。这是从春秋到司马迁所形成的传统,使中国文化的大道上出现了优胜劣汰、高低分明、防止堵塞的监察机制。而印度恰恰缺少他们的司马迁。于是,历史和想象互不相分,真实和传说严重混淆。结果很有趣,历史消亡在想象中,真实中断在传说中。


我记得在有一些佛教遗址当中,会看到一块牌子,上面用英文和当地的语言写着:根据中国七世纪旅行家玄奘的记述,这应该是什么什么故地。玄奘的记述也就是《大唐西域记》。此记所表现出来的记录习惯,来自于古代另一部记,那就是《史记》。既然一直记录的中国笔头可以唤醒一国的遗址,那么中国本土可唤醒的内容就更多了。只需几支笔,一路唤醒,一路复活,中国文化当然就存活下来了。


印度文化,把历史和想象、真实和传说混在一起的特点,也有效地减轻了民族的精神负担,让人们在云起袅袅、烟雾飘飘当中过得很潇洒。 


有一次在印度偶遇一位副部长,他得知我的国籍之后,就慈祥地笑着对我说:“别灰心,你们中国如果努力,再过25年,有可能赶上我们印度。”我刚刚听到的时候有点生气,因为那个时候中国发展已经非常快。


但过后想一想,又很喜欢他那种封闭式想象的快乐。历史和真实对他们毫无压力,因此彻底放松,小的那么诚恳。相比之下,我们中国人和中国文化就是压力太大,老是想着历史真相和历史评价。于是中国文化延续了历史,印度文化却在于历史游戏,我不知道谁更高。


老四变成唯一 

好,可以稍稍总结一下了。我通过实地考察体验到,人类四大古文化只有中国文化不中断地活了下来。中国文化在活下来的漫长过程当中做了什么?它是由于哪些因素导致了如此长寿?这些问题我会在以后的课程当中慢慢讲。今天只需说明事实的另一方面,那就是其他三个文化都没有能够长活,因此老四变成了唯一。


唯一这个地位很高,我不想以此来改变排序。排序虽然没有改变,但中国文化因为这个唯一而取得了人类文化史上独特的地位。为什么唯一存活能够取得人类文化史上的独特地位呢?因为这印证着中国文化穿越时间的强大生命力。


一种文化发育得早当然很重要,传播的广当然也很重要,但是最看得到生命质量的还是延续得长。在几千年的生命史上,会遇到多少陷落的泥淖,可怕的灾祸,衰败的险路,生死的误导,它居然都战胜了、都超越了。这种奇迹无法想象,如果真有,也只能是唯一,这唯一真恰落到了中国文化头上。


记得在国际场合,总有一些教授提出质问,你们中国人总是用大话、空话描述你们的文化优点,这怎么能够让其他文化服气呢?我的回答是这样的,我说,那就让我们一起丢掉大话、空话,只从一个最实际的数字开始——年龄。


中国文化是人类古文化中唯一活到今天的幸存者,这一点你不否认吧?当然,他们不否认,否则就不会是深谙历史的教授了!我说,如果不否认那就好办了。就像发现村子里边一位红光满面的百岁老汉,我们先不问他的其他,只看他的经历如何。在实际生活当中,我们为什么会对百岁老人的生命经历特别感兴趣?因为这经历正是他健康的原因,这健康要与他的经历有关。


我常常以中国文化唯一存活这个事实作为起点,来讲授中国文化史。我们这里的课程大致也是这样安排的,至于存活和长寿的原因,我可能会放到最后来讲。


唯一存活,这是一个国际共识。但似乎遭到过几个国内文人的反对,他们一般都不会出示反对的证据,只是泛泛地宣称人类其他古文明也没有中断,或者说中国文化早已中断,而且中断过好几次。


其他古文化是否还未曾中断过,我在前面已经详细讲述过了,不再重复。他们的理由很可能是因为一些碎片残余、依稀旧梦还没有消亡。但是我们所说的文化是一种整体魂魄,而不是碎片残余、依稀旧梦。 


他们宣称中国文化已经中断多次,很可能是指一些碎片残余、依稀旧梦的失落。但是我知道,他们更强势的理由往往是指在鲜卑人、蒙古人、满人入主中原的时候,汉文化已经中断。但是,这种强势的理由只是话语上的强势、态度上的强势,而不是历史真实和理性精神上的强势。


因此,我要在书院的课程上做一件事,那就是对中国文化传承链条上最容易松脱和锈蚀的关键处,做一个整体的梳理和透视,让学生们知道很多历史的幽暗处恰恰是历史的亮点所在。一排排亮点组成了中国文化的生命历险史,这种生命历险史远比一般样式的文化史更震撼人心!


一切还是从头讲起吧。前面,我们已经把中国文化安排到了公元前21世纪,跨越成熟文明门槛前的当口上,并且与其他三大文明做了对比。确实,我们认定了中国文化的世界身份。那么接下来,中国文化应该到何处一现身手,进一步显示出自己的世界身份呢?我们明天再讲。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妖姬千熏珑

    每一次倾听都是享受,沐浴在先生这优美的词藻中,感觉自己整个人都升华了。昨天听完前面七堂课,总感觉思绪如泉涌,喷涌而出,洋洋洒洒写出一篇日记,自己的文化境地还不够深厚,写不出多好的心得体悟,只是记录下自己听完后,那种感恩激动的心情,感谢先生的辛苦讲解,感谢喜马拉雅平台的提供

    万亩黑土 回复 @妖姬千熏珑: 秋雨老师曾经讲,学习任何东西,一定找到那个领域里最顶级的两三个人,看他们的著述,学他们的经验。我想,秋雨老师就是当今文化领域里那两三个。

  • 华Liu

    佛文化出生在印度,却枝繁叶茂在中国。就像小树苗必须移栽后方能长大成才。就这一点也可证明中国是使文化长寿之地。是使文化发扬光大之地。甚至教义也不重要,如星云大师的人间佛教。佛自在人间,心中有佛,人人都能是佛。佛是宗教?是哲学?是文化?是智慧?…这些都不重要,只要知道它是佛教就行。存好心,做好人,行好事就可以。知道他的普世价值就好。联想到西方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结合了中国实际中国文化,也能迸发出生命力也是一个实证。关键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实现其普世价值。这些都与秋雨老师的化繁为简,实现真善美有异曲同工之妙。

    俗世微尘cc 回复 @华Liu: 为什么偏偏是佛教呢?我们都是在无常中受苦的众生是诸多原因之一!

  • 守候夏日的帆

    中国特别在乎历史,而印度游戏对待历史,余秋雨说真不知哪个更高。这句话不是讽刺,值得深思。。特别在乎历史,所以我们的文明延续了,积累了大量成果的同时,又产生了极大的精神负担。而印度虽然没有文明的积累,也就没有负面的负担。。从以人为本的角度看,到底哪一个对人更好呢?。有没有一种办法,能够兼取二者。既能让文明延续,又不对后代产生负面效果?不容易啊,没有一个文明能把优势占尽。。我想,如果说还有希望达到这样的境界,首先还是得先让文明积累和延续,然后再尽力消除那种负面因子。。唯一的办法还是呼吁大文化思维,从整体上摆脱假文化、空文化。。而每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就是为世界增加一份正面积累。反之亦然。

    2333陈榕浩 回复 @守候夏日的帆: 同感 你表述的更好

  • 猫跟你都想了解_yg

    199就可以听到余先生260集的讲演激动地想哭,每天一集根本不够听,只能不断地去重复听前面的内容,不仅不觉得厌烦,反倒每次重复都有新的感悟。很多内容做了摘抄,非常精彩!

  • 怒放的生命怒放的生命

    余老师您好,感谢您和我们分享您的智慧。静静的聆听和思考您的话语,是多么快乐的事啊!昨天我放给儿子听他八岁了,见他很安静,便问他喜欢听这文章吗?他说喜欢,我告诉他这是余秋雨老师说的。感谢余老师!

    享福666 回复 @怒放的生命怒放的生命: 这么小就愿意听了,真好。

  • 道斌_0d

    对于印度的迷之自信有了学术支撑

    南至清寒 回复 @道斌_0d: 那个类似玻璃弹珠的声音是什么啊

  • 阿欢Tina

    余老师就是中国文化的传承传播使者,用几支笔,一路体验,一路唤醒。敬佩!

  • 长安李桦

    中國文化为什麼得以保存下来?因為我們有巜周易》,有巜詩經》,有司馬遷。周易和詩經的課我在喜馬拉雅都买了,剛又買了本史记,跟著余老師的節奏,把中國文脉搞清楚。

  • 长白山秋色

    想一气听完,不解渴!

  • 建设红山

    小编,一处文字转换错了。是神牛,而不是神油。神油不能走在路上。

    Maria_Ma3413 回复 @zsynm: 感谢,我疑惑了好一会儿,斟酌了好一会了到底是哪个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