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30 老子给君王们出的主意

(道德经)30 老子给君王们出的主意

00:00
14:59

喜马拉雅的朋友,你好,我是王蒙,现在讲老子给君王们出了些什么样的主意?


老子他很喜欢哲学,他喜欢高度的概括,讲出与众不同的道理。但同时他仍然关心政治,关心朝廷,他的志愿同样要成为帝王之师,交给真正掌权的人,能够把修齐治平做好。



老子有一个说法叫“无为而无不为”,这就更让人糊涂了,提无为就让人吓了一跳。因为一切的学问都是主张人要努力、人要学习、人要有为。仁义道德也好,富国强兵也好,治理太平也好,都需要的是有为。但是老子偏偏提出一个“无为”,一个“无不为”,我们来分析一下。


老子针对的是东周春秋时期,那个时候天下大乱,所谓春秋五霸,几个大的诸侯国家在那互相斗来斗去,非常的混乱。他们第一是争得厉害,第二是急的厉害,他们恨不得三天两天、三年两年就统一天下,把别的诸侯国家都灭了,至少要大家承认他是头,但是这一点谈何容易。


相反的老子看到的是他们的浮躁,他们的争夺,他们的好大喜功,他们的一厢情愿,造成的结果是适得其反,缘木求鱼,他们越努力百姓就越苦,他们离成功、离成就大业就越远。


所以老子给他们提供了一个方向,你从反面想一想,你都干了多少没用的事,你都干了多少,让老百姓反对你、痛恨你,恨不得推翻你的事,你这些事都不干了,那不是好事就都干起来了吗?恰恰是由于你的混乱,才使得老百姓想干好事都干不成。而相反,如果你无为了,那些好事就干成了,无为就无不为了。


所以我们首先要体会到他所说的无为,他不是说让种地的别种地了,做小买卖的别做小买卖了,念书的别念书了,不是这个意思。他恰恰指的是统治者,指的是君王、大臣,指的是帝王,在那傻为、胡为、乱为、急为、燥为、狂为,所以他让他们无为,stop站住,他是这个意思。


老子对他所理想的治国平天下,他有一个说法也很有趣。他说“太上,不知有之”,他说老百在最好的情况下,都不知道有这么一个君王,有这么一个权利的系统。他这个意思说的也比较夸张,怎么可能完全不知道有之呢。所以另外也有版本说是,“太上,知其有之”,我知道有这么回事,有这么个人管着就行了,不用知道那么多。


让我们打一个比方就明白了,比如说开车,如果你的道路情况很好,路况好,你的管理,你的交警很好,你的交通法规的普及做得非常好,你这个地方的开车的人都非常的智慧、文明、自觉、觉悟高、守规矩。但这种情况之下,一个开车的人,根本就不知道,也不需要知道哪有探头,哪有监控,哪有交警,哪会罚钱。因为他从来根本没有过违反交规的事情,交规已经成为他的本能,交规已经成为他的自然而然的反应,不需要这有警察,那得注意,他没有这种想法的,所以“太上不知有之”。


“其次,亲而誉之”,其次,是他跟君王很亲,而且很赞誉,很夸奖,很歌颂。老子的想法跟今天的人不完全一样,今天我们认为,你一个好领导、一个好官,那么大家就会歌颂你。但是老子说,那算是第二,也还算不错,有人歌颂你,有人跟你亲近,有人赞扬你,这个也很好。但是用不着一味的赞扬,因为一味的赞扬,他对你的期望值就太高了。


而任何的权力系统,都不可能是百分之百完美无缺的,它总会有这边顾上了,那边没顾上,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你就是最聪明的人,你做这一千件事情,您至少有一千分之一失误的可能,恰恰这一千件事情里头有一件您就做错了,所以他说用不着“亲而誉之”。



“不知有之”,你干你的,我干我的,因为我所要求你的,已经变成了你的本能,我已经成了我的法律的要求、文明的要求、秩序的要求、规则的要求,根本不成为问题了,所以有没有不存在,不需要知道哪有警察,或者哪有红线画着,用不着。


或者是“知其有之”,知道他有就行了。第二等是“亲而誉之”,第三等是“畏之”。第三等就是他怕你,他有点怕你。这个其实讲的是有道理的,老子是很实在的。什么叫权力?权利就是说如果你不服从这个权利,如果你和这个权利对着干的话,这个权利他有本事给你以制裁,他有本事使你受损,受伤,使你或者是失去自由,或者是通过罚款,失去某一部分财产等等,总而言之他能收拾你,他要不收拾你能叫什么权利,所以他怕你。


这个也用开车来比喻最好。当然我们国家在交通警当中也有模范,也有很好的交通警,我们也还传说过周总理和一个交通警之间的友谊的故事。但是多数情况下这开车的人对交通警,他不是多么爱他,也不是说跟她多么熟,相反的他要有点敬畏,要有点怕。



比如说您不该鸣笛的地方鸣笛了,好,那个地方有探头,有交通警马上让您等着挨罚。您闯了红灯了那更要命了,弄不好他这没收你的本,得扣掉你多少分,而得仨月以后或者几个月以后才允许你再开车,所以第三等是“畏之”。你对于这种法律,对于这种权利,你有一定的敬畏的心理,这个社会才能有秩序,这是第三等。


那么第四等是“侮之”,是侮辱的侮,侮之,第四等是“侮之”,就是说这个权利和百姓之间相互侮辱,这是最差的一种治理的方法了。你抓住一个违反交通规则的,你先用各种的非常难听的话把人说一顿,当然现在没有这种事了,那过去也许有这种事。你先使他的自尊心受到伤害,非引起他的反感不可,这就叫“侮之”。



“侮之”是最坏的方法,不是最好的方法。老子他有一种幻想,有一种梦想,这种梦想呢就是你的君王你做的事都非常合理,都非常合乎义理,这当然这是儒家的说法了。对于老子来说就是做的都非常合乎道,都合道,合了道大家就自然而然地接受了,因为道的要求也就是最自然而然的要求。


再拿开车当比喻,开车必须安全,大家开车的时候不希望出事故,希望安全,这不就是道吗?大家都懂了这个了,自然而然的他就不出事了,就不违反交规了,也不会变成交通肇事者了,所以他这个要求的是道。



老子底下又说了一句话,他说“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当你这个邦国,你这个诸侯国家一件事办成了成功了,挺高兴。你比如说修一个工程,修一个桥梁,修一个道路修好了,或者是在这个农业的耕作上丰收了,那么这样的情况之下叫“功成事遂”,这个事功已经成就了,已经完成了,这个事业已经合了你的心愿了,随就是合乎你的心愿。


“百姓皆谓‘我自然’”,百姓们都说这是我们自个干出来的,他认为这个是最高级的境界。你领导的好当然是领导的好,但是你的领导、你的权力和老百姓的心眼儿完全符合一致了,事做成了,老百姓说这是我们想干的,是我们自己干的,是我们完成的。


这一点,还特别像我们今天的理论,特别像共产党的理论,因为共产党讲群众路线,讲相信群众,讲依靠群众,而且要讲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并不是共产党来让群众被动的得到幸福。而是共产党依靠群众和群众心连心,引导这群众,群众自己创造了自己的幸福美好的生活,这就叫“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我自个干的。


好,这就是我们今天讲的,老子给这些君王都出了哪些主意。我们现在回过头来想一想,我们自己能不能够做到,想做一件事情,而且能够让自己的朋友,自己的亲人都和我们自己一心一德的把这个事儿办好,还是我们常常自己想出一个事大家不同意,人家不接受,让我们瞎着急?我们想想这个问题,好,今天就讲到这里,下次再见,谢谢。

【原文】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石家庄刘强

    老子说的治国平天下的几等,借用于公司管理肯定能达到非常好的效果。

  • 雨细花香

    风和日丽的时候,人天和一,不觉阳光 空气的存在,如同"不知有之"; 经历了阴雨连绵,突然天朗日明,人们开始赞美阳光和蓝天,"亲之誉之"; 人妄自尊大,破坏自然,天气突转恶劣,台风 龙卷风 冰雹 霹雳......集体发作,人开始害怕惊恐,"畏之"; 人类不懂敬畏,用污水污染江河,用黑烟弥漫天空,用秽语污秽灵性...终于天地以霾回报人们,"侮之"...感觉人与天地的关系,很像治理天下呢!

  • 无敌冬瓜王

    虽然听不太懂,不太明白,但是还是喜欢听

  • 赵冬新

    現在沒有這種事了,哈哈哈,王老語言智慧

  • 1384959odzh

    是啊,君主做到圣人了,百姓做不到道的要求,欲望太强,咋能和圣人君主相匹配呢,所以很难做到一等二等社会

  • 手机用户1000627420

    王老师讲的深刻

  • 花编绚彦

    第四等,侮之,最坏的,哎,好熟悉

  • 卫公神机车

    哈哈哈哈哈哈哈交规的比方xswl王老爷子还不好意思明说,要补充几句,当然我们的交通警很受爱戴。

  • arouter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 )☝

  • 13804607tit

    无为而无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