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篇)75 性善的四种心

(孟子篇)75 性善的四种心

00:00
16:25

喜马拉雅的朋友,你好,我是王蒙,现在讲孟子讲性善的四个方面的心情。上一讲已经讲了恻隐之心,恻隐之心,人皆有之,人人都有恻隐之心;羞侮之心,人皆有之,感到惭愧,感到害羞,感到厌恶,自己做了错事,做了坏事,这个心也是人人都有的;恭敬之心,人皆有之,对一些应该恭恭敬敬地对待的,我们有一种敬意,这些是人都有的心;是非之心,人皆有有之,做一件事情,听到一种说法,那么这个是对是不对,我们想辨别一下,你可能辨别的正确,可能没有能力辨别,但是你有辨别的愿望,希望知道怎么样做是对的,怎么样做是不对的。


然后孟子论述“恻隐之心,仁也”,恻隐的心就是仁爱。“羞侮之心,义也”知道惭愧,知道害臊,知道厌恶那些不应该做的事情,不应该说的话,这就是义这就是大义凛然。“恭敬之心,礼也”知道该怎么样对别人或者对一些好的事情,对天地,对祖先致敬,恭恭敬敬,这个就是礼,就是礼貌的礼。“是非之心,智也”,知道什么事儿要辨别是非,这就是智慧。“仁义礼智,我固有之也”仁义礼智这样一些重要的美德,是人人性当中本来就具有的。


这是孟子的一段非常有名的话,这一段话里头他说“乃若其情”,如果我们研究起来,人的感情“则可以为善也”。那个时候我们就会从人的感情生活,从人的本来所具有的性情上,就可以看到他还是往善的方面走的。“乃所谓善也”,他能够愿意往善这方面走,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善。


“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如果说他也有可能做出不善的事情来,这并不是他原来这个材料就有这种不善的东西,是受了后天的影响,受了形势的影响,受了后天的坏习惯的影响,甚至于是受了恶人的逼迫,他才有不善。人的本身他是往善的这方面来靠拢的,这是孟子的一个观点。


我们现在讲一下这个羞侮之心。这个羞侮之心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他也很有他的一个特色,因为孔子喜欢讲的是知耻近乎勇,耻就是羞侮之心。一个是你做砸了,做坏了,一个是暴露了你的弱点,一个是表现了你的无知,表现了你的自私,表现了你的暴躁、愚蠢。这种情况下你感觉到很害羞,你感觉到很讨厌自己怎么会这样,就是有耻,耻辱心。


而有耻辱之心的孔子认为知耻近乎勇,你有了耻辱心,你就差不多有一种勇敢了。为什么?你有勇敢,不去做那个坏的事情,你有勇气不去随波逐流,你有勇气不跟着捣乱,不跟着起哄,不跟随别人去做伤害其他人的事情,这是勇。


而孟子,他强调的这是义,这就是原则,这就是义理,这就是正义,这就是大道理。就是说你有些事你是不能干的,你要干了,你就丢了大人了,你要干了你就没有脸见人了。


孟子强调这个,他认为这是义的表现,是大义凛然的表现,是讲正义,而不是只是为个人的利益打小算盘的表现。这使我想起我经常主张的一个观点,我也在很多地方写过,我就说什么叫好人,什么叫坏人?你怎么分辨?我们简单的说一句,好人是有所不为的,坏人是无所不为的。


什么叫有所不为?就是有些坏事儿我们不能干。你比如说你周围有不太好的人,这个人他为了攻击你,他可以造谣生事,可以捏造事实,那么你当然可以回击他。但是你回击他的时候,你绝对不可以造谣生事,捏造事实。再比如说有些人在某种自己的贪欲起来的时候,甚至是有某种需要的时候,他可以用非法手段去占有公家的财物,或者是盗窃旁人的财产。那么一个好人才在任何情况下,他绝对不能做这样的事。


而一个坏人他就说不定可能做这样的事,一个坏人还可能诈骗,挑拨离奸,捏造自己所嫉妒的人的所谓恶行等等。一个坏人还动不动就给别人扣帽子,陷害旁人,像这样的事情是好人绝对不可以做的。所以好人和坏人如果斗争起来,坏人的武器有时候比好人还多。


我们认为一个好人它的特点在于他的自律,在于他自己对自己的严格的要求。比如说不能够随便占公家的便宜,不能够随便占老百姓的便宜,不能够随便获取本来不属于自己的利益,也不能够获取本来不应该属于自己的名声。如果一个人能做到这一点,他就比较纯洁,而且他的贪欲就要小得多。就是说,我不是说什么情况下都把好事利益往自己的身边拉,我能得到多少就得到多少,我宁可少得到一些,我都不能得到得过多。


为什么当我得到了我不应该得到的利益的时候,我会感觉到很可耻,我感到害羞,我感到自己厌恶自己,我想这是一个人的一个境界,也是一个人的自律是非常值得重视的。不是说等着别人揭露了自己有问题,再感觉到害臊,再甚至于去掩饰,而是我自己主动地不让自己做坏事。


这里的我顺便就提到,比如说曹操,这个当然这是小说里头描写他“宁叫我负天下人,不让天下人负我”,这个让人听了就非常的不对劲。因为你负天下人,你这一辈子怎么过去,你难道不觉得自己可耻吗?你一点羞恶,厌恶的恶,羞恶之心都没有吗?如果你是一个负天下人的人,你能成功吗?你能够成为一个伟大的历史人物吗?这方面我们应该自觉自动的对自己有所要求,有所反省,有所自律。


但是从长远来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你如果做了坏事,你是难逃恶报的,如果你有这个认识,那就是有了羞恶之心了,那也就是不能够无所不为,而要有所不为了。这种有羞恶之心的例子,我们也到处可以看得到。


羞恶之心,孔子孟子为什么这么重视?耻的观念,就是耻辱的耻。羞恶的观念,就是他们期待自觉,期待人心当中那个趋向于善的那个因素。能够拦住自己,不要去做坏的事情,不要做不道德的事情,不要做陷害别人的事情,不要做丢自己的脸,丢自己亲人的脸,丢自己的祖宗的脸的事情。


我想如果一个人确实有这样一种尊严,他在很多事情是自己来掌控自己,自己给自己站岗,自己给自己画上红线,许多事情是不能做的,占小便宜的事是不能做的,收贿或者是为旁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的事情是不能做的。如果有了这样一种心思,这个人的面貌就完全不一样了。


第三点,孟子谈的是恭敬之心。但是孟子里边他在另外的场合讲这四种心的时候,他有一个地方他用的不是恭敬之心,而是辞让之心。就是遇到什么好事,自个先推辞,自个谦让。孔融让梨,大的梨请大孩子们,比他大的那些哥哥姐姐们先吃,自己不要吃,这也是礼貌的一种表现。


所以孟子说恭敬之心是礼,这一点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中国是一个非常古老的国家,这个国家一古老,它的传统有时候既有它越发牢固的这一面,也有被一些人所轻视,被一些人所慢待。慢慢的这人就不那么认真了,自己跟自己打马虎眼了,也有这一面。


所以我们今天提出恭敬之心,就是我们除了自己的利益、是非、愿望以外,我们还认为天地间有一些非常高尚,非常重要,值得敬畏的东西,我们不应该触犯做人的底线,我们不应该触犯做一个先进的精英的人物的底线,不应该触犯做一个君王或者做一个臣子的底线,因此恭敬之心也是非常重要的。


现在让我们给自己提一个问题,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我们有没有做了一件事以后自己感到不好意思。是真的不好意思,而不是说客气话不好意思。有没有让自己脸红,让自己惭愧,让自己害臊的这样一种经验?如果有,我们是不是还有很大的改正的必要与改正的空间?如果没有或者很少,是不是我们疏于培养自己应有的修悟之心了?请我们大家思考。好,今天我们就讲到这里,下次再见。



【原文】 

《孟子·告子章句上》

公都子曰:“告子曰:‘性无善无不善也。’或曰:‘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是故文武兴,则民好善;幽厉兴,则民好暴。’ 或曰:‘有性善,有性不善。是故以尧为君而有象,以省瞽瞍为父而有舜,以纣为兄之子,且以为君,而有微子启、王子比干。’今曰‘性善’,然则被皆非与?”


孟子曰:“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或相倍蓰而无算者,不能尽其才者也。《诗》曰:‘天生蒸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孔子曰:‘为此诗者,其知道乎!故有物必有则;民之秉彝也,故好是懿德。’”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花编绚彦

    王蒙老师的声音能传达智慧的能量,感觉小孩子也可听得懂

  • ykj76

    好人就是绑住自己的手脚,给坏人更多的空间吗?只能等着老天爷来收拾,好人的能动性在哪?

  • 仙境兔灵

    -(¬∀¬)σ~恻隐之心~羞辱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此四心~人皆有之~

  • 听言观语

    中国的传统道德观只适用于中国人以及受中华文化熏陶的人,对于世界上的其他国家的人不能如此对待,应该用他们的方式对待他们。不理解我们的认为我们软弱可欺,可以随意造谣污蔑抹黑,这对我们自身是不好的。用纳什均衡的法则对待西方人!

    龍德海 回复 @听言观语: 准确的说,无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没受过中华文化的熏陶,请不要对他善良!对他善良就是对自己的残忍!老死不相往来最好!

  • 听言观语

    按这么说现在的西方媒体抹黑造谣黑中国,他们是坏人……

  • 老师讲的好

    王老师讲的适用于少年听

  • Whitecoffee721

    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应该是未来世界的模式,如简史三部曲所预言

  • 13804607tit

    做人需有所不为

  • 颖川居士

    谢谢您,王老师,您讲的太好了。

  • 1332422squf

    王蒙前辈太博学了,魅力四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