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4| 孔子眼中什么才是上等人?

094| 孔子眼中什么才是上等人?

00:00
14:47

本集知识卡片 

点击图片,跳转后点击左下角即可分享:


本集引文 

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子曰: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本集文稿 

前面我们讲了孔子有教无类,也讲了孔子因材施教。他所以倡导有教无类,是孔子知道人还是有类可分的,他所以要因材施教,是因为知道从人的志向到人的智商都是不一样的。人为什么会有差别,甚至是有很大的差别,这跟先天的遗传有关,跟后天的习染更有关。所有读过《三字经》的朋友都不陌生的一句名言,就是“性相近,习相远”,而这句名言,正是《三字经》的作者直接从《论语》里抄过来的,《阳货》篇记载:


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南朝宋齐梁陈的那个梁代,有一位注《论语》的学者叫黄侃,他注释这两句话说:性者,人所禀以生也。习者,谓生后有百仪常所行习之也。意思是性相近的性,指的是人天生的那一部分,习相远的习,指的是人成长过程中常看的东西,常做的事情,也就是你日常接触,日常践行的种种都成了你的习。黄侃接下去说,人聚禀天地之气以生,虽复厚薄有殊,而同是禀气,故曰相近也。这几句话涉及到古人对所谓气的看法,说人是禀天地之气而生的,有点抽象,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人的生理构成都是差不多的,虽然基因不尽相同,但基本构造仍然是相近的。然而你成长到一定的年纪以后,你走上了社会,黄侃说,“若值善友则相效为善,若逢恶友则相效为恶,恶善既殊,故云相远也。”你相交的是好的朋友,那就耳濡目染,你就趋于善。你相交的是坏的朋友,那就耳濡目染,你就趋于恶。后来到南宋,朱熹发挥说,这里的性指的主要是气质,“气质之性固有美恶之不同,然以其初而言,则皆不甚相远也。”人生下来的气质不完全一样,但起初的差别并不太大,“但习于善则善,习于恶则恶,于是始相远耳”。到后来由于“习”的不同,所以有了善恶的差别。所以性是由于习的不同而相远的,而所习如果相同,那么已经不同的性也就有可能让它们再度相近。而这个习,就是要亲近好人,阅读好书,好好向学。而孔子正是以一个人是不是有志向学,一个人是愿意学还是不愿意学,来作为上等人和下等人的分水岭的,《季氏》篇里记载: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这里的“困”是困惑,学的时候,有的地方不能懂,有的地方不能通,这都是困,就如陷入困境。孔子说:生而知之者,也就是生下来就什么都知道的人,这是上等的人。学而知之者,通过学习才知道的人,这是次一等的人。有很多困惑,有很多不懂,但你还是坚持不懈的愿意去学习,这是又次一等的人。你什么都不懂却还是不肯学,这就是下等的人了。孔子认为有一种人是生下来就什么都知道的,但在《论语》里他曾指着自己跟学生说:我不是生而知之的人,这见于《述而》篇: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而孔子也从来没有点名道姓地说过谁是生而知之的。所以现代著名的中国哲学史研究大师张岱年先生说孔子是悬生知而重闻见的。就是生而知之,他是说了这样的一种现象,但这种现象他并没有证实,而是把它悬起来的。而他重视的,还是要人重闻见、重学习。连孔子这样文化上的伟人都不是生而知之的,这对我们普通人是个必要的安慰,我们也就不必为自己没有能够生而知之而痛不欲生了。


好在除了孔子,历史上有很多名家,甚至大师,也宣称自己不仅不是生而知之的,而且也不是学而知之的,而是困而学,学而知的。例如南宋一位非常博学的大学者叫王应麟,他有很多著作,而最重要的一部著作都是他历年读各种书的心得,其中很多重要的见解,一直到现在都是我们在文史研究中经常要引到的。他把这部起名叫《困学纪闻》,在困而学当中的所见所闻。明代有位观点跟王阳明不同,在哲学史上很有地位的哲学家叫罗钦顺,他把自己的论文集起名叫《困知记》,在困学当中求知的心得记录。现代学者中有一位研究中国哲学史,尤其是研究《论语》的前辈学者叫赵纪彬,他把自己的论文集起名为《困知录》,在他过世之后,他的夫人又把他另外的论文编为《困知二录》。另一位研究中国近代史尤其是太平天国史的前辈学者叫罗尔纲,他把自己的论文集起名为《困学录》。困知,困学,都是在表明自己的知识是困而学,学而知的。所以第一,我们不要因为自己没有生而知之而自卑,而气馁。说到底,希望自己生而知之,只是极度懒惰或极度愚昧的人的梦想而已。只要是正常人,一定是困而学,学而知的。第二,我们在学习上都不是生而知之的上等人,而是困而学,学而知的中等人。宋代一位理学家杨简说的好,他说“生知、学知以及困学,虽其质不同,然其知之一也,故君子惟学之为贵。”他说人虽然有生而知、学而知、困而学的不同,但最后获得了知识、明白了道理都是一样的。所以从结果上来看,愿意学、学而知的人就都是上等的人。他接着说“困而不学,然后为下”,只有你既没有知识,又不愿学习,这才是下等人。


跟这一条内容相关,《论语》中还有两句话,我们也顺带着看一看,《阳货》篇记载:


子曰:“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这里的知识的知识智慧的智的通假字,这是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批孔运动中被批判的很厉害的一句话。当时的批判者说,孔子说的上智指奴隶主,也就是统治者,下愚指奴隶,也就是被统治者。意思是孔子要求被统治者、被压迫者放弃反抗,告诉他们统治与被统治的阶级地位是永远不会移,也就是永远不会改变的,这当然是为政治目的服务的胡扯。古代的注释者公认这里的上智跟下愚都不是指阶级地位说的,而是指人的品行和学养来论。就品行来说,性相近而习相远,上智的人经过学习,思想纯正,品行端正,在有机会做坏事的时候,他也不会去做。他的质地像没有杂质的清水,时代再糟环境再查,你怎么搅都不可能把他搅浑。所以仁人智士遭遇乱世,也不会随时俯仰而堕落,这就是唯上智不移。而品行不端,不讲礼义的人自暴自弃,自甘堕落,既没有向善的决心,也没有向善的愿望,这就是唯下愚不移。而结合孔子的“生而知之者上”与“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的分类来看,这话也可以指一个人的学养。生而知之者不必学,所以唯上智不移。困而不学者不肯学,所以唯下愚不移。能够移,也就是能改变的,就是我们这些困而学,学而知的中等人了。而我们讲过了因材施教,又知道孔子是承认人的程度与智商还是有不同的类的,是有上中下的区别的。我们就可以来看他老人家的另一句名言了,《庸也》篇里记载: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这里的语是说的意思,放在这里做动词,按以前的习惯要读成第四声。朱熹说孔子的意思就是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程度来因材施教,才能既不让学生觉得太难,又不会让学生觉得太浅。而清代一位叫刘开的散文家,他为《论语》作注,则发挥说,上等的人什么都可以跟他讲,下等的人什么都没法跟他讲,中等的人则介于可以讲跟不可以讲之间,他要有上进心我就可以引导他向上,他要没有上进心,我就无可奈何了。这个解释,既可以看成是孔子的教学经验的总结,也可以看作是对广大有心向学的人的激励,也是很有启发性的。


    除了在学习态度上,孔子推崇勤勉向学的人,鄙视懒惰不学的人之外,孔子还鼓励为自己而学习的人,不鼓励为他人而学习的人,我们下次再讲。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玲珑雅致8

    之前是断断续续边做家务边听,效果不是很好,消化得不够;这几天是坐下来,专注地研读文稿(听就是次要的了),边看边在金良年著的《论语译注》上做批注,感觉自己才刚刚入门,越看越有味,真正找到了合一的状态。傅老师打乱章节,帮助我们把《论语》里的重要思想融汇贯通,受益颇深!感恩傅杰老师,感恩喜马拉雅工作人员!

  • 李威_读书

    老师,把文稿集结出书吧,以便日后复习,进行查考。

    魔魇简竹恬恬 回复 @李威_读书: 对啊

  • StephenH0

    傅老师,您的讲课,严谨而扎实,又使人兴趣盎然。您的风格,与其他的老师不同。您能否评价一下于丹老师讲的《论语》和易中天老师讲的《先秦诸子百家》呢?谢谢您!

  • Urna高镭

    屏幕提供的文稿是AI 抓取的还是人工手输的?感觉好多错误,尤其一些关键字,都不敢看了…没读过原文,无法自动矫正到正确频道,怕看了后引起错误引导

  • 听友207609405

    每集都认真听解,反复几遍,受益很深,道理深刻

  • 何振兴0

    已读文稿

  • 1330555rrsj探索者

    每一课都受教!

  • 和_vvv

    唯上智与下愚不移

  • 观点_2v

    傅老师,请您讲讲《论语》中“学”和“习”这两个词的意义上的差别!比如“学而时习之”、“习相远”、“传不习”等等。我觉得两个词的古义和现在的意义是很不一样的。谢谢老师

  • 严小璐

    谢谢老师,听得很解惑。